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首页 >> 大唐之楚王之治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带着系统闯南洋 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 贞观憨婿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一权臣 武炼巅峰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十七章 雷霆朔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一月初九,凌晨3点,横山大营中的军兵饱餐战饭后,分批开始出发。第一批是绥州总管刘大俱,延州总管段德操、庆州都督孟孝敏率领本部的各5000人马,他们的任务是兵分三路,赶赴朔方城的南、北、西三面,封锁城中军兵外逃的路径。

3点40分,第二批出发的是近卫新军,1400人乘坐七十辆大集装箱卡车,其中十辆,车厢中装载的就是李靖口中的攻城神器。

其后,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二人率领5000骑军跟上,做为第一波的进城部队。说实话,到现在两兄弟心里都不踏实——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千多人的新军如何攻破城高墙厚的朔方城!不过军令难违,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4点整,刘旻、刘兰成率领夏州边军7500人,分乘马车、骡车等出发,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的行动,两个夏州的副主官早在接到统帅部命令时就开始搜集骡马、征集打造大车,终于保证了此次战斗的需要。

5点整,李靖和柴绍率领2万人的中军拔营起兵,沿着前面军队开出的道路全军西进,执行此次楚王亲自制定的灭梁计划。

早上7点,天色渐亮时,朔方城头的守军突然发现:城外不远处出现了大量的军队,打着的是大唐旗号,紧急示警之后,梁国守城将军李正宝急忙上城观看,发现南、北、西三面俱有唐军到来,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唐军并没有攻城的态势,好像只是围困!这是在干什么?要知道,朔方的城墙高达五丈,军兵近八万,城中积蓄的粮草无数,就算被大军围城,也足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就这样围三阙一,希望他们害怕从东门逃跑?这岂不是太可笑了?

还没等李正宝想明白,有亲兵来报,东城外也出现了唐军,不过非常奇怪的是,最前方列阵的部队都是骑兵,没有攻城的样子。李正宝不敢大意,急忙又跑到东城墙,打眼一看,数百步之外,有至少5000骑兵列阵,除了高举的唐旗之外,将旗上则写着硕大的“薛”字,他心中一震——难道是薛万均或薛万彻兄弟来了?这两人可是着名的猛将啊!但对方只有骑兵,如何能够攻城?难道是来示威的?心中这么想着,李正宝还是急令亲兵下城,向王宫中的梁师都报警,并询问是否出城迎敌?

宿醉未醒的梁师都被叫醒后,听到朔方四门各有5000名唐军骑兵围城,先是一惊,后又哈哈大笑,狂妄地道:“区区两万兵马就想打下朕的朔方,简直是在做梦!传令下去,不许出城迎战,守好城池就好!哼!唐军这是在设下埋伏、诱我出城,不然岂会只用骑兵围城?朕怎会如他所意!”随后,就再不以为意,仍是回大睡起来。

此时,在薛氏兄弟的部队后面,一千余名近卫新军已经列好了阵形,几十名新军士兵在教官的指挥下,从那十辆特殊的集装箱卡车上卸下了十辆样式特别的自行汽车炮——其实就是地球位面上,美军在悍马军车上安装了一门105mm超轻型火炮,名叫“鹰眼”火炮系统的玩意儿。这是李智云在生化危机位面收集到的战利品,是他准备用在近卫新军师一级的打击力量,这次提前让梁师都尝尝鲜!

“鹰眼”火炮系统,以4x4驱动的悍马军车为载体,保留前排独立驾驶室,后车厢改造成平板式的火炮平台,可360度旋转,配备一门超轻型的105mm火炮(仅重1100kg),炮管长3990mm(38倍径比);使用人工装填时,最高射速6发\/分钟;使用高爆榴弹时最大射程11.5公里,使用增程弹的最大射程15公里,采用混合软后座技术,大幅减轻火炮射击时的后座力;使用数字火控系统实现火炮府仰和横向运动的电子控制,可实现射程内的超精确控制。

十门鹰眼火炮列成一排,一名终结者教官亲自担任操控手,联网成一个小型火炮集群,每门火炮由一名经过训练的新军士兵作辅助操控手,四名士兵担任装填手,待这些新军士兵能够熟练操控后,教官就可以只负责指挥监控了。

得到后排新军发来的准备完毕信号,薛氏兄弟一左一右,各带一半骑兵横向移动,让出中间100余米的射击通道。直到这时,两人还不知道自己身后是什么情况,但之前他们都得到了元帅李靖的明确指示:新军的攻击开始前,一定要蒙住自己和战马的耳朵,之后会有雷霆之音!当时他们不明白,还认真询问过,李靖只能以“天上骤雷落身前”来形容,嘱咐他们一定要照做,否则将会惊马惊人、贻误战机!想不明白的情况下,两兄弟选择了照做,严格要求手下的骑军——军规森严,玩笑不得!

