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工匠

岚小榕

首页 >> 中华之工匠 >> 中华之工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从山贼开始 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乾憨婿 一品驸马 权臣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我的谍战岁月 
中华之工匠 岚小榕 - 中华之工匠全文阅读 - 中华之工匠txt下载 - 中华之工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十九、纠正两冤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说儿子要南下采购皇木,黄母有些担心,她放下筷子叮嘱道:“你这番外出,几个月能回来还不知道,这天南地北的,路上可不比家里,你一个人我是不放心。”老人说完,看了眼对面的楚大板说:“须带上大板同行,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黄师木连忙答应道:“娘尽管放心,这个自然,我明天回工部不要让他们再加派别人就是了,我和大板两人骑马下江南。”楚大板才听到奶奶说要让师傅带上自己下江南,还怕师傅不同意,如今师傅说骑马下江南,高兴得高声叫好,差点跳了起来。沐清看了他一眼说:“让你去是要在路上照顾好你师傅,可不是让你一路看风景,骑马游江南,别误了公事。”随后沐清又对黄师木说道:“这江南可不比京城,多是阴雨之天,出门在外,多照顾好自己,别让我们惦念。”黄师木连连点头并安慰大家,一家人都很高兴,在愉快的气氛中吃了晚饭。

第二天,黄师木在自家的院子转了一圈,又去木工房看了看,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家中的木料也所剩无多。黄花梨原木已经没有了,小板和木方还有两小垛,看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且多为小料,只能加工些椅凳。黄师木若有所思,他想了想,叫来楚大板,让他到别家木坊走走看,再到木料市场上去了解一下京城的木料行情。

黄师木交待完徒弟后离家来到工部,就南下要做的几件事与何尚书一一进行商量。首先是采购皇木,这是此次南下首要任务,所需银两,可凭圣旨和工部公文,让地方知府先行垫付,待回来后凭清单由户部与地方结算。黄师木说要顺路考察江南一带家具工艺和市场行情,何应瑞当即表示赞同。虽说他此时并不知道这是皇上的想法,但他明白:工部对江南手工业整体发展情况应该有个清晰的了解。如果能加大两地家具工艺技术交流和产品流通,不仅能优化提升京城家具制作工艺,同时反过来也会促进江南家具设计款式改进创新;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必将促使家具工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对其它各地方家具推广普及与市场效益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黄师木将自己要择机进一步深入到琼州岛黎家山寨、深山密林,从源头上去探索寻找良材佳木。何应瑞听了这一计划,心中一阵感动。他明白,这件事若做成了可是功利千秋的大事,不仅对工部、对天下工匠来说都是个大好消息,皇上也对此寄予厚望。

紫檀、黄花梨在当今木料市场中一直高高在上,其地位牢不可破,这一点毋庸置疑。除了其材质性能优秀外,也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在里面。近两百年来,其神秘高雅的紫色和富贵光明的黄色早已深入人心,符合人们传统的审美观;这两种材质一直占据着名贵硬木高端,其家具器物向来是那些对生活有着精细到极致要求的皇室人员及权贵人士的最爱。因此才会有良木贵如米的说法,并早已形成共识。倘若能找到新的可替代材,必将缓解当前木料市场因紫檀和黄花梨木料短缺所带来的压力,摆脱对这两种木料的过度依赖。一旦有新替代材出现,不仅大大降低家具的原料成本,还可根据材质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新款家具,让更多家庭能用得起硬木家具。若这一愿望能得以实现,必将对家具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令天下工匠欢欣鼓舞,造福子孙万代。

谈到这时,两人觉得此番南下的重要事项基本确定,松了一口气。接下来黄师木将可能经过的地点和行走路线进行了描述:第一站是江南苏州,大明硬木家具工艺的发源地。在这里要停留一段时间,维修三大殿所需要的梁、柱大料最好是能在这里解决,不仅路途不远,还有着大运河运输上的便利。接下来沿杭州南下时,要寻路而行,目标广州。到了广州后,若能采购到的所需的紫檀、黄花梨木料,则完成了“皇木采购”任务。接下来再渡海到琼州岛,这里是黄花梨的原产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树木也是这样。生长黄花梨的地方,一定会有其它良材佳木相伴而生,大自然生养万物,必不会厚此薄彼。

