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使命 史上第一纨绔 绍宋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寒门枭龙 这太子,不做也罢! 大乾憨婿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四季锦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又穿越来一只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接下来,崇祯帝朱由检的操作更是令人恍惚。他开始对全国各军镇进行大规模的汰兵裁饷。当然,汰兵裁饷是因为国家财政紧张。

但是大夏财政的主要问题是开源不足,有利益集团不纳税,而不是节流。

其中,辽东的年预算减了120万,从600万减为480万;蓟镇年预算减了50万;东江镇减了76万,从100万减为24万。蓟、辽两镇可都是重中之重啊!

“朝廷忧饷匮,以清汰责诸镇。”

接到崇祯的旨意后,第三十六任蓟辽总督喻安性(加兵部尚书衔)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写了一封《请复浩命疏》,请求崇祯准许他辞职回乡,侍奉病重的老母。

崇祯同意了。喻安性成功开溜,真是有先见之明。

那么,蓟镇汰兵裁饷的任务自然就落到顺天巡抚王应豸的头上。果然,王应豸不负朝廷重托,完成了朱由检的汰兵裁饷的任务。

但是,由于蓟镇长期欠饷,加上这次汰兵裁饷,引发了兵变,最后朝廷不得不补发了三个月的欠饷,总算平息了兵变。士兵们的心逐渐在变凉。

闹出了这么大的事,崇祯觉得要找个人来背锅。于是,顺天巡抚王应豸就被下狱,不久就被斩首,换上王元雅接任,继续汰兵裁饷。

从事后来看,提前退休的蓟辽总督喻安性的嗅觉,可谓是相当灵敏。他那封《请复浩命疏》要上晚了,大概率他就看不到他老妈了。

出一事杀一人(至少杀一人,不限人数),差不多成了朱由检的招牌动作。

崇祯的系列操作,终于让皇太极下了决心。他准备拉拢朵颜三十六家,绕过袁崇焕的宁锦防线,从蓟镇入侵,背刺京城。

因为这个计划的所有准备工作,有人帮皇太极做了。这个人就是朱由检。

就在林丹汗死掉的这一天,平阳县浅水乡的一些人突然间停下手中的农活,齐刷刷仰头望天。

因为,此刻的天空特别的好看,也特别的诡异。天空西北方向,出现了一团特别大的红雾。

刚开始,这团东西只是一小点,后来变得越来越大。顷刻间,红雾中喷出一个带闪电的金球,往下坠落。

由于速度很快,大气层给这颗金球外面又加了一层火盾。就这样,这个球就一路火花带闪电往下坠。

在屋里的杨如柳听到外面的喊声,边啃着一个鸡爪,边走了出来。农场的工人向她示意,看天,好像又来了!

杨如柳抬头看了看,直接僵住了。嘴里的鸡爪也掉了出来。眼前的这一幕,她几年前曾经见过。

一个球从天而降,把她的牛全震死了。而唯一在现场的嫌疑人黄一石死也不认。自己也为牛牛们离奇的死去,伤心了很长时间。

不过后来转运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刘生发道长,突然跑过来,塞给杨如柳一些银子,还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什么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了。

杨如柳很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刘生发,哪来的以前?莫非,莫非这道长想勾引我!

想到这里,杨如柳不禁害羞了,眼睛不自觉地眯成了一条线。片刻,工人的呼喊声打断了她的遐想。

杨如柳再次抬头往天上看去。天啊!那金球越来越近了。杨如柳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球好像又是奔着她家牛场来的。

她已经听到呼啸的风声。杨如柳想跑,但那腿偏偏挪不动。神奇的是,就当金球快接近地面的时候,速度突然一下子慢了下来,且越来越慢,仿佛是在空中踩了刹车一般。

果真,这金球就降落在杨如柳的牛场中,位置和黄一石坐的黑球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金球是以极慢的速度接触到地面,根本没有任何震动之感。

这一幕,不但是人,连牛牛都看得目瞪口呆。

良久,金球的大门打开了。在场的所有人把目光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

对未知的好奇已经战胜了未知的恐惧。

一只穿着皮袄的猫走了出来。当这只神情骄傲、外表有点萌萌的狸花猫走了出来时,现场一片寂静。

这只猫伸了一个很长的懒腰,又用爪子挠了挠球体,开口说道:“喵喵喵!”

围观的人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过了一会,这只猫又伸了下懒腰,用人的声音,大声吼道:“卓先谋,你快点滚出来!”

