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日头把小吴家的青砖大院晒得发烫,墙根下的青苔都泛着暖光。院角那棵老海棠树刚抽了新芽,嫩得能掐出水的绿叶子在风里轻晃,筛下的碎光落在院心的八仙桌上,连搪瓷盘沿都镀了层金边,连带着桌角那壶刚沏的茉莉花茶,都飘着暖融融的香。
“前进哥、香菱姐,快坐坐坐!”小吴系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围裙下摆还沾着点酱油星子,手里攥着块皱巴巴的擦碗布,看见许前进和香玲角踩着院门口的石板走进来,立马笑着迎上去,往桌边引,“刚沏的茉莉,还热乎呢,先喝口润润嗓子,菜马上就齐。”
他话音还没落地,屋里突然飘来一阵脆生生的电子音:“香玲姐来了啊!”
小吴愣了愣,随即挠着头笑了,眼角的褶子挤成一团:“可不是嘛水灵,快出来迎接啊。”正说着,水灵挎着个竹篮从屋里出来,篮沿搭着块洗得发白的碎花布,布底下隐约能看见玻璃罐的影子,小吴赶紧上前接篮子,“水灵,您快坐,陪老舅妗子他们聊天,其它的活我来干。”
“钢蛋、金凤,可算来了!”许前进刚端起茶杯,就看见钢蛋抱着孩子、金凤拎着布包走进院,立马起身往旁边挪了挪椅子,腾出两个空位,“小六子这都长到我腰了?上次见还是抱在怀里啃手指头呢!”
钢蛋笑着把孩子往竹椅上放,金凤则从布包里掏出个红封套,往小吴手里塞:“一点心意,别嫌少,祝你们小两口日子越过越红火。”
“虎子、秀秀,快过来坐!”小吴捏着红包,又忙着招呼跟在后面的虎子和秀秀,手指了指桌角的糖罐,“罐里有奶糖,大伙谁想吃就自己拿啊,都是你们爱吃的橘子味。”
小虎子和秀秀红着脸,你推我搡地走到桌边,各抓了块糖攥在手心,就挨着钢蛋家的孩子坐下,脚尖还悄悄蹭着桌腿,眼睛却盯着厨房的方向——那股子红烧肉的香味,早飘满了整个小院。
这时,小吴的岳母大喇叭三嫂端着菜从屋里出来,三哥端着个青花瓷盘,盘里盛着油亮亮的红烧肉,肉块上还冒着热气,油星子在盘底“滋滋”响,肉香裹着姜葱的味,直往人鼻子里钻;三嫂手里则端着盘炒青菜,绿油油的叶子上还挂着水珠。“爹、娘,我来我来!”小吴赶紧上前接盘子,把红烧肉摆在八仙桌中央,“菜都齐了,就等二懒叔他们了。”
他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了拐杖敲石板的“笃笃”声——二懒拄着根枣木拐杖,拐杖头包着层磨得发亮的铜皮,妗子挎着个蓝布包,包上还绣着朵褪色的牡丹,水灵则扶着二懒的胳膊,慢慢走了进来。小吴立马迎上去,声音都透着欢喜:“二懒叔、蛮子婶,你们来了!快坐,竹椅我都晒过了,不凉。”
等所有人都坐定,小吴清了清嗓子,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围裙角,目光扫过满院的人,眼眶慢慢红了:“今天主要是请老舅妗子来坐坐,自打我和水灵结婚,这院里啊,还从没这么热闹过,算是个大团圆了。”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了些,“谢谢大伙能来,真的,谢谢。”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水灵,眼神软得像院里的春光:“谢谢水灵,愿意跟我过日子,给我一个暖乎乎的家,这辈子能娶到你,我值了。”
水灵脸颊微红,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指尖带着点暖意,示意他接着说。
小吴又看向大喇叭三嫂两口子,声音里带着点哽咽:“谢谢我爹娘,当初把水灵许配给我,还帮着我们收拾这小院,这些年辛苦你们了。”最后,他看向许前进,语气里满是感激,“还有前进哥,当初我年轻气盛想出去瞎闯,是你劝我踏实留在葫芦弯,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
“美丽姐,快坐这儿!”小吴正说着,看见美丽端着碗炖鸡汤从屋里出来,赶紧招呼道,随后拿起桌上的白酒瓶,给每个人的酒杯都倒满,酒液在杯里晃着,泛着琥珀色的光,“我敬大伙一杯,话都在酒里了!”
周美丽把鸡汤放在老舅面前,笑着摆了摆手:“小吴,跟我们客气啥?我们是来陪老舅妗子的,你别这么拘谨。”说着,她端起自己的酒杯,转向老舅妗子,“老舅、妗子,快尝尝这红烧肉,刚出锅的,热乎着呢,凉了就腻了。”
“老舅,您慢点喝,这酒度数高。”二懒也跟着端起酒杯,嘴角带着点打趣的笑,“不过也别吃太饱,留点肚子,回头去我家,我给你们炖酱肘子,蛮子早就把肉准备上了!”
蛮子坐在一旁,闻言笑着点头,手里还夹着一筷子青菜:“可不是嘛,灶上还温着呢,就等大伙留点肚子,到时候吃个够。”
“好好好,都听你们的!”小吴赶紧夹了块红烧肉,往老舅碗里放,肉块颤巍巍的,油汁都滴在了碗沿,“不过咱得赶紧吃,吃完了还得去村口看戏呢,老舅妗子不是盼着听《穆桂英挂帅》嘛!”
“瞧瞧,一说看戏就急了!”水灵笑着打趣,伸手给妗子夹了口青菜,“上次村里唱戏,老舅妗子愣是看到散场,惹得大家都点赞,妥妥的戏迷啊。”
老舅闻言,哈哈笑了起来,拐杖都跟着晃了晃:“那出戏好啊!穆桂英多威风,每次听都觉得浑身是劲!”
“来我们家哪能不吃饱?”大喇叭三嫂突然开口,嗓门亮得能穿透院墙,一屋子人都被逗笑了,她转头看向许前进,“前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到谁家都得吃饱了再走!”
许前进笑着点头,端起酒杯朝老舅举了举:“三嫂说得对,老舅妗子,多吃点,这菜都是水灵和三嫂一起做的,水灵和三嫂的手艺,比镇上饭馆的还好吃。”
“来来来,别光顾着说话,吃菜吃菜!”小吴端着酒杯站起身,酒液晃出了点在桌布上,“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今天就图个热闹!”
众人纷纷站起身,酒杯碰在一起,发出“叮铃哐当”的脆响,连带着孩子们的笑声,在小院里飘得老远。小吴看着满院的笑脸,听着熟悉的家常话,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火炉,连眼眶里的湿意都带着暖意。
水灵也端起酒杯,声音温柔却有力:“谢谢大家来我们小院,今天这团圆,咱们都记在心里。往后啊,希望大伙都平平安安的,常来院里聚聚,常乐常团圆。”
老舅喝了口酒,夹起那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满足地叹了口气:“好!说得好!过日子就得这样,热热闹闹的,才有奔头!”
日头渐渐往西斜,老海棠树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每个人的肩头。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酒杯里的酒还泛着光,家常话混着笑声,裹着饭菜的香味,在小院里久久回荡,把这平凡的日子,烘得又暖又甜,像老海棠树的新芽,满是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