谈到中午时,何尚书要黄师木在工部挑选两位随行人员。最好是年轻力壮、会些功夫,一路上可保安全;至于沿途所需费用银两,可先预支。黄师木对何尚书的关心表示感谢,婉拒了派人随行的提议,恳切地说道:“如今皇上新政,面对各种困难,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还是一切从简。如今天下太平,我个人的安全不成问题。我已答应母亲的要求,只带一位徒弟随我南下,沿途吃住也都方便照应,其它就不要考虑了。”何尚书听了这番表白有些感动,这还真是为朝廷考虑;满朝臣僚尽说黄师木人品端正、做事尽心,今日看来果不虚传。

“贡木”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太祖定都南京开始修建宫殿时,并不是向商人购买木材,而是规定由各地进贡。后来由于需求扩大,各地进贡的数量和种类都已满足不了朝廷所需时,这之后才开始进行多渠道的采购。而大规模的采办是从永乐朝才开始的,永乐十四年开工修建紫禁城,由于皇城扩建,宫殿及各级官府衙门建设都需要大量木料,这时若不放开木材开采的禁令,增加“皇木”的供应渠道,是没法满足建筑所需。于是朝廷开始委派官吏在全国各地大规模采办木材,直到万历朝的二百多年时间里,虽不定期但大约每间隔十年要采购一次。“皇木”大多来自两广、四川、贵州等地,仅嘉靖二十六年在贵州就采一万五千七百二十根,以楠木居多。对于名贵硬木,因采办不易,当时进量也不大。

到了正德朝时,由于家具器物用材需求加大,“皇木”采购开始过于频繁,而有些经办此事的官员则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在地方多采购,把多出来的部分外运到江南一带私自销售,更有甚者,借“皇木采办”敲诈勒索当地百姓以饱中私囊。后期朝廷发现了由地方官员采办“皇木”出现的弊端,改为招商采办;由工部出面操作,朝廷出钱,委托给木材商人经办。旧的弊端消除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木材商人投机取巧,官商勾结,采取压价收购;在材质等级上进行克扣,损害底层利益,导致民怨沸腾,危机四起。

由于大量频繁的采办皇木,耗费了朝廷巨额银两,以至使得国库空虚。正德年间,刘伯跃在湖广、贵州、四川一带采木,竟用银三百三十九万余两。如此劳民伤财地到原木产地去砍树,不仅严重损耗了国力,也给当地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采木的危险性也很大,当时地方官府组织伐木人员进山之前与家人告别的场景,直如生离死别。每年死于采木的人都有数百,伤残的更是多以千计。以至于川蜀、贵州一带的山民,谈及采木,无不泪下。这巨大的耗费最后还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由此加大了向民间摊派的额度。处于底层的平民本来还未达到温饱状态,生活因此更加困苦不堪,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大片森林被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些地方经数百年之久仍无法恢复到原有状态。

自万历朝后期,皇木厂所存名贵硬木经过多年消耗,已所剩无多。尤其是紫檀、黄花梨贵重木料,更是十分缺少。由于新登基的天启帝对木作手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设计家具,还乐于亲力亲为,他的这一爱好带来的影响对活跃家具市场产生了积极作用。此时天启帝在木器制作上已是小有成就,可正当他酝酿新的设计蓝图,兴趣正浓时,却发现营造处的存料已无法满足他实现这个愿望。因此才找来何应瑞、黄师木二人商量,由工部派人到两广、海南一带采办皇木,而采办皇木,一直以来都是工部侍郞的分内之事。

就在黄师木为南下采办“皇木”而做准备的这几天时间里,一件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虽说这算不上特别重要的事,可在当时还是引起了轰动,且影响深远。天启二年五月,这天上朝,户部左侍郎陈大道上书,建议恢复张居正原官,为其请恤。书中罗列出张居政执政期间的二十项功绩,开启了万历一朝复兴先河。虽说天启帝朱由校年少,但他也知道张居正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影响,其功过是非天下人皆知。张居正辅政十载,天下大安,其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生产持续发展,国库收入增加,其功不可泯。天启帝同意“准复原职,予祭葬,谥号酌改,房屋未变价者准给子孙奉祠居住”。

这件事在朝野上下产生了极大震动,议论纷纷。新天子登基一年多,就敢将其爷爷钦定的铁案推翻,等于是向满朝文武,向天下人阐述自己的执政观点。足以证明天启帝是位敢做敢为的君主,决不是后人眼里只喜欢木作的傀儡。由于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得当,赢得一片赞美之辞,给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带来大明复兴的希望。而随后发生的另一件事,更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感叹不已。

