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雅痞

首页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绍宋 晚明 大明日不落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从山贼开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太古剑尊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四季锦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雅痞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全文阅读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txt下载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阴差阳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再加上宋朝还废除了对于应试人员的限制,士农工商之子弟皆可参加考试,属于变相的鼓励百姓读书识字,参加科举考试。

也正是因为在官方的鼎力支持下,宋代的读书人要远超于历朝历代,这就导致了宋代的读书人在考试路上的竞争会比其余朝代更加激烈。

由于每一届的报考人数都远超预计,录取的人数却很有限,这就导致了许多读书人N次落榜,屡试不中。

而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宋太祖赵匡胤又突发奇想,研究出来了一个新的当官方案——“特奏名”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笼络那些多次赴省试落第的高龄举人,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赵匡胤特诏赐连续15次以上参与礼部考试的举人105人为本科进士出身。

自此之后,凡省试落榜多次者皆可由各州府另立卷册上报礼部,而后由礼部筛选交由皇帝审阅,恩准他们参加殿试,赐予进士出身或被直接授予官职等等。

但为了保证进士的的优越性,在晋升之路上,通过科举正式称为进士的官员可以越级提拔,而非科举入仕的官员则必须逐级提拔,其中一甲、二甲及第出身的人,甚至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能进入权力中枢,如宰相、翰林学士等官职,也必须由科举出身的官员来担任。

在这种优厚的条件诱惑下,终宋一代,除了近六万名进士外,还出了一百多万的举人,至于落榜者更是不计其数,以公元1002年为例,当年共有人参加省试,最终有219人被赐予进士功名,录取率1.5%,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如果是普通的考生想要成为一名进士,其概率大概是在万分之十五左右。

而状元,是进士中的第一名!

宋朝国祚319年,一共只诞生过118位状元,其中北宋69位,南宋49位。

更何况,古代的状元一旦当官,大部分都是要跟着皇帝先作编撰一类的工作,换算到现在,最起码也是国家主席的机要秘书,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死之前,最起码能当上个三品以上的官,而宋代的从三品官职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叫做御史中丞,按照现在的叫法,应该叫做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现在,你还觉得古代的状元的含金量和现在的高考状元一样么?

讲了这么多,我们来回归正题,以文天祥的知识水平,跟伯颜吵架,就属于纯纯的降维打击。

所以不出意料,伯颜被文天祥驳斥的哑口无言。

但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元中书右丞相,伯颜又怎么能容忍一个前来乞和的敌国大臣在自己的营地里耀武扬威,于是便下令将使团扣留,并派人将吴坚、贾庆余、文天祥等使团主要成员押送到镇江。

陆秀夫此时并未跟随使团一起前往元军大营,而是在皋亭山下等候,眼见着使团杳无音信,而元军的兵马还在不断汇集,于是知道情况不妙,便急忙带着剩余的人返回了临安城,请求谢道清早作准备。

但此时城外数万元军正虎视眈眈,以宋廷如今的情况,连朝中官员都开始弃官逃逸了,谢道清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做什么呢?

于是谢道清便将陈宜中再次召入宫中,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要向忽必烈称臣的想法,却被陈宜中所责难,认为丢了大国的气度。

谢道清便哭诉道:“只要能保存国家,称臣不必计较。”

听她这么说,陈宜中便再不说话了,只是向她深深叩拜了一次,而后便转头出宫了。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出宫之后没多久,陈宜中便学习前几任丞相,趁夜从临安城跑了,临走之前还把谢道清想要称臣的消息泄露了出去,表明自己是为了名节,不愿做蒙古人的‘儿臣’才弃官而走。

当这两个消息一起传入朝堂之后,终于彻底引发了宋廷内部的震动,之前虽然跑了几个丞相,但好歹还有陈宜中在这里镇着,百官们还能勉力维持,但如今所有丞相都不见了,连新任命的几个丞相也被伯颜扣押在了元军大营,官员们群龙无首,便开始纷纷学习陈宜中的做法趁乱逃走。

谢道清被陈宜中摆了一道,十分气愤,再加上看到朝中已经乱作一团,自知南宋气数已尽,于是便决定不再抵抗,连称臣都省略了,直接投降。

陆秀夫和张世杰俩人一看情况不对,谢道清这寡妇是要带着皇室成员一起投降啊,身为臣子岂能眼睁睁的看着祖国被灭而无动于衷?

