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首页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逆天明末三十年 大宋泼皮 带着系统闯南洋 贞观憨婿 赤色黎明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特工之回到清朝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3章 生子当如张一凡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后,朱标便把张一凡给他讲得老百姓喜欢简化字的事情,给他爹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如能简化字却又不影响字的原本意思,不会混淆字,那确实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是回想了下朱标之前所说得几个内容,然后才说道:“全民识字这一块的相关事情,你也写一个详细的出来。”

“是,父皇!”朱标听了,高兴地回答道。

他知道,他父皇该是能接受这个提议,便又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您是不知道,一凡在他那个武备堂也在推广识字,还教他们算数,别得不说,就只是火炮发射这一块,儿臣就感觉他们会比一般将士厉害多了!什么三点一线,拇指测距法,表杆测距法,都是一套套的,只是可惜还没有火炮实际操作,要不然就能知道到底有多厉害了!”

“哦?”朱元璋一听,有点意外道,“听你这么说,那个武备堂的军卒,火炮真能打得准?”

朱标听了,无奈地提醒道:“他们没有火炮可以演练,但是儿臣看出,该是真能准一点。”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道:“还有,一凡说他们识字明理之后,会比不识字的更能征善战……”

说着,他把张一凡当初和蓝玉的对话都给讲述了一遍。

朱元璋听了,眼睛发亮道:“既然如此,那就叫他们都来京师看看,刚好那种轰夷大炮已经有七八门打造出来了。让他们尽快来京师。如果火炮打得好,就可以一起派往边关。”

还有一点,他是没有说的。

对他这个皇帝来说,如果打仗只是依靠几个名将,那绝对不是他所希望的。而如果能通过武备堂那样的学堂,可以培养出真正能领兵打仗的将领,那在兵事这一块,他都能放心不少了。

原本这是他在内心的隐忧,如今听到朱标所说,几乎是下意识地,他就想武备堂的那些军卒有出息。要是有可能的话,朱元璋就打算栽培他们,而后推广武备堂的做法。

这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没有说出来。朱标听了他的话,却是以为自己的建议让父皇接受,算是在自己妹夫那边有了交代,也是很高兴。

朱元璋同样高兴,儿子去了香山县一趟之后,他的收获极大。可人心不足啊,他就带着期待,继续问朱标道:“香山县那边,还有何事?”

朱标听了,马上就回答道:“有关那个专利的事情,儿臣和一凡聊了,他觉得之前的想法有点不符合现实,就准备在他的作坊内设立研究组……”

他接着把专利的改进版给朱元璋汇报了下,并且说明这方面可能在开始的时候投入会比较大,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有什么收获。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事儿不急,等他搞个一年看看情况再定吧!”

这时候,他觉得把香山县划出来,让张一凡在那折腾,真得是个不错的办法。事情好不好,做过就知道了!

说完之后,他就再问道:“还有什么么?”

朱标听了,本来想说没有了,不过马上又想起来时候的事情,便对朱元璋又说了南洋的调查结果,以及张一凡的建议,说进贡亏本,不能持久,不如做买卖的好。

朱元璋听了,一下就皱了眉头,这个建议,他有点不喜欢,当即说道:“一凡这是有点小家子气了,那些是番邦小国,以恩示之,彰显天朝礼仪便是。”

在他看来,这些番邦小国,要么有海拦着,要么山高路陡,还都是化外之民,他去花这个心思实在没必要,甚至还打算给子孙定规矩,把番邦小国列为不征之国,不让子孙对他们动刀兵,免得得不偿失。

不过,因为张一凡在香山县的巨大成就,让他很是高兴,因此,在说完这话之后,他稍微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对朱标说道:“不管他了,他在香山县,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这个意思是,朝廷层面,还是以前的态度。香山县是特区,就不管了。

朱标听了,略微有些失望。他是比较赞成自己妹夫的建议,但是父皇最大,只能父皇说了算。

暂时放开了这些心思,他又对朱元璋奏道:“父皇,一凡还说了个舆论控制的事儿,儿臣觉得也有道理……”

当时在香山县藏书阁的闲书话题中引出的舆论控制对话,朱标都给他爹转述了起来。

朱元璋一开始还不在意,可听到后来,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了。

他比朱标经历的事情要多多了,其实非常知道舆论的重要性。只不过当了皇帝之后,事情太多,舆论控制的事情,一是顾及不到,二是没有想得那么深。

此时,听到儿子讲述的话之后,朱元璋便重新重视起这个事情来了。

舆论控制,也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一个不好,那是会动摇王朝统治的根基,绝对不能马虎的。

一如儿子所说,青苗法的好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朱标说完之后,朱元璋皱着眉头,缓缓地说道:“一凡说得没错,这个事情必须要重视,得抓起来才行。”

在问了朱标,没有别的事情之后,他就让朱标去休息了。而他自己,则提笔开始写起字来。

快要到傍晚的时候,朱元璋忽然又传旨,召方孝儒觐见。biqμgètν.net

都快散衙了还召见,对于当今皇帝来说,那是一点都不稀奇。方孝儒接旨之后,不敢怠慢,猜测皇帝是因为香山县的事情,于是,他立刻匆匆赶去觐见。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元璋召见方孝儒,确实是问有关香山县的事情。

如同当时李善长所猜测的,朱元璋虽然相信朱标,但是,他还是要从其他人那边再次核实香山县的情况。

方孝儒一听朱元璋的问话,便立刻用敬佩万分的表情奏道:“陛下,香山县真乃旷古未有之治政奇迹也……”

说着,他就把他在香山县内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那言语之间,哪怕都已经回到京师了,依旧是充满了震惊和振奋。

当然了,他和朱标毕竟是两个人,虽然去了同一个地方,但是看到的,体会更深的,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那也大差不差。

总之,香山县的一切,真得是让他认为,是旷古未有之奇迹!