这一日,有方孝孺第十世孙方忠奕来京上贡,伏阙上书,请求准予认祖。原来,方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值文渊阁。当朱棣的靖难大军攻入南京时,因拒拟诏书,大骂朱棣,被诛十族。也是天不绝其后,其幼子方德宗有幸逃至宁海魏泽处。魏泽也是担了天大的风险,冒死密托其学生余学夔将他带至松江岛,靠织网为生,总算保留了方孝孺的一线血脉。今要为方孝孺正名,这可成为摆在天启帝面前一个天大的难题。

这一历史事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已作古,事情也过去了二百多年,所以当天启帝看过方忠奕的上书时,感到这事十分棘手,难以抉择;不由得愁眉不展,在殿内踱来踱去。如果为其翻案,那是要全盘否定先祖永乐帝的一切所为,这也等于变相承认其执政的错误和对大臣的残暴,而弄不好自己也会落个千古骂名。但如果驳回其请求,方家的血案就再也没有昭雪的可能,这不仅是对天地不敬,也是对后世读书人的不公。且这一公案,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无论是对还是错,当年的对立双方,持刀人和受刑人都已成为历史,不必要再去纠结。而今要做的是对历史要有个交待,这也是大明朱家王朝展示给天下人的一份坦诚。这事件的处理已不再是表面上的谁对谁错,也不会有谁得谁失的问题;但却向天下人表明了大明朝廷敢于正视历史,不回避问题,从良心上给当事人后代以抚恤,是件感动人心的事,对朝廷未来决策和争取天下人心必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想到此,朱由校想起了昨天孙承宗给自己讲的汉史,对其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感触很深。但他苦思半晌,却想不出良策,一脸忧郁的回到坤宁宫。张皇后正在看书,见皇上闷闷不乐的进来,知他心中有事,将手中的书放下,起身去拿杯子倒茶。朱由校走上前问:“皇后所看何书。”张嫣歉意的说:“闲来无事,却翻出一本《涅盘经》来;平时遇到有些想不通的事,偶尔会从这里得到些启发。”朱由校一听,来了精神,忙说:“我正遇一难决之事,苦思许久,也无解决之法,你快给朕讲讲,思路在哪里。”张嫣一听,知道自己说走了嘴,心想,皇上面对的都是各地上呈的奏折,是军国大事,决策往往涉及天下万民安危,事关社稷存亡,哪能如此草率的从《涅盘经》上来找答案。忙赔罪说,请宽恕臣妾妄言之罪。妾只说是生活上的寻常小事,哪能和朝廷大事来相提并论。朱由校看到皇后紧张的样子很可爱,不想让她害怕,连忙安慰说:“皇后不必担心,那些生活中看起来平淡的些许小事,才是最接近事实真相。”张嫣听了这话更是不解,哪料朱由校又说:“你来给朕读一段,就读你才看的,朕听听,可能理解。”

张嫣这才捧起书来,正了正神色,轻声念诵:“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读到此时,朱由校茅塞顿开,一个念头像火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来了灵感,当即有了思路,脱口说:对,就从这入手,一切因或果都缘自业报。

看到皇后茫然的样子,朱由校便将方孝孺十世孙方忠奕上书一事说出。方孝孺本是江南读书人的楷模,且为人正直,只是不识时务,违逆了成祖爷,结果满门灭口,惨及十族。

正是: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龙魂侠影 瑜伽老师花样多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春满香夏 逍遥人生 我不是戏神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 祁同伟:胜天半子,我要逆天改命 六零之老苏家的金凤凰飞出来啦 重生,从亲奶奶诬陷我偷钱开始 千秋我为凰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人道大圣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何不同舟渡 谁让他觉醒天赋的? 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锦衣谍影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唐土万里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百战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明末:边军不退 异域之星球领主 最后一个道士Ⅱ 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最近更新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 逆境富豪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镇西王:天下霸业 明朝最真实科举 三叉星玉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焕光划夜 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昭和 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 随身兵工厂,我造反天下无敌! 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 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一天一选择,我成就无上帝皇 异世崛起:最强争霸系统 
中华之工匠 岚小榕 - 中华之工匠txt下载 - 中华之工匠最新章节 - 中华之工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