于是张世杰决定干脆和蒙古人血战到底,哪怕是死,自己也算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到了地底下,也能挺直了腰杆面对列祖列宗了。

但就在这时,陆秀夫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打消了张世杰想要以死殉国的念头。

谢道清所看重的,无外乎就是当今的宋恭帝赵显罢了,但宋度宗赵禥可有三个儿子呢,除了赵显以外还有俩。

谢道清既然想带着赵显投降,随他去便是了,我们可以带着剩下的那两个王爷,找个地方另立朝廷,以他们的名义继续抵抗啊,更何况实在不行还能退到海上呢。

这一番话让张世杰来了精神,他之前一直没往这个方面想,此刻被陆秀夫所提醒,越研究越觉得合理,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由陆秀夫出面与掌管禁军的江万载取得联系,让江万载趁乱将益王赵罡、广王赵昺以及宋度宗的妃子杨淑妃一起带走逃往南方,自己则收拢一部分朝臣随后追上。

但队伍刚刚出城就被元军斥候发现,伯颜随即便派骑兵沿途追杀,江万载便让禁军带着皇室成员先走,自己亲率从饶州带出来的江氏子弟前去拦截。

由于队伍出城之后沿途不断有百姓汇入,此时已经有五、六万人一同随行,为了保护他们,江万载不得不向回折返了很长一段路与追兵进行正面血拼,最终付出了江氏子弟死伤过半,连他的第三子江钰都战死于阵前的代价,才堪堪抵住元军的追击。

不过此时大军方才行至婺州,元军随时都有可能从后方追上来,于是刚刚赶到这里的陆秀夫便与江万载商议,决定经温州前往福州,与从海上绕行的张世杰会合,共同抵御元军的追击。

而就在他们还在研究如何保存赵宋皇室最后的血脉之时,临安城外发生了他们最不想见到的一幕。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三月,谢道清抱着年仅五岁的宋恭帝赵显出城跪降,伯颜下令将南宋君臣等人尽皆送往大都。

虽然占领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也俘虏了南宋的皇帝和太皇太后,但伯颜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南面还要大片的土地和无数的反抗军依然在阻挡着统一的步伐,而他要做的,就是替忽必烈将他们全部征服!

看着一队队被绳子捆着前往北方的南宋官员,伯颜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让他头疼的人——文天祥。

在使团被伯颜下令扣留后,文天祥便随着使团成员一起被押往北侧的镇江,由于前线战事吃紧,北侧又是占领区,所以伯颜派出的押送部队人数也不多,这就给了文天祥以可乘之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他出行的手下杜浒、金应、张庆等十二人悄悄将他救出,而后趁夜逃向了真州(今江苏仪征)。

真州守将苗再成是李庭芝麾下的大将,听闻他的到来却皱了皱眉头,因为他接到了李庭芝的命令,让他见到文天祥便立即杀掉,原因是因为在得知文天祥逃走后,伯颜故意放出消息说要派遣一名丞相级别的要员前往真州招降,被李庭芝信以为真。

可苗再成却认为文天祥不是那样的人,于是在文天祥抵达真州城外后并没有立即放他入城,而是先后派了两波人出城与他面谈,试探他的态度,并告诉这两波人,如果确认文天祥是来劝降的就直接杀掉他。

