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叶明心中微凛,知道这是皇帝在支持和制约之间找到的平衡点。虽然保留了经费自主,但监管明显加强了。
“至于新科取士之事,”皇帝继续道,“由礼部、吏部、工部及格物院共同拟定章程,报朕裁定。务求公平公正,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一场风波,暂时被皇帝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平息。格物院保住了核心的财政自主权,但也戴上了更紧的监管枷锁。
叶明明白,这仅仅是开始。赏功之后,砺剑更为重要。对手的攻击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隐蔽。
他必须让格物院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无可替代,不仅是在技术上,更要在制度上、在人心上。
他回到格物院,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宣布了朝堂上的结果和自己的决定。
“从即日起,院内设立‘稽核房’,由石柱兼任主事,聘请两名精通账目的老吏,对所有收支进行三重审核,账目必须清晰到每一文钱、每一两料的去向,定期向太子府和陛下禀报。”
“研究项目,需提交详细的预算和预期成果报告。”
“同时,我们要加快‘格物商社’的盈利步伐!不能永远只靠内帑输血!要让我们的一些技术,真正在市场上创造价值,反哺研究院!”
叶明的思路清晰而果断。他要将格物院打造成一个既拥有顶尖技术实力,又具备现代管理雏形,还能实现部分自我造血的强大机构。
金殿扬名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格物院上下正按照叶明的部署,一边巩固成果、深化研发,一边加强内部管理、筹备新一轮招生。
然而,一场远比朝堂攻讦更为凶险、更为致命的危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袭来!
这一日深夜,叶明仍在书房内审阅“格物商社”送来的季度报表,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开源节流、实现自我造血的路径。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巡更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突然,一阵极其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
书房门被猛地推开,甚至来不及通传,冷锋那常年冰封的脸上,竟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惊怒?
“叶院判!”冷锋的声音嘶哑,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插着三根红色翎毛的信函——这是皇城司最高等级的紧急密报!
叶明心中猛地一沉,能让冷锋如此失态,必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他霍然起身:“冷佥事,何事?”
冷锋将密报重重拍在叶明书案上,语气森寒如铁:“北境八百里加急!暗线拼死传回消息——北狄王庭,月前于祭天大典上,当众演示‘天雷’之术!其声如霹雳,火光冲天,能于百步外碎巨石!”
轰隆!
叶明只觉得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开,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他一把抓过密报,飞快地扫视着上面的文字。
描述虽然简略,但那“声如霹雳”、“火光冲天”、“碎巨石”的特征,与火药爆炸的效果何其相似!
“这……这怎么可能?!”叶明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火药之秘,除格物院核心数人及陛下、太子、皇城司外,绝无外泄!北狄蛮荒之地,如何能得此物?!”
冷锋死死盯着叶明,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内心:“这也是陛下和本官想问的!叶院判,你格物院……当真铁板一块吗?!”
这话已是极其严重的质疑!叶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此刻任何慌乱和辩解都是徒劳。
“冷佥事!”叶明迎上冷锋的目光,语气斩钉截铁。
“叶某以项上人头担保,格物院内知晓‘惊雷’完整配方与核心工艺者,绝不超过五指之数!且皆经过严格甄别,皆有家人牵绊,绝无叛国投敌之可能!泄密之源,必不在格物院!”
他大脑飞速运转,排除着各种可能。皇城司监视严密,内部人员叛变的可能性极低。那么……
“除非……”叶明眼中寒光一闪,“除非对方并非得到了完整的配方和工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窥得了部分奥秘!”
“何意?”冷锋追问。
“信号火箭!”叶明沉声道,“信号火箭虽威力远不如‘惊雷’,但其爆炸之声光效果,与火药同源!北狄是否可能通过缴获或拆解我军的信号火箭,反向推导,虽未能得其精髓,却也摸索出了类似的黑火药配方?虽粗糙不稳定,但足以模仿出‘天雷’之效?”
冷锋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信号火箭已大规模装备边军,战场之上,难免有被敌军缴获的可能。
“即便如此,其进展也太过迅速!”冷锋仍有疑虑,“从信号火箭装备边军,到北狄仿制出堪用的爆炸物,才短短数月!若无高人指点……”
“或许……并非高人指点。”叶明的声音变得更加冰冷,“还有一种可能——我们之前的试验,并未完全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他猛地想起之前山谷试爆那声传十数里的巨响!虽然后来以“采矿火药”掩饰,但若真有极其高明的细作,未必不能从中窥探到一丝端倪,再结合信号火箭的实物,进行艰难的摸索。
无论真相如何,一个残酷的事实已经摆在面前:火药,这把本属于大雍的、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利剑,其锋芒已然被敌人窥见,甚至可能已经握住了粗糙的仿制品!
“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禀报陛下!”叶明当机立断,“同时,立刻彻查!一是彻查所有接触过信号火箭核心部件的环节,是否有遗失或被渗透的可能;二是动用一切力量,查清北狄‘天雷’的详细情况,其威力、稳定性究竟如何!”
“已经去做了!”冷锋语气依旧冰冷,“陛下此刻应在御书房等候。叶院判,请随我立刻入宫!此事若处理不当,你我项上人头不保事小,边关危矣,国朝危矣!”
叶明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他随手抓起一件外袍,便与冷锋一同冲出书房,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疾驰,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的声音,在叶明听来如同催命的鼓点。他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思绪纷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