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晚明 大明日不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寒门枭龙 这太子,不做也罢! 魔妃太难追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怀柔远人,义在羁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事实上,不但是人,任何物种开始无约束的快速繁殖,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后反噬该物种。

若干年后,在澳洲大陆上,欧洲人带来了几只兔子。萌哒哒的兔子们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天堂,这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食物,而没有任何天敌。

于是,兔子们在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各种秀恩爱,各种啪啪啪。很快,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七、八只,发展到100多亿只。

当人们发现很多原本茂密的绿地逐渐变了荒原,开始慌了。于是,一场人兔大战爆发了。

以人为主,联合鹰、蛇、猎狗、狐狸等盟友,澳洲反兔联盟开始对兔子,进行了六次大围剿。

对猎杀兔子的奖励越来越高,甚至使用了毒气战、细菌战、病毒战,总算勉强把兔子数量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

这次人兔大决战,终于遏制了澳洲沙漠化的趋势,挽救了面临崩溃的环境,实际上也拯救了整个兔子集团。

因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数年之后,澳洲将再无绿地,只剩下岩石和泥巴可裹腹,势必引兔吃兔的惨剧。

而且,伴随着饥荒左右的,通常是瘟疫和战争。你可以想象,几百亿只兔子在澳洲大陆上大打出手的场面。

崇祯五年,林丹汗挂了。这个曾经恫吓过努尔哈赤,发誓要重建成吉思汗霸业的男人,在皇太极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远遁青海,郁郁寡欢地病死在大草滩上。

看林丹汗这一路走来,他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有严重的战略失误。他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有过一个盟友,那就是内喀尔喀五部。内喀尔喀五部的领袖炒花曾经建议,一起联合出兵,对抗大金,林丹汗果断地拒绝了。

相反,趁着皇太极进攻内喀尔喀五部,林丹汗趁火打劫,和皇太极一起削内喀尔喀五部。

从此,内喀尔喀五部在盟友林丹汗和敌人皇太极的轮番打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果然照应了那句老话。内喀尔喀五部说,“是兄弟,就来砍我”。林丹汗说,“没问题啊”。

内喀尔喀五部下面,便是长城外围三十六部,大夏这边称之朵颜三十六家。这股势力很杂,名义上有个盟主,叫束不的(苏布地),是属于中立派。

林丹汗决定用暴力兼并他们。于是,察哈尔部和长城外围的三十六部干了一大仗。丢人的是林丹汗被打败了。可以看出来,这股中立的蒙古势力很强劲。

“五月,朵颜卫束不的,即长昂孙也,三十六家同插汉虎墩兔憨,战于敖木林;插汉失利,杀伤万余人。”

“插汉虎墩兔憨”指的就是林丹汗。他又失去一个可以结盟的蒙古朋友。

皇太极这边,搞定内喀尔喀五部后,仍然不依不饶,开始向察哈尔部内部渗透。

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一共由八个鄂托克组成。皇太极对其中的奈曼、敖汉两个鄂托克暗送秋波,眉来眼去。

林丹汗发现奈曼、敖汉暗通大金之后,又准备对自己人举起屠刀。奈曼、敖汉不堪压力,背叛了林丹汗,归附大金。

七月初四那天,皇太极率领三个大贝勒及阿巴泰、德格类等,渡过辽阳,又走了十里,迎接奈曼、敖汉来降的八位蒙古贝勒,并于初六日盟誓。

“初七日,蒙古诸贝勒,宰牛二十、马二、羊四百,设宴进汗。初十日,汗还沈阳城,时夜行,汗前左翼小纛上,莹然有光。”

“莹然有光”?一个史官竟然说皇太极的旗子,在晚上发出明亮的光芒。为什么在严肃的史实中加入了文学渲染色彩?

