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华集

姬子梦

首页 >> 大宋文华集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晚明 从山贼开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民国之谍影风云 特工之回到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大宋文华集 姬子梦 - 大宋文华集全文阅读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考察(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进入书院,姬长卿俨然被李氏父子包围了。

按说就算是李同清再怎么急着将闺女嫁出去,也不至于留人把柄才是。

需知道将一个可能成为自己的女婿的客人,留在李府过夜,并与交谈了许久,这的确是很不合理的。

姬长卿不由自主端坐起来,下意识开始回忆自己方才与李同清说过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差错。

李同清端起桌上的一杯茶水,只见李诵青随即朝姬长卿行礼道:“久闻丹文兄见识非凡,弟一直未能一见,实为遗憾,今幸得与兄会晤,实乃我幸。”

姬长卿连忙起身还礼:“伯愚严重了,在下并无什么才学。”

“哎!丹文兄声名在外,就连我书院山长都对其推崇备至,言丹文之数易可成体系,假以时日或丹文能为一代宗师尤为可知。”

姬长卿闻言,连忙摆手道:“多谢正逸先生(郭允厚之自号)的称赞,但在下对于自己的学问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实在是担不起一代宗师的评价。”

“丹文兄何必妄自菲薄,岂不闻闻鸡起舞,厚积薄发。”

姬长卿表示受教了,李诵文才堪堪道:“听说丹文兄,是三年前迁到梓州的?”

“我的确是三年前才到梓州落户的,本来是打算寻找族人,奈何一点消息都没有,如今只好在梓州定居。”

作为梓州通判的李府,自然清楚姬长卿是何时落户梓州的,相当处姬长卿凭着户籍、路引来到梓州,后来又在梓州府买了十亩田产,这些李同清想查不过是费些时间罢了。

也不知姬长卿是做了什么营生,竟然在短短一年内,就购置了五百亩良田。

当然那年梓州又是旱灾,又是水灾,导致许多人都受到波及,地价低了许多,可那时的低价也是五贯钱一亩,五百亩地也就是两千五百贯,如此多的钱,且不说李府作为梓州通判一年的俸禄拿不拿得出,单单就他如此豪横的手笔,放眼梓州也是少见的!

更不说他一个在梓州府根基尚未稳固的外来户。

他是怎么筹集这笔钱的,可观他后来行事,手中竟还有余钱去购买桑田、庄园。

这不仅让人赞叹他的能力,这些年过去了,竟然从未听说过他梓州有他这么一位,可见行事低调,却极为沉稳,深知暴富会招人嫉妒的道理。

也是多亏了李府尚有一位眼光毒辣的彭氏坐镇,要不然李氏差点错失了这么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女婿。

李同溪、李诵文也是在听到彭母分析后,这才发现姬长卿竟然是一位生财有道、经营家业的好手。

且不动声色的便挣下如此家业!

“可别小瞧了此人,换作是你们,若是有他这等本事,你能空无一物,在一年内挣下这般家业吗?在拥有这份家业后,你会甘于寂寞守在乡下的庄子里,守孝耕读吗?”

这份能力,这份心计,这份意志,着实让李诵文有些汗颜。

事实也正如祖母所说,倘若是自己有这份能力,这份家底,那不说成为梓州府赫赫有名的人物,单凭着挥毫千金的手笔,他就可以结交蜀地内的达官贵人,甚至挤入朝堂也犹未可知。

可却四年前一直默默无闻,也就凭借教导陈氏兄弟,有些名声,另外就是最近创办一所书院,发行游记杂刊才略微出现在梓州文坛,进入大家的视野。

可他图什么呢?

姬长卿到底在图什么呢?

彭氏并未点明,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孙儿去自己想。

李同清也是在得知这些后,才姬长卿如此刮目相看,决定试探姬长卿一番。

李同清想到此处,对着姬长卿笑道:“贤侄,我听闻,你从西域之地归来的,想来你回归我大宋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我大宋和西域比起来,孰优孰劣?”