7点10分,新军士兵开始以班为单位上前检查薛氏兄弟率领的骑兵队列,确保人马都堵住了耳朵,期间有不少桀骜不驯的悍卒不以为意,新军士兵也不以为忤,明言这是楚王命令,抗命不遵者,战后追责;当然,如果真是不惧楚王神器的雷霆之声,那就堵好坐骑的马耳,这点倒是所有骑兵都会遵守,毕竟他们都知道战斗中战马受惊就麻烦大了!在楚王威名的震慑下,绝大多数的骑兵都听信遵守了,剩下的少数几人已经无关大局。

7点15分,薛万彻打马上前劝降,遭到李正宝的拒绝,其他梁国士兵看到唐军数量不多,也没有害怕惊慌,有些士卒还叫嚣着“大唐兵弱,敢来战否”?

7点25分,薛氏兄弟的5000骑兵都已经护耳妥当,时刻准备着纵骑突击。

7点30分,炮列最中间的两门火炮开始试射,“咚!!咚!!”两声巨响炸裂在天地之间,城墙上下两军俱是大骇!唐军骑兵中没有堵好耳朵的数十人直接吓得掉到马下,却根本感觉不到身上的疼痛,大张着嘴,脑袋里嗡嗡作响——这时,他们是不是后悔就不知道了!

城墙上的梁军却是吓得肝胆俱裂!他们耳中听到雷霆巨响,眼中却看到高大的东城门被一轰而碎,其上的门楼都瞬间崩塌;而那个原来有些犹豫、还想待价而沽的守城将军李正宝直接被这两炮给带走了,尺骨无存!(历史上,此人投降了唐军。)

接下来就是大唐近卫新军重炮一连的表演了,长达15分钟的急速射,十门105mm榴弹炮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向朔方城东城墙发射了300枚高爆榴弹,直接把朔方城开出了一面台!

面对朔方城的薛氏兄弟都被惊呆了,耳中虽然塞着丝絮,但还是被骤雨般的炮声给震着了,看着眼前高达五丈的坚固城墙如纸糊的一样轰然塌下,一时竟然惊住了,然后他们看到了一千余名身着新式军服的新军士兵端着步枪,从自己的骑兵队列让开的中间通道开始向前冲锋……

甩了甩轰响的脑壳,薛万彻大吼一声:“儿郎们,随本将冲锋!”摧动胯下有些焦躁的战马,挥舞着马槊,向城内杀去!身后,一众刚回复了清醒的骑兵们不及多想,也齐齐摧动战马跟上,5000大唐骑兵呼啸着冲进了朔方东城!等新军士兵跑步赶到时坍塌的城墙时,这些骑兵已经突入了内城。

在新军之后刚刚赶到不久、布阵休整的夏州边军同样被炮声震撼的不行,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之前列阵的骑兵和近卫新军开始向城内突进,顿时处于懵圈当中。

夏州长史刘旻经验丰富,最先反应过来,他立即举枪大喝:“朔方已破,全军突击!”

旁边的夏州司马刘兰成也马上反应过来,一挥手中的长槊,大吼道:“夏州儿郎,随我冲,收复朔方,就在此时!”

在两人的带领下,7500夏州边军狂兴大发,跳下骡马车辆,挥舞着兵器疯狂冲锋——对于这些在夏州坚守奋斗了数年的边军来说,最后胜利的时刻突然就到来了,此时不拼,还待何时?在这种心思这,夏州边军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随着两位主官杀进城中,开始完成战前的作战任务。

大唐新军火炮发射出的300枚高爆榴弹的爆炸,不仅摧毁了朔方的东城墙,也击溃了梁国守军的信心,东面城墙因为面对大唐,是最为坚固强力的,但仅在数息间就被彻底击破了,城墙上的数千守军尸骨无存,这种仗没法打!所以,当薛氏兄弟带领的骑兵入城时,基本没有遇上什么成建制的抵抗,所到之处,梁国军队齐皆跪地求饶。

朔州城内反应迅速的一些豪强富户等人,听到东城传来的雷霆之声,感觉到大事不妙,带着亲眷家丁奔向其他三门,甚至与守门的梁兵发生了流血冲突,好不容易打开城门,入目的却是阵列整齐的大唐军队,顿时齐皆瘫倒在地,更无半点反抗之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大奉打更人 魔艳武林后宫传 天赋是长生,我能交易寿命买神职 洛公子 福艳之都市后宫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深海余烬 囤物资进空间:七零知青要下乡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都市皇宫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动漫之后宫之旅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六零:高级军官暗地里是科研大佬 黑暗血时代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后宫春春色 重生,从亲奶奶诬陷我偷钱开始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谋动天下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寒门宰相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大明无敌电商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 楚汉群英传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三国秘事第二部 奋进 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 混在大唐的工科生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