这时,一个青年背着一包东西,也从金球里走了出来,笑嘻嘻地说道:“司马害群,你干嘛那么着急?上面不是说了,这是一次带有假期的轻松的穿越任务。”

“这个时代的背景资料你都消化了吗?”

“当然,我们已经合作完成这么多次穿越任务了,又不是小白。”

一人一猫就这样边走边聊,丝毫不理会同边异样的目光。

“司马害群,你给她(他)们注射遗忘光线了吗?”

“放心吧,我下球之前就已经设定好了。她(他)们很快就会忘了今天所见到的一切。”

“哈,在任务里休假的感觉实在太好。”

“是啊,特别是这个时空的时间比是1:30,放一天假相当于一个月,对你这种懒人最合适不过。”

“你说我是懒人,你不也是一只懒猫。”

“懒人。”

“懒猫。”

“烂人!”

很快,一人一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一会,那个金球也消失不见了。

太山顶峰南侧,有一座新坟。

刘长卿点了三柱香,插在坟前,拜了一拜。段铮站立一旁看着,等刘长卿礼毕,便上前和他一起烧起金银纸。

微微火光中,刘长卿看着墓碑,几分悲伤几分落寞。段铮从怀中掏出一瓶酒,打开喝了一口,递给刘长卿,刘长卿喝了一口又递回去。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静静等待那余烬变成灰。

原来,这墓中埋的,是刘长卿的小妾,刚刚因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段铮拍了拍刘长卿肩膀,说道:“别难过了。过段时间再找一个吧。”

“嗯,家父很快就要外派到澧州,担任总兵官去了,等到了新地方,安顿下来后再说吧。”

段铮迟疑了一会,问道:“你和紫英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是她的问题吗?”

刘长卿凝神望着远处,叹道:“是她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哎,以前的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在无人的山峰上,刘长卿开始述说起自己的往事。刘长卿和慕容紫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时候的慕容紫英当然不像现在这么胖,相反,正是青春少艾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有一次,刘长卿和几个小伙伴到一条小溪中玩耍。谁知,溪边丛林中竟然钻出一条毒蛇。几个人吓了一跳,纷纷落荒而逃。

慌乱之中,刘长卿滑了一跤,落在后面,被毒蛇咬了一口。听到刘长卿惊慌的呼救声,几个小伙伴中,只有慕容紫英勇敢返回。

只见那条毒蛇已离开,但刘长卿的腿上却肿胀了起来。情急之下,慕容紫英用嘴吮吸伤口,试图将毒液吸吐出来。

结果,两人双双中毒,随之呕吐,晕倒在地上。幸好,闻讯而来的大人及时赶到,把两人送去医治。

不幸中的万幸是毒蛇的毒液并不致命。刘长卿两人不久后就康复了,可是慕容紫英却落下了后遗症,那就是嗜吃。

刘长卿苦笑,说道:“当初要不是她帮我吸出大部分毒液,如今胖成球的那个人就应该是我了。”

段铮听了,不禁也苦笑。

一阵大风突然刮过来,吹掉了片片落叶。远处的李四驱着三匹马过来,对段铮说道:“少爷,看这天气,很快要下雨了。”

段铮转头看了看刘长卿。刘长卿起身,说道:“那我们走吧。这天气也不适合打猎。”

三人各骑一马,从原路返回。刚下了山脚没多久,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

看雨势渐大,段铮喊道:“前面有座寺庙,我们进去躲一躲。”

“好。”

这座寺庙虽然不小,但建筑老旧,到处可见损坏的门窗,院内杂草丛生,看来已经荒废很久。

李四把马拴在寺院的走廊里。刘长卿、段铮两人则先进入寺庙里躲雨。

走进一看,寺庙里已有一伙七个人,看样子也是前来避雨的。这七人见刘长卿等人进来,突然有了戒备之心,往后挪了挪位置,聚在庙里西北角窃窃私语。

刘长卿等人则在东南角避雨,互不打扰。此时,天空下起来倾盆大雨,夹杂着几声雷鸣。

段铮望着窗外,问道:“长卿,你什么时候离开京师?”

“估计快了,现在还不知道。”

“你这一走,随心居内,何世光老师就只剩下我一个学生了。”

刘长卿听了,也是黯然。是啊,曾经的少年郎,如今都要各奔东西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段铮接着说道:“走的那天,我去送你。”

“你就别送了,到时候搞得气氛怪怪的,怪丢人的。”

“哈哈。”

正当两人闲聊的时候,李四突然压低声音说道:“少爷,那帮人怕不是什么好人。我听到了他们的聊天,说是把东西送到童大人手上,回去拿了赏金,一定要好好快活一阵子。”

刘长卿好奇地问道:“这么远,你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李四突然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竖起耳朵聆听。

一会,李四脸色大变,说道:“他们是晋商范家的人,要从蓟镇送一件重要东西给大清。”

刘长卿闻言按住了剑柄,低声说道:“你确定吗?”

