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俊沉默了,的确,公司高层分工明确,平时非常忙碌,每位高层的行程一周前都已经安排好,要是贸然申请,大概率会被驳回,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无理取闹。
“要不……我再跟我表哥说说,能不能降低要求?”张笑语试探着说。
“别!”陈家俊抬手制止她,眼神变得异常坚定,“这个条件我们答应,高层出席的事,我来想办法。”
“陈经理,真的吗?你能做主?”张笑语半信半疑。
“我试试,应该没问题。”陈家俊自认为以他“红人”的身份,与公司高层关系较熟,何况这是双赢之事,高层不可能不支持。
“那太好了,这绝对是两全其美、各得其所的好事。”白平仿佛看到了曙光。
“孙颖,你现在立刻修改方案,把应急售后响应机制加进去,明确写出联合第三方维修连锁,实现华中区核心城市二十四小时上门,其他城市四十八小时上门,质保政策不变,再补充一条‘售后不满意可无条件申请二次上门’的承诺。”陈家俊胸有成竹。
“陈经理,你真的有把握能请动公司高层?”孙颖停止哭泣,半信半疑。
“问题不大!”陈家俊立刻把座机挪到自己跟前,按下免提键,拨通了总经理周彬的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遍。
“家俊,没问题,我答应帮他们站台,你们善于统筹全局,居然把售后部门的职责考虑得如此周全,并且身体力行,劳苦功高,值得表扬。”电话那头的周彬慨然应允,并被陈家俊面面俱到的思考方式震撼。
“太好了!”孙颖和张笑语听到周彬爽快地答应了陈家俊的请求,立刻欢呼起来,喜笑颜开,眉飞色舞,。
白平也松了口气:“这下咱们的方案终于曙光乍现,拨云见日,既有稳固渠道的保障,又有户外大牌的曝光,还有核心作用的售后亮点,绝对能碾压竞品!”
“家俊,你放心,这两天我会尽快和老郭、林强、吴楚胜商量,重新制定一套售后服务网点的准入政策,重点考察你们刚才提到有合作意向的经销商和第三方维修企业,收编他们成咱们公司的售后网点。”周彬承诺。
“好,太好了,谢谢周总!”挂了电话,陈家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激动万分,问题至此迎刃而解。
“陈经理,那咱们的方案是不是只能先放一放?”孙颖问陈家俊。
“对,先放一放,等售后网点建立起来后再定稿,不差这几天。”陈家俊心情大好。
“大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白平也没那么紧张了。
就在这时,陈家俊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袁芸予打来的。
他按下接听键,语气轻松了不少,?笑意盈盈:“袁经理,咋了?”
电话那头的袁芸予声音有点焦急:“陈经理,不好了!”
“啥不好了?你慢慢说。”陈家俊不以为然。
“常工刚才在总厂调试生产线的时候,发现一个关键零部件参数不匹配,需要更换,否则我提出的改造方案就不能实现提升生产效率。”
“为啥?”
“常工说,要想调整技术参数、提高效率,以前的零部件根本无法支持,只有全部更换新的零部件才行。”
“这么麻烦?”
“可不是嘛。”
“那就换呗。”
“常工说他们厂里无法生产这种高精尖的零部件,需要进口,他们有定点合作企业。”
陈家俊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如同被一盆冷水浇头:“当时安装的时候不就是原厂的零部件吗?”
“不是的。”
“这么说,他们的生产线并不是完全国产,在关键零部件上还是被国外合作企业卡脖子。”
“嗯,不过,除了依赖关键的零部件外,其他都是国产的。”
“为啥当时不给咱公司留些备用件?”
“备用件太贵,没舍得留,现在他们厂里的备用件也用完了,还想趁此机会,从国外合作企业再进一批呢。”
“哎!真让人心焦。”
“常工说不更改技术参数的话,目前生产线一点问题都没有,正常运行,要是想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更换关键零部件这条路可走,否则进行满负荷运行时将会出现严重问题。”
“那就让常工赶紧进货啊!”
“常工已经下单,从国外发货至少需要十天,加上更换调试,半个月都算快的。”
“一个小小的配件,用这么长时间?”
“常工说,这已经是估算的最快速度。”
“不能加急吗?”
“常工说,根据他们以前进货的经验,就得需要这么长时间,看来生产线改造至少要推迟半个月以上,就算你们的推广方案通过了,客车产能也跟不上,华中区的订单根本没法准时交付!”
办公室里的欢乐气氛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
白平手中的方案滑落在地,张笑语的脸色变得惨白,孙颖刚刚止住的泪水,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豪华大巴制造的产能跟不上,再好的推广方案也没用啊……”张笑语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无力感,“咱们这一个月的努力,难道就要白费了?”
陈家俊紧紧握着手机,他能想象得到袁芸予此刻的慌乱,更能感受到身边同事的失落和绝望。
一边是好不容易搞定的推广方案,一边是突然掉链子的生产线,两者相辅相成,缺了任何一个,华中区的推广计划都将彻底泡汤。
不对啊,陈家俊突然想起来,华中区的推广方案还没定稿呢。
“袁经理,没关系,我们的推广方案本来今天就要定稿,但因为华中区的售后网点还没落实,无法启动宣传,只能被迫推迟,恰巧这与咱们生产线缺乏零部件的情况同时发生,所以你不必担心。”
“华中区的售后网点完全落实下来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一周吧。”
“那还是不行啊,生产线的零部件至少要半个月才能搞定。”电话那头的袁芸予,好不容易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袁经理,你先别慌。”陈家俊强迫袁芸予冷静下来,“常工有没有说,除了依靠进口零部件,还有其他替代方案吗?比如国内的同类零部件,能不能经过改造后使用?”
“我问过了,常工说国内的零部件精度不够,改造的话风险很大,一旦出现故障,整条生产线都可能瘫痪,而且会影响客车的质量安全。”
“哦。”
袁芸予的声音越来越低:“陈经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公司高层都在盯着生产线改造,要是推迟半个月,我这个生产部经理恐怕也当不成了。”
陈家俊闭上眼睛,脑海里飞速运转。
放弃推广方案?不甘心;冒险改造零部件?不敢赌。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张笑语突然开口:“陈经理,我……我有个想法。”
“啥想法?”陈家俊立刻睁大眼睛,看向她。
“我老家县城有一家军工配件厂,专门生产高精度机械零部件,以前给部队供货的,后来改做民用产品。”张笑语语速飞快,“我大伯以前就是那家厂的工程师,他说过,他们厂的零部件精度不比进口的差,就是知名度不高,没人知道。”
“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