想必,这位史官一定目睹了皇太极与奈曼、敖汉来降的众贝勒觥筹交错,笑逐颜开的一幕,感染到了皇太极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林丹汗还有一个可以结盟的对象,那就是大夏帝国。从单挑的历史成绩来看,无论是蒙古和大夏,明显都打不过大金。

但是,察哈尔部和大夏如果可以结盟,那形势就逆转了。这时候的局面明显是个三国博弈之局。

分裂的蒙古联合腐朽的大夏,共同对抗新兴的大金,是林丹汗最初的想法,并且他也这么做了。

在大夏遭遇广宁之败后,看在抚赏金的份上,林丹汗的的确确派出了蒙古骑兵,帮助大夏守领土。

这一次,也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和大夏走得最近的一次。后面就渐行渐远了,因为崇祯帝朱由检上台了。

林丹汗和朱由检两人都互相看不起对方。其实这两人很像,都是偏执型人格,表现为自命不凡,多疑寡恩,心胸狭隘,习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

可以确认的一点是,两人都认为对方是垃圾。

林丹汗和朱由检的交恶是主要是因为抚赏金。

天启时期,大夏帝国每年给蒙古诸部发放46万两白银。

但崇祯上台后,发现我堂堂大夏帝国居然要给西夷发扶赏金,实在有辱国体,当时就怒了,不但“尽革其赏”,还把林丹汗派去要钱的使臣给杀了。

回过头来看看,崇祯“尽革其赏”的做法是不是符合中原历代王朝的外交政策?答案是不符合!

其实,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实行的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是八个字,“怀柔远人,义在羁縻”。

意思就是说要用温和的方式笼络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其中关键在于羁縻之道。

羁縻之道主要包括互市、和亲、朝贡、抚赏、征伐。

互市,对双方都有利,少数民族一方需求更大,因为他们的经济结构单一,更害怕被经济制裁,失去一些必需品的来源。

和亲,这个不用多说了,每一次的和亲队伍,都给少数民族政权带去极其丰厚的财物。历史上的匈奴和突厥多次向汉、唐请婚,真的是人财两得啊。

朝贡,这个周边诸国就更喜欢了。很多周边少数民族国家或者部落,甚至为了抢向中原大佬献上礼物,而大打出手。因为名额有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历史惯例,中原王朝会按照贡礼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价格,回赠周边诸国。这个做法历史更悠久,从周朝就开始了。

就像《中庸》所说的,“厚往以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所以,周边诸国就会找一些稀奇之物,什么昆仑石,百年虎鞭,千年灵芝,万年人参啊,屁颠屁颠地过来喊一声老大,您的贡品来了。

当然,哪怕是千里送鹅毛,大哥也绝不会亏待你,必须回一份厚厚的大礼。

要不然,努尔哈赤和他弟弟先后十几次来大夏京城朝贡,图的是什么?

抚赏,就更不用说,去掉那些虚的东西,直接给钱、给称号就完事了。

实际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进贡。

大宋时期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那是被人揍得鼻青眼肿,没法子。

虽然从经济角度来看,进贡和朝贡其实是一码事,都是变着花样给人家钱,但在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从效果上,和亲应该是最优的,毕竟加深了感情。

如果和亲公主能得到大汗的宠爱,生它十个、八个儿子的。将来他们长大了,一旦掌权为汗,那不都是中原王朝的娘家人。

总而言之,拿钱来笼络少数民族贵族,是中原王朝一贯以来的作法。为什么要笼络呢?

因为周边少数民族相对中原王朝而言,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但其族人却又骁勇善战,也就是说穷且彪悍。

一旦天气恶劣,收成不好,周边少数民族贵族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抢劫富裕的中原王朝。

中原王朝的边防部队往往对蒙古骑兵无可奈何。

当你实力大的时候,他以小股骚扰为主,防不胜防。驻边大军接到警报,集合赶过去时,他们已经抢完,骑着马走了。你要是实力弱,连边防军也一并揍了。

如果打算深入腹地,寻找敌方主力,意图歼灭,也很难。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四季轮牧。

莽莽大草原中,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那时候还没有卫星地图。

就算猜到了大致位置,他们哨兵发现大军后,想逃也来及。他们人人都是骑手,你也追不上蒙古骏马。

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农田、房子等可牵挂的东西,把帐篷一收,带上刀、酒、盐巴,去哪找不到羊肉吃。

中原王朝总不能为了一顿烤全羊,劳军千里吧。

在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进攻匈奴时,往往是兵分四路、六路,战争消耗巨大啊。战争的本质就是烧钱游戏。

即便如此,也有好几路找不到敌军。别人杀敌,他杀羊。

没办法,蒙古骑兵的特点就是来无影、去无踪。他的高机动性,决定了他在战争中具有主动性。

因此,强悍如秦汉,也不得不低头,笼络周边少数民族贵族。

但要是碰上贪得无厌的主,怎么办呢?打他啊!

