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失魂落魄地离开乾清宫后,乾隆独自坐在空旷的殿内,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滑的御案。
方才永琪那惶恐不安、言辞闪烁的模样,与他记忆中那个聪慧上进、曾让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判若两人。
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浸透了他的心。
“为了一个民间女子,竟可置君父于不顾……” 乾隆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冷意,“永琪啊永琪,朕对你,是不是太过纵容了?”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巍峨的宫殿和湛蓝的天空。
帝王之心,深似海。
他对永琪的宠爱,并非毫无条件。
那是建立在对儿子才能的认可和对继承人的期待之上的。
可如今,这份期待,似乎正在崩塌。
“吴书来。” 乾隆沉声唤道。
“奴才在。” 吴书来悄无声息地出现。
“传朕口谕,令上书房师傅,即日起,加强对十二阿哥的课业考较,尤其是经世致用之学与骑射武艺,朕要每月亲自查验他们的功课进度。”
乾隆的声音平静无波,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吴书来心中一惊,皇上这是……要开始着重培养嫡子了?
五阿哥他……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连忙躬身:“嗻!奴才这就去传旨。”
乾隆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有的是时间重新培养继承人。
永琪若是扶不起,他绝不介意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值得期待的儿子。
帝王家的亲情,从来都与江山社稷紧密相连。
就算十二阿哥不行,还有雨荷的孩子呢!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启禀皇上,慈宁宫太后娘娘身边的孙嬷嬷求见。”
乾隆收敛心神,恢复了一贯的从容:“宣。”
孙嬷嬷快步走进来,恭敬行礼:“奴婢给皇上请安。太后娘娘请皇上得空时,过慈宁宫一趟,说是有事想与皇上商议。”
“哦?皇额娘此刻便让朕过去?” 乾隆有些意外,皇额娘很少在他处理政务时主动相召,“可知是何事?”
孙嬷嬷赔着笑道:“回皇上,奴婢不知具体。只是太后娘娘今早与晴格格说了会子话,之后便让奴婢来请皇上了。”
乾隆心中了然,多半是与晴儿有关。他点了点头:“朕知道了。你回去禀告皇额娘,朕稍后便到。”
“嗻。” 孙嬷嬷行礼退下。
乾隆处理完手头几份紧急奏折,便摆驾前往慈宁宫。
踏入慈宁宫暖阁,只见太后正歪在榻上,由宫女轻轻捶着腿,神色间带着一丝思索。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乾隆上前行礼。
“皇帝来了,快坐。” 太后坐起身,挥手让宫女退下,只留孙嬷嬷在一旁伺候。
乾隆在榻旁的椅子上坐下,笑道:“皇额娘急着召儿子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太后叹了口气,拉着乾隆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慈爱和担忧:“皇帝啊,哀家是为了晴儿那孩子的事,心里总是不踏实。”
“晴儿?晴儿怎么了?昨日不是还好好的?” 乾隆故作不知。
“人是好好的,可这终身大事,不能再拖了。” 太后蹙眉道,“哀家原本想着,永琪那孩子和晴儿年龄相仿,性子也敦厚,若是能娶了晴儿,亲上加亲,哀家也能常常见到晴儿,放心些。可昨日听晴儿说起遇刺时的情形……永琪那孩子,似乎……唉,” 她摇摇头,语气带着明显的失望,“似乎对晴儿并无多少心意,危急时刻,也没能护着晴儿。这孙媳妇,怕是娶不成了。”
乾隆听着,心中对永琪的不满又添了一层,面上却安慰太后道:“皇额娘不必忧心。永琪年纪尚轻,未经大事,许是一时慌乱。晴儿的婚事,自有皇额娘和儿子为她做主,定会为她寻一门最好的亲事。”
“哀家也是这么想。” 太后点点头,压低了声音,“所以哀家找你来,就是想问问你,这朝中京中,可有哪家的青年才俊,人品端正,家世清白,堪为良配的?晴儿虽养在哀家身边,但终究无父无母,哀家是真怕她所嫁非人,受了委屈。若能早些定下一门好亲事,留个一年半载再出嫁,哀家也能多教教她为人妻、为人媳的道理,放心些。”
乾隆闻言,沉吟起来。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年轻臣子的身影。
忽然,昨日清河镇那混乱中的一幕清晰地浮现出来——刀光剑影中,富察·福隆安毫不犹豫地将晴儿护在身后,身形稳健,眼神锐利,将一切危险隔绝在外。
而晴儿,虽然害怕,却紧紧跟在他身后,没有丝毫慌乱添乱。
“皇额娘,” 乾隆眼睛微微一亮,开口道,“您看……富察傅恒家的长子,福隆安,如何?”
