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青红

首页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藏国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青红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全文阅读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txt下载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2章 文官集团的反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小胖急了,“皇上是不是要亲征?”

于谦怔了一下,微微摇头,“皇上并未说亲征,只是让太子殿下、李尚书去御书房议事。”

“走吧!”李青倒是十分淡定,之前朱棣两次亲征,他都有参与,鞑靼、瓦剌受挫严重,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威胁到大明。

~

来到御书房,户部夏原吉、吏部蹇义已经到了,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朱棣也臭着一张脸,显然,三人是谈崩了。

朱棣见二人过来,开门见山:“你们对鞑靼寇边有什么看法?”

李青看了眼小胖,小胖微微摇头,示意他先说。

“打!”

李青言简意赅,给了朱棣一个想要的答案。

蹇义、夏原吉连忙开口:“打不得啊!”

刚浮现喜色的朱棣听到这话,神色再次阴沉下来,“如何打不得?”

“钱不够。”

“不划算。”

两人先后开口。

朱棣冷冷看着夏原吉,道,“这些年国库开支大幅度减少,你告诉朕没钱?

国库有没有钱,朕能不知道?”

他语调转冷,“当朕可欺吗?”

夏原吉一凛,忙改变话锋:“皇上,这几年国库开支是少了,但大明种新作物在即,为防万一,需要留钱粮应对新作物种植失败风险;

还有,种植新作物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需地方官府扶持,要培养种植能手,教授百姓种植经验……这些都需要钱粮。”

蹇义拱手道:“臣附议!

大明有坚固的城墙,威猛的大炮,何须打出去?

只要固守城墙,鞑靼根本不可能打进来,朝廷只需以逸待劳,便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

朱棣嗤笑一声,看向好大儿,阴阳怪气道:“太子爷,你也是这个意思?”

“儿臣……”小胖讪讪道,“父皇明鉴,父皇年岁大了,为保龙体不宜再亲征,即便真要打,派遣一位大将便是了。”

“呵呵。”朱棣笑着看向李青三位尚书,“太子爷这是在点我呢,也是…我呀,是该挪窝了。”

虽然在笑,但脸上实无笑意。

“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小胖连忙俯身行礼,又急又气,又委屈。

“是不是这个意思你心里明白。”朱棣轻哼,接着又指向蹇义、夏原吉,“别以为朕不知你们在想什么,巴不得朕早日归西,让太子上位,好为你们谋福祉。”

“皇上……”

二人惊骇,连忙下跪俯首,“臣绝无此意。”

朱棣冷笑连连,一点也不给其面子,“这一仗,朕非打不可。”

“李青!”

“臣在!”

“传谕,命山.东、山.西、辽.东……挑选精锐,两个月内来京集合,稍后出征攻打阿鲁台。”

“臣遵旨。”李青拱了拱手。

蹇义、夏原吉再次奏道:“皇上三思。”

“朕已经三思过了。”朱棣淡淡道,“休要再言,都退下吧!”

……

兵部衙门,后堂。

“尚书大人,皇上真的要亲征吗?”于谦问。

“嗯,本官都传完谕令了。”李青点头。

“唉……”于谦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李青笑道,“有什么就说,不必顾忌什么。”

于谦迟疑少顷,拱手道,“下官以为,没必要出征,鞑靼根本打不进来,皇上亲征实在是……劳民伤财。”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诚然,你说的不错,但很多事并不能看表面。”李青叹了口气,反问道,“你以为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能说的吗……于谦惊了一下,斟酌道:“雄才大略,英明神武。”

李青笑笑,“这里并无他人,出的你口入得我耳。”

“皇上功绩卓着,然,也太过劳民伤财。”于谦又补充了一句。

“所谓劳民伤财,都是文官说的罢了。”李青摇头,“民间的传闻不要偏听偏信,永乐朝花的钱多了去了,南征交趾,三伐漠北,其中皇帝亲征两次,次次五十万大军出征;

修大运河,编撰永乐大典,建北京城……古往今来,哪个帝王比得了当今皇上花钱?

但大明亡了吗?

百姓真就活不下去了吗?”

