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首页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厄难天书 万古神帝张若尘最新章节列表 我的御兽真不是邪神 太上武神诀 帮主角受逃离疯子后我被盯上了[穿书] 哥布林:我的子嗣遍布世界 超神宠兽店 藏经阁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 君有云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全文阅读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txt下载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二章 后晋末帝——石重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石重贵,太原府太原县人,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末代皇帝。生父早亡,少时谨厚,为石敬瑭所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稳定后方。石敬瑭称帝后,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政绩平平。安从进叛乱,石重贵出兵果断,即平襄州之乱。石敬瑭去世,石重贵于柩前继位,不顾晋辽国力差距,力排众议,对契丹强硬地“仅称孙不称臣”,拒绝再臣事契丹,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在两国的野心家怂恿下,契丹大军以杨光远为内应挥师南下,进逼黄河沿线,石重贵亲自领兵北上,于戚城、马家渡击败契丹军,逼迫其在澶州与后晋军展开决战,契丹兵败北去。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贵亲征,后晋大军在阳城附近的白团卫大破契丹,契丹国主仓皇北逃。多次遣使称臣求和无果后,下诏举全国之力北伐,然而主帅杜重威惧战叛降,致使后晋防线全面崩溃,契丹军队长驱直入,占领后晋都城,石重贵出降,后晋灭亡。随后石重贵被流放黄龙府,病死,辽景宗追封他为晋王。

石重贵,出生在太原汾阳里,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生父石敬儒,曾经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早逝。石敬瑭爱重石重贵,遂将他收为己子。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深得石敬瑭喜爱,到各地镇守都让他跟随前行,曾把诸多事情委托给他办理,但石重贵生性爱好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

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石敬瑭愈发看重这个义子。石敬瑭以向契丹国主称子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契丹求援,契丹国主发兵五万大败围城的后唐军队。石敬瑭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推荐下,选择石重贵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有反意,石敬瑭借巡幸邺都准备讨伐事宜,离开东京前任命石重贵为东京留守,改任广晋尹,进封齐王,并留下十数通空名宣敕给石重贵,以备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谋反。安从进叛乱进攻邓州,石重贵立刻派遣张从恩、焦继勋等大将出京讨伐,成功平定安从进之乱。

石敬瑭,生有六子,五子早亡,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石敬瑭病重之时,曾在宰臣冯道独自奏对时,命近侍将石重睿抱起放到冯道的怀里,希望冯道能在自己死后,扶立幼子为帝。

石重贵即位前,后晋的形势并不乐观,契丹凭扶立石敬瑭之功,挟制中原,频频插手后晋内政,契丹朝内卢龙节度使赵延寿等人多次劝说耶律德光攻打后晋。后晋的南面有吴越、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南唐和后蜀和契丹关系密切,而北面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中原大地暴露于契丹人的马蹄之下。后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加之连年的旱、蝗、涝、饥,饿殍遍野,藩镇主帅肆意盘剥民脂民膏,境内民怨沸腾,政权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石敬瑭于邺都保昌殿病逝,冯道与当时掌握禁军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为帝,石重贵于石敬瑭柩前即皇帝位。

石敬瑭时期,后晋与契丹保持着“君臣—父子”式的藩属外交关系,每年向契丹缴纳30万帛的岁贡。石重贵即位之初,众大臣基于两国实力,劝其保持隐忍,继续上书“称臣称孙”,避免两国交战,只有权臣景延广力主向契丹国主“只称孙不称臣”,石重贵最终采纳景延广去臣称孙的方案,,派遣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右金吾大将军梁言出使契丹,并上书称孙,不称臣。

石重贵大赦天下,除放蝗灾州县的租税,同时对各藩镇郡守加官赐爵,厚赏近臣。冯道多次上书请求恢复枢密使一职,石重贵都没有允许。契丹多次遣使慰问、致祭石敬瑭、以及交涉两国藩属关系。朝廷收复襄州,安从进于城内自焚,朝内为安抚人心,下旨消减襄州赋税,赦免从逆,安抚赏赐吴越国王钱佐、闽王福建节度使王延羲。对之前叛乱的襄州消除治州,降为防御州,直属京师,打压山南道藩镇实力。

