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驿的案子,在内卫小组不动声色的侦查下,线索如同滚雪球般越聚越多。
那几封被夹带的私信,最终指向了北境边关的一个中级军需官,信中提到了一些关于粮草调配的模糊信息和隐晦的请托。
而那箱贵重药材,则与京城一家颇有名气的药铺有关,药铺的东家,与朝中那位对驿站改革颇有微词的赵御史的妻弟,交往甚密。
一条由清泉驿驿丞为节点,连接京城权贵(或其白手套)与北境军需系统的隐秘利益输送链条,已隐约浮现。
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赵御史本人参与其中,但其亲属牵连在内,已是确凿无疑。
时机已然成熟。
叶明不再犹豫,果断下令收网。
在一个天色未明的清晨,兵部稽查吏会同京都府衙的捕快,持着叶明的手令,直扑清泉驿,将尚在睡梦中的驿丞当场拿下,并搜出了尚未转移的赃物和几本记录着隐秘往来的私账。
与此同时,另一路人马控制了京城那家药铺的东家,北境那边,叶秋也接到了叶明的密信,开始对那名军需官进行控制性调查。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等某些人得到风声时,主要人犯已然落网,关键证据也被牢牢掌控。
朝堂之上,当叶明将清泉驿驿丞贪墨枉法、利用驿路夹带私货、勾结军需的案情如实奏报,并呈上部分确凿证据时,满朝哗然!
尤其是当那几封涉及军需的私信内容和药铺东家与赵御史家的关联被点到(虽未明指赵御史,但指向性已极其明显)时,之前那些关于驿站改革“扰乱旧制”、“易生弊端”的议论,瞬间显得可笑而虚伪。
那位赵御史脸色煞白,出列欲要辩解,嘴唇哆嗦着,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他或许确实未直接参与,但亲属借他之名牟利,他岂能全然不知?此刻任何辩解,在铁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李云轩面沉如水,目光冷冷扫过赵御史,最终落在叶明身上:“叶卿,此案交由你,会同刑部、大理寺,严加审讯,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臣,领旨!”叶明肃然应道。
他知道,这已不仅仅是惩处一个贪腐驿丞的小案子,而是成了新旧势力博弈的一个关键战场。
将此案查清、办成铁案,不仅能清除驿路改革中的一大毒瘤,更能沉重打击那些试图阻挠新政的守旧派的气焰。
清泉驿的案子,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朝堂内外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原本对新政阳奉阴违、暗中抵制的官员,开始重新掂量自己的立场。
叶明用事实告诉他们,改革并非只有怀柔,更有雷霆手段。
试图在规则内钻空子、甚至破坏规则者,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
就在朝堂上因清泉驿案而风起云涌之际,国公府田庄里推行的那套“标准衡器”,其影响却如同涓涓细流,悄然蔓延开来。
张老汉成了这套新法子最积极的鼓吹者。
他不仅自己在庄子里严格执行,遇到相熟的其他庄子佃户,也会忍不住念叨几句:“用叶小姐定的升斗和秤,那是真公道!粮食多少,工钱几何,清清楚楚,谁也别想糊弄谁!咱们庄子的账,如今那是一笔一笔,明明白白!”
起初,别家庄户只当是笑话,觉得叶家小姐是闲得发慌,瞎折腾。
但渐渐地,他们发现张老汉等人说起田租、工钱时,底气足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含糊其辞,心里便也犯了嘀咕。
有那心思活络的,或是也曾吃过计量不准亏的佃户,便偷偷跑来叶家庄子,想亲眼看看那“公道的升斗”到底啥样。
叶瑾得知后,非但没有阻拦,反而让叶福管家大方地展示给他们看,并简单解释了统一标准的好处。
那些佃户看着那制作精良、刻度清晰的器具,再对比自家庄子那磨损严重、大小不一的旧家伙什,心里顿时跟明镜似的。
一传十,十传百。“叶家庄子的公平秤”竟在京城周边的佃户圈子里慢慢有了名气。
有些胆大的佃户,甚至开始向自家东家提出,希望能参照叶家庄子的标准,统一一下计量器具。
这自然引来了不少田庄管事乃至东家本人的不悦和嗤笑。觉得这是泥腿子们异想天开,更是对主家权威的挑战。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较为开明、或本就对田庄管理不甚精通的东家,听闻此事后,倒是起了些心思。
他们派人悄悄打听,得知这法子竟真是叶国公家那位颇受叶明侍郎宠爱的小姐弄出来的,而且据说效果不错,账目清晰,纠纷减少,心里便也活动开来。
不久之后,竟真有那么一两家与叶家关系尚可的勋贵府上,派人来向叶福管家“取经”,委婉地询问那标准衡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细则。
福伯请示了叶明和叶瑾后,便也大方地分享了经验,甚至帮忙介绍了制作那衡器的可靠匠人。
一股追求“计量公平”的微风,就这样在无人刻意推动的情况下,自下而上地,在京畿之地的田庄间悄然吹拂开来。
它远未形成风暴,却真实地改变着一些最基层的契约关系和民众的公平观念。
叶瑾并未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带来这样的涟漪。
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算学世界里,并开始尝试着将田庄里记录下的各类数据,进行更复杂的汇总和分析,试图找出提高整个田庄综合效益的更优办法。
叶明关注着妹妹这边无声的进展,心中感慨。
清泉驿的案子,是他挥出的利剑,斩向腐败与阻力;而妹妹在田庄里掀起的这股“衡器之风”,则是他播下的种子,孕育着公平与效率的新芽。
这一破一立,一刚一柔,共同构成了他心中那个崭新大庆的蓝图。
他知道,前方的斗争依然残酷,但希望,正从庙堂和乡野两个方向,同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