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藏国 魔妃太难追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章 拿袜子来考验干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夏帝国第二个急着要救治的病是糖尿病——腐败公开化。腐败就是帝国掌权者利用权力谋取私利。腐败公开化则是帝国掌权集团一致认为以权谋私是合乎情理的,所以导致几乎人人皆腐。

中原王朝任何时候都存在腐败现象,但都没有像大夏这样,如此严重,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以万历朝为例,在帝国掌权集团中,腐败最严重的就是万历本人。

可能会有人质疑,皇帝怎么会腐败,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这一句话描绘的是周朝。

秦始皇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后,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就从此分开了。秦体制中,治粟内史负责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室财政。

后来,中原王朝历朝历代基本遵循国家和皇室财政分开的制度。原则上,皇帝自己花费超标了,是不能向国家财政部门要钱的,但不少皇帝仗着自己是唯一决策人,变着法子到国库捞钱。

万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三番五次找借口挪借国库的钱,转存内库的事就不再细说了。还是说万历任命太监为税监的事。

太监们到了各地后,发现矿税收不上来钱,于是巧立名目,想出千奇百怪的税种,来完成万历的任务。首先,国家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得先由户部论证可行性后,提交内阁审议。内阁做出票拟意见,再给皇帝决策拍板。

再一个,太监是不能担任税务官的。万历直接跳过户部和内阁,利用皇权为自己谋私利,就是很严重的腐败。皇帝都监主自盗,下面的各级官吏就可想而知了,全都放飞自我了。

除了皇帝带头腐败,庞大的官僚集团更是人人皆贪腐,致腐率高达99.9999%。在探讨人人皆贪腐的原因之前,先讲海瑞的事情。

海瑞在嘉靖、万历两朝为官,先后当过知县(正七品)、通判、户部主事、尚宝丞、左通政、巡抚、侍郎、都御史(正二品)。从履历来看,海瑞也算是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看似风光体面,但海瑞的一生过得极其贫困、辛酸。在当知县的时候,穿旧布袍、吃粗米饭,种菜自给。为了节省开支,海瑞家里饭桌上长期不见荤菜。

也只有在母亲大寿时,海瑞才舍得去市场买肉。知县大人买肉已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海瑞的女儿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幼年夭折。即便到后来当正二品的大官,海瑞的生活依然是一贫如洗。海瑞死后,同乡苏民怀清点其遗产,只有六丈葛衣,几件旧衣,八两碎银。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

由于海瑞子女夭折,无人送终,其遗产又不够安葬费。同僚们便凑份子,给海瑞下葬。为什么海瑞一个正二品官员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

因为他是大夏历年来百万官员中最清廉的一个,不贪污、不受贿,而大夏给官员的俸禄是不足以让海瑞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

在大夏朝,要当一名清廉的官员,其代价就是一生贫苦。

在大夏朝以前,朝廷官员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职田,国家按照官职品级授与官员面积不同的田地,职田出租的收入就成为官员的俸禄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叫做禄米,比如大夏发给从九品的官员月米5石,就是一个月工资只有5石米。

当然,月工资5石米只是工资标准。实际支付工资时,并非全是米,通常折色其他东西。折色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将米换成其他等价物品。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折色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钞的,通常是折银的居多。如万历时期,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工资发下来,折色的结果可能是一两银子,两石米,再加胡椒若干。

在建国初期,大夏官员是有职田的。后来,开国皇帝把职田收回来,大夏官员的俸禄便只剩下禄米了,而且在洪武二十五年将禄米标准定为永制。

后来的历任皇帝都遵循祖制,从来没有调整过官员工资,哪怕物价已经上涨。从取消职田这事来看,大夏开国皇帝有明显的重宗室、轻官员的倾向。

无所事事的亲王被赐与海量庄田,而负责政务的官员却被取消了职田。再一个,官员的俸禄标准也远远低于皇族宗室。

大夏官员的俸禄标准和以前王朝相比,简直是没法看了,远低于汉唐,和实行高薪政策的大宋更是没法比。

假如把大唐和大夏的官员收入全部换算成人民币。像张居正这样正一品,在大唐时年薪大概有172万人民币,在大夏时年薪只有34.5万人民币。

海瑞当知县时是正七品,如果在大唐时,他一年工资有27万人民币,而在大夏时,一年只有3万人民币。在这个时代,女人是没有收入的。海瑞必须要用这3万人民币年薪,来养活一家5口人。