期间后晋和契丹仍保持一定频率的外交往来,契丹对于石重贵脱辽自治的政治转向非常不满,遣使问责,石重贵则放任景延广进一步的挑衅行为,景延广傲慢无礼地对契丹使臣说:“先帝是你们北朝(契丹)册立的,但现在的皇帝是中原人拥立的,称孙做邻国就可以了,没有称臣之理。如果契丹翁皇帝不满意,可以派兵来攻打,我们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不要最后打仗的结果是爷爷打不赢孙子,让天下人笑话!”此外,景延广还游说石重贵囚禁契丹回图使,杀害契丹商人,抢夺其财物。

石重贵称孙不称臣的一系列,激进外交策略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耶律德光认为后晋有脱辽自立、强大难制的发展趋势,加之其进取中原的野心,两国野心家的鼓动,两国开战已成必然,而青州节度使杨光远的谋叛,与通敌成为两国大战的直接导火索。

单州刺史杨承祚夜开城门逃往其父杨光远治所青州,后晋朝廷接到信报后,立刻派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郭谨领兵到郓州布防,以备契丹入侵和青州叛乱。杨光远有谋叛之象更加明显,朝廷再派左领军卫将军蔡行遇增兵郓州,并遣官员巡检黄河南岸至黄河入海口一带。郓州作为位于东京东北的水陆要冲,是防御青州之敌的军事重镇,晋军增援此地,是为保都城无虞,而加强黄河下游巡检,则是为切断杨光远与契丹的联系。石重贵诏令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多位节度使、大将进京筹划与契丹作战事宜。

杨光远勾连契丹反叛,派兵攻打淄州,抓获刺史翟进宗后固守青州,契丹大军以骑兵为主,采取“东西两路并进,协同作战”的灵活进攻方案。西路为偏师,作为牵制作用;东路为主攻方向,以渡过黄河,攻取东京为战略目标。东路又分为两线,西线围绕戚城—澶州争夺,东线则围绕对于郓州的争夺。

契丹东路军前锋赵延寿、赵延昭率领骑兵五万入境,兵锋已达甘陵,在后晋内奸贝州城守将邵珂的帮助下,一举拿下后晋的粮草重地、水路要冲贝州,然后驻扎于黄河北岸之南乐。西路契丹军队由安端率领,自雁门关南下,围攻忻、代二州,以牵制后晋河东力量。石重贵任命北京留守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率领恒州节度使杜重威、定州节度使马全节及其本部30万兵马,对抗契丹西路偏师。刘知远等人与敌军在秀谷爆发激战,后晋军杀敌三千,活捉五百,捕获敌将十七人,契丹西路大军溃散。

东路大军由耶律德光亲自率领,进犯沧州、恒州、邢州。早在贝州陷落消息传回朝廷时,石重贵就遣使去向耶律德光求和,但因两国开战,使者无功而返。朝廷随后以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以符彦卿、皇甫遇分别为马军左、右厢排阵使,王周、潘环分别为步军左、右厢排阵使澶渊黄河一线御敌。

石重贵随后留下李周为东京留守,任命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景延广为御营使,伴驾北上亲征。由于契丹多次进犯黎阳,石重贵先派右武卫上将军张彦泽等,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抵御契丹骑兵。耶律德光任命赵延寿为魏博节度使,围攻邺都,自己率三四万铁骑人在元城设立中军大帐。石重贵任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守贞为前军都虞候,自己率军驻扎在澶州,准备抵御契丹军正面进攻。石重贵再次派使给耶律德光去信,请求重修旧好,耶律德光回信说:“两国开战已成定局,不可改变。”

后晋派兵驻守黄河沿线要津麻家口、杨刘镇、马家渡、河阳。耶律德光决定充分利用骑兵机动优势,分兵两路,亲率领主力直接南下,自澶州一带强行渡河,直取东京;命从弟麻答向东进攻,渡过黄河后与杨光远合兵,再转向西南,奔袭东京。

