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的儿女们都是散养出来的孩子。
当初张诚忙于研究,对子女少有照顾,张启明经常领着张小花、赢弘毅等一般孩子在街市胡混,几个孩子在巩邑,经常就去食堂、餐厅吃免费霸王餐。这几个孩子身上都有佩饰,看一眼就能知道身份,所以在巩邑,这几个孩子倒是没饿到过。
现在的张小花,一样喜欢到处闲逛,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包括赵芃长公主的私邸、李灵的办公室和沈荃的工厂办公室。大约和这几个人身为女子有关系。
张小花就带着自己的专利证书跑到沈荃的办公室去显摆,自然得到了沈荃的一堆夸奖赞扬,又给张小花拿了好多礼物奖赏,耐着性子给张小花讲解了一下眼下正在进行的攻关项目:“我们在研究一种巨型轮胎,可以用在矿山环境下的,要求耐压、耐损坏、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延长使用寿命。”
夷州的钢城矿区对这种巨型轮胎需求量非常大,之前的巨型轮胎都是在农地里耕地拖拉机使用,带到矿区,发现那个环境可比泥泞的农田还要恶劣。轮胎根本用不了几天就会损坏,轮胎已经成为开采矿产的一个特别重大的成本项了。
目前橡胶集团就在生产和测试新的轮胎配方。新改进的含硫强化轮胎已经是相当优化的材料,强度更高,弹性也相当好,但是在测试场上,巨型的轮胎承载百吨重量,从大块石头上碾过仍然免不了爆胎。
张小花坐在试验场边上,看着一辆车碾来碾去,然后就爆胎,不由笑出声来。沈荃皱着眉毛看着张小花,心道这个孩子没有同情心。这一点远远比不上巩侯夫妇。
“你为什么不给轮胎穿上锁子甲?”张小花忽然问。
“什么?”沈荃问。
“我见过蒙恬伯伯的一副锁子甲,那真是刀砍不进,箭射不穿、如果你在轮胎里也装一副锁子甲,区区巨石,怎么会把轮胎刺破?”张小花口齿清晰。
沈荃已经开始设想这轮胎上面套一层锁子甲的样子。所谓童言无忌,轮胎外包锁子甲这种事情,虽然听起来荒唐,但是不见得不行。这种矿山轮胎本就是很贵的东西,为它配甲,似乎也不错。
“沈阿姨,也不是说一定要用那种小圈圈的甲,你用钢丝交叉编制出几层轮胎,把这些钢丝混到橡胶里面,一层一层的,多来几层。有钢丝在里面做骨架,和混凝土建筑里面使用钢筋网一样,强度也能增加吧?”
这种网状丝线的灵感,却是来自赵芃的纺织工厂。
沈荃却又是大受启发,如果橡胶里混入钢丝网,防刺穿和耐拉伸性能就大幅度提高,看起来似乎确实能提高强度。沈荃抱过张小花来,在漂亮的脸蛋上用力亲了一口,就跑去找工程师们商量这种可能性。张小花擦了擦脸上的口水口红之类,继续在试验场旁边看,但是看来看去无趣之极,就又跑到制鞋厂去找奶奶蹭牛奶糖吃。
这一天下班后,沈荃登门拜访张诚夫妇,盛赞了张小花是多么聪明机敏,她的经纬线金属轮胎的想法给自己很大启发,过来询问张诚这种轮胎的可行性。
张诚和赵杏儿也是惊讶于张小花想象力丰富。张诚现场绘制了这种钢网轮胎的结构图,探讨了钢丝网和橡胶融合的可能性、弹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又提出交替使用粗细不一的钢丝,以均衡强度和弹性的功能。两夫妇讨论良久,才看到张小花一脸做了坏事的诡秘表情,从客厅角落悄悄向自己的卧室挪动脚步。
赵杏儿立即叫住张小花,先没去问她为何晚饭的时候居然还不回家,而是在外面胡混,又顺着这鬼祟的目光,从她的怀里搜出一大包蜜饯和一包牛奶软糖。就知道这孩子又去奶奶家混零食吃了。
张诚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个嗜吃甜食的野丫头。吃糖会影响牙齿,这已经被最近的研究所证实。而张妈妈宠溺小孩,总是准备很多糖块蜜饯给孩子们,张小花从来没有能抵抗那种甜蜜的诱惑。
赵杏儿却只是拿来干净的软布,替张小花擦干净脸上的污渍,让她赶快洗手洗脸换身干净衣服,然后回来跟沈荃一起讨论经纬线轮胎的设计。
糖块被赵杏儿装在玻璃罐子里,放在厨房的一个柜子里,赵杏儿和张小花约定了每天只能吃几块糖,吃过糖以后必须立即漱口刷牙的规矩。
张诚皱着眉,赵杏儿等到孩子去洗脸的时候,才对张诚说:“小孩子贪吃甜食乃是天性,当初在泥叫儿作坊,能吃到侯爷送给我们的麦芽糖,是我们每天最大的惊喜、最快乐的时光。我知道吃糖多了不好,但是小花再怎么说也还是个孩子,这种单纯的快乐时光就那么几年,又何必剥夺她的欢乐呢?”
虎妈也有自己的温柔时刻。张诚这下回想起当年自己用一罐麦芽糖糊弄这些孩子帮自己做泥叫儿的往事,也不禁软下心来。
张诚又开始手绘这个经纬线轮胎的钢丝编织的工艺原理草图,说明钢丝是如何被送入机械进行编制,粗细钢丝是如何被分类,交叉编织是个什么样的结构,钢丝裁切如何进行,算是大体上说清楚一层层钢丝编织和混入轮胎中的方法。至于精细的制作,就还需要专门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再次进行相关设备的设计和调试。
洗干净的张小花跪坐在椅子上,趴在桌子边上看着父亲画的草图,不时插话说你这个花纹看起来不如赵芃姑姑的编花织机好看云云,张诚看过去,果然这种经纬纹路的东西和纺织厂的织机织布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沈荃表示这项技术主要提出人是张小花同学,这项技术一旦定型,张小花必然会成为专利的主要拥有者,而巩侯也应该成为共同发明人,却并不提自己和橡胶厂工程师们的贡献。
技术进步当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名字中,张诚这样地位高、学界影响大的家庭,哪怕是个十来岁的女孩,都更容易领先一步,留下名字和享受技术所带来的利益。
这种事情,从来都难以避免。
哪怕巩侯夫妇都是非常廉洁的人,在对待子女方面,也不免有普通父母的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