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水利局长许朝新也不敢推诿了,他虽然被路北方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有些慌乱,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但是,在微微弓着身子,眼神闪烁,不敢与路北方对视时,却支支吾吾向前一步,低声道:“路书记,这……这个情况,当初……果农们提出申请后,我们水利局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
路北方眉头一皱,目光更加锐利,如同两把利剑,打断他的话道:“实地考察评估了?那结果如何?如果条件允许?为什么没有推进建设?如果条件不允许,又为什么不及时告知果农,让他们另寻解决办法?”
“对啊,那为什么不建啊。我们这邻市的几个岛上,都建了!可方便了。”有果农帮腔道。
许朝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路书记,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山顶建立蓄水池,在技术上虽然不存在什么难度。但是,项目资金需求较大,主要就是没有马路,材料运输麻烦,耗费大……我们局里的财政预算有限,一时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推进这个项目!”
路北方脸扭一旁,再问象州农业局局长曾虎:“你们那边,也是一样的原因?”
曾虎虽然从未与路北方打过交道,但在早上这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深切体会到路北方思维的严密和冷峻。
他知道,丝毫的辩解或推托,在路北方这里根本没用。
因此,这家伙索性承认道:“路书记!这事儿,确是我们以前没重视!……对不起。这工作,是我们没做到位!”
这招还真管用,曾虎坦诚的认错态度让原本紧绷的气氛有了一丝缓和,但路北方并未因此就放松追问。
他目光直直地盯着曾虎,转而盯着许朝新,声音沉稳而有力:“既然知道没重视,那现在打算怎么做?我相信,这建几个蓄水池,就算材料再费事,也就是几百万元的事,这对于整个象州市里来说,问题大吗?我相信一定不大!但就是,对于那些急需蓄水池解决灌溉难题的果农们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是关乎他们一年收成甚至生计的关键。你们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必须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
曾虎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连忙说道:“路书记,我们农业局马上组织专业人员再次深入实地调研,根据山顶的地形地貌、水源分布等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蓄水池建设规划。同时,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争取将这个项目纳入今年的涉农重点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另外,我们也会发动果农们自筹一部分资金,共同推进蓄水池的建设。”
路北方微微点头,但依旧没有放松要求:“时间呢?什么时候能完成调研,什么时候能确定规划,什么时候能开工建设,什么时候能让果农用上蓄水池?这些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曾虎赶忙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说道:“路书记,我们保证在一周内完成实地调研和规划制定,两周内协调好资金问题,一个月内开工建设,争取在三个月内让蓄水池投入使用。”
许朝新也在旁边帮腔道:“路书记,我们水利局也会协调和配合农业局,做好资金调节和技术施工问题,我们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
路北方目光在许朝新和曾虎两人身上移来移去,虽然瞪得两人心里都发慌,但是,这两个家伙能看事,也算是让他很是欣慰。
在寻思了一会儿后,路北方正色道:“你们别给我打嘴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们那什么一周,什么半个月,我看就不行!现在,大家就去山顶看一看,将建蓄水池的地方定下来!我要你们今天就立项,明天就运材料,必须在一周内施工,半个月给建起来,争取在第一场雨落下来时,就给我蓄上水!……”
说这话时,路北方那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不容置疑的神情让众人心中一凛。
路北方说了这话,众人自然不敢反驳。
接着,路北方身子一转,朝田志民吩咐:“老田,老金……你们带队,我们现在就上山定地址。”
田志民是个实干派,他也深知,跟前这省委副书记,就是个既亲民,又能干实事的主儿。
在听到路北方的话,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回应:“路书记,没问题,我这就安排。”
他迅速召集果农代表,领着众人,一起浩浩荡荡,朝着山顶进发。
山路崎岖,路北方和郭其然,还有老金、田志民等人走在最前面,尽管汗水湿透了众人的衣衫,但路北方身体强壮,他并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意思,这搞得象州几名官员,是热得全身汗透,累得直喘气。
曾琳琳和其余几个部门的人,也只能跟在后面,虽然不乐意,但脸上还不能表现,只能满是紧张和不安,他们知道,跟着路北方搞工作,意味着绝不能有丝毫的敷衍和推诿,搞不好,自己就会面临和曾琳琳一样被停职的处境。
一行人沿着崎岖山路艰难上山,越往山顶走,旱情的惨状愈发触目惊心。放眼望去,原本郁郁葱葱的果树,如今大片叶子枯黄卷曲,无精打采地挂在枝头,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缺水的痛苦。
在路过半坡的一片六月蜜桃时,路北方目光扫了一眼,突然被一树快红了的桃子吸引。这些桃子个头比往年小了许多,红得倒是鲜艳,可凑近一瞧,却透着一股生涩。他伸手摘下一个,轻轻咬了一口,酸涩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眉头不由皱紧。
他转身看向身旁的郭其然,神色凝重,语气带着几分痛心与愤懑:“郭其然,你看,这可是果农辛苦一年的心血啊!就因为这缺水,桃子长不大还这么涩,一年的收成眼看着就要打水漂,你说人家是啥心情?他们指着这些果子过活,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咱们要是不尽快解决这蓄水池的问题,怎么对得起这些百姓?”
郭其然听后,神色也变得沉重起来,默默点头。
走了约有半小时,终于到了山顶。
路北方站在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环顾四周,仔细观察着地形。
许朝新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地势稍低的山洼道:“路书记,您觉得那几处地方,建蓄水池怎么样?周围的山坡可以引导水流汇聚过来,而且距离你们的果林也不算远,方便灌溉。”
“这话儿,你应当问老田,老金?问我,我又不懂!”
路北方说完,将目光投向田志民和老金,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鼓励他们代表果农拿主见。
田志民和老金对视一眼,随即老金走上前,蹲下身子,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比划起来,边比划边说道:“路书记,许局长说的那几处地方,从地势上看,确实有优势。不过呢,咱们还得考虑土壤的透水性,以及我们建蓄水池的地基如何处理。要是以山塘的方式堵坝,那么就要考虑土壤透水性如何,若是全是沙土,蓄水池里的水容易渗漏,那可就白建了。若是全用水浇灌,那就不用考虑地基问题,只是这样,造价就高。”
说着,老金又指着另一处稍微高一些的山坡道:“若是全用水泥筑地基,我觉得那边也不错,虽然那边地势高了点,但从那里引水到果林更方便,甚至我们可以修一些简易的水渠,也不算太麻烦。”
田志民也跟着点头,补充道:“老金说得在理。咱们建蓄水池,不仅要考虑当下灌溉的问题,还得考虑长远。要是以后遇到更大的旱情,若是这蓄水池若能储存足够的水,就不担心整个岛上的灌溉问题。若是建低了,很多地方,还得抽水,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