5月16日,法国戛纳,电影节进程过半。
电视屏幕和报纸的娱乐版块被另一条重磅消息占据:科恩兄弟执导的《巴顿·芬克》在官方首映后,获得了近乎一边倒的高度赞誉。
媒体用“天才之作”、“大师手笔”等极尽溢美之词,现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五分钟的盛况,在以挑剔和苛刻闻名的戛纳更是极为罕见。关于该片已提前锁定本届金棕榈奖的传闻,开始甚嚣尘上。
林恩在纽约的顶层公寓里,看着相关报道,正和远在戛纳的妮可通着电话。
“科恩兄弟这次来势汹汹啊,”林恩的语气听起来很平静,“我们的《低俗小说》毕竟不是在戛纳全球首映,在‘主场’气势上先天就弱了一筹。这点比不上,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你放心。戛纳除了官方竞赛单元,还有一个影响力不容小觑的‘平行竞赛’——国际影评人周。别忘了,《低俗小说》在北美和欧洲放映了几个月,口碑已经发酵,那种颠覆性的叙事和暴力美学,积累的死忠粉丝可不少。”
妮可仿佛也想起了什么:“国际影评人周...有强烈传闻说,尽管我们的电影是主竞赛单元影片,但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罗曼·波兰斯基先生力排众议,坚持要求全体评委必须去观看影评人周的那场放映...亲爱的,这是你安排的吗?”
“哈哈,这个信号非常明确,我们的电影绝对是夺奖大热门。所以,在最终颁奖前这一周,媒体最热衷讨论的,会是‘《巴顿·芬克》和《低俗小说》,究竟谁能横扫奖项?’这场仗,有的打。”林恩自然不会直接承认。
电话那头的妮可似乎松了口气,但她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林恩的安危上:“亲爱的,你决定好了吗?什么时候来欧洲?今天的国际新闻我们也看到了,昆汀和塞缪尔都在私下说,美国现在正处在种族矛盾大爆炸的边缘,太危险了。你最好……把马库斯也一起带过来,避一避风头。”
林恩闻言,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我再看看情况。纽约这边的事情还没完,我不能一走了之。至于马库斯……我会管好他的,毕竟,这次的风波,源头多多少少和我们有关……”
“好吧……我这边的活动要开场了,爱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妮可的声音带着不舍。
“拜拜,老板!我们走啦……”电话背景音里传来梅晨·阿米克活泼的声音,她在纽约待得无聊,也飞去了戛纳一起凑热闹。
刚挂断电话,律师哈维就神色凝重地快步走进书房。
“LINK,案情有重大反转。”哈维开门见山,“最新消息:案发当晚,特洛伊和那伙人冲进公寓大楼后,他们在大堂的消防柜里取出了消防斧。他们不是徒手砸门,而是用那把沉重的消防斧,猛烈劈砍武田幸人家的入户门。”
“Shit!”林恩忍不住低骂一声,“媒体果然在选择性报道,断章取义!”
他立刻打开电视。果然,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的发言人,显然顶不住压力,正在向媒体公布部分初步调查结果:“……根据现场勘查和物证,死者特洛伊·约翰逊当时与其他几名参与者,确实使用了从大楼公共区域取出的消防斧,对武田家的入户门进行了持续而猛烈的劈砍。目前勘验结果显示,门锁机构严重损坏,金属门框出现结构性裂痕……”
电视画面切换到案发现场的特写镜头,从门内侧的角度可以清晰看到,厚实的实木门板上被斧刃劈出的狰狞裂痕,以及门锁部位因巨大冲击力而明显凸起变形的情景。
哈维在一旁冷静地分析:“这种程度的结构性损坏,传递了一个无法辩驳的信号:这扇门作为安全屏障的功能正在迅速丧失,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这使得威胁的‘即时性’论证,变得极具说服力。”
“但即便如此,恐怕也不足以让他完全脱罪吧?”林恩追问。
“的确,指控不会被撤销。”哈维肯定道,“但在这种情况下,武田幸人隔着门开枪的行为,其法律上的辩护空间会大大增加。
第一,消防斧是公认的致命性武器,这表明攻击者的暴力意图是最高级别的。第二,大门的结构正在被系统性破坏,安全屏障即将失效。法律并不要求一个人必须等到攻击者破门而入、刀架到脖子上时才允许自卫。当暴力入侵已确定无疑且迫在眉睫时,自卫权可以被触发。
一个理性的人,在听到、看到自家大门被如此凶器暴力破坏时,完全有理由相信,门后是一群意图实施谋杀、严重人身伤害等极端暴行的暴徒。他产生的恐惧是合理的。”
哈维最后总结道:“总的来说,这对武田幸人和他的辩护团队是重大的利好消息,检方寻求谋杀罪定罪的难度将极大增加。”
“这对另一边的人来说,恐怕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林恩意味深长地说。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福勒拿起遥控器快速换台。很快,屏幕上出现了武田幸人那豪华律师团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
与检方低调公布证据不同,这场发布会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首席律师是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着昂贵定制西装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姿态自信。
哈维低声对林恩介绍道:“理查德·斯特林,业内顶尖的刑事辩护律师,以手段强悍、善于操纵媒体和陪审团情绪闻名。他经手的案子,无论证据多不利,总能找到突破口。看来三菱这次是不惜血本了。”
斯特林身后律师,立起了巨大的高清展板,上面是经过专业处理的、极具冲击力的门锁特写和斧头劈痕的3d模型,旁边甚至配上了示意图,用红色箭头标注出门锁的“结构性失效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