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首页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嫡嫁千金 逆天剑帝 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我的资质能无限提升 修仙:我的小法术能稳定升级 狱卒:简化融合万法,我为长生仙 武映三千道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踏天境 
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 周易哲学解读全文阅读 - 周易哲学解读txt下载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易学”评论》(五十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五篇:宋代\"易学\"评论

第五章:评北宋图式易说

历史进入宋朝时期,“易学”又一次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宋朝在《易》学的大道上又派生出很多路径,即在六十四卦象数易学这棵大树上又发新枝,并产生了象数图式易学,以先天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诸图,成为《易》学文化的组成。两宋的象数图式易学与两汉象数易学,可谓交相映辉。而这汉与宋时期产生的“易学”硕果均是扎根于《易传》里的《系辞》与《说卦》这块丰厚的“易学”土壤里。当然与《周易》所用那套符号,及衍生出的八卦之关联。实与《周易》原创内容无关。无论汉“象数易学”,宋“图式易学”,均不是无源之水,无滕之果,而是《系辞》、《说卦》这些“易学”文化上的复兴。

而由《易传·系辞》里的太极、阴阳、八卦之说而用更视觉感的\"图式\"表示为\"太极图\",最具\"图式易学\"上的代表,自此这个\"太极图\"成为易经文化的图腾。

无论称\"易图\",或称\"图式易\",均是相对于原是用文字表述东西,变成以图画,或公式似的东西而代表。

那么,北宋的易图有那些?又源于谁搞的为之初呢?

无论宋史上是谁先后搞出的易图不重要,只是把前人的文字叙说变成图式表示,而对传承过程又是个争论不休。但却到南宋朱熹时已将易图收入他所撰写的《周易正义》一书里。专例\"图目\",其“易图”里有河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八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

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着的《易学象数论》里已收集论说的易图有几十种。再到清代胡渭在他的《易图明辨》收集了大量前代和时人的有关易图的着作,以这些易图出现的时间为序依次进行辩驳。

无疑易图成为易学上的一派学问,更把《易经》笼罩于迷雾间。

那么,对北宋的易图主要内容与说法和说者,我们分解如下。

一、北宋易图主要内容

主要是《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和《卦变图》等。

二、易图传承之说

《宋史朱震传》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

这里说的是易图里不同内容的两条传序。一条是《先天图》传到最后于邵雍;另一条是《河图》与《洛书》传至刘牧。但据《宋史》言皆出陈传之手。

三、北宋主要易图最早说法内容

若按最早之见是刘牧着的《易数钩隐图》(此处无意考证刘牧作此文真伪,或人物真伪,只看文章内容,因对此人此文史上有争议。也因历史上却有不少假托之作,即使出于正史记载的事情,也未必可信),看其说法与内容。

第一节:评北宋刘牧《易数钩隐图》

刘牧(1011-1064年)的《易数钩隐图》,他以“河图”、“洛书”,采摭\"易学\"上的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画之成图,以图阐释《易》义,是宋儒易学讲述“象”“数”图学较早的着作。

《易图构隐图序》里说:“夫《 易》 者,阴阳气交之谓也。若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而生哉?是故两仪变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重卦六十四卦,於是乎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观於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易》 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知《 易》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详夫注疏之家,至于分经析义,妙尽精研,及乎解释天地错综之数,则语惟简略,与《系辞》 不偶,所以学者难晓其义也。今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 复》 卦,凡五十五位,点之成图。於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夫《 易》道渊邈,虽往哲难窥於至迹。牧也,蕞生祖述,诚魄其狂简,然则象有定位,变有定数,不能妄为之穿凿耳。博雅君子,试为详焉。”

\"序\"之目的已然点明的是阐述其《易》理,不过他是以“图\"来表图达意。

若从题目《易数钩隐图》里的\"易数\"与\"钩隐\"之义,无疑已表述的明确,即\"易图\"的来源之意。

而从\"序\"中也把写《易数钩隐图》目的说的明白 ,他认为的《易》(所谓经卦八卦)是由数生,并以\"图数\"而代表《易》理所进行的论述而已。

刘牧在\"序\"里认为“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易》 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知《 易》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

这是刘牧把\"数\"放到《易》之本源说之。

被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由上说法来看,这又是他对《河图洛书》画法来历的说法,也不过如此简单。就是通过《系辞》里的说法,即阴阳、八卦、取象、太极、两仪、四象、天地之数等,用这些说法变成个图案呈现出来,成为后世人们面前看作无比神秘的东西。

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刘牧在他的《易数钩隐图》一书里所关于《易》数的援引及论述(即所钩隐出理论),现抄录如下:

1.太极无数与象。今以二仪之气,混而为一以画之,盖欲明二仪所从而生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至于天五,则居中而主乎变化,不知何物也,强名日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弥纶错综,无所不周。三才之道既备,退藏於密,寂然无事,兹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也。《经》虽云四象生八卦,然须三、五之变易,备七、八、九、六之成数,而后能生八卦,而定位矣

2.《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日两仪……若二气交,则天一下而生水,地二上而生火,此则形之始也。五行既备,而生动植焉,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也。则知两仪乃天地之象,天地乃两仪之体尔。

今画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画地右动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分而各其处者,盖明上下未交之象也。

3.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至于天五,则居中而主乎变化,不知何物也,强名日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弥纶错综,无所不周。三才之道既备,退藏於密,寂然无事,兹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也。《经》虽云四象生八卦,然须三、五之变易,备七、八、九、六之成数,而后能生八卦,而定位。

或问曰:天地之数,何以由天五而生变化?答日:天地之生数足,所以生变化也。天地之数十有五,自天一至天五,凡十五数也。天一、天三、天五成九,此阳之数也,故《乾》元用九。地一不地四成六,此阴之数也,故《坤》元用六。兼五行之成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极数也,所以能成变化而行鬼神。

4.且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击辞焉,所以告也。然则象与辞,相对之物。辞既爻卦之下辞,象谓爻卦之象也。上两仪生四象,七、八、九、六之谓也。诸儒有谓七、八、九、六,今则从以为义也。且疏家以七、八、九、六之四象,为所以示之四象,则驳杂之甚也。何哉?夫七、八、九、六,乃少阴、少阳、老阴、老阳之位,生八卦之四象,非《易》之所以示四象也。

5.五行成数者,水数六,金数九,火数七,木数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兑而生坤,火居离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巳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

6.此乃五行生成数,本属洛书,此画之者欲备天地五十五数也

7.内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数也。兼五行之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数也。

8.《经》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又日:大衍之数五十,则臧天地之数五也

9.天地之数十有五,居其内而外斡;五行之数四十也,今止用其四十九者,何也?盖由天五为变化之始,散在五行之位,故中元定象。又天一居尊而不动,以用天德也.。天德,九也。天一者,象之始也,有生之宗也,为造化之主,故居尊而不动也。惟天三、地二、地四之数,合而成九阳之数也。天三则乾之三画,地二、地四则坤之六画也。

10.《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乃·五行生成之数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矣。.故谓之成数也。又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谓此也。又数之所起,起於阴阳;阴阳往来,在於曰道。

11.详夫《易纬·稽览图》及郑氏六日七分之说,盖取《乾》、《坤》老阳、老阴之策配之也。《经》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

12.或问曰:洛书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则与龙图五行之数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谓陈其生数也。且虽则陈其生数,乃是已交之数也。

13.《易数钩隠图遗论九事》

昔虙牺氏之有天下感龙马之瑞,负天地之数出于河,是谓龙图者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盖《易》系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者也。

以上这些说法,无非论说他的“易数图”理论来源,即从前人易学上的说法,和自已的认为而已。《周易》一书本无这些说法,他无疑是从《系辞》与《说卦》里的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天地之数,和本属八卦筮法(起卦方法)上所讲占筮变卦而分老少阴差阳阳之说,如其所说的\"七、八、九、六\"、少阴、少阳、老阴、老阳,这些说法,及五行成数,八卦五行分属等等。他的说法自然是个筮与理上的大杂会。

他认为的《易》(所谓经卦八卦和重卦)是由数生,并以图式数而代表《易》理。他的说法无疑是无稽之谈。即使对所谓六十四卦符号生成,也并不是他认为的那种数生成的,更不能把数代表《周易》之理。

总之,刘牧《易数钩隐图》里的\"数论\",则是他认为易卦的生成论。

我们再看一看刘牧在他的《易数钩隐图》一书里所对前人关于\"河图洛书\"的援引及论述:

1. 何氏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一也;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二也;天垂象,见吉凶,三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四也。

2.圣人始得之於河图、洛书,遂观天地奇偶之欤,从而画之,是成八卦,则非率意以画其数也。

略试论之:夫三画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数也。乾之三画而分三位者,为天之奇数三,故画三位也。地之偶数三,亦画三位也。余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体则一,故亦三位之设耳。且夫天独阳也,地独阴也。在独阳、独阴,则不能生物。暨天地之黑、五行之数定,始能生乎动植,故《经》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3.略试论之:夫三画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数也。乾之三画而分三位者,为天之奇数三,故画三位也。地之偶数三,亦画三位也。余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体则一,故亦三位之设耳。且夫天独阳也,地独阴也。在独阳、独阴,则不能生物。暨天地之黑、五行之数定,始能生乎动植,故《经》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易》云:见乃谓之象,河图所以示其象也。形乃谓之器,洛书所以陈其形也。