“福隆安?” 太后微微一怔,随即回想起来,“就是你的御前侍卫富察家的那个孩子?”
“正是。” 乾隆点头,语气带着赞赏,“傅恒教子有方,福隆安这孩子,朕是看着长大的。武功出众,行事沉稳,忠心可靠,年纪轻轻已是御前侍卫,前途无量。富察家是满洲勋贵之首,门风清正,家教严谨。昨日危难时刻,他护驾得力,对晴儿也多有回护。朕觉得,这孩子,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太后仔细听着,眼中也露出思索之色。傅恒她是知道的,皇帝的心腹重臣,极得信任。富察家的门第,自然是没得挑。
福隆安那孩子,她也见过几次,确实是一表人才,沉稳干练。
“皇帝这么一说,哀家倒想起来了。” 太后缓缓点头,“那孩子,瞧着确实稳重。只是……不知他可曾定亲?傅恒和夫人,又是个什么想法?”
乾隆笑道:“皇额娘放心,傅恒对朕忠心耿耿,他的儿子,能尚主,那是他们富察家天大的荣耀,岂有不愿之理?至于是否定亲,朕明日召傅恒来问问便知。若尚未定亲,朕便亲自为晴儿保这个媒,如何?”
太后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若真如此,那自然是极好的!有皇帝亲自保媒,哀家也就放心了。富察家知根知底,晴儿嫁过去,断不会受了委屈。好好好,皇帝你便问问傅恒的意思。”
母子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气氛融洽。正在这时,暖阁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晴儿清脆的声音:“老佛爷,晴儿给您送新做的桂花糕来了。”
帘子一掀,晴儿端着一碟精致的糕点,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她一进门,看到乾隆也在,连忙放下糕点,规规矩矩地行礼:“晴儿不知皇上在此,惊扰圣驾了。”
“无妨,起来吧。” 乾隆笑道,“正和你老佛爷说起你呢。”
晴儿站起身,脸上带着自然的红晕,好奇地问:“说起晴儿?皇上和老佛爷在说晴儿什么呀?是不是晴儿又做错什么事了?” 她语气娇憨,带着小女儿的情态。
太后和乾隆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太后拉过她的手:“傻孩子,没做错事。皇上和哀家是在商量,给你找个好婆家呢!”
“老佛爷!” 晴儿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羞得直跺脚,扭身就要往外跑,“您……您和皇上怎么拿晴儿取笑!晴儿不理你们了!”
“哎哟,瞧瞧,还害羞了!” 太后笑着拉住她,“女孩子大了,总要嫁人的。皇上刚才还说,觉得富察傅恒家的大公子福隆安不错,武功好,人又稳重……”
晴儿听到“福隆安”三个字,心头猛地一跳,昨日那个在危难时刻挡在她身前的高大身影瞬间浮现在眼前,他沉稳的声音,坚定的眼神……她的脸颊更红了,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连耳根都烧了起来。
她羞得无地自容,挣脱太后的手,捂着脸就往外跑:“老佛爷快别说了!羞死人了!晴儿……晴儿告退!”
看着晴儿落荒而逃的背影,太后和乾隆再次相视而笑。
“瞧这丫头,害羞了。” 太后语气宠溺,“看来,对这福隆安,倒不像对永琪那般全然无意。”
乾隆捻须微笑:“少年男女,经历患难,心生好感也是常理。皇额娘放心,此事朕记下了,明日便问傅恒。”
而跑出暖阁的晴儿,靠在廊柱下,捂着依旧发烫的脸颊,心怦怦直跳。
皇上和老佛爷……竟然在商量把她指婚给富察福隆安?
这……这太突然了!
她虽然对那位沉稳的侍卫印象颇好,但……但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一想到日后可能要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晴儿就觉得心慌意乱,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羞涩和……窃喜?
她需要找人说说!对!
去找紫薇和蔷薇!她们见识多,又最是聪明,一定能帮她分析分析!
打定主意,晴儿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整理好衣裙,便朝着景仁宫的方向快步走去。
少女的心事,如同初春的湖面,被一颗突如其来的石子,荡开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