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阉党

懒雪人

首页 >> 我不是阉党 >> 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太古剑尊 赤色黎明 大乾憨婿 第一权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特工之回到清朝 明末:边军不退 
我不是阉党 懒雪人 - 我不是阉党全文阅读 - 我不是阉党txt下载 - 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二章 东林党党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平、迁安等地的守军纷纷献城,让多尔衮以最小的代价隔断了京师和关外的联系。

王鹏君等人早已预计到了相关情况,并且给出了应对措施,所以崇祯并没有慌乱。

洪承畴拿下通州后便停止进军、转而开始整军。天津剩余的南直隶税银有将近一百万两,皆给了洪承畴。有了银子后,洪承畴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自己帐下的军队。

王鹏君返回京师后,第一时间便开始整顿锦衣卫,大量世袭的锦衣卫将士被王鹏君赶出锦衣卫。

锦衣卫分为三类:一类是军中将士——这些人属于核心五所和从属六所,核心五所的锦衣卫是天子的仪仗兵和护卫、其职责是驻守皇宫保卫天子,从属六所虽也有护卫天子之责,但由于其驻扎在皇宫外,所以其职责主要是维护京师治安;一类是打杂的——这些人属于功能六所,驯象所、屯田所、马军左所、马军右所、马军前所、马军后所,从名字就能看出用途;一类是缇骑——这些人属于南北镇抚司,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千户,这些人负责监察、刺探官员,侦办案件。

北镇抚司原本只审理钦办的案件,成化年间,五城兵马司的提督权从兵部转给了锦衣卫,让锦衣卫有了提督五城兵马司的权力。

原北镇抚司镇抚使梁邴不仅识大体、而且是杜勋的人,所以王鹏君把他升为指挥佥事、提督五城兵马司,锦衣卫最重要的衙门是北镇抚司,王善保被王鹏君提拔为北镇抚使。

核心五所王鹏君不敢乱动,功能六所不值得动,所以王鹏君主要是整顿南北镇抚司和从属六所,在王鹏君的整顿下,南北镇抚司和从属六所接近满编——拥有将近九千人。王鹏君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把新兵和部分京师锦衣卫带往军营特训。

为了避免崇祯猜忌,王鹏君启用了不少崇祯的人。

在王鹏君的提议下,天子赐服——京师锦衣卫皆可身着飞鱼服。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是二品赐服——京师锦衣卫的心气一下就上来了,走路都开始带风!

封王鹏君为永安伯、赐蟒袍玉带,并且锦衣卫上下皆赐飞鱼服,在外人看来,联名上奏折事件后,王鹏君的圣眷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加了。

“你们想干什么?”锦衣卫击杀田府护卫闯进田弘遇府上后,田府上下立即鸡飞狗跳,几名田弘遇的侍妾犹如没头苍蝇一般乱撞。

田弘遇以为锦衣卫是来抄家的,吓得当即尿了裤子。

“国丈为何不穿衣服。”王鹏君看着被锦衣卫拖出来的田弘遇、笑着开口问道。

“圣旨呢?老夫倒想看看我犯了何罪,竟然要抄家灭族。”田弘遇脸色惨白,满脸愤恨的说道。

“看这事闹的。”王鹏君摇了摇头后笑着说道:“国丈误会了,陛下并没有下旨让本伯查抄田府。”

“你好大的狗胆。竟敢私自调兵查抄勋戚的府邸,我现在就去跪宫门。”田弘遇闻言、胆气瞬间壮了起来。

“国丈又误会了,我可不是来查抄田府的。”锦衣卫搬来一张椅子,王鹏君坐下后翘了一个二郎腿。

“你一进门就杀我府上的护卫,然后驱赶家眷,不是抄家是什么?”田弘遇满眼都是怒火。

“本伯得了一张藏宝图,藏宝的地方刚好在田府,于是便想把地下的宝藏挖出来献给陛下,所以便来找国丈商量。谁知你府上的护卫竟然想刺杀本伯,所以锦衣卫便杀了他们,因为担心还有刺客,所以锦衣卫就搜查了一番,没想到惊动了国丈的家眷,国丈拿去压压惊。”王鹏君摸出十两银子,王善保接过后递给田弘遇,田弘遇接过银子直接砸向王鹏君,但却被赵二接住。

“田府那来的宝藏,你分明是故意折腾老夫,此事老夫和你不死不休……”

“伯爷,宝藏找到了,银子堆积如山。”

在梦中的世界里,田弘遇等勋贵的银子都被李自成给拷打了出来,李自成在京师拷打出数千万两银子。

王鹏君是暗地里抓了田府的管事才获取了埋藏银子的地点,否则田府那么大,还真不好找。

“天杀的王鹏君,老夫日你祖宗。”田弘遇撕心裂肺的骂道。

锦衣卫在田弘遇府上挖到元朝宝藏,光白银就有数十万两,此外还有各种珍宝财物、价值近一百三十万两——王鹏君把挖到的宝藏全部献给崇祯,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京师。

田弘遇上皇宫告状,崇祯没有见田弘遇,只是让杜勋带了一句话——上次让你捐银子时,你不是说田府已经一两银子都没有了吗?这些银子怎么可能是你的?

