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拒绝,可想了下,还是放弃了。
妥协。
如今的他,必须要妥协!
不然他很难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
“还有刑警大队的赵刚。”张扬接着道:“陈明远案里,他牵头抓了三个涉案的社会人员,证据链做得扎实。
现在政法委那边需要加强基层治安,尤其是新区施工期间的维稳,把他提为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正处级待遇,能顶得上事。”
这话让林振华愣了下。
常务副局长,目前公安局还没有常务副局长。
对于这个位置,他不想安排其他人。
不过张扬提出来,不得不让他重视。
两个局长,一个常务副局长,都是主要的大局。
同意吗?
“剩下的财政局、国资委、税务局、审计局、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这五个局的一把手,您心里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咱们可以上会研究下。”张扬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林振华关心的部分:“这几个局跟新区建设的直接关联度不高,选熟悉业务、能稳住局面的人就行。”
林振华怔了下,脸上露出些微缓和的神色。
他拿起茶几上的推荐名单,推到张扬面前:“这是我初步梳理的人选,都是在县区干过多年的,业务能力没问题,也没什么负面评价。”
张扬拿起名单,翻了两页——财政局推荐的李建军,之前在政协;国资委推荐的张海峰,在国企改革中帮着盘活过两个濒临破产的厂子。他点点头:“这几个人的履历看着不错,我觉得没问题。”
对于两人,张扬多少了解些,没想到林振华这次选拔的人还蛮靠谱来着。
可能两人也送好处费了,但能力还可以,他没有拒绝的必要。
况且想要让魏浩然和周明轩通过任命,没有林振华支持还真不行,两人想要上位,真挺难!
论资排辈!
没办法,官场向来如此。
听到张扬的话,林振华内心松口气。
他原以为张扬会攥着所有关键岗位不放,没想到对方不仅让出财政局、国资委,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位置都松了口——这份“大方”,倒让他有些意外。
“还有三个位置,我心里也有几个人选。”林振华拿起笔,在名单空白处写下三个名字:临县县委书记袁欣荣、东平县县委书记阎刚毅、南溪县县委书记秦和正。
“这三个人在县区干了五年以上,临县的工业园、东平的旧城改造、南溪的农业产业园,都是他们牵头搞起来的,没出过岔子。”
张扬看向名单上的名字,指尖在“袁欣荣”三个字上停了停——去年推进临县工业园征地时,他跟赵东来打过交道,对方做事稳妥,跟企业对接时能守住政策底线,没让老百姓吃亏。
“这三个人的口碑我听过,确实能稳住局面。”
林振华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些微笑意。
他放下笔,身体往沙发上靠了靠:“高新区现在最缺能跟企业打交道的人,秦和正在南溪搞农业产业园时,引进了十多家外地企业,招商经验足,让他去管高新区,能接上东方电子的后续技改。”
“可以。”张扬没犹豫,直接点头:“国资委交给阎刚毅,他懂国企运营,正好接手华宇重工、东方电子的后续管理;财政局让李建军去,他在政协管过预算审查,能把好资金关。”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五个局机关一把手的人选定了下来。
林振华拿起茶几上的烟盒,抽出一根点燃,烟雾缭绕中,他看着张扬:“副处级的空缺,这次就不搞公开选拔了吧?”
张扬端起茶杯,指尖碰了碰杯壁,温度刚好。
“副处级的人选,让常委们一起议议。政法委、宣传部、纪委那边要是有合适的人,优先考虑——班子里不能只听一家的声音,得让大家都有盼头。”
这话正说到林振华心坎里。
他之前还担心张扬会把副处级名额也纳入公开选拔,断了其他常委的路,现在看来,对方很懂班子里的平衡术。
“我也是这个意思。王海涛那边想提刑警大队的几个中队长,顾维安想把宣传科的李娜提为副处级,这些都可以在常委会上议一议。”
“行。”张扬放下茶杯,目光扫过桌上的名单:“公开选拔就聚焦正科级岗位,土地局、城建局的科室负责人,还有信访局、民政局的几个关键岗位,通过考试选实干的人。”他顿了顿,语气比刚才严肃些:“笔试面试全程录像,纪委派专人监督,不能让陈明远时期的‘带病提拔’再出现。”
林振华点头,弹了弹烟灰:“郑伟民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选拔期间纪委全程介入,每个环节的结果都要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他想起昨天段福贵的电话,又补充道:“省里也关注这次选拔,要是出了岔子,咱们都不好交代。”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阳光透过百叶窗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条光斑。
张扬看着光斑里浮动的尘埃,突然开口:“魏浩然和周明轩的任命,需要您在常委会上多提一句。”
林振华抽烟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向张扬:“他们两个的资历确实浅了些,会上可能会有不同意见。”
这点哪怕是林振华也不敢保证,谁知道会不会出现问题,哪怕他是市委书记。
“资历是一方面,能力更重要。”张扬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着周明轩审计东方电子的细节:“周明轩查出的两笔资金流向,牵扯出陈明远的两个亲信,要是换个人,可能就把问题压下去了;魏浩然跟着我处理过二十多起信访,老城区那三户‘钉子户’的诉求,他摸得比谁都清楚。”
林振华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字迹工整,细节详实,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消了。
他掐灭烟,把烟蒂摁在烟灰缸里:“常委会上我会替他们说话,但最终能不能过,还要看大家的意见。”
“只要您表个态,剩下的我来跟常委们沟通。”张扬合上笔记本,语气很笃定:“郑伟民那边已经同意周明轩去土地局,王海涛因为赵刚的提拔,也会支持咱们的意见。”
林振华心里清楚,张扬早就把常委们的态度摸透了。
他没再纠结,拿起桌上的推荐名单,在魏浩然、周明轩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圈:“行,就按这个思路来。明天开常委扩大会,把人选和公开选拔的方案定下来。”
张扬站起身,目光扫过桌上的名单,五个局机关一把手、两个关键局局长、一个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再加上留给常委们的副处级名额——这份班子调整方案,既守住了新区建设的核心岗位,又平衡了各方利益,算是个双赢的结果。
“那我先回去准备明天的会议材料。”张扬往门口走,走到门边时停下脚步:“林书记,跨河大桥的施工队下周就要定下来,江河建设的资质和报价都没问题,要是没意外,就推荐他们中标。”
“嗯,按程序来。”林振华点头,没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