这就让海瑞必须要种菜来维持生活。并非海瑞一家不爱吃肉,确实是吃不起。与其说是工资,大夏官员的正当合法收入更像是低保。

海瑞是县城的一把手,生活尚且如此艰难,品级更低的官员要靠工资生活就更难了。正九品月收入5.5石,折合人民币1815元一个月;从九品月收入5石,折合人民币1650元一个月。

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九品芝麻官也有妻儿双老。这工资收入自己活着都费劲,如何去养一家人。

除了没有职田,工资极低之外,大夏的俸禄制度还有一个创新之举。那就是取消了大宋的退休金制度,官员退休后是没有生活保障的。

当然,活人是不会让尿憋死的。大夏官员是不可能拿着微薄的工资活活被饿死的。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是这个帝国掌权集团中的一员。

最底层、人数最多、品阶最低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了各种以权谋私的办法。贪腐之风一旦开启,慢慢就演化成燎原之势。

大家贪才是真的贪。为了不让上级和监察机关追查自己,底层官员除了填饱自己,又向上级和监察机关送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常例收入。

基层官员向知县送常例,知县向知府送,知府向巡抚送,巡抚向京官送,最后形成以常例为联系的全国官员灰色收入网。

海瑞曾经记载过前任知县每年收的常例钱。一个贫穷县令收的常例钱有22项,其灰色收入总和是一个知县工资的百余倍。

即便是已经退休的官员,在失去权力后,依然可以利用制度漏洞捞到钱,来保障晚年无忧。大夏皇帝为了弥补官员没有养老金,又给予官员优免政策,即各级官员根据品阶不同,分别免去200—1000亩的田赋,和免去6—30人的劳役。

士绅地主集团和各地官员勾结起来,一起钻空子。士绅们将部分田地和家丁转移到官员名下,达到避税的目的。国家税收自然就收不上来,被宗室、士绅和官员截留了。

士绅地主集团和官员们进行利益捆绑,还有很多好处。比如隐匿应缴税的田地和人口。基层税收征管部门是不敢核查官员实际田地和家丁的,哪怕已经退休二线。

谁知道朝中有多少现职官员是退休官员的门生,哪敢引火烧身。以徐阶为例。徐阶扳倒了号称六大奸臣之一的严嵩父子,又举荐张居正入阁,口碑极佳,被誉为名相、良相。

可就是这一位家庭出身平凡的良相徐阶,在退休后被海瑞查出来实际占有田地二十四万亩,佃户万人。海瑞在向当朝首辅的信中指出徐阶“产业之多令人骇异”,建议徐阶自己“退产过半”。

徐阶年薪不过才28.5万元人民币,靠工资怎么可能获取这么多家产?一代“良相”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官员。宗室供养和官员腐败,导致了经济越发展,纳税的田地面积越少。

建国初期,户部账面上可征税的田地有800多万顷,到了正德年间,户部账面上只剩380万顷,真是见鬼了。张居正上台后,决定动一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开展大规模的全国田亩丈量,清查出来被隐匿的田地高达300万顷。

张居正病死后,其推行的大部分改革举措半途而废。隐匿田地、人口之风再次蔓延。国家财政愈发困难。

其实,大夏朝是采用重典治贪的。大夏朝规定,贪60两以上就判死刑。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开国皇帝创造性发明了针对贪官的酷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剥皮实草。

行刑官用刀沿着脊柱,把贪官的皮慢慢剥开,让犯人浑身血肉风干而死。行刑场面之恐怖,让围观者呕吐不已。人皮完整剥下来以后,填充上稻草,缝合起来,悬挂在官府旁进行警示。

曾经屡败蒙古,收复四川、云南,平定西蕃、南蛮叛乱的蓝玉,就被处以剥皮实草之刑。蓝玉的皮草被送往全国各地展览,让大家看看,这就是为帝国南征北战的下场。

除了法律上用重典,大夏朝为了加大治贪力度,在都察院的基础上,又加设了厂卫机关。

但是大力治贪的结果是越治越贪。大夏成为有史以来贪腐最严重的朝代。其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监察机关的官员也扛不住饥饿。