麻答率军围攻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与杨光远一起领契丹大军在马家渡渡河,而晋军主力此时集中于西线的澶州一带,郓州兵力有限。当时,镇守郓州附近汶阳的郭谨收到契丹渡河的消息后,只能派左武卫将军蔡行遇率领几百骑兵奔赴马家渡截拦,反被伏兵击溃。契丹军在周儒的帮助下,已有小股军队抢先于马家口渡河,营于东岸,攻郓州北津,以应杨光远。

郓州是黄河防线被突破后,晋都东北唯一可据河防守的城池,身处澶州的石重贵只能分兵救援东线,“遣义成节度使李守贞、神武统军使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将兵万人”,沿黄河水陆并进,力图趁契丹军在黄河东岸立足未稳时进行阻截。

由于西线后晋军队的分兵,御营使景延广又要求西线的后晋军队,各守本部,不能互援。西线辽军抓住机会,进行第二波进攻,围高行周、符彦卿及先锋指挥使石公霸于戚城,石重贵亲自率军救援戚城,迫使契丹解围而去。西线晋军在戚城击退敌军后,支援东线的李守贞等也于马家口大败契丹,摧毁了渡河部队所筑的营垒,契丹军队损失惨重。契丹进行渡河作战时,杨光远也派兵西进,企图与契丹东路军会师,但亦受阻于郓州,而在契丹西南面的吐蕃首领李彝殷也出兵四万,从麟州北上侵袭契丹,骚扰契丹后方。经过两个月的交锋,契丹东西两线进攻皆受阻,遂集中兵力于西线,准备与晋军决战于澶州城下。

耶律德光先假意从元城撤退,实则埋伏于古顿丘城,准备等杜重威率领的恒、定两州兵马与后晋东路军合兵时,以骑兵优势在旷野之地一举歼灭后晋所有主力。然而,因为连日大雨,后晋军队守城不出,契丹军队反而人困马乏,耶律德光采纳赵延寿的建议决定主动出击,夺取澶州德胜渡的浮桥后抢渡黄河。耶律德光率军十万横陈于澶州城北,石重贵率军出战,两军交战一整日,互有胜负,死伤惨重。契丹军先退去,随后契丹兵分两路,一路烧杀抢掠北撤归国,第一次契丹南侵以失败告终。

契丹撤退后,石重贵于四月安排完对契丹防御和封赏众人后,返回东京。令李守贞率步骑二万讨伐青州杨光远,张从恩等进攻贝州赵延昭,赵延昭放火烧城,劫掠一番后弃城逃回契丹。契丹频有兵马寇边,石重贵命刘知远、杜重威等十五将抵御契丹。代州刺史白文珂于七里烽大破契丹,斩首千余级,生擒将校七十余人,克复青州,杨光远等投降。

契丹耶律德光与赵延寿领全军南下寇边,围恒州,分兵攻陷鼓城、藁城、元氏、高邑、昭庆、宁晋、蒲泽、栾城、柏乡等县,前锋至邢州,河北诸州告急。

石重贵因病未能亲征,诏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率师屯邢州,赵在礼屯邺都。耶律德光大军屯于元氏,契丹军队较首次入侵,兵力更胜,石重贵命张从恩率军稍退,以避其锋芒。然而,后晋军队畏敌如虎,这一后退避敌的命令致使后晋军队向南大溃逃,一直逃到相州都无法恢复军队的正常建制。

朝廷命上次溃逃的各将重新领兵回去镇守邢州、邺都,并命右神武统军张彦泽驻兵黎阳,西京留守景延广自滑州领兵驻守胡梁渡。随后契丹军队进逼邢州,石重贵命义成节度使皇甫遇领滑州兵与邺都守军共同进军御敌,契丹军发挥骑兵机动优势,分兵杀掠邢、洺、磁三州,游兵入邺都境内。

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将全军数万人列阵于相州安阳水南岸,遣皇甫遇与慕容彦超率领数千骑去侦查契丹大军的动向。两人在邺县漳水附近遭遇遇数万契丹军,两人且战且退到榆林店,又遭遇契丹大军前来。两人无奈只能布阵死战,从早杀到黄昏,双方死伤都很惨重,相州大军见天黑都不见侦查部队回来。后来,又遇到报信的人说两将被被契丹数万大军围困,安审琦立即率领骑兵渡河前去解围。契丹军望见烟尘,以为是后晋全军到来,惊恐万分,立刻退军了,皇甫遇等人获救,重回相州。

