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民国之谍影风云 第一权臣 我的谍战岁月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章 确立纲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吕大器的言语可谓给朱由榔和所有大臣泼了一盆冷水,对啊,现在无论是要防备哪边,你连兵马粮草都没多少,防与不防有何二异?

“吕卿所言极是,不仅是士卒不堪战,而且经此一战,饷银、粮草恐怕也不足久用了。若是清虏南侵,无论是江西还是湖广,都不是两三万孱弱之师可以对付的。”

朱由榔沉声点头回应

“为今之计,诸位卿家以为当如何?”

他再次发言询问

兵部侍郎张同敞越出队伍,恭声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整合两广,重理税务,缓解财政,只有财政缓解,方能重新征召士卒,安顿军备。”

这话也的确在理,兵力问题、战斗力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

朱由榔当然可以下令学以前如左良玉之类的军头们做过的那样,直接从府县抓壮丁,充实军伍,两广受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小,不像河南、陕西之类的地区般人丁凋零,狠下心来,十几万壮丁也是能弄出来的。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这种临时充数的壮丁战力如何,朱由榔在惠州伏击战中已然领教过了,更不必说他带的那三万五千人中,还包括五千挑选出来的亲军以及数千各个总兵和指挥使的家丁护卫。

就如此状况下,三万五千大军在据有地利优势,还是以有备算无备的伏击,尚且差点被打崩溃。更别说用大军和清军正面硬刚,恐怕十万明军也未必抵得住三万清军的奋力一击。

然而想要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与士气,就得发饷银,就得让人吃饱饭,就得给人能用的兵刃武器。总的来说,就得肯花钱。

“想要缓解财政,增补税务,就得清理各地府县才行啊,以朝廷如今形势,恐力有不足。”

一旁的首辅瞿式耜又发声补充道

这就是难处所在了,要缓解财政就得收税,而收税就得依靠地方府县衙门,可自从朝廷南迁,南京沦陷、隆武殉难,各地衙门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待肇庆小朝廷建立时,仅在两广地区,还能为明廷掌控的地区只有肇庆府、广州府、梧州府、桂林府等部分地区,算起来还不到一半。

而且这种控制也很薄弱,只能说地方官员还没跑而已,有些县已经只剩下两三个光杆司令了,想要他们能理事收税,那未免强人所难。

“陛下,此事关键在于人事短缺,朝廷可以先让各地府县推荐良才,再统一分派地方以作抚民治政之用。”

张同敞接着回答瞿式耜的问题

朱由榔也不无赞同道

“的确只有如此了,国朝沦丧,战事未平,此时若开科举取士恐不可行,只能先以地方推荐为主,把府县衙门的架子撑起来再说了。”

陈子壮倒是出言建议

“臣以为虽然让地方推荐取士,但毕竟是权宜之计,为保滥竽充数、任人唯亲之患,臣以为可派遣一位大臣督导此事,省度人才。”

这其实就类似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了,通过委任一名“中正官”来考察荐举人才,说是考察,事实上就是按照门第高低,让世家大族“世代簪缨”而已。

不过好在这只是权宜之计,恐怕也只会弄这么一次,等局势稳定下来,到底还是要开科取士的。

想到这里,朱由榔对发言的陈子壮道

“陈卿士气骨鲠,为人刚正,此事不若就交给陈卿兼辖吧。”

“臣领旨”

陈子壮听朱由榔如此信任自己,自然是正颜接受

“远水难解近渴啊!”

朱由榔还是有所忧虑,就算一切进展顺利,等到各地府县具有行政税收能力,少说也得三个月,而清兵的威胁就在眼前,等那时候再招兵买马就晚了。

吕大器在一旁眯眼思忖了一会儿,突然对朱由榔道

“陛下,眼前朝廷倒是就有一个财源,而且近在咫尺。”

“吕卿的意思是......”

朱由榔很是好奇,近在咫尺?广东这大海边上还有啥可以捞钱的?等等,大海边上......