田弘遇被“抄家”的消息传至侯恂、张凤翼等人的耳里后,差点没把他们吓死,张凤翼和侯恂一直对王鹏君喊打喊杀,侯恂更是勾结田弘遇让王鹏君刚入京就挨了廷杖,所以两人自然担心王鹏君去他两家里寻宝。

京师文武官员纷纷上书弹劾王鹏君,结果全部被留中,东林党一气之下,组织官员去跪午门——崇祯大怒、三十多人挨了廷杖,差点没被打死。

勋贵们惶恐不安时,崇祯在次命户部筹集粮饷——这下子众人都明白了,藏宝图上有没有你家的名字,关健看你要不要体面,你不要体面就有人教你体面。

南京锦衣卫的战力有目共睹,虽然进入京师后、南京锦衣卫不允许配备火炮,但依旧能压着京营打,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闹事。

“永安伯,我们是自己人。我就不和你见外了,朝廷如今内忧外患,我是外戚,自然应该起一个表率作用,我应该捐多少才合适。”周奎是第一个来找王鹏君的勋贵。

“三十万两。”得罪一个田弘遇就够了,没必要把人都往死里得罪,所以王鹏君并没有狮子大开口。

“太多了。”周奎比田弘遇的地位高,也比他更贪财、更加会弄钱,这点钱对他而言不是大问题,但周奎闻言直接哭了出来。

“国丈若没有也可以不捐的。我在挖挖宝藏,说不定就能帮陛下筹集到足够的粮饷。”王鹏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我等外戚与国同休,当共赴国难,砸锅卖铁也得凑出三十万两。”周奎闻言吓了一大跳。

有了周奎带头后,勋贵们纷纷上门拜访王鹏君。

在京官员和士绅显然有骨气一点,没有人来问王鹏君,但捐的也不少,不过和勋贵相比还是差了一点,王鹏君并没有计较,一些廉洁没余钱的官员,王鹏君甚至禁止他们捐钱。

折腾了五日,一共筹集了将近八百万两白银。

虽然钱是帮崇祯弄的,但大家骂的都是王鹏君——崇祯终于明白了爪牙的好处!

王鹏君主张把这批银子交给内库,此举遭到文官集团的反对,以王鹏君、杜勋、曹化淳为首的利益集团和文官集团暴发了激烈冲突,崇祯是偏向放在内库的,但文官集团的态度异常坚决。

崇祯需要文官来平衡新近崛起的军事集团,所以选择了妥协——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洪承畴、孙传庭等文官不会和王鹏君、祖大寿等人结党,但他们可以抱团一次,就有可能抱团两次,谁也不敢忽视这股力量。

与文官集团的冲突虽然输了,但王鹏君并没有生气,这其实是他给户部挖的坑——大明未期官员的尿性,王鹏君自然是知道的,这么大一笔钱到户部,不贪腐才真是见鬼了。文官集团现在争得越厉害,事情暴发后,崇祯的怒火也就越大。

除非文官集团收敛,不在这笔钱上动手脚,否则王鹏君就能抓住他们的把柄。

最终的结果是六百万两入了国库、两百万两入了内库。

朝廷拔了七十万两银子给卢象升组建天雄军、拔了五十万两给孙传庭组建秦兵——由于高迎祥等人闹得厉害,在王鹏君的建议下,崇祯同意让两人前去平叛。

明军的抚恤银和赏银耗费了一百七十万两,补发在京官员的欠饷耗费了五十万两。

崇祯对王鹏君也采取了一些防备措施,一是任命周瞻为指挥同知,拥有对南京锦衣卫所有将官的任命权、京师锦衣卫不得干涉,并且允许周瞻在南京新建北镇抚司;二是让王鹏君把家眷接到京师;三是恢复了东厂的权势;四是启用钱谦益为礼部侍郎、拉拢东林党,以掌握舆论权——这其实是温体仁的提议,在温体仁看来,文官集团如果还不抱团的话,大明肯定会出现一个比魏忠贤更可怕的怪物;五是罢免了赵德业吏部尚书的职位。

崇祯虽然启用钱谦益,但依旧讨厌东林党,认为他们不能任事,只知道喷人,所以吏部尚书的位置并没有给东林党!

工部尚书薛国观升任吏部尚书——薛国观是阉党余孽,曾加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接连吃瘪的文官集团总算小胜了一场,所以士气大振!

东林党党魁钱谦益被重新启用后,东林党的声势一下便起来了,担任礼部左侍郎的钱谦益瞬间成为京师政坛的大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明星潜规则之皇 糙汉捡个小娇娇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太荒吞天诀 大奉打更人 拒绝表白校花:转身成为大亨 爆!全能站姐和顶流正主官宣了 深海余烬 被贬皇子!召唤华夏人杰纵异世 勤能补拙,从交公粮开始修仙 斗罗之转生成为武魂殿圣女 长生从听曲开始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 逍遥人生 天上掉老婆?不确定,亲一口看看 快穿之不幸的男配 民国谍王之我能搜集记忆碎片 港综:被坤哥抓去拍片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抗日悍将 我的谍战岁月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谋动天下 我在亮剑搞援助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晚明 
最近更新明末:乱世崛起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始更 大魏之曹氏虎狼 再造河山,从被女侠绑架开始 霸业天子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唯有华夏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 这县衙深藏不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 
我不是阉党 懒雪人 - 我不是阉党txt下载 - 我不是阉党最新章节 - 我不是阉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