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首页 >> 大唐之楚王之治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武神主宰 赤色黎明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二章 税改新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接到朝庭最新的政令后,各县官员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只能奉令,而县尉们则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带着衙役兵丁,为税警所圈定办公地点、准备账册档案,让新到的税务警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工作中。期间,只有少数几县发生了不遵朝庭政令的苗头,但随即被府衙和各地县尉联手按了下去。

赵三是雍州府三原县仁里乡十里铺(庄)的一名农户家长,今年已过四十,上有六十岁的老母需要奉养,中有娘子梁氏,下有四个孩子,从十七岁到九岁,原来有田七十亩(唐亩,500平米\/亩。因关中人口密度大,授田不足),一年到头,辛苦各地,所得谷物交完租庸调后,维持一家温饱都困难,平时不得不指望去寻找些野菜、打些野味补充,才能撑过一年。今冬大雪,眼见冬麦已经撑不住了,明年的收成肯定减少,赵三急得是焦头烂额!

这天早上起来,又是一个下雪天,赵三都要骂娘了,这老天爷是不让人活了吗?上午九点多时,村里的里挨家挨户的大叫着,让村民们出来,到村头的空场里集合,有县里来的官人要宣布重要的事情。赵三随着村民们一起向村头走去,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今冬雪灾,是不是官府要对他们这些灾民赈济?忐忑的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又加赋税啊!

数百名村民在村头聚齐后,里正让大家安静,然后一位县衙的吏员站到广场的石碾上,大声宣读着雍州府衙出具的告示,每念一段,就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告示只有几百字,吏员解释完后,村民们都是一片寂静,大家耳朵里是听明白了,但心里却是不敢相信——自很久之前就实行的租庸调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竟然一下子就取消了,怎么能够让他们敢于相信?

吏员之前已经宣布过两个村子了,知道农户们很难相信这事,但新任的县令、县丞、县尉等上官都要求一定要传达清楚,让农户们理解并配合,于是他只能大声解释道:“这是圣上和楚王的恩典,从下月初一开始,我们雍州府境内的所有百姓家的租庸调全部停止,朝庭只会按照各家拥有的田地数量征收一项农业税,其余皆免。农业税的比例,上田收三成地租、中田二成半、下田二成。”

下面的农户中有人试探的提问道:“那徭役呢?”

“没有徭役!”吏员坚定的道,“圣上和楚王体恤百姓,明确规定,除了农业税,其他一切皆免,包括徭役!”这话一说,村民们终于确定了这是真的,顿时一片大哗,许多老人已经激动的大呼“圣上万岁”了……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雍州府的各地,在百姓关心的注视下,一队队县衙吏员带领的土地评定小组开赴乡间,开始丈量土地、评定等级,有楚王府派出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有各地贫苦百姓的积极配合,整体进度飞快,足可以在月底之前完成这项工作。

随着土地丈量工作的开始,更多的大地主开始卖出土地,市价再次下跌,甚至低到了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不少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已经开始想办法筹资借钱进行购地了,毕竟拥有自己的土地执行是无数农民的心中执念。

此时的长安的皇城里,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在民部空出来的度支司公房悄然挂牌——农田司,从各个部衙抽调出来的数十名官员入司办公;随后,这些官员接到了第一个任务,离开皇城,分赴东、西市的牙行,开始以原市价一半的价格大肆收购雍州府辖区内的土地,而且直接以足量的金、银、铜币交易,短短一天,就收购了长安附近各县近70万亩的各等农田,而且放出消息,明后几天继续收购田地,全部现金交易。

截止到月底,几天时间里,农田司收购的田地达到了175万亩,几乎占到了雍州府所有已耕地的五分之一,以每亩地平均3贯的价格计算,花费的金钱超过了525万贯,让不少暗中观察的人大感吃惊,不明白朝庭哪来的这么钱?如果他们有幸能够询问楚王,就会听到李智云自豪的回答他们:老子有的是金、银、铜、铁、锡,更有这个世界人都没见过的高速铸币机,分分钟就可以买下现在的大唐,这点钱算什么!