当时,耶律德光在邯郸,接到报告后,以为后晋倾国之军杀到,立刻北逃至鼓城。当晚,张从恩等主将考虑到相州兵少,且城中粮食不能支撑一个月,无法据城坚守,故留下五百步卒据守安阳桥,其他军队移师黎阳。相州知州符彦伦在张从恩等走后,立即将五百兵卒召回城内,筑城防守。第二天黎明,契丹数万骑兵已至安阳水北岸,符彦伦命人在城上虚张声势迷惑契丹人。赵延寿与契丹惕隐围城,朝廷派张彦泽引兵去救,契丹大军得知后,佯攻相州不得后就撤退了。

此时,石重贵病稍愈,加之马全节等人奏报说“契丹军队人数不多,兵力分散,朝廷应发兵一举拿下幽州”,石重贵征兵诸道,下诏亲征,三天后,从东京启程北上亲征,自滑州至澶州,命安审琦屯邺都,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与依次北上的马全节等诸军汇合。契丹军队自恒州北上路过祁州,攻下祁州。

后晋为保证澶州和邺都之间的交通线,于故澶州城筑德清军城,杜重威等诸军会于定州,对契丹发动全面攻击,一度收复泰州、满城、遂城。然而,杜重威听到传言耶律德光率军八万馀骑至虎北口,遂撤军至泰州,准备观契丹军势再做打算,契丹军先锋接踵而至,后晋军再退至阳城,与契丹大军决战,契丹军小败,从白沟暂退。后晋军继续南撤,契丹骑兵再次赶上,后晋军只能维持御敌战阵撤退,移动速度很慢,一日只南行十里。

后晋军退至白团卫村,设立鹿角行营,暂做休息,耶律德光指挥契丹骑兵将这里重重包围,并切断了后晋军队的粮道。后晋军队非常缺水,当晚又刮大风,契丹精骑铁鹞子四面尽出,下马与后晋军队短兵相接,并放火骚扰后晋军队。后晋大将李守贞、张彦泽、药元福、符彦卿、皇甫遇等人均认为坚守不可取,故借风沙之势,数万步骑齐出,攻其不备。风沙掩护下,契丹大军不知后晋军队人数多少,指挥混乱,遂败北,耶律德光仓皇间放弃车驾,乘骆驼北逃至幽州,后晋军队主帅杜重威制止诸将追击请求,率军返回定州。

石重贵自澶州返回东京,契丹虽败退,但仍有小股部队出没于河北中部一带,即使是数十人的契丹骑兵入境,时任顺国节度使的杜重威都只是婴城自守,不敢出兵,以致属城都被契丹劫掠一空。杜重威畏惧契丹军队,多次上表要求回京,石重贵不许。杜重威直接擅离藩镇入京,桑维翰请求石重贵不要让杜重威出镇雄藩,石重贵却以杜重威是外戚,没有异心,没有答应。

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天雄节度使,出镇澶州。石重贵接受桑维翰“主和称臣”的主张,遣使张晖向契丹求和,契丹扣押后晋使者,要求后晋派景延广、桑维翰重臣前去奉表称臣,并且割让镇、定两州。石重贵等人认为契丹语气无礼,没有和谈的诚意,不再派遣使者去议和了。

自阳城之战胜利后,石重贵“谓天下无虞”,骄奢淫逸,兴建宫室,厚赐优伶,宠信冯玉,不纳忠言。冯玉出任枢密使、户部尚书、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把持朝政,朝纲败坏。石重贵任命景延广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置威信军于曹州,以加强河南的守备,遣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守贞戍澶州,遣彰德节度使张彦泽戍恒州,置镇安军于陈州。主和派的桑维翰再次受到排挤,后晋朝廷主战派占上风。