都察院也好,厂卫也罢,他们底层查案、办案的小吏一年工资不到2万人民币,如何靠一人工资养活一家几口。最后,监察人员也逐渐沦落了,成为全国贪腐网中的一员。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别说是底层的监察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极度痛恨贪腐的海瑞也选择了妥协。在当巡抚的时候,海瑞明知徐阶贪腐严重,但给朝廷的处理意见只是退一半家产。

大夏律法明文规定,贪腐60两以上者,一律处死,绝不宽恕。是徐阶的二十四万亩田地价值还不够60两吗?实际上,要是按照贪腐60两给予死刑的标准,除了海瑞,万历朝从皇帝到小吏,人人皆可杀。然而,法是法,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贪腐档案里,记载了建国初期,官员们收取的一些赃物,“收受衣服、靴二双”、“圆领衣服一件”、“书四本,纲巾一个,袜一双”。

没想到二双鞋、一双袜居然也有机会成为贿赂吧。就拿这个考验干部?真的,就是拿袜子来考验干部的。因为大夏官员的工资是真的是低得可怜。

再一个,建国之初,百业待兴,经济困难,袜子还是拿得出手的。随着经济发展,袜子便退出贿赂行列,取而代之便是白晃晃的银子。

大夏官员怕死,也怕酷刑,但更怕贫穷。后来朝廷缺钱,把禄米折成严重贬值的纸钞,当作工资发放。朝廷不考虑贬值问题,硬给官员折色纸钞,其工资实际购买力就更低了。

特别是九品官以下的小吏,收入更低廉。看看大夏官员如何评价当朝的俸禄制度的。

“大小官员自折钞来,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首之资,以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贪者放利行私,廉者终萎莫诉。”

“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甚远,妻子随行,禄厚者月给不过米二石,薄者一石,薄者一石,又多折钞,九载之间,仰事俯首之资,道路往来之费,亲故问遣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赡,则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

在大夏朝,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大概吃三斗米,老人、小孩一个月大概吃二斗米。一个家庭按二个老人,二个成年人,三个小孩来算,一个月需要一石六斗米。

朝廷一个月给小吏发一石米,一家人光是吃饭都不够,何来余钱去买菜、肉?购衣、出行、建房等费用又从哪里出?

再和大唐王朝相比较起来,大夏官员的这点俸禄,实在是极为寒酸,相形见绌。以白居易以例,虽然老白在职场不得志,屡屡被排挤、打压。可是白居易的生活过得挺滋润的。

因为大唐朝廷给了官员们一份体面得体的收入。

这一点,从白居易的诗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老白很喜欢晒工资。白居易刚考上唐朝公务员,当了一名底层的小秘书。老白就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收入。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刚当上校书郎,朝廷给他配了一匹马、两仆人、五间马。少年的白居易鲜花怒马,逍遥得很。

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又写了一首诗,“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中年的白居易,养家糊口,轻轻松松。

到了退休后,老白又晒了一次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退休后,官员收入大不如在职时候,但晚年的白居易依然是悠然自得,不为衣食所忧。

总而言之,历代中原王朝,就购买力而言,大宋官员最高,次而汉唐。大夏官员最低,特别是最层的小吏和军户,如果不算灰色收入,与丐无异。

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大夏实行如此低薄的官员俸禄制度,想刹住贪腐之风是不可能的。

任何制度,如果不考虑人性,不考虑实际情况,最终只会变成一纸空文。官员们把低廉工资带来的困惑,最后转移成了天下黎民的痛苦。

到了万历时期,贪腐现象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辽东军饷难题,辽东巡抚周永春曾写了一封奏章给万历,建议停发一年宗室俸禄,或者号召天下官员捐款,来救辽东。

这官员工资尚不够吃饭,如何捐助军饷?当然,万历并不理会其建议。只是不知道万历是否看懂了其建议背后的含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嫡嫁千金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剑帝 大奉打更人 猎艳江湖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邻家雪姨 魔艳武林后宫传 男欢女爱 艳海风波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名门艳旅 花都太子 逍遥人生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云重重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大明风流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最近更新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 穿越占座山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开局穿成奶娃子 神威天降九皇子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新语新编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