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刘昇猛一拍桌案,“还不住口,还嫌不够丢脸么?”
刘熙慌忙闭嘴,却一头雾水,不明白他这父亲为何动怒。
刘昇只觉怒火中烧,喉头一阵腥甜,他硬生生压了下去,一迭声道:“来人,上家法!”
“是……”管事迟疑着应下,却暗中使个眼色,让人去请冯氏。
不过,无需冯氏赶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刘昇打了几棍,便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大王!”众人慌忙扶起,“快传医者,快!”
堂中一片鸡飞狗跳,刘熙却暗自欣喜,总算逃过这一劫。
……
苏州拢共七县,吴县、嘉兴、昆山、常熟、长洲、海盐与华亭。
这一日,刘兴宗奉命攻打吴县,率军于城外驻扎。
他遥望城池,朗声道:“先礼后兵,派人前去劝降。”
“告诉秦文,他若归顺,可既往不咎,官居原职。”
“是!”
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苏州,自是最好。
然而,秦文态度强硬,不光拒绝投降,还让人放箭,险些射杀使者。
诸位郎将皆是大怒:“敬酒不吃吃罚酒!”
“将军好心招降,他却冥顽不灵。待攻破吴县,定要取他项上人头。”
刘兴宗皱眉:“此人竟打算负隅顽抗?”
七万大军一至,吴县迟早化为齑粉。
使者拱手道:“将军,秦文性子执拗,派人送来一个锦匣,请您一观。”
刘兴宗一怔:“打开看看。”
“是!”
诸将皆是好奇,既然不愿投降,何必送什么锦匣,岂非多此一举?
片刻后,锦匣开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内里竟是一本佛经,封面上写着《金刚经》三个楷字。
诸将勃然大怒:“他竟如此狂悖,不怕死么?”
秦军将士无人不知,刘兴宗入伍前,本名刘七,曾在濠州大觉寺做和尚。
机缘巧合下,得吴伯当赏识,连升数级,又受陛下器重,封为龙骧将军,赐名兴宗。
这段经历,刘兴宗一向避讳提起,不愿因佛门出身,招来异样目光。
然而,这苏州刺史秦文,竟敢以佛门经典《金刚经》作为羞辱,分明故意为之,殊为可恨!
即便刘兴宗为人宽宏,不拘小节,也不禁动怒。
“我先礼后兵、诚心招降,你不识时务也就罢了,还敢羞辱我?”
“传我军令,立即攻城!”
“遵令!”
所谓主辱臣死,刘兴宗虽不是他们主上,却也是将军,如今无端受辱,全军士卒皆义愤填膺,誓要攻破吴县,取秦文首级。
这一番猛烈攻势,登时令吴军守卒震恐。
城楼之上,苏州司马忧心忡忡:“秦军所向披靡,最擅攻城,这该如何抵挡?”
秦文满不在乎:“秦军纵然强横,我吴国儿郎也不是吃素的。”
“大不了同归于尽,也不枉费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司马不赞同道:“我们死了不要紧,城中百姓怎么办?”
秦文皱了皱眉:“秦军不是一向标榜仁义,不杀降卒,与民秋毫无犯么?”
“既如此,就算他们攻破吴县,想必也不会滥杀无辜。”
否则,这“一世英名”岂不毁于一旦?
司马叹道:“刺史既知秦军仁义,何不顺势投降?”
之前秦将刘兴宗派使者招揽,许诺既往不咎、官居原职,刺史却不为所动,反倒一意孤行,非要送一本佛经,作为羞辱。
这岂非自断退路?
秦文摇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是吴国臣子,先帝亲自任命为苏州刺史,自有责任护佑诸县百姓。”
“轻言投降,岂是忠臣所为?”
司马一时语塞,忽又劝道:“天下大势所趋,明主已是秦帝,我们再如何抵抗,也不过螳臂当车。”
“何况,纵观秦国朝堂,也有不少投降之臣登临高位,弃暗投明,并不令人耻笑,反倒是明智之举。”
为袁文焕尽忠职守,即便战死,也不过落一个“愚忠”之名,受人嘲讽。
岂是智者所为?
秦文笑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大仁大义之举。”
司马劝说不动,忍不住反问:“即便如此,刺史何必羞辱刘兴宗,平添仇怨?”
秦文冷哼一声:“我就是看不惯佛门,什么时候,秃驴也能登堂入室,统领三军了?”
他素来厌恶佛门弟子,对袁文焕宠信安泰和尚、尊奉佛教、舍身入寺之事,尤其不满。
刘兴宗曾是和尚,剃发易服、不忠不孝。如今,竟能摇身一变,成为龙骧将军,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他可咽不下这口气!
司马叹息一声,秦刺史性格刚烈,虽有才能,却眼里揉不得沙子,以致遭人排挤,在这苏州做了多年刺史,仍不得升迁。
可惜,当今陛下崇佛,和秦刺史主张完全背道而驰,政见不同,如何得到重用?
只能蹉跎岁月,感慨时光匆匆、怀才不遇了。
“何必叹气?”秦文爽朗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痛痛快快地活一场,足够了。”
“何必瞻前顾后、畏畏缩缩?”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司马赞道,“刺史好胸襟,好气魄!”
奈何,再如何大胸襟、大气魄,终究挡不住大炮轰击。
城外,李元崇率领七万大军前来,指挥若定,只花了两日时间,便攻破吴县。
见大势已去,秦文大笑一声,拔剑便要自刎,却被司马死死拦住。
这一耽搁,两人都成了秦军俘虏,押解到县衙,听候李元崇发落。
诸将清楚秦文所作所为,异口同声,请求斩首示众。
“此人不识时务,负隅顽抗,理当处死。”
“更何况,他还羞辱刘将军,分明不把我军放在眼中,死有余辜!”
“是啊!士可杀不可辱,此人狂妄自大,死不足惜!”
李元崇不置可否,问道:“秦文,你可有何话说?”
秦文梗着脖子:“我技不如人,以致落到这个境地,无可辩驳。”
李元崇讶然,没想到,此人倒是光明磊落。
不过,他尚有一事不解:“你为何用《金刚经》羞辱我秦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