“我确定!”

“走,我们过去看看他们要送的是什么。”

说完,刘长卿三人拔出剑来,蹑手蹑脚,准备从中间佛像绕过去。这七人行走江湖多年,神经比较细,特别是为首之人更为敏锐。

当刘长卿三人拔剑之时,为首之人便知庙里有变,招呼手下提前亮出武器。

刘长卿刚从佛像旁露出身子,一支冷箭就往他脑袋射来。刘长卿头一偏,躲了过去。那支箭去势不减,钉在大门的柱子上。

段铮见兄弟遇险,低吼一声,冲了上去。李四手持弯刀,紧随其后。

两伙人围着佛像打斗了起来。激战中,哧的一声,刘长卿长剑刺穿了敌方一人的喉咙,其当场就毙命。其余六人脸上皆有惧意。

其中一人喊道:“大哥,你带着东西先走。”

为首之人一点都不犹豫,撤出战圈,背起一个长木盒,破窗而出,从后院逃跑。

刘长卿三人抽不开身,只能眼睁睁看着敌首逃离。听到后院的马蹄声,余下五人知道老大已逃离,喊了一声,全部作鸟兽状逃散。

见刘长卿还准备追赶,段铮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穷寇莫追!”

刘长卿也知道为首之人已经走远,这晋商范家送给大清的东西已经截不了胡了,便只好作罢。

眼尖的李四发现墙角有一个木盒,打开一看,不禁乐了,喊道:“少爷,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李四从木盒里取出一把剑,拔出鞘来。只见那剑身透着淡淡的寒光,剑刃锋利无比。李四忍不住,舞了起来,剑光闪闪,犹如银龙穿梭。

刘长卿、段铮两人不约而同赞了一句。“好剑!”

李四舞完剑,入鞘,递给了段铮,说道:“少爷,那木盒上写着秋水两个字,应该就是剑名。”

段铮转手又递给刘长卿,说道:“长卿,你即将上战场。这把剑你拿着,最好不过了。”

但刘长卿死活也不肯收,又推回去。段铮无奈,只好先收着。

李四看着外面,说道:“少爷,雨已经停了。这里并非善地,不宜久留。我们撒了吧。”

“好。”三人出了寺庙,骑马回去了。

几天后,盛京的睿亲王府里,童贯手捧着一个木盒,走进了大殿。多尔衮坐在正中大椅上,见到童贯,起身拱了拱手。

童贯急步向前,把木盒放在案桌上,并打开木盒,说道:“睿亲王,请看!”

只见童贯从木盒中拿出一把大弓,递给多尔衮。多尔衮拿过来把玩了一会,突然双臂一用力,把弓拉了个满圆,然后慢慢收力,让绷紧的弦缓缓复原。

旁边的人不禁大声喝采。

童贯说道:“睿亲王真乃神力,老奴虽然勉强可以拉个满圆,但绝无可能像睿亲王这般收放自如,佩服佩服!”

多尔衮大笑,又拿起盒中弓箭仔细端详,嘴上说道:“童中官何必妄自菲薄,本王知道你武艺高强,绝不在本王之下。”

“不敢当,哪里比得上睿亲王。”

“听闻昔日薛仁贵大将,拿的就是这把弓,三箭定天山?”

“绝对没错,老奴意外得到此弓,一直藏于宫外。如今托范家送来,特献给睿亲王。也只有睿亲王这样的英雄,才能驾驭得此弓。”

多尔衮虽然知道童贯在讨好自己,但自古以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些话听了还是十分受用。

当然,这把弓箭到底是不是薛仁贵的那把,已不可考证。但这把弓箭的确是弓中王者,要不然,以童贯当年的身份,也绝无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多尔衮自然也是适货之人,对这把“定天山”越是把玩,越是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进入战场,验证一下威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逆天剑帝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邻家雪姨 渔港春夜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凡人策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名门艳旅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娱乐圈病弱美人和男主婚后爆红了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民间风水师笔记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我以我血挽山河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抗日之中国战神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带着美女闯三国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大宋风云 重铸汉骨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汉征服者 风雨话东周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大宋天朝之裂变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