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首页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九殿下,王妃又飒又狠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嫡嫁千金 逆天剑帝 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狱卒:简化融合万法,我为长生仙 武映三千道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灰烬领主 不想当大师兄后我开始听到心声 
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 周易哲学解读全文阅读 - 周易哲学解读txt下载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左传》与《周易》(三十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八章:《左传》记载人们对《周易》一书的运用对后世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左传》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对《周易》一书的引用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续)

3.汉以降对《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一书的引用

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一书里有“《易》曰:‘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这里的“《易》曰”内容,是《易传·序卦》里的内容。

晋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十里说“《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这里的前一个“《易》曰”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说卦》,而后一个“《易》曰”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葛洪引用这些内容时皆称为《易》,这些《易》称,显然是《易经》(即今本《周易》加《易传》)的简称。

西晋陆机的一篇《辨亡论》里所引用的“《易》曰”。

如“《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

“《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

这里的“《易》曰”内容并不是出自《周易》里的内容,而是均出自于《易传·彖》文。

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里,也有对《易》的论述,以及“《易》曰”的引用。

如“《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里的“《易》曰”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

《文心雕龙·诏策》里云:“《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

这里的“后以施命诰四方”,是《象传》里的《大象》文里的内容,而这里的称法,尤其显得特殊。

《文心雕龙·诏策》里又说:“《易》称‘君子以制度数’”。这里的引用内容是出自《易传·象》里的内容,同样说是《易》里称。

《文心雕龙·议对》里说:“《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

这里却又称“《易》之节卦”,事实上“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这句话并不是《周易·节》里的内容,即使今本《周易》里的“节卦”被增加进去“九·六”爻题外,并无这句内容。而这句内容本是《象传》里的《大象》文里的内容,正确地称法是“《象传》对《周易·节》的阐释说“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这才概念不相混淆。

《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征今者也。夕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济》九三,远引高宗之伐;《明夷》六五,近书箕子之贞,斯略举人事,以征义者也”。

这里出现的“《既济》九三”与“《明夷》六五”,是通过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里的两卦名称和爻题的称法。虽然这里是把今本《周易》用《易》称,但这个《易》却不是《易经》的简称,实乃是指《周易》。不过刘勰所认为的这《易》,已是文王搞出的一部卦爻式《易》,这是错上加错的说法。

《文心雕龙·附会》:“此《周易》所谓‘臀无肤,其行次且’也”。

这里出现的《周易》称谓,可是很少见的称法,这里引用的内容确实是《周易》一书里的内容,这种称法无疑是正确的。

总之,《文心雕龙》里对《周易》与《易传》的引用称法是混乱的,也是概念混淆的。如引用《易传》里的内容时,有称《易》,也有称《易》而后面连缀《周易》里的某一篇名和《易传》里的名称(如“《易》之姤象”)。也有把本属《易传》里的内容,用“《易》之节卦”来称,而成为了今本《周易》某卦里的内容。也有把今本《周易》里的篇名和爻题的点出而归为文王之《易》。当然也有一处正确地称法,引用《周易》里的内容,又用《周易》之名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选,本名《文选》,因为是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所以也称《昭明文选》。原三十卷,唐显庆(656-661)年间李善曾为之作注。开元(713-741)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为之合注,称“五臣注”。宋人合二本为一,称“六臣注文选”。在《昭明文选》注释中有大量的引用《周易》与《易传》里的内容,但无论引用属《周易》里的内容,还是属《易传》里的内容,则引用称法不是用“《周易》曰”,就是用“《易》曰”。

如:

“《周易》曰:‘正家而天下定’”。(这内容是出自《易传·文言》)

“《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这内容出自《易传·系辞》)

“《周易》曰:‘嘉会足以合礼’”。(这内容是出自《易传·文言》)

“《周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这内容是出自《周易·谦》)

“《周易》曰:‘屯,元亨利贞’”。(这内容是出自《周易·屯》)

“《周易》曰:‘系用徽纆’”。(这内容是出自《周易·坎》)

“《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里的内容是出自《周易·蛊》)

“《易》曰:‘潜龙勿用’”。(这里的内容是出自《周易·乾》)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里的内容是出自《周易·乾》)

“《易》曰:‘贞固足以干事’”。(这里的内容是出自《易传·文言》)

“《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此内容是出自《易传·彖》)