朱由榔忽然眼前一亮

吕大器见朱由榔似是明悟了,也不打什么哑谜了,接着说道

“正是广州府,自嘉靖以来,虽然朝廷屡有禁海,然士民私下海贸络绎不绝,广州番禺乃南海良港,每日海船来往数以千记,富商豪贾多如牛毛。”

“若朝廷能于广州开海,设立市舶司,征收市税,缴集捐赋,应能解眼下燃眉之急。”

是了,朱由榔居然忘了这茬,肇庆旁的广州港可是这时候整个东亚最繁荣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市场,靠着这座金山,他居然还担心没钱?

他虽然对此时的广州了解不多,但是后世从历史教科书上了解到的什么“广州十三行”富可敌国,即使只是清朝的事情,但现在其实也算是清初了,恐怕也已有雏形,保守估计,目前的广州湾,一年进出口贸易额怎么也得有千万两级别了。

这么多银子,随便漏一点出来,也够养几万大军了。

吕大器这一番言语一出,立刻就让朝堂沸腾起来,几个“清流”大臣马上出列,就是一番“祖宗之法不可变”、“不可与民争利”的大道理。

朱由榔听到这些脑袋立马大了起来,训了两句只能沉默不语,还是瞿式耜见状不对,马上出列训斥,并对吕大器表示支持。

说起来,也是因为朱由榔在潮惠大捷后权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大臣也不敢闹得太过分,而瞿式耜也算是识大体的,这才定下了基调。

朱由榔又思考一番后,听了瞿式耜的建议,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张同敞,改任其为户部左侍郎,兼理广州市舶司事务。

待财政问题落地后,大家又讨论了地方行政、军务的部分细节,相关大臣又是唇枪舌剑一阵,也一一确定下来。这时候,朝会也已然过了一个多时辰了。

其中,新任的中书舍人王夫之提议,再过几日就要正式进入光烈元年,也就标志着这个小朝廷正式可以被称呼为“光烈朝”,确立正统名分。

出于抵御、讨伐满清以及安抚地方的需要,他建议朝廷应该正式提出一个政治纲领或者说口号,起到统一思想和阵线的作用。

闻此言语,一众大臣也表示赞同。

别看这好像只是个口号或者虚头巴脑的废话,事实上,历史中所有开创基业或大的战争都得有一个政治纲领才行,当年陈胜吴广的“伐无道、诛暴秦”;光武帝刘秀的“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唐高祖李渊则是打着给隋朝报仇的旗号。

说到底,就是一个统一阵营目标,给大家明确大方向,也是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政治诉求的表态。

朱由榔虽然是后继之君,但事实上和光武帝刘秀那种白手起家的情况好不了多少,所以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还是能起不少作用的。

王夫之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自然也想好了可用的草案

他严肃的举起笏板,朗声对朱由榔道

“臣闻昔日太祖自江南地北伐蒙元,尽扫膻腥,远驱戎狄,是时宋文宪公草《谕中原檄》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建虏肆虐,侵纵我土,危我社稷,一如蒙元之祸。陛下可传檄天下,明纲立志,以效太祖恢复华夏之功!”

“卿以为当立何为纲领?”

“臣以为若效太祖事,曰‘驱除鞑虏,光复社稷,重昭典制,救济斯民!’”

朱由榔连连点头,想起了后世辛亥革命时为了推翻晚清政府,孙文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纲领,用在此时倒也很是应景。

又是一番讨论,大家略作修改后,正式确定十六字纲领为

“驱除鞑虏,光复中华,重昭社稷,救济斯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大奉打更人 我在末日躺平了 赤心巡天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快穿:绝色尤物绑定了生子系统 斗龙:战到世间无敌手 我成封号斗罗后,封印才被解除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太白山下的女人们 玄鉴仙族 夺回身体后,崽子们全都黑化了 穿成农家老姑娘,怀着崽崽去逃荒 六零极品娇娇被宠的无法无天 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我的谍战岁月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金牌帝婿 
最近更新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动荡的大元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御赐监察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穿越之铁血捕快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极品五世子 重生美好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家父吕奉先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