农田司收购的这些土地,一部分会以朝廷的名义官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耕种,朝庭只会收取平均二成半的地租,并提供种子、肥料、耕牛、技术指导等式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另外一部分土地,会建成大规模的国营农场,进行集约化耕种,以期在一段时间后,成为保证国家粮食生产的主要力量。

十一月廿六,下午,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入宫求见李世民,先是郑重声明自己没有针对楚王的意思后,才奏明说,目前进行的新税制改革引起的问题太过严重,不只是影响了世家大族和地方豪绅的利益,对大唐元从功臣和新朝功臣的勋贵们的利益也损害巨大,如果再进行下去,恐怕会引起朝堂不稳。因此,长孙无忌奏请李世民,对新税制缓行。

听完这些话,李世民很是失望,根据百骑司和军情司的报告,自己的这位大舅哥近期多次密会关陇士族的代表,在得到了大量利益之后,成为了新一代关陇士族的代表,这才有了今日的入宫奏请。对此,李世民十分痛心,心中的感觉就像是五郞所说的那样:

“有些人在一无所有时,想着的是奋起反抗,打破旧有势力的枷锁,但当反抗成功、自己成为统治势力的一员后,他就不自觉的站到了另一边,成为维护这个势力的守卫者,甚至主动开始打压自己之前所存在的阶层,以维护自己现在的利益。这种行为说不上什么背叛,只是一种动物界的本能行为而已!”

对此,五郞的说法是:“朝庭中的勋贵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但是,作为皇帝就不能如此去想!皇帝要想让自己统治的国家强盛、百姓富足,就必须要从天下大局出发,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谋福祉!为此,皇帝就会与勋贵阶层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如果皇帝退缩了,那这个王朝就会重新落入朝代兴替的历史规律中,渡过最初的兴盛后,逐渐衰退成前朝末年的模样,最后被一个新兴的王朝取代。”

五郞提出了解决办法:“这种情况是考验一个皇帝政治手段的终极考题——平衡皇族、贵族、士族、官员、军队、商人、百姓之间的关系!之前的王朝都是因为此类原因而崩坍的,而大唐王朝有了新的选择——实行‘天界’的规则,用新式制度和法律解决问题,奠定王朝延续的基础!当然,在些期间,会有流血和牺牲,跟不上新制度的人或阶层会被淘汰!”

心中有了这样的认知,李世民越来越觉得长孙无忌有些不识时务了,想起五郞对其评价还真对——心性狡狭,善走偏峰,且私心甚重、功利为上,作人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打天下时,可用其狡,治理天下上要防止其谋私擅权,否则尾大不掉,必致口患端。

于是,李世民开口道:“辅机,那你认为这个新税制施行后,对朝庭是否有利?”

长孙无忌犹豫了下,才道:“长期来看,应该是有利的,但是现在施行,会遭到极大阻力,请圣上慎重。”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明白了,你退下吧!”说完,低头继续阅读身前案上奏章,不再理他。

长孙无忌单独奏对时还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冷遇,但现在两人的身份有别,只能躬身退下。出宫之时,他还在想:自己今天的面圣是不是错了?但仔细回想了下前面的情景,自认为没有失礼之处,虽然圣上的神色有些不豫,但应该不是因为他的话吧?他在自我安慰。

身后,李世民看着他的背影,脸色沉了下来,这个舅哥不能再担任要职了——这不光是对他的惩罚,更是对长孙一族的保护!至于他是否理解,这时已经顾不得了,大不了一会儿给观音婢解释一下吧!

十一月廿七,一早,承事厅发布皇帝中旨:撤销吏部、御史堂,于政务院之下,设立人事部、监察部两个部门。

人事部统管全国公务人员的聘用、派驻和考核,监管民间人力资源资格认证,合并原吏部、礼部的相关部门,下设国家考试院、公务员司、绩效考察司、人力资源司等部门,以政务院副总理裴矩兼任部长,原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去职入议事厅为议员。

监察部负责对国家各部门公务人员、道府县官员的履职考核、日常行为的监管、调查、审查等工作,由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检校赈灾司司丞魏徵出任首任部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嫡嫁千金 明星潜规则之皇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大奉打更人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魔艳武林后宫传 猎艳江湖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天赋是长生,我能交易寿命买神职 洛公子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名门艳旅 春满香夏 我本无意成仙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谍云重重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锦衣谍影 大明风流 迷踪谍影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我的公公叫康熙 
最近更新大明无敌电商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 寒门潜龙 盛唐华章 三国:三分天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我在洪武开商铺 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 枌榆草木长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从敌国开始征战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