等到方孝儒出宫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朱元璋又召见了宋濂,同样问他有关香山县的事情。

宋濂一听皇帝问这话,哪怕他都年纪一大把了,也立刻露出了激动之色,当即奏道:“陛下,老臣得此香山县一行,真不枉此生也!”

说着,他就从他这个角度,巴拉巴拉地给朱元璋汇报了起来。言语之间,同样充满了敬佩之意。

说到最后,他更是在朱元璋面前竖了大拇指赞道:“驸马真乃大才也!相比之下,老臣的学问,便是小道了!”

治国治民之术,强国富民之法,这是大道!诗词歌赋,相对来说,就是小道了。

此时,朱元璋都听得有点意外。宋濂可是元末明初三大文豪之一,他竟然如此推崇自己的女婿,该是香山县的一切,太过震惊他了吧!

朱元璋可是记得,当初自己点驸马的时候,宋濂也在。张一凡做出了那首词,宋濂确实也是欣赏,但是远不到如今这个态度。

看来,那个香山县,真得很好!

想着这些,朱元璋甚至都有点向往,有种自己也亲自去一趟的冲动。

不过,他毕竟是皇帝,轻易不好离京,这个想法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在宋濂退下之后,朱标又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从他这个角度,又一次了解香山县的情况。

得到的结论,当然是没有例外,那就是一个字:好!二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

………………

在朱元璋了解香山县的时间段内,京师上上下下的人,也同样是在打听香山县的情况。

毕竟太子去香山县“走亲戚”回来,这绝对是个大事。

事实上,只要有实力的,其实在太子去香山县的时候,他们也都有派心腹跟着前往,然后又跟着回来。

韩国公府内,李善长就震惊了,再三确认道:“当真?”

世子李琪,同样是一脸无法置信的表情,跟着说道:“你不会是收了驸马什么好处,竟然这么替他说话?”

“冤枉啊,少爷。老爷,小人所说句句属实,一点都不敢夸张。要不然,少爷,老爷,您亲自去瞧瞧好了。小人敢保证,香山县确实如此的!”

李善长其实是相信自己派出去的人,只是因为这个汇报,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估了。甚至比之前在京师流传的香山县消息,都要离谱,他才难以置信。

此时,他经过确认之后,收敛了下表情,对心腹说道:“这次辛苦你了,自己去领赏吧!”

“谢老爷!”

看着心腹退出书房,李善长伸手揉了揉脑袋,感慨地说道:“真得没想到,这个小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之前以为只会嘴巴说说而已,看来真得是小瞧他了!”

“那怎么办?”李琪一听,顿时就问道,“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吧?”

李善长一听,看着自己儿子,脸色冷了下来问道:“如今他做出了如此成就的事情,简在帝心,谁还能撼动他?更不用说,他在太子心中的份量更重!至少两朝都能无忧!”

说到这里,他语气也冷了一分,训斥道:“我之前就讲过,不要硬来。如此他已势成,更是不能硬来。且再看吧,我就不信,人无完人,他会没有一点缺点?等他犯错吧!”

李琪虽然不甘心,可他已经被李善长教训了多次,就是头驴,也知道不能和他爹顶嘴,便只能先这样了。

看着儿子离开,李善长脑海中回想着心腹所禀告的内容,不由得赞出了声:“生子当如张一凡也!”

他如此,宰相胡惟庸也同样如此,先是难以置信,再三确认知道香山县比之前传言还要好时,硬是愣了很久。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有一种危机感。这个驸马如此本事,皇帝会不会让他来当这个宰相?

不过,历朝历代,都没有驸马当宰相的吧?

不可能,应该不可能!

那个小子,嘴边都还没长毛呢,怎么可能可以当宰相!太儿戏了!

可是,太子已经回来,香山县的一切必然会如实禀告皇帝,皇帝又怎么可能不欢喜?如果让他来当大明的宰相,把大明都治理地和香山县一样,皇帝肯定愿意的吧?

不不不,年轻人容易冲动,宰相之位,关系重大,就算年轻人一时做出了成就,也不能位居高位!

……

胡惟庸想得烦躁了,便去院子里散心,看看他心爱的猴子。

没错,胡惟庸喜欢养猴子,还让那些猴子都穿上衣裳,训练他们倒茶倒水。

然而,今日到了院子里,看着那些猴子,胡惟庸发现,他也开心不起来。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他儿子一闪而过,顿时就怒了,当即喝住他儿子骂道:“整天就知道出去鬼混,在闹市纵车狂驰,你就不能学点好,看看那张一凡,你羞不羞愧?我看你,连这些猢狲都不如!”

“那我也是您儿子!”

胡惟庸一听,顿时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这个不孝儿子,哪天摔死都不稀奇,真得是造孽了,要是那张一凡能是自己儿子,做梦都会笑出声来吧!

人比人,就是人气人了!

香山县的消息,在京师传开,引发了很多人的议论。这一次,很多人就相信了。

于是,就这么的,从前偏僻之地的香山县,名声传开,几乎成了大明朝名气最大的一个县了。

很多人听了之后,都动了想去看看香山县的心思。有条件的,甚至干脆动身直接去了,顺便就当去过冬了。

大约在太子回京的五天之后,朱元璋便有了动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寒门嫡女有空间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星际破烂女王 夜的命名术 鉴宝金瞳 男欢女爱 猎妖高校 不死战神 极品全能高手 神话版三国 小阁老 诸天从北帝开始 姜六娘发家日常 虚空塔 小师叔沉迷网络中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带着系统来大唐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寒门小郎中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我在美利坚当兵王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一来开无敌挂 花屋湘军传奇 东周策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汉末听雨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