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咱们问问常工,能不能让那家军工配件厂帮忙生产替代零部件?”
白平立刻质疑:“军工配件厂生产客车零部件?靠谱吗?而且就算他们能生产,赶不赶得及?还有,质量能保证吗?”
“绝对靠谱!”张笑语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大伯虽然退休了,但在厂里人脉还在,和厂长关系特别好,要是他出面协调,厂里肯定会重视,而且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很高,只要图纸和参数没问题,三天就能生产出样品,五天就能批量供货,绝对赶得上生产线改造,另外,质量更不用担心,军工标准比汽车行业标准还严格!”
陈家俊立刻怦然心动,连忙对话筒另一端的袁芸予说:“袁经理,刚才张笑语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听见了,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试试。”
“你马上把零部件的图纸和参数派人送给我,再让常工准备好相关检测设备。”
“好,我跟常工说一下,立刻给你送过去。”
两人一直保持通话中。
“张笑语,你现在立刻给你大伯打电话,把情况跟他说清楚,务必让他联系军工配件厂厂长,问他们能不能接这个活儿!”陈家俊指示。
“好!我现在就打!”孙颖立刻把座机拉到自己的面前,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按错几次号码后,终于拨通了大伯的电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笑语身上,办公室里只剩下她说话的声音,每一个字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弦。
“大伯,我是笑语!”
“笑语?咋了?”
“大伯,我有急事求你……”张笑语有点紧张,结结巴巴的。
“急事?咋的了?你慢慢说。”
“咱们县城那家军工配件厂……”
“军工配件厂?就是我的老单位那个?”
“对对对!”
“怎么突然提起这个厂?”
“我们公司急需这家军工配件厂帮忙生产一批高精度零部件。”张笑语说了半天终于说到点子上。
“啥配件啊?不知道你说的配件他们有没有现成的模具。”
“我马上给你发图纸和参数……我们这边有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大伯,拜托你了,我们公司等着急用,越快越好。”
“既然这么着急,那我现在就给厂长打电话说明情况,一会儿给你回过去。”
“谢谢大伯。”
挂了电话后,张笑语尽管心里忐忑不安,但脸上已经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她知道,只要大伯愿意帮忙,此事应该八九不离十。
大家心绪惴惴不安,都在沉默静候中,每一秒钟都如蜗牛爬行般漫长。
不到十分钟,张笑语大伯就回了过来:“笑语,厂长说了没问题,他们立刻准备,只要图纸和参数一到,马上开工生产!”
“成了!”市场部的所有成员高兴得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而且厂长说了,军工企业讲究的是责任,绝对保证质量和交货时间!”张笑语大伯自信地补充。
“大伯,谢谢你啊,麻烦代我们公司领导向厂长表示谢意。”
“一定传达。”
张笑语再次挂断电话后,陈家俊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兴奋地对着还没挂电话的袁芸予说:“袁经理,听到了吗?你立刻把图纸和参数发邮件给张笑语,也别派人送了,耽误时间,再让常工跟张笑语大伯对接技术细节,有任何问题随时沟通!”
“听到了!听到了!”袁芸予喜极而泣,“陈经理,谢谢你,还有张笑语,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谢啥,咱们都是为了公司着想。”陈家俊笑了,这是今天以来最轻松的笑容。
“陈经理,麻烦让张笑语把她大伯的联系方式给我。”
“好的,我马上让她给你发邮件。”
陈家俊挂了袁芸予的电话,立刻给大家安排工作:
“好了,各位,都打起精神,张笑语,这两天你负责跟你大伯和常工对接,确保零部件生产顺利;白平,你再核对一遍经销商那边的订单预估,确保产能跟上后,能快速消化订单;孙颖,你把推广方案再完善一下,加上‘军工级零部件保障,质量更可靠’的宣传点,这个绝对是咱们的杀手锏!”
“明白!”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瞬间充满斗志。
顿时,市场部办公室里一片忙碌,气氛不再是之前的压抑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张笑语不一会儿就帮常子言和大伯牵上线,实现和军工配件厂厂长对话,互相交流的零部件技术要求,以确保生产不出差错。
白平对着电脑,仔细核对每一个经销商的订单预估数据。
孙颖在键盘上敲击不停,将新的宣传点有机融入推广方案里,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军工品质”的宣传短片脚本。
陈家俊则来回巡查,随时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
袁芸予迅速给公司主管生产、质量副总经理张文斌和总工程师龚正打电话,汇报生产线改造过程中遇到难题的解决措施。
张文斌接到电话后,眉头紧锁的担忧瞬间舒展,语气中难掩赞赏:“小袁啊,你这次的应变太漂亮了,面对生产线改造的突发状况,能迅速想到借助军工企业的高效产能,这思路既大胆又精准,张笑语大伯的人脉资源用得更是恰到好处,军工标准的生产保障,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给公司产品品质加了道‘保险’,你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龚正在电话中同样不失兴奋地夸奖袁芸予:“小袁,你这次决策的果断性非常值得全公司学习,把常工的技术对接安排得滴水不漏,确保图纸参数零误差,军工厂的响应速度更是超预期,你这种‘危机变转机’的能力,正是我们团队最需要的,对了,等零部件一到位,我亲自带质检组做首轮测试,让‘军工级’标签实至名归!”
袁芸予得到两位领导的肯定,不由眼眶微热,百感交集。
此时,除了两位高层,她最想感谢的是市场部全体同事,正是他们临危不乱、快速响应,才让这场生产线危机化险为夷,尤其要感谢陈家俊的果断统筹和张笑语的关键牵线,让军工配件厂的合作成为可能。
这场阴差阳错的转折,不仅让公司转危为安,更意外收获了“军工品质”这一极具竞争力的宣传亮点,真正实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