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寒门枭龙 一品驸马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玄武裂天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多尔衮入主中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自成犯的第六个大错是设立两都,分兵过多。在入京之前,李自成已经在西安建国,并仿大夏朝,开内阁设六部。

入京之后,李自成不但没有取消西安的国都作用,反而将掠来的大量金银,一箱箱运往西安。

西安此时只是大顺帝国的后勤保障中心。你反将大量财富向后勤中心转移?北京城才是急需用钱之地啊。果然,闯王没有君临天下的信心,只想偏安一隅。

同时,李自成虽然拥兵百万,但是驻守在各地的兵力太多,分兵过散。这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伏笔。

李自成犯的第七个大错是没有妥善安抚吴三桂。

入京后,李自成开始派人招降吴三桂、唐通、高第等人。第一个接受招降的是居庸关的唐通。而且唐通很积极,向李自成表示,愿意亲自前去劝降吴三桂和高第。李自成答应了。

果然,一番劝说后,吴三桂和高第先后同意归降。但接下来,李自成在关外的军事部署就让人摸不清头脑。

李自成先是让唐通领本部人马接管山海关。然后让吴三桂率宁远守军入京,朝见自己,让高第领本部人马辅佐唐通,继续驻守山海关。

三月二十四日,吴三桂领命,出了山海关。

二十六日,走到玉田县,吴三桂的大军停了下来。

在一条官道上,吴三桂骑在战马上,向南望着北京城,面色忽明忽暗。一个老仆人,紧紧抓住他的战马缰绳,痛哭流涕,断断续续地向他述说家中遭遇的事情。

这个老者正是吴三桂在京城家中的老仆。他拦住了吴三桂。他到底和吴三桂说了些什么,并无明确记载,但大致意思无差。

一种说法是刘宗敏垂涎于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强行到吴府,将陈圆圆掳走,占为己有。这就是很有名的典故,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一种说法是刘宗敏在拷打北京各官时,认为吴家捐饷太少,逮捕了他父亲吴襄,并以此继续向吴家索饷二十万两白银。

到底是掳走陈圆圆,还是逮捕了吴襄,或者两者皆有,说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宗敏的确去打劫吴家了,并动了吴三桂的亲人。

听完老仆的哭诉,吴三桂心里阴沉下来。他在琢磨一件事。

李自成在京城大肆拷打前朝官员,他招降我,是真心实意的吗?如果是真心的,他为何又动我的家人?

瞬间,吴三桂又想起李自成这次的军事部署。

为何只调我入京,不调高第?又为何换唐通来守山海关,难道是要堵住我的归路吗?

脑海中,吴三桂想起多年前,崇祯以议饷之名,骗袁崇焕入京的那一幕。

朝廷猜忌辽东军阀已久!他李自成也是一个吊样!瞬间,吴三桂对李自成陷入深深的怀疑。

纠结了一会后,吴三桂调转马头,一挥手,高喊道:“兄弟们,杀回山海关!”

出关仅一天后,吴三桂调转马头,杀回山海关,击败了唐通,占据了山海关。而驻军在山海关外的高第和吴三桂一拍即合,也反了李自成。

被击溃的唐通率着残部,逃出山海关,急忙向京城里的李自成求救。得到消息后,李自成逼迫吴襄,让他给儿子吴三桂写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李自成向吴三桂解释,动他家人不是他的本意,是下面人的过错,他已经严词指责了刘宗敏,保证不会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在此同时,李自成又犯了一个大错。派去第二次招降吴三桂的使者前脚刚走。

李自成和刘宗敏一商量,马上集合大军,向山海关开拔。李自成的行动,的确是令人怀疑。

李自成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真心想安抚吴三桂吗?还是行疑兵之计,名为招降,实为剿之。

在崇祯时期,大清帝国在关外先后发动了大凌河、松锦、宁远等系列战争,并五次从蓟镇大举入侵。

这些事,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吴三桂是前朝末期最重要的一支守边力量。

李自成在成功招降吴三桂之后,为什么不向宁远调兵、派饷、派粮,去支援吴三桂;反而让吴三桂领军入京朝见。

是李自成不知道多尔衮的野心,还是觉得辽东重镇不重要,没必要守?

从种种行动来看,确实很难看懂李自成的意图,也难怪吴三桂心生猜忌。让吴三桂领宁远守军入京来朝见他,这道命令本身就违背常理。

说吴三桂一怒为红颜,那是文人墨客的笔法。陈圆圆仅仅是田弘遇送给吴三桂的一歌姬而已。

吴三桂长年累月和将士们在边疆守关,几年来也没和陈圆圆啪啪上几回,那来那么深的爱。

像吴三桂这种枭雄,为一个女人和李自成翻脸,可能性很小。

站在吴三桂的视角,如果有得选,他一定不会反了李自成。

首先,吴三桂和他的部下与清兵厮杀多年,有解不开的血仇。

“以清兵仇杀多次,不欲返颜,乃修表谋归李贼。”

这句史料说清楚了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原因。

而吴三桂这支守边部队与李自成大军没交过手,素无瓜葛,仇恨值几乎为零。

其次,吴三桂全家老小全在京城之中,反了李自成,相当于宣判了全家大小的死刑。后来,李自成果真杀了吴三桂在京的家人三十多口,这是后话。

李自成、刘宗敏的大军从京城一开拔,吴三桂就接到了探马的急报。

吴三桂知道,凭他和高第的力量是无法和李自成抗衡的,关键是没有京城的支持,光是粮草也撑不了多久。

于是,吴三桂一方面急忙派出使者,向多尔衮借兵借粮,承诺“裂地以酬”;同时又派使者向李自成求情,说仍然愿意投降,反过来行缓兵之计。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请求后,大喜过望,立刻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大清部队陆续从盛京急赴山海关。

