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神话版三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赤色黎明 一品驸马 天唐锦绣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特工之回到清朝 带着农场混异界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0章 无以养家,何以报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萨尔浒之战第三个败因是战略失误,指挥不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镐既不知己也不知彼,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所以采取了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这是优势兵力下的打法。

的确,单论人数,大夏方面确实占优,但如果把士气、天气、地形、情报、磨合度等其他因素加进去,大夏实力处于劣势。

加上杨镐大军来源太杂,名义是兵分四路,实际上是兵分十二路,各顾各的,给了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机会。

第四个败因是帅将不协,军令不从。杨镐的部署是四路大军在二月廿五出兵,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兵马虽分四路,出边之时,须合探合哨,声息相闻,脉络相通。”

按照杨镐的要求,因为行军路线各不同,各路指挥官应该合理安排行军速度,互派探马通报位置和行军线路,齐头并进,相互配合,以便同时能够到达赫图阿拉。

这样的话,即便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歼灭一路,也来不及阻拦其他三路大军围攻他的老巢赫图阿拉。但南路军和西路军一慢一快,并没有按杨镐的部署行军。

李如柏怯战龟行,所领的南路军奇慢无比,迟迟赶不到主战场,后来明知东路军中伏,见死不救,最后南路军的二万五千人是不战而溃逃,并没有参与萨尔浒之战。

而杜松贪功冒进,西路军一路急行军。本应与马林的北路军互为犄角之势,结果西路军比北路军整整快了一天路程。更要命的是,杜松还要分兵。

由于车营及火炮辎重难以渡河,杜松在浑河第一次分兵,自己率轻骑先过河去打萨尔浒城,留下火炮部队慢慢过河。拿下萨尔浒城后,杜松再次分出一支部队守城,自己马不停蹄进攻吉林崖。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杜松一路急行军本就犯了兵家大忌,兵分三路再犯大错,孤军深入最后铸成大错。

这时候,努尔哈赤的六万骑兵赶过来了。杜松的西路军有三万兵力,实力最强,装备最好。但此时一分为三,近战部队得不到火炮部队的支援,火炮部队得不到近战部队的保护。

以逸待劳的努尔哈赤对上了一路疾行的杜松。不到一天时间,杜松全军溃败,等不到马林的救援。最强的西路军败讯传来,士气大跌。

四路大军并没有严格执行杨镐的战略意图,彼此之间又没有配合,被努尔哈赤集结优势兵力逐个击溃。努尔哈赤五天之内,连败三路军。兵败如山倒。

第五个败因是家贼难防,军机泄露。从事后来看,努尔哈赤的行军路线非常精准,可以说是料敌如神,像是开了全图。

努尔哈赤是怎么知道敌军的战略意图和行军路线的?这肯定是有内鬼报信,再加上暗哨侦察。相反,大夏部队对敌军动向一无所知,而自己行动全被对手掌握了,犹如盲人骑瞎马。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在决战之前,已经先赢了情报战。

第六个败因是人才凋零,将军暮年。萨尔浒之战中,大夏的指挥官年龄太大了,杨镐、杜松、马林、刘綎、李如柏全都过了花甲之年。前线指挥官中有一个、两个老将军也很正常,但全是老头子,这就和万历帝的怠政有关了。

就在努尔哈赤攻打抚顺的前一个月,大学士方从哲就请求皇帝开科选才,选拔官员。当时,大夏朝廷的官员缺位已经到极其夸张的地步了。

内阁大学士通常是四、五人,但此时整个内阁就方从哲一人。一人成团,一人独相。方从哲屡屡上疏请求补阁臣、用大僚、开科举。

“大学士方从哲请补大僚及科道诸臣,言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这里,方从哲说的风宪重地主要指的是监察、法纪部门。

中央监察机关空署,肯定让地方官员欢天喜地,没有人监督了。但法纪部门无人,却让百姓笑不起来。两年前,发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一百多个罪犯的家属们聚集在长安门上访。原来,这些罪犯所犯之事轻微,最重的也不过是关个二、三年,就放出来了。

可是,就因为司法机关无人量刑,狱警不敢放人,只好全关在监狱里,等待新官上任以后再审判。结果左等右等,经年累月不见新官上任。旷日持久,好多罪犯竟老死在狱中。好多嫌疑犯竟然熬不到审判之日。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看万历皇帝无动于衷,方从哲继续上疏。“是日,大学士方从哲陈目前急务在补阁臣、补大僚、补言官、发帑金四事。”