可在与文天祥交谈过后,这两波人都被他的气节所折服,都甘愿以身作保来证明他的清白,于是苗再成便亲自出城与他相见,并和他商量了如何抵御元军的进攻。

由于文天祥提出想要去扬州面见担任淮东制置使的李庭芝,为了防止他被后面的各城守将误杀,苗再成又派出二十人护送文天祥一行人前往扬州。

但在抵达扬州城下之时,却被城上的守军拦下,表示要禀告李庭芝后才能确认是否放他们入城。

说来也巧,在等候入城的这段时间里,守城门的几名士兵估计也没学过《保密条例》,闲聊之时竟然随口说出了李庭芝准备下令杀掉文天祥的事情。

这下轮到文天祥懵了,因为苗再成为了避免引起他与李庭芝二人之间的误会,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他,而他却误以为苗再成是故意派人将他送到扬州来杀头的。

在这一番误会之下,文天祥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处境不安全,于是便跟随行的杜浒等人使了个眼色, 几人会意,便趁着守军不备之际,向东逃走了。

可没等他们跑出去多远,竟然碰见了元军,为了缩小目标,文天祥决定让众人分成几支小队,各自躲避元军,他则与杜浒、金应、张庆三人为一组,藏在一座土墙后面躲过了元军的搜查。

可由于几人逃命之时根本未曾携带任何干粮,再加上一路上颠沛流离,没过多久,几人便饿的连路都快走不动了,刚好此时遇到了一名砍柴的樵夫,四人也顾不得脸面了,厚着脸皮向樵夫讨要了一些剩饭残羹,才算勉强恢复了一些体力,于是继续上路向南而行。

不过就在几人重新上路后没多久,又碰到了一支元军的巡逻队,四人只好钻进一旁的竹林中躲避,不过杜浒与金应二人却不幸被捉,张庆则被元军射中了三箭,其中一箭还射在了眼睛上,可即便受了这么严重的伤他都没死,反而护着文天祥毫发无伤的逃出了竹林。

而杜浒与金应在被抓后,也急中生智,将随身携带的金银送给了抓住他们的元军士兵,从而逃得一命,并随后追上了文天祥二人。

四人再次会合后,重新上路,文天祥毕竟是个文官,身体素质相对于其他三人来说要差了很多,此时已经快要走不动了,于是杜浒又找了两个樵夫用箩筐抬着文天祥走到了高邮,而后又转乘小船从沙洲入海前往椒江,过黄岩后又弃舟步行前往温州去追随南宋二王。

当文天祥逃走的消息传到李庭芝的耳中时,这位已经五十七岁的老将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便示意传令兵退下,丝毫没有追杀的意思。

不是因为李庭芝接到了苗再成的消息,知道文天祥并没有叛变,而是因为他已经无力派人去追杀他了,因为此时的扬州城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

自至元十二年十月开始(1275年),为了切断扬州与临安之间的联系,伯颜便派阿术率军驻扎于镇江用来遏制两淮的宋军,而扬州城,就是阿术的第一目标。

为了守住扬州,李庭芝进行了极其周密的准备,先是派苗再成驻守真州,用来保卫长江航道,为扬州城留下后路,而后又命副都统姜才负责镇守扬州城,自己则居中调度。

由于李庭芝的防御阵势布置比较严密,经过了几次进攻,元军都未能攻破扬州,于是阿术便命令大军在扬州城外围修筑工事,准备进行长期围困,同时挑选了多名与李庭芝有交情的南宋降将,命他们为使入城劝降。

但李庭芝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在面对一个又一个曾经发誓要与宋廷共存亡的前同事时,他的处理方式只有一个——杀!

但杀使者除了能证明他的忠心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缺粮才是此刻摆在李庭芝面前的最大难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大奉打更人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逆天剑帝 男欢女爱 艳海风波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囤物资进空间:七零知青要下乡 赵氏嫡女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全职法师 末世:让你屯物资,没让你屯女神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综武:抢劫暴击返还,爽爽爽! 重生:1977 和竹马睡了以后 帝御无疆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云重重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晚明 
最近更新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带着AI去穿越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隋末唐初之秦琼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穿宋,造反!【变宋】 万世之大唐 江汉儿女英雄传 大晋第一才子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新语新编 庆帝元年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大顺宝藏 盛唐华章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雅痞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txt下载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节 -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