征伐是前面手段都失效后,最后一个要用的羁縻之道。

为什么一定要最后用?因为战争的成本更巨大。

通常情况下,中原王朝的目的是维持边境安宁,并不是要占领草原;同样,草原游牧民族目的是发一笔横财,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打算,除非你实在太渣。

历史上这种例子多了,烽火戏诸侯,白登之围,澶渊之盟,靖康之耻。

这就是为什么历来外交政策要以怀柔为主。你花点小钱就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回过头来看,大夏每年给蒙古抚赏金,应不应该?可以说,是必须这么做。

此时的大夏军队站斗力锐减,在辽东节节败退,已无力使用战争征伐手段。

而且,大夏给的抚赏金没白花,宰赛曾率领一万多蒙古骑兵救援辽东,偷袭大金,虽然结果是反被努尔哈赤所俘虏。

特别是广宁之战,林丹汗确实是派出三万蒙古骑兵驰援,因天将大雪,一万骑兵先到,二万骑兵后到。不是人家林丹汗不帮你,广宁众将一战不打,直接投降,让人怎么帮?

广宁众将献城后,这些蒙古骑兵还帮助大夏守山海关。努尔哈赤在拿下广宁之后没有乘胜追击,见好就收,有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担心,也有蒙古出兵的原因。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蒙古人可以处,有事真上啊。

蒙古人要的每年46万抚赏金其实也不高。

大夏出钱,蒙古出兵是两家共同抗金的合理模式。因为蒙古穷而兵强。总不能是蒙古出钱,大夏出兵吧。大夏的兵能打仗吗?

崇祯取消了扶赏金,不但与林丹汗结下梁子,还把朵颜三十六家推向皇太极那边,为今后的蓟镇入侵埋下伏笔。

“蓟镇三协有三十六家守门诸部,皆受赏。至是,中外迎上旨,并革其赏,诸部已哄然。会塞外饥请粟,上坚不予,且罪阑出者;于是东边诸部落群起扬去。”

对于分裂的蒙古诸部,王象乾曾上疏,提出自己的意见,“敌诱西人,必为敌用。我抚之,必为我用。即诸人不尽为我用,亦可以虚着示声援。款之说,我与彼争而用之者也”。

“款之说,我与彼争而用之者”,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分裂的蒙古诸部就是中立的雇佣兵。

谁给的好处多,就给谁打工。

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无论是林丹汗,还是朱由检,对蒙古诸部的拉拢,都输给了皇太极。

此长彼消,蒙古骑兵终于成为大金的重要军事力量。

另一方面,被取消扶赏后的林丹汗怀恨在心,开始不顾大局,在大同地区,与大夏进行两次切磋。

朱由检取消扶赏的结果,就是被林丹汗按在地上摩擦。

被揍之后,崇祯帝不得不再派王象乾,去和林丹汗商议,恢复抚赏金的事。

最后,王象乾、宋统殷、王牧民等人和林丹汗,在杀虎堡商议,定下每年赏黄金八万一千两,并以三十二万两白银换蒙古马五万二千五百匹。

这比原来约定的抚赏金更高了。但是双方的感情反而变淡了。

自林丹汗大举入侵大同之后,察哈尔部和大夏的攻守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双方貌合神离,再也不可能对共同的敌人——大金,采取同步的军事行动了。

“联刘抗曹”的政治战略没有再次重演,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在意图统一蒙古的大业上,林丹汗终于失去了最不应该失去的盟友——大夏。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林丹汗和朱由检都很短视,不顾大局且刚愎自用。

不同之处是林丹汗贪婪、残暴,而朱由检自大、吝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男欢女爱 邻家雪姨 渔港春夜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何不同舟渡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都市花语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我不是戏神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名门艳旅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全职法师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帝御无疆 民间风水师笔记 我有一座恐怖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谍云重重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百战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大宋风云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开局穿成奶娃子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穿宋,造反!【变宋】 风雨话东周 大乾:帝国独裁者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风入邺 大宋天朝之裂变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