“今中外戒严,转饷征兵,所望辅臣赞襄不浅,臣精力既衰,神识昏眊,皇上奈何以安危大计付一病夫之手,亟简阁臣以分主忧,时内阁止一人,尚书止四人,侍郎止四人”。

朝廷的六部是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居然缺了两个尚书,八个侍郎(六部副职)。吏部尚书赵焕也屡次上疏,建议皇帝用人、发饷、罢税、宥罪、听言,指出现在朝中六科给事中仅六员,缺编五十一人,御史仅十四员,缺编一百二十二人。

给事中空岗率89%,御史空岗率90%。一个人要干十个人的活,国家机构近于瘫痪。地方上也好不到哪里去,有四地的一把手长期没有担任。整个朝廷文官武将缺编现象非常的严重。

除了岗位缺人,大夏朝廷官员的老化、断层也是一天比一天严重。很多官员早已年过古稀,疾病缠身,去意已决。但是,万历一般都是不批辞呈,不准离职。

比如,方从哲屡屡上疏要求用人、发帑,得不到批准后,便六次辞职,都是不批准。而方从哲的前任叶向高,其经历也和方从哲大同小异,也是一人独阁。

三十七年二月,叶向高曾经上疏哭诉大僚凋零。“今吏部侍郎杨时乔业已病故,户部尚书赵世卿病将一载,兵部尚书李化龙病尚未愈,刑部尚书沈应文、工部侍郎刘元霖、都察院都御使詹沂皆称病笃,只一礼部侍郎杨道宾尚在供职”。

四十二年五月,叶向高再上疏哭诉朝中无人。

“今九卿共止六人,奔走支撑日不暇给。而其最苦者,如户部之李汝华,以一人兼尚书、侍郎之任,又兼维督仓场,米盐簿书凌维繁琐,手口俱瘁。而加以粮饷之难,挪借未几,告匮又至,奈何无一人分其劳。

礼、工有山陵之事,既困其人,亦轻其典。刑部一侍郎且兼都察院,三法司重地,寂寥乃尔。”

户部尚书李汝华身兼多职,身边竟无一副手可用。满朝大僚皆是颤颤巍巍的古稀老人。满朝皆白发,蹒跚独一人。

叶向高曾上书75次,要求增补官员,全都泥牛入海。失望之极,叶向高心灰意冷,觉得国事不可为,基本上每个月都要递交辞职信。最后,万历考虑到叶向高患病,终于同意了,让方从哲接班。

万历怠政的结果造成满朝的文臣武将老化、断层。很多官员根本不可能等到含饴弄孙、乐享天伦的那一天。病死在任中是常事。

如原兵部尚书李化龙,兼管戎政,无副职可分忧,各种上疏又得不到皇帝批准,就连军政考选这种常态工作都难以施行。

有一次,叶向高见李化龙面容憔悴,愁眉不展,而书案上文件堆积如山。出来后,叶向高仰天长叹,说李化龙命不久矣。果然不久后被其言中,李化龙心力交瘁,一个月后猝死在署中,终年仅五十八岁。

可怜天下老臣心。

为了振兴朝政,新上任的方从哲是屡屡拿天象示警,吓唬万历皇帝,说陛下您久不用人、不发帑,老天都发怒了,您看,昨日又狂风骤起。

“是日,方从哲言,昨日申刻,天气晴朗,忽闻空中有声,如波涛汹涌之状,随即狂风骤起,黄尘蔽日……有此风霾之异,天心示警,不言可知。今部院大臣缺者固多,至兵部军旅,关国安危。”

“癸巳,大学士方从哲言,今天心示警,如广宁民妇产猴,殷家堡两处木杆发火,群鼠渡江,皆变异之大者,伏望皇上停榷税、录废弃、宥直臣、举热审,补阁部科道等官,以匡国事。又时勤临御,以整顿朝纲。大发帑金,以弘宣德泽,庶天变可回”。

方从哲面对装睡的万历皇帝无计可施,便只好把道听途说的离奇之事,全当作老天预警,吓唬吓唬这个梦中人。在方从哲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万历偶尔也发点帑,用点人,但对大夏朝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补于事。