姬长卿怔了怔,他未曾想到李同清会提这种问题,这根本与他们想要问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可姬长卿不敢大意,依旧小心谨慎的回答道:“回李叔,西夷人虽别有风情在,可西夷人从骨子里仍是以争利为主的粗鄙人,比不得我神州文化风采,也比不得我神州大地的地广物薄,更比不得我大宋读书人的知书有礼。”

李同清闻言面带笑意,连连点头。

李诵文不等姬长卿喘息,又问道:“丹文兄,在梓州可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家中靠何以为生?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我们说说,或许我能帮衬一二。”

姬长卿起身先谢过李诵文的一番好意:“到没有什么难处,如今家中有些田产庄园,倒也不至于饿肚子,另外也置办了些铺子,靠着买些小东西,到也能贴补家用,还有清闲时间读书治学。”

“贤侄,听闻你是得到太后恩典,才准许入关的?”

“是的,若非太后圣恩,草民恐怕此生不能回归母国了,草民对太后恩典,铭记在心!”

姬长卿朝着东京府方向又躬身礼拜,神情很是庄重,李同清、李同溪、李诵文自然也跟着遥祝施礼。

“丹文兄,将来可有打算?”

“本打算寻找族人认祖归宗,但离开故土的时间太长了,族人也暂时没有消息,只能慢慢查找,此后可以的话,要是能教导几个顽童,传承祖父、家学,倒也不至于将传承断送在我的手里。”

“丹文兄,可想过考科举,报效朝廷?”

“长卿深受朝廷大恩,自然也想过的,只是我未曾学过孔圣之学,如何科举?再者……”

“哎!甚是遗憾!”

李诵文自然知道姬长卿身份敏感,若是参加了科举,不知他高中后,朝廷会如何安排?

虽说朝廷也有归附的外族人为官,可他们大多只是闲职,难以取得朝中诸公的信任。

“贤侄,方才听你说起家学渊源,老夫很是好奇,不知你的家学是什么,都有哪些学问呢?”

一旁没有说话的李同溪突然发问,姬长卿不禁皱眉,此时他也意识到了不对。

看来李同清不愧为通判,竟然将刑侦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姬长卿思考了一下,故意打断了一下李氏父子三人的节奏。

“说来话长,我族学问颇杂,不仅有本族学子发展研究的学问,也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发展研究的学问。”

“哦——愿闻其详”

“若单说,恐不能表述清楚,不如请李叔赐我纸笔,我一一列举为你们说明吧!”

“好!”

李诵文听到此话后,随即将纸笔拿给姬长卿。

“我族之学,大的方向可分为文理、两类,其中文即人文学科,包含了研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民生、律法、国家税收、外交、历史、军事等等诸学,理即理工之学,包含了数学也就是算学、物理、地理、化学、天文、医学等等。

其中先祖父身修文理,诸学多有涉及,也微有建树,但最擅长的还是数学、历史两科。

先考不如祖父,只选了文学、军事兵法研修。”

“如此多的学问,想必学起来也极为艰难吧!”

“李叔明鉴!按祖先昔年定下的规矩,未及冠的族人,在幼时必须学习数学、国学,而后才能慢慢涉及文理知识。

我族之学的一门学问到粗浅入门,就需要花上六年时间学习,从略知一二到精通,就要花上十三年的时间,等略知一二后,若是学起来费劲吃力,有力未逮,可自行参加分科考试,选一二进行研学,成绩合格者,才能分科进入专门研究该科学问的圣地,拜一位导师。

能被称为导师的,就好比李善、高适一类的学问大家。

像哲学方面王阳明先生就提出了‘知心合一、致良知’等学说,祖父亦曾提出过数学模型,曾以数学模型推导过西夷人与中原,言西夷人十年内必有大战,后来西夷人开始举国东征,也正是因为通过数学模型推导,祖父才说,中原故土,战火已息,是时候回家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嫡嫁千金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明星潜规则之皇 wtw1974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糙汉捡个小娇娇 猎艳江湖 男欢女爱 天赋是长生,我能交易寿命买神职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洛公子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瑜伽老师花样多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镇武天下: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快穿之不幸的男配 开局契约嫁衣新娘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云重重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谍影:命令与征服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我的公公叫康熙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明末:乱世崛起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唐极品帝婿 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绝世小书儒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鬼明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千羽谱:夜医 三国:和貂蝉喝酒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我不是文官 华夏万界为尊 
大宋文华集 姬子梦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 大宋文华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