于谦哑口无言,拱手道,“请尚书赐教。”

“大明有钱!”李青道,“大明的钱,都是从富绅身上剥削来的,而官员大多出身世家,这就造成了君臣不合。”

“可这……和出征有关系吗?”

“当然有。”李青叹道,“官绅不服管,定然会制造混乱,逼皇上让步,烧织造局、烧三大殿、通运河受阻、唐赛儿起义……都出自官绅手笔;

这些人的能量太大了,若不及时遏制,大明将祸乱四起;

若想让官绅不闹腾,只有控制军队,通过控制军队集权,从而掌控局势;

其实,随着皇上上了岁数,他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说话也不怎么好使了。”

于谦讷讷道,“这……不至于吧?”

“以后你就会明白。”李青苦笑,“皇帝并非你想象的一言九鼎,那些言辞尖锐谏言的臣子,也并非都是忠君之人,大多时候,不过为了利益罢了。”

于谦还是不信,李青也没再解释,这些个事儿,等他在官场待上两年,就都明白了。

……

根本没用两年,仅过一日,于谦就见识到了文官集团的力量。

吏部、刑部、工部、户部四位尚书,八位侍郎;翰林学士、都察院都御史、内阁、言官……乌泱泱跪宫门。

求皇帝以民为重,以民为本,放弃亲征。

若没有李青那一番话,于谦会觉得,他们这是赤胆忠心,为了天下百姓着想。

但现在……他多少有些怀疑这群人的真实目的。

君臣不合,皇上欲通过控制军队,从而控制朝局……于谦想起李青的话,又看了眼长跪不起的官员,心道:“这些人如此,会不会就是为了不让皇帝控制军队,从而削弱皇权呢?”

但群臣个个赤胆忠心,一脸光伟正,于谦又觉得自己把同僚想得太不堪了。

再看看吧……于谦这么想着,并未参与进去。

~

群臣长跪不起,表示:为了大明,为了江山社稷,皇上若不收回成命,臣就跪死在这儿。

朱棣表示:那你们就跪死好了。

但群臣也不是善茬,当即发扬文官老传统。

——骂皇帝!

山.东为何农民起义?

百姓对你暴政的反抗!

太祖为何降雷霆示警?

是对你迁都不满!

鞑靼为何前来寇边?

是你将京都设在险地的后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都是皇帝你的错,都是迁都惹的祸……

群臣慷慨陈词,尤其是言官,一个个唾沫横飞,把朱棣骂的啥也不是。

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反正我也能落个好名声,只要你不怕留下恶名,尽管动手好了……这是他们的心理写照。

自唐以后,汉人皇帝就没有不挨骂的,尤其是宋太祖之后,皇帝挨骂更是常态。

因为,这位仁兄立了个规矩:不可杀上谏臣子,尤其是言官,杀之不详!

当然,他本意是好的,让皇帝广纳谏言,但这也成了言官有恃无恐的依仗。

连老朱都挨过言官骂,可想这群人有多猖狂。

朱元璋杀官不少,却很少杀言官,即便杀,也都是找其他理由,而不是因为挨了骂就杀。

这也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更何况法不责众,一众尚书、侍郎都在骂,你还能全杀了?

确实不能。

朱棣尽管很气,但也知道轻重,如今局势不稳,若再把文官一窝端了,只怕真要乱起来了。

他打破过规则,也尝到了打破规则的恶果,更是知道,把这些尚书、侍郎、郎中、御史……全部砍了的后果。

不过,朱棣也不是毫无办法。

以怠慢政务之罪,扣除了所有跪宫门官员一个月的俸禄,并表示:一日不去处理政务,扣除一个月的俸禄!

你们不是说,国库没钱吗?

那好,俸禄也别领了,看看谁先顶不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不是戏神 校花的贴身高手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我的谍战岁月 御鬼者传奇 寒门嫡女有空间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道界天下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赤心巡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唐第一世家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回到过去当富翁 万道剑尊 大梦主 极品全能高手 虚空塔 艳海风波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南宋第一卧底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唐土万里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异域之星球领主 
最近更新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我在元末当霸王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乱世帝匪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唐仵作笔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大胤商枭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青红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txt下载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最新章节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