从《昭明文选》注释中所引用《周易》和《易传》内容的称法来看,唐朝时期把《易传》内容也称《周易》了,这可是出现的一种新称法,这种称法自然是一种错误的称法。

从唐朝的典籍里出现的把《易传》里的文章归到《周易》的称法里,这可是史无前例。为何在唐朝人眼里,用《周易》称谓,而引用属《易传》里的内容呢?自汉朝把《周易》与《易传》尊奉为五经之首,《易经》的内容,也就是《周易》加《易传》。此后至唐,凡引用《周易》,或《易传》里的内容,皆称《易》,即如同这《昭明文选》注释中一部分所引用《周易》或《易传》内容的称法那样称“《易》曰”。显然《昭明文选》注释里出现的“《易》”称,就很好理解,是《易经》的简称。可这“《周易》曰”里的内容,却同“《易》曰”里的内容,就让人不可思议了。

因唐朝出现的《周易》称谓里所引用的内容与《左传》里出现的《周易》称谓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我们接着看唐朝其它典章书籍里出现的《周易》或《易》称所引用的内容。

唐朝房玄龄《谏伐高丽表》里云:“《周易》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其为圣人乎?’”

这个“《周易》曰”里的内容,是出自《易传·文言》里的内容。引用《易传》里的内容,当然不能称“《周易》曰”,只能称“《易传》曰”。即使用“《易》曰”也是可以的,因自汉朝已形成用《易》称而引用《周易》与《易传》里的内容,用《易》称,如同《易经》的简称。而这里把《易传》里的内容用《周易》称谓,就混淆了《周易》与《易传》的概念。

唐李百药的《封建论》里有:“《易》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况乎人乎’”。

这里的“《易》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于《易传·彖》文里的内容,将属《易传》里的内容称《易》,是视为《易经》的简称。

北宋时期里,一些书籍里也有引用《易经》里的内容。

邵雍的《皇极经世·观物篇》:“《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

这里的“《易》曰”内容是出自《易传·说卦》。

《皇极经世·观物篇》:“所以圣人有言曰:‘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这里的所谓圣人之言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而不说“《易》曰”,却称“圣人有言曰”。

还如:“所以圣人有言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斯之谓欤?”

这是出自《易传·彖》文,不过这里也不称“《易》曰”,而是称“圣人有言曰”。 这是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为,孔子被尊奉为圣人,自然所引用《易传》里的文章,也就称之为“圣人有言曰”。

《周敦颐集》卷二:“《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中华书局出版)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也称“《易》曰”。

《张载集》“正蒙”里云:“如《易》所谓‘利用折狱’,‘利用刑人’”。

这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周易》。

又如:“《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其之谓乎”。

这里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彖》文。

通过宋朝人的所引用《周易》或《易传》内容而基本上是保持汉以来的称法,用《易》称,即《易经》的简称。但也有学唐朝的错误称法,即把《易传》内容归到《周易》称谓里,如朱熹就是这种错误的称法者。

明清时期对《易经》的引用。

明朝王阳明《传习录》里云:“《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

这是论述《易》,“初九,潜龙勿用”,这是属《周易》里内容。

如:“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前一个《易》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于《易传·文言》,而后一个《易》称内容是出自于《易传·说卦》。

明朝袁了凡的《了凡四训》里也有以《易》称,而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里的内容。

如:“《易》为君子谋……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易传·文言》里的内容。

如:“《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此句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系辞》。

又如:“《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这里的“《易》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彖》文里的内容。

《了凡四训》一书里凡以《易》称,而引用的内容均是出自《易传》里的内容,并无引用《周易》里的内容。后封建社会里做学问的人,多重视《易传》文章,而轻视《周易》内容,只因为是把《周易》看待成卜筮之书的缘故。

李贽的《焚书·夫妇论》里也是只引用《易传》里的内容,同理以《易》称。如:

“《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资始资生,变化无穷。保合太和,各正性命’。夫性命之正,正於太和;太和之合,合于乾坤。乾为夫,坤为妇。故性命各正,自无有不正者。然则夫妇之所系为何如,而可以如此也夫,而可以如此也夫!”

这里“《易》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彖》文(但有出入)。

清朝王夫之的《周易内传》一书里,也有《易》称所引用的内容。

如:“唯乾坤以纯为道,故《乾》曰:‘时乘六龙以御天’,又曰:‘无德不可为首’”。

这里的“《乾》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文言》。《文言》是针对今本《周易》里的《乾》与《坤》所做出的阐释,应属于《周易》的学术,而不是《周易》里的内容,故不能引用《文言》内容时,称《乾》或称《坤》曰。