比如这次萨尔浒之战,皇帝还是拨出了十万两内帑(实际上有一半不能用),虽然还没有一位公主婚礼的花费高,但毕竟也是陛下的一点点“心意”。

朝臣的缺位、断层、老化在国防上的影响,便是一碰上危机,就无人可用。像杨镐辞官已八年,因朝中无人,重新启用为辽东经略。

如李如柏,他都辞官在家遛猫遛狗二十多年了,突然间就被选为南路军指挥官。如杜松,脾气急躁,因鲁莽获罪入狱。这次萨尔浒大战,一将难求,把大牢里蹲了七年的杜松重新提拔使用。

在狱中提拨使用干部,这大概也是大夏独有的奇葩现象,俗称“狱底捞”。反正,一到无人可用时,吏部官员便去大牢中逛一逛,看看有哪些狱友还能喘气,再看看以往的任职履历符不符合,一拍大腿,就是你了,赶紧换了官服上任。

这也是没办法,中、高级官员断层太严重了,为了救急,大夏吏部不是翻刑部大牢的名单,就是翻一翻离退休老干部的名单。

第七个败因是饷薄欠久,士气低迷。这在辽地特别严重。兵部尚书李化龙曾经向皇帝建议,提高辽地士兵的待遇,这样才能激发士气,为国守边。“各边军粮皆有五、六钱或七、八钱,辽独每月四钱”。

辽东巡按何尔健也曾上疏提到,“沿边穷卒,月止粮银四钱,尚不及蓟镇台兵三分之一。且每岁俢守,时时防虏,其苦数倍。一人在军,一家仰赖,其将何以为生?此逃亡者十有八九亦。台堡虽存,士卒多空,谁与为守”。

万历皇帝非但没有提高辽兵辽将的待遇,反而是年年拖欠辽饷。望眼天下,皇族宗室、大地主的庄园中,老鼠肥如猪,而辽地士卒家徒四壁,妻儿嗷嗷待哺。无以养家,何以报国?

萨尔浒之战对大金来说,意义极其重大。因为此时的努尔哈赤是力量最弱小的时候,若败了,新兴的帝国就此灭亡;结果是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士气大振,还收获了大量的战争物资。

第四仗,开原、铁岭之战。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准备再拿下开原、铁岭两座军事重镇。开原毗邻蒙古,屏障沈、辽,横亘在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叶赫部之间,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无论是进军沈、辽,还是彻底统一女真,努尔哈赤都必拔掉开原。

但开原城防坚固,靠山环河,易守难攻。努尔哈赤为了减少士兵伤亡,作了充分的准备。先是早早安插了奸细在开原、铁岭城中,刺探消息,伺机而动。再是佯攻他处,实际上是准备闪电突击开原。

而驻守开原的总兵正是萨尔浒之战中败退的马林。为了对抗努尔哈赤,马林与蒙古内喀尔喀部的宰赛约定,结为同盟,共同对抗大金。

有了宰赛的承诺后,马林防范之心松懈,再加上此时正值雨季,城中无草料,便让部队到城外远处放牧。

这时,大金探子向努尔哈赤急报,说开原城的北面雨已停,道路不泥泞了,河水变浅,易渡河。努尔哈赤闻讯大喜,认为天赐良机,便下令四万大军急袭开原。

按照大夏以文制武的惯例,开原一把手并不是马林,而是文官郑之范。这个郑之范不但极为腐败,“赃私巨万”,还十分糊涂。

大金急袭开原过程中,被叶赫部的暗哨发现了。叶赫部急忙向郑之范报警。可郑之范认为这种雨季,行军极难,大金不可能来袭,认为叶赫部的情报有误,不予理会。

等到大金兵临城下,得到消息的马林才赶紧让在外牧马的驻军仓皇回防,在城外列阵以待,而此时城中主官郑之范已弃城潜逃,人心惶惶。

大金八旗军以东门为主,四面齐攻。激战中,开原南门的守军首先溃败,城中的大金奸细趁乱夺门献城,南面的八旗军攻入城内。

其他三路开原守军见城防已失守,便组织突围,未果。开原驻军被全歼,马林阵亡。大金攻打开原时,铁岭守将喻成名得到了消息,派三千人救援开原。但赶到之时,开原驻军已被歼,援军只好折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逆天剑帝 男欢女爱 艳海风波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都市偷心龙爪手 wtw1974 赵氏嫡女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末世:让你屯物资,没让你屯女神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升温诱吻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苟在仙界成大佬 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谍影:命令与征服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大明官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谋动天下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我的公公叫康熙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晚明 
最近更新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江汉儿女英雄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我岳父是朱元璋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