后晋与契丹的边境地区灵州的新任主官王令温对待羌、胡等边境少数民族非常严苛,拓跋彦超、石存、也厮褒率领其族人,反投契丹,攻打灵州,斩杀后晋大将。定州西北狼山的方简、行友曾将乡里的豪杰组成民兵,抗击契丹,甚至深入契丹境内杀掠,但后晋朝廷没有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方简等人也举寨投降契丹,并且借道给契丹入侵河北。河北道此时也爆发饥荒,兖州、郓州、沧州、贝州之间,盗贼峰起,吐谷浑酋长白承福的下属白可久,不堪刘知远的峻法,投奔契丹,刘知远遂诬陷白承福等五族谋反,斩杀其族。

后晋朝廷被契丹大将赵延寿、刘延祚等人假意投诚所欺,石重贵信以为真,准备出兵北上接应,一举收复幽燕地区。石重贵颁诏北伐契丹,声称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并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李守贞为都监、率领安审琦、符彦卿、皇甫遇等人自邺都北征。为增强进攻能力和对姑父杜重威的盲目信任,石重贵将京内禁军主力亦配属给杜重威军。

30万后晋北伐大军到达瀛州城下,瀛洲城门大开,主帅杜重威担心有埋伏,没有进城。后听说契丹守将高谟翰带兵逃离,杜重威命梁汉璋率两千骑兵追击,梁汉璋于南阳务遇契丹大军全军覆没,杜重威闻之立刻收兵南下。

此时,耶律德光乘晋军南退之势,自易州、定州奔袭恒州,杜重威刚刚退至武强,就听说耶律德光率大军南下,杜重威不仅不思北上抵御,更是想取道冀、贝两州向南尽快退兵回京。当时,张彦泽军驻屯恒州,闻杜重威退至武强,急率一部骑兵与杜重威会合,告知契丹可破,劝其北返。杜重威这才折而向西,并以张彦泽为先锋,进军恒州。杜重威与契丹军争夺滹沱河上的中度桥失利后,遂与契丹隔河对峙,契丹军队本担心杜重围急渡滹沱河,与恒州夹击自己,但杜重威性格懦弱,仅是扎营固守,契丹军队就没有撤退继续与后晋军队对峙。耶律德光派萧翰率领百骑和少量步卒从西山绕到杜重威兵营后方,切断后晋粮道和撤退后路,占领栾城,此举导致杜重威军中人心惶惶。

朝廷才得知杜重威驻军于中度桥,石重贵派符彦卿驻军澶州,后又派高行周増兵澶州,景延广守河阳,增强黄河一带的防守。契丹派兵包围杜重威的大军营帐,杜重威军中粮食即将吃完,耶律德光以立杜重威为皇相诱惑。杜重威与李守贞接受耶律德光的招降,率二十多万大军投降契丹,杜重威又到恒州城下招降顺国节度使王周,王周出城投降。耶律德光知晋国后方空虚,遂率军南下,连破代州、易州,沿途未遇有力抵抗,后晋大将多望风而降。降将张彦泽接受契丹命令率先锋骑兵二千人,自封丘门斩关而入,引导契丹大军攻破东京。

石重贵才得知杜重威、李守贞等人已率军向契丹投降,当晚就侦知张彦泽已到滑州,石重贵召李崧、冯玉、李彦韬入宫计议,正打算诏令河东刘知远率兵勤王。张彦泽已领着契丹骑兵进入京城,第二天早上,张彦泽驻兵在明德门外,京中大乱,宫中也接连起火,石重贵持剑驱赶后妃以下十多人准备效仿李从珂投火自焚,却被亲兵校尉薛超抱往,自杀未遂。不一会,契丹国主给皇太后的信自宽仁门递进宫内,契丹国主在信中对后晋皇室多加抚慰,并要求召见桑维翰、景延广两臣,石重贵这才作罢,下令扑火,大开宫门以降,并召翰林学士范质为自己和皇太后草拟降表。

张彦泽将石重贵与李太后及各宫中家属迁往开封府,催促甚急,不允许他们带走内库的财资,并派控鹤指挥使李荣领兵监守,隔绝石重贵和外面大臣的通信,石重贵和李太后给契丹国主的表章,都要先给张彦泽看后,才能发出,开封府尹桑维翰、宣徽使孟承诲都惨遭杀害。

