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幸福。
抚慰了蓝瑾秋抑郁,痛苦的心灵。
平复好心情后,蓝瑾秋拿着从书店带回来的两本期刊,回自己房间里找了稿纸和字典,去三楼的露台上翻译了。
蓝家太爷爷那一辈,是零陵的小商人,家境殷实。
这座楼梯房,就是太爷爷还在世时修的,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
光是房子的占地面积,大概有100平。
一楼有大客厅。两侧各一个卧室,一个卧室后是厨房和楼梯间,另一个卧室跟洗澡间和杂物间相邻。
二楼的格局跟一楼相同。只是厨房的位置,被收拾成了孩子的房间,原本杂物间的位置,收成了办公的房间。
三楼留出来二三十平的面积做露台。
其余的就是三个睡房,外带一间洗澡间。
爸妈和爷爷奶奶住一楼的卧室。
蓝瑾秋和大哥大嫂住二楼的两侧。
二哥单身狗,住三楼,剩两个房间做客房。他们家的房屋,在这个年代算顶宽敞的了。
露台上,搭了棚子。
棚子下摆着桌椅,供人看风景时休息。
蓝瑾秋打了一大搪瓷缸的茶水上来,专注的做着翻译工作。
安静的下午。
刚立夏后的微风吹拂,撩起耳畔的发丝。
蓝瑾秋渐入佳境,直到傍晚时分,她才恍惚停手,面前的稿纸,已经写了二十来张稿纸。
大概有六七千字。
这本薄一点的杂志,已经翻译完大概四分之一。
蓝瑾秋长长地舒一口,可以尽快把这本翻译完送到省城去审核了。
站在楼上,远眺,让眼睛休息。
听到大丫和二丫欢快的声音传来,蓝瑾秋知道这俩小猴子跟着爷奶从外面游玩了回来了。
她把期刊、字典收进三楼的房间里。
顺便,进了农家小院。
她今早起床后,就花了4个积分,请机器人帮忙喂鸡喂鸭,捡鸡蛋,除草,收地里的菜。
菜地里,有她用大棚种的早熟黄瓜,辣椒,豆角,茄子等蔬菜。
机器人收获新鲜的蔬菜。
蓝瑾秋打算收获完一批瓜果蔬菜后,就多种点五谷杂粮。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若是把这些物资拿去黑市上卖,就太惹人注目了。
不过,倒是可以拿出来给家人们尝尝鲜。
嗯。
还有应正阳的外公和外婆:许爷爷和许奶奶。
毕竟零陵位置靠南,距离一年四季都能种蔬菜的地方并不远,出现早熟的蔬菜,也不算太稀奇。
今天地里的活,还没干完。
蓝瑾秋忍痛,又花了2积分,请机器人帮忙干俩小时的活。
剩下还有4.9分。
其中0.6分,是今天和昨天捡鸡鸭蛋返还馈的。
另外的0.3分,是收获的新鲜蔬菜返还的。
今天干了4小时的活,就赚了0.6积分?
系统还真是够抠门的呐。
蓝瑾秋没有忍住蠢蠢欲动的手,抽了两张卡。
玉米面*2两。
还是她熟悉的那个老抠门的系统了。
变装卡*2张。
什么。
什么?
等她在前院的石桌上找到变装卡,看到使用说明书,就知道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真*变装卡。
目前。
每张一张卡片有两个身份可以供选择。
四十岁,憨厚的庄稼汉形象。
四十岁,精明干练的村妇形象。
每张变装卡的有效时间都是2小时。不管是形态,还是长相,都会由内而外的变成变装卡变出来的人物形象,除非自己说出身份,否则谁都不可能想到这人是她。
蓝瑾秋不禁大喜。
她正愁不知道怎么变卖空间里收获的这些新鲜瓜果蔬菜呢,这不就来了么。
每次变装能持续俩小时,够她去黑市散货不被别人发现。
而且。
就算亲妈站在她面前,也认不出她来。
等她把手里这本杂志翻完,就去农贸市场卖蔬菜,正好可以赚一笔。也顺道去黑市试试水。
她还蛮期待变装卡的效果哒。
用来干坏事,那也是定定有效的。
安排好农家小院的活,蓝瑾秋就下楼去厨房帮母亲做饭了。
“妈。你教我做菜吧。”
在充满烟火气息的厨房里,蓝瑾秋踮着脚,趴在母亲微佝偻的后肩上,摇晃着身子,小女孩味道十足的撒娇着。
“行啊。我的秋秋长大啦,都知道体贴我这个当娘的了。”
蓝瑾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其实她厨艺不错。
上辈子,她抵了二哥的工作。
在国营饭店当帮厨,跟同事的关系处得还不错,大厨教了她好几手,她做菜的天赋不错,干了三四年,就成了掌勺女大厨呢。
“蹬蹬蹬——”
大丫迈着小短腿,双手向后,上半身前倾,“嘭——”一下,就撞到蓝瑾秋的腿。
她扬着圆圆的小脸蛋,脆脆的大喊道:“姑姑!”
又一个小炮弹冲过来抱住她另一条腿,本能的复读:“姑姑!!”
大丫看妹妹喊得比自己大声,不甘示弱的又嚎一嗓子:“姑姑!!!”
“姑姑!!!!”
大丫和二丫都是大嗓门。
厨房面积窄,被这两姐妹一个赛一个的大声喊话。
整个空间里都是“姑——姑——”的音波。
蓝瑾秋感觉自己的耳屎都被震出来了。
她连忙拿出剩下的两颗大白兔奶糖递给她们。
“出去玩,快出去玩。”
“哦,嗷……”
大丫拿着奶糖,双手向后,身子往前倾的跑了出去。
二丫也迈着小短腿,蹭蹭蹭的跟了出去。
蓝瑾秋连忙猛晃了两下头,再夸张的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
“哪有那么夸张。”
母亲觉得好笑。
蓝瑾秋噘了噘嘴:“妈,还真有这么夸张呀!一会儿好好教育一下大丫和二丫,让她们俩喊我的时候,别这么大声。”
二丫在发声期,也就算了。
大丫明显已经过了发声期,怎么对喊话声还这么热衷?
“知道你有好吃的,对你热情着呢。亲你这个姑姑呀。”
蓝瑾秋不禁叹气,真是甜蜜的负担呀。
没一会儿,大嫂下班回家。
听说蓝瑾秋要学做菜,她也没再进厨房帮忙,改道去后院打理自家开出来的一小块菜地了。
罗初夏把做菜的步骤跟蓝瑾秋详细的讲解了一遍。
今晚没复杂的菜,教的都是些基本功夫。
苋菜秧,蘑菇肉丝汤,鸡蛋羹,凉拌蒸南瓜,青葱拌豆腐,鸡蛋丝红薯粉,外带一小碟自知的豆腐乳。
每一道菜,放的油都少。
不过味道很不错,甘甜,美味。
饭桌上,父亲、大哥和二哥知道啤酒厂和新工作的事,每人都很高兴。
饭后。
蓝瑾秋继续做翻译。
李维维和费宇珩都没来找她。
她也落得耳根清净。
临睡前,蓝瑾秋把这一年来,费宇珩送给她的东西整理出来。打算折成钱和票,还给他。
一双皮鞋,一条碎花长裙,一件妮子外套,两铁盒大白兔奶糖,还有一条丝巾。
还有一些零散的吃食等。
不提票,光是钱,就有一百多块钱。
哎。
这可不是一笔少数目。
难怪,前婆婆一直拿鼻子看她。
也怪她没什么分寸感,费宇珩送她的东西,她基本照收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