又如:“《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学《易》者知其数”。

这里的“《易》曰”所引用的内容是出自《易传》。

清末谭嗣同的《仁学》一书里也有引用《周易》与《易传》内容,但皆以《易》称。如:“《易》曰:‘丰其蔀,日中见斗’,此去黑暗,其非名教之为之蔀耶”。

“《易》虽有‘余庆余殃’之说”。

“《易》明言:‘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仁学》一书里所引用的“《易》曰”内容,除“丰其蔀,日中见斗”是出自《周易》外,其它均是出自《易传》内容。但无论引用是《周易》里的内容,还是《易传》里的内容,谭嗣同皆称《易》,这正是后封建社会里的传统称法。即后封建社会里的《易》称,是《易经》(《周易》加《易传》)的简称而已。

人们皆知《周易》是一部书,而《周易》之名是初见于《左传》一书里。自《周易》一书出现后,就有学者对其进行学术研究。研究《周易》的最早学术文章,当属《大象》文,而到西汉前期,研究《周易》的学术文章,才被筛选、编撰、汇集、定型,即“十翼”(又称《易传》)的出现。而最早以《易》称,反映的是《周易》一书里的内容,也是记载于《左传》一书里。《易》称是《周易》一书产生后的称法,是《周易》一书的简称。在战国时期,以《易》称,而引用《周易》一书里的内容,也见于《荀子》和《吕氏春秋》书籍。在西汉以前凡以《易》称,所引用的内容均是出自《周易》,而从无见有属“十翼”(《易传》)的内容。故先秦时期里出现的《易》称,无疑是《周易》的简称。

到了后封建社会时期(即帝王统治时期),无论在学术或在典章书籍中,所出现《易》这一称谓,既有引用《周易》一书里的内容,也有引用“十翼”(即《周易》的学术文章)里的内容。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已与先秦时期里的《易》称不是同一概念。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已包括了《周易》与“十翼”这两种内容,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是《易经》的简称。但后封建时期里,也有一个变异的称法,即唐朝时期出现了把“十翼”内容归到《周易》的称谓里。如唐朝时期所对《昭明文选》的注释中出现的“《周易》曰”而引用的内容,既有《周易》里的内容,又有“十翼”里的内容。唐朝时期里出现的《周易》称法,已与先秦时期里出现的《周易》称法不是个同一概念。唐朝时期把属于《周易》的学术内容的“十翼”,纳入《周易》的名称里,是混淆了《周易》与“十翼”的概念,故这种称法无疑是个错误的称法。

自唐朝到清王朝,所出现在一些书籍里的用《周易》做名称,而内容却包括了“十翼”内容,这种称法是唐朝的遗风,同理是个错误的称法而已。但在后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其主流是以《易》称,而代称《周易》与《易传》,无论引用《周易》里的所谓卦爻辞,还是引用《易传》里的内容,其主要称法是以《易》称,实乃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就是《易经》的简称。《易》称在后封建社会里没有中断而一直的使用。纵观整个后封建时期,所用《易》这一称法,已不再是《周易》的简称,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是等同于后封建时期里把《周易》与“十翼”尊奉为《易经》的简称。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经》内容就是《周易》加《易传》。故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与《易传》不是同一概念,《易传》是《周易》的学术东西,而“易学”是《易经》的学术东西。后封建时期里的《易》与《易经》是一种内容的两种称法而已,同理先秦时期里的《易》与《周易》也是一种内容的两种称法而已。先秦时期里出现的《易》称,是指《周易》,因为那时《易传》还没有汇集成册附在《周易》一书里,所以我们要知道先秦时期里出现的《易》称与后封建时期里出现的《易》称,代指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总之,后封建时代里的“易”称引用内容,虽是对《易经》的内容,即今本《周易》加《易传》里的内容,其称谓不单单是对《周易》的称谓,但后封建时代里并没有中断对《周易》的引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无疑是继《左传》里最早引用《周易》以引经据典式的去阐明事理的运用,同史巫把《周易》当成卜筮书去卜筮(算卦)运用,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也说明受着《左传》一书对《周易》引用的影响之深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巨龙:我的两个龙妹一蠢一屑 我在崩坏世界苟到末日降临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嫡嫁千金 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赘婿神皇 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行走在诸天万界 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 御兽仙尊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艾泽拉斯战纪 一人一剑一坟冢!一诗一酒一人间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国王 毒修 
最近更新无限沸腾 精灵童话诗集 北域战记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五行真经 沧澜仙魔录 创造源 别动这个剧本 魔界龙羽生 于彼天逍遥 神源录 绝域凡仙行 最强模拟,没有选项,全继承 后室之UT大酒店 万界执掌 魔起苍山 幻想怪能 青丘妖主 雷道独尊 太玄镜 
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 周易哲学解读txt下载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 - 周易哲学解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