石重贵得知耶律德光马上要到东京,上表请求和太后一起出城迎接,耶律德光以“岂有两个天子道路相见”为由拒绝。皇子石延煦、石延宝请降而归,带回耶律德光的手书,耶律德光派从弟麻答对石重贵说:“孙子别担心,一定给你留个能吃饭的地方。”石重贵心下稍安,再次上表称谢。

契丹国主驻扎在东京城北,文武百官在封禅寺中遥辞石重贵,到北郊去迎接耶律德光,石重贵全族从封丘门出,到东京城郊求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拒绝相见,并让石重贵等人在封禅寺等待。耶律德光下制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为负义侯,流放到渤海国故地——黄龙府。

耶律德光将石重贵一家迁往封禅寺,并派契丹将军崔廷勋率兵看守。时值寒冬,石重贵一家在封禅寺饥寒交迫,连饭都吃不上,寺内众僧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为由,拒绝供给饭食,石重贵暗自贿赂看守后,才勉强能得到一点点吃的。石重贵与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冯氏、皇弟石重睿、皇子石延煦、石延宝以及少数宫人一起向北迁徙。后晋宰臣赵莹、枢密使冯玉、侍卫马军总指挥使李彦韬跟随石重贵前往契丹,契丹派三百骑兵护送他们北去。

石重贵北行所过后晋州郡,都被严令不许拜见或供给食宿,在后晋境内,石重贵一行曾有一天连饭也吃不上,只得杀畜而食。石重贵经过滹沱河上的中度桥时,看到杜重威营寨的遗迹,对左右侍从说:“我家哪里亏待了杜重威,却被这奸贼所害的国破家亡!”言罢号哭悲痛着离去。

石重贵一行除了在幽州停歇十来天,幽州百姓都感叹同情石重贵一家的遭遇,幽州州将奉耶律德光的命令,在州府官署犒劳了石重贵一行。其后石重贵等人从范阳,经过蓟州、平州,到达榆关沙漠之地,全无供给,在路边扎营而宿,一路缺少食物,宫女、从官只好采野果野菜来充饥。又走了七八天到达锦州,契丹兵士胁迫石重贵与皇后妃嫔前去拜谒耶律阿保机的遗像,石重贵受不了屈辱,哭着说:“薛超误我,不让我自杀,以致今天受辱。”又走了几十里,渡过辽水,这才到达黄龙府。

没多久,契丹国母召少帝一行前往怀密州,怀密州在黄龙府西北一千多里以外,石重贵只得重新上路。幸逢辽朝内部发生了帝位之争,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病逝,他的侄子永康王耶律阮成为辽朝新皇帝,石重贵派使者奉表给耶律阮,祝贺他获胜,此后石重贵一行稍得食物供应。

耶律阮至辽阳,石重贵着白衣纱帽拜之,耶律阮请他换上常服,并和他一起饮宴。在离开辽阳前,耶律阮带走了石重贵身边大量的侍从和皇子石延煦,并命他随行去陉地避暑。石重贵有一幼女,耶律阮之妻兄绰诺锡里求之,石重贵以其年幼谢绝,但将自己身边的乐队送给他。没几日,耶律阮就遣人夺走小公主,送给绰诺锡里。

石重贵一家被允在建州居住,行至中途,石重贵生母安妃病死。到建州后,得土地50余顷,石重贵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种。耶律德光之子寿安王耶律璟,强娶石重贵宠姬赵氏、聂氏而去,石重贵悲愤不已,但也无奈,于安晋城去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丹武双绝 烽烟尽处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短篇恐怖故事:睡前故事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巨龙:我的两个龙妹一蠢一屑 嫡嫁千金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系统:没有资源?我直接无限复制 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行走在诸天万界 一部帝经镇万古 御兽仙尊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艾泽拉斯战纪 超级造化炉 忍界解说员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我有一剑 国王 一代天神,系统签到无敌,我怕谁 
最近更新黑暗幻想之剑圣传说 镇天鼎 返龙 我以为我的老师是好人 时间的轮回 无限沸腾 精灵童话诗集 北域战记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五行真经 沧澜仙魔录 创造源 别动这个剧本 魔界龙羽生 于彼天逍遥 后室之UT大酒店 不跪即是神 剑仙在上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人间帝尊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徐夏半生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txt下载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