“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大清帝国集团核心早就预料朱由检即将灭亡,已将李自成视为劲敌,暗中备战,正如范文程和多尔衮所说的,“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夏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所以,多尔衮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马上,大清帝国发出全国总动员,组成蒙、满、汉联军,以最快速度回应吴三桂的请求。

而李自成这边,明显缺乏警惕性。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自成又犯下一个大错。

他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大军缓缓而行,派前朝的密云巡抚王则尧第三次去劝降吴三桂。

其实,要真想劝降吴三桂,就不用率大军前去,一封书信即可;既然大军已经向山海关出发,就不要相信吴三桂的鬼话。

李自成战略上的自相矛盾,足足浪费了三天多时间,为多尔衮大军的及时赶到,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过一路急行军,多尔衮大军的主力于四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关外十里处,几乎与关内的李自成同时到达。

由于人马十分疲劳,多尔衮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扎营休息。同时,多尔衮派使者向吴三桂送信,劝他即刻归降大清。

“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之前,吴三桂是以前朝孤臣身份向多尔衮请兵剿匪,并没有明确说投降大清,只是承诺“裂地以酬”。

多尔衮怎么可能为吴三桂打工呢。他要求吴三桂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归降大清帝国,不得模棱两可。

此时,山海关外关内,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兵力相差不多,均超过十万,都是两个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而关中的吴三桂,手握四万人马,成了天平上最重要的筹码。他倒向哪边,胜利就向哪边倾斜。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李自成见吴三桂迟迟得不回复,下令大军全面进攻吴三桂。

李自成、吴三桂两部在关内激战了一整天,而关外的多尔衮并不参战,悠哉地在欢喜岭上观战。

多尔衮不着急,他要逼吴三桂彻底向他臣服。但有人急了。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出山海关,急驰欢喜岭,面见多尔衮,请求速速出兵。

多尔衮避而言他,只是请赐坐、请赐茶,大赞吴三桂守关门,立了大功,不谈何时出兵。

吴三桂见状无奈,只好跪下称臣,并当场剃发,正式降清。多尔衮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当即,多尔衮领清军入了山海关,并让吴三桂部把白布系在肩上,以免混战时误伤了吴三桂部。

当天中午,清军和吴三桂部相继出了山海关,在城外列阵。吴三桂部为先锋部队,多尔衮大军在后。

当时正值大风扬尘,可见度低,李自成此时还不知道清军已来援,见吴三桂居然敢出城,令大军再次进攻吴三桂部。

战场上,大顺部队与吴三桂部在前面酣战。

多尔衮在后面观战,并对身边众将说道:“诸位,一会务必全力以赴,成财在此一举。我们几次入关都不能取京城,而李自成一战则拿下。此人非同小可,须谨慎!”

虽然李自成对大清方面有轻敌的思想,但是多尔衮这边早就视李自成为争天下的劲敌,准备已久。

当然,多尔衮并不知道,北京城相当于不战而降。

若是人心背向,城再高、墙再厚、炮再多又有何用?

看到吴三桂部已逐渐不支,多尔衮下令,养精蓄锐的大清军加入战场。其中,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反复直冲大顺军。

经过半天厮杀,李自成大军大败,伤亡惨重,有15名将领当天阵亡。

“步卒且尽,伤骑兵半,所选骁锋战将莫不尽伤。”

对于李自成、多尔衮大军的参战人数和阵亡人数,并无明确记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且都伤亡都很惨重。

大败后,李自成火速退回京城。而多尔衮也没有乘胜追击,只是让受伤的士兵就地休养。

山海关之战,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意味着,辽军守护26年的边关正式纳入大清版图,多年苦攻不下的宁远,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已拿下。

对于大顺政权来说,守护国门的藩篱已不复存在,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后,民族矛盾已上升至第一位。

虽然大顺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已被歼灭,但李自成大军的数量依然是十分惊人,形势并没有坏。

只要李自成能够反思失误,不再继续打击前朝官员和地主阶级,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卷土重来,收复山海关,未尝不可。

然而,李自成逃回北京后,只在城里呆了三天。在匆匆忙忙举行简单的正式登基称帝典礼后,李自成率军撤出了京城,向西安逃去。

临走时,李自成还在京城放了一把大火,紫禁城内外不少建筑和大量文献毁于一旦,宫中仅存武英一殿保存完整。

而这把大火也把很多人对李自成的寄望,彻底烧掉了。

李自成入京后,连着下了很多臭棋,撤出京城无疑是最臭的一步。

当时,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多尔衮已入关。只要李自成急令各路兵马勤王,拉拢前朝势力和地主豪强,高举民族大旗,天下英雄,谁能不为他所用?

何况,山海关大战之后,并没有迹象表明,多尔衮有大举进攻京城的意图。他也需要休养生息。

几百年来,北京城已成为天下的政治中心,亦是人心所向和精袖寄托之地,乃国之正统。

弃之,犹如亲手将手中鹿,放生野外。

消息传来,多尔衮狂喜,立即和吴三桂率轻骑,急驶京城,只留下伤员在山海关为后援。

在李自成离京三天后,多尔衮入主北京。

令人讽刺的是,多尔衮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号,对外宣传入京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朱由检报仇,讨伐弑君的李自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逆天剑帝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邻家雪姨 渔港春夜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何不同舟渡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我不是戏神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娱乐圈病弱美人和男主婚后爆红了 帝御无疆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我有一座恐怖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汉末浮沉书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江汉儿女英雄传 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 新语新编 我岳父是朱元璋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