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向予感觉有点欣慰,半个小时过去,孩子越发懂事了,会主动询问分担工作了。
“行,这个你弄完直接上锅煮汤吧,加点干虾米跟菜脯粒儿,煮个六七分钟就行。”
菜脯就是晒干腌制好的萝卜干,便宜又别有风味,可以算是他们粤省的特色食品了。
冬瓜清汤是最容易的了,在他们这里差不多是寻常老百姓家经常都会煮的汤,便宜省事口感还不错,夏秋时节还很解暑去燥。
陶向予觉得小陈没理由连这入门级的东西都不会吧。
“这个我还是可以的,交给我吧!”小陈拍拍胸脯回道。
陶向予也就完全不管了,刷好了笼屉,把拌好的饼料倒上去,整个搪平。
旺火烧沸蒸笼,放入铺着饼料笼屉,蒸个五分钟就差不多了。
好容易有个空档,陶向予也没闲着,就利索地把这段时间弄得有点乱的灶台跟其它地方都规整擦拭一遍,调味料什么的都放归原位。
反正等完事了这些活儿都得有人干,除了小陈也没别人,都这么晚了,她想回家人孩子也想回家,能分担就分担点。
况且,这个“馊主意”是她提的,要不是她一时多事,小陈也不用“加”班到这个点。
等差不多都清洗干净,蒸笼里的慈姑饼也熟了。
取出来给它晾凉,最后把留着的锅再下油煮热,晾凉的饼用小刀切成三角形的小块,逐件下锅,热油煎至两面金黄色,烹入绍酒、蚝油,捞出来沥油摆盘。
陶小厨最后还有点闲情逸致拿冬瓜皮用小刀雕了朵四叶草摆中间做个点缀。
冬瓜汤也好了,关火盛了汤盆,陶向予正打算让小陈端出去就交差了,这时候范老板又进来了。
“都做好了?”
“嗯,正准备让小陈端出去呢。”
“这样,我跟小陈端出去,小陶你也跟我们出去一下。”
范老板端起那盘慈姑煎饼,看见上头的还挺漂亮的雕花,忍不住又惊讶了一下。
虽然一看就是随心一雕的东西,但是肉眼可见刀工很好,也挺有巧思。
这个小陶同志真的不是什么国宴大厨来民间微服私访吗?
被微服私访的小陶同志却被他这话整懵了一瞬,“我?我出去……干什么?”
这一刻微服私访的国宴大厨小陶同志心里已经噼里啪啦闪过了一篇八百字小作文:菜都上了不会是还不满意吧?那不满意又要怎么样啊?她是使劲浑身解数了真没法再来了,那不如还是报公安一了百了吧果然是不能相信醉鬼的任何鬼话都怪她太天真太自作聪明太自找麻烦……
“放心,不是找麻烦的,如果是找麻烦的我也不会答应,真当老子是吃素的啊!”范老板表情有些恶狠狠地说。
其实也不知道陶向予心里会想那么多的,只是从表情看出了一丝担心。
确实嘛,是个人都会担心一下醉鬼还要搞什么幺蛾子,毕竟真的是不可控的。
“那位客人说想见做饭的大师傅,我说是我做的,他不相信!嘿,你说,明明酒还没醒,这脑子倒是挺清醒的,真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借酒装疯?”
陶向予听了才稍稍松口气,心里又开始无奈,酒鬼的事儿咋能那么多啊!
虽然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但只能送佛送到西了,见完赶紧把这尊醉佛送走才是硬道理啊,再拖下去真得在这儿过夜了。
“好吧,我去。”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陶向予边摘围裙边说,“菜还是我端着吧,哪有老板送菜的道理。”
范老板就笑了,还是自个儿稳稳端着,“送都送了两回了,没道理也有道理了。倒是让大师傅端菜送菜,才是没得道理。”
陶大师傅:“……什么大师傅,范老板也跟着取笑我啊!”
这时小陈挤过来,认真地道:“小陶姐就是大师傅啊,这手艺,估计很多大师傅都比不过你,怎么能叫取笑!”
陶向予:“……”
这小子懂不懂什么叫做谦虚使人进步啊,小学背的名人语录看来都还给老师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终于将最后的一菜一汤给送上去餐桌了,陶向予这时才发现,他们忘了煮锅大米饭……光吃菜,没饭可以配。
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这大晚上得煮一锅米饭,怕是得夜宵变成早饭。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太咸了……得,陶向予拍了拍自己脑门让自己清醒一下,真是拿着洗碗工的钱操着大师傅的心!
在饭馆做了几个菜还真当自己是大厨师了呀!
……
“你、你就是?这里做菜的、大、大师傅?”
过去了大半个钟头,这个醉鬼客人老尤看上去脸色没红得那么之前那么厉害了,应该是醒了一点点酒,可能也就那么一点。
他看见陶向予就指着她问,又认真地看了她两眼,说:“哦!我认、认出来了!你不就、就是那个刚刚要我们点、点菜、点菜那个女的?”
确实像范老板的疑问那样 ,这人究竟是真醉还是借酒装疯啊,真喝醉的人怎么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陶向予只能无奈地说:“对,那就是我。给你们点完菜我就去煮菜了,请问你们吃得怎么样?你的朋友们吃得还满意吗?”
说到这里,面带一点公式化微笑地看了看他的那两位朋友。
“满意,满意!您做的菜很好吃,真的!”那位叫小梨的女同志看着陶向予的眼神已经带上了几分崇拜了。
她自己是个厨艺白痴,进厨房就炸厨房那种,人又偏偏挺爱吃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做东西好吃的人都很尊敬。
更别说像陶向予这样看着比自己还年轻几岁的漂亮女同志。
“是的,虽然简单,但是很美味,你很厉害。”另一个叫陆晨的男同志就稳重了许多,但还是很真情实感的给予了应有的夸奖。
四菜一汤,要说是比山珍海味好吃,那肯定是夸张编造。
但是今晚这个情况摆在这里,除了那位喝醉酒的始作俑者,其余的人都很清楚,在食材十分有限甚至说基本没有的条件下,能搭配着做出摆上餐桌的四菜一汤,只是简单但并不逊色。
一个滑蛋虾仁,色泽极靓,卖相上佳,蛋香四溢,入口软滑,虾仁鲜嫩。一个葱姜爆牛百叶,爽辣酥香,油光水亮,味蕾爆炸,质地筋道,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就是刚刚好这个劲儿!
一个蒜子瑶柱脯,瑶柱铱醇软烂,滋味鲜美,蒜子肉外焦里嫩,辣而不过,一勺子舀起来和着浓稠的一点汤汁送进口中,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又十足鲜香,不用嚼就能滑进胃里的爽滑。
最后的慈姑煎饼,一上桌马上就一人两块分食了,最后每人还喝了小半碗冬瓜汤,在这个闷热的秋夜,很是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