4.《经》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矣。且夫河图之数,惟四十有五,盖不显十数也。不显十数者,以河图陈八卦之象,若其十数,则入乎形数矣。是兼其用而不显其成数也。洛书则五十五数,所以成变化而着形器者也。故河图陈四象而不言五行,洛书演五行而不述四象,然则四象亦金、木、水、火之成数也。在河图,则老阳、老阴、少阳、少阴之数是也;在洛书,则金、木、水、火之数也。所以异者,由四象附土数而成质,故四象异於五行矣。

5.《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书·正义》日:洛书九类,各有文字,即是书也。而云:天乃锡禹。如此天与禹者,即是洛书也。汉《五行志》,刘饮以为伏牺继天。而王,河出图,则而画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洪范》是也。颖达共为此说,龟负洛书,《经》无其事。《中候》及诸《纬》多说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受图书之事,皆云龙负图,龟负书。纬候之书,不知谁着,通人讨窍,以为伪起哀、平者也。前汉之末,始有此书,不知起谁氏也。以前学者必相传此说,故孔氏以《九类》是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从一而至於九,见其文,遂因而第之以《九类》也。陈而行之,所以常道得其次叔也。言禹第之者,以天神言语必当简要,不应曲有次第,丁宁若此,故以禹次而第之也。然大禹既得《九类》,常道始有次叔;未有洛书之前,常道所以不乱者,世有浇、淳,教有疏、密,三皇以前无文亦治,何止元洛书也。但既得《九类》以后,法而行之则治,违之则乱也

6.且《经》无载图书之事,惟《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盖仲尼以作《易》而云也。则知河图、洛书出於牺皇之世矣。乃是古者河出龙图,洛出龟书,牺皇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仲尼辅之《十翼》,《易》道始明。

7.《书》云天锡禹九畴者,盖是天生圣德於禹,诚明洛书之义,因第而次之,垂范后世也。今河图相传於前代,其数自一至九,包四象八卦之义,而兼五行之数;洛书则惟五行生成之数也。然牺皇但画卦以垂教,则五行之数未显,故禹更陈五行而显九类也。今诸儒以禹受洛书,书载天神言语,陈列字数,实非通论。天何言哉,圣人则之必不然也。

8.且夫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象则虽组其义,非至圣不能明之。河图、洛书,非羲皇不能画之。卦合其象,非文王不能伸之。爻象之兴,非周公不能着之。

且孔氏以箕子称天乃锡禹九畴,便谓之洛出龟书,则不思圣人云河出图,洛出书,在作《易》之前也。又唐法九畴,唐虞之前已行之矣。而云禹受洛书之后,始有常道

9.《春秋纬》曰:《洛书》六篇。孔氏云:洛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一至九。今代之所传龟书,惟总五行生成之数,未知孰是。

10.答曰:仲尼称河出图,洛出书,於玄牺画《易》之前,不当云出夏禹之世也。

11.问曰:今《书》世之传者龙图、龟书,《经》所不载,纬候之书蔑闻其义,诚诞说也?曰:龙图、龟书,虽不载之于《经》,亦前贤迭相传授也。然而数与象合位,将卦偶不盈不缩,符于自然,非人智所能设之也。况乎古今阴阳之书,靡不宗之。至于通神明之德,与天地之理,应如影响,岂曰妄乎?

12.圣人始得之於河图、洛书,遂观天地奇偶之欤,从而画之,是成八卦,则非率意以画其数也。略试论之:夫三画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数也。乾之三画而分三位者,为天之奇数三,故画三位也。地之偶数三,亦画三位也。余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体则一,故亦三位之设耳。

以上抄录刘牧所引论的“河图洛书”之说,无疑则是刘牧\"河图洛书\"成图的方**。即刘牧所言的\"河图洛书\"之道理与之画法。

总之,《易数钩隐图》是论《易》与数之关系,意在说明数是《易》之源、之本。他说的《易》就是八卦之象数而已。

《易数钩隐图》如同王弼《周易略例》,都属论《易》之文章。《周易略例》是论属如何解释《周易》,即解释《周易》的方**。而《易数钩隐图》是论述从《易》(实为象数易学里)里钩隐出\"数\"之道理,把数说成《易》之源。而\"图\"只是把\"数\"之理给以呈现出来。

那么\"河图洛书\"如何画法哪?正如刘牧所言:

如《易数钩隐图卷上》:“今画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画地右动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分而各其处者,盖明上下未交之象也。”

《易数钩隠图遗论九事》:“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

这里说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就是\"河图\"的画法。即把\"数\"分成黑白点,按此说法就以画图表示出来。

我们现来演示一番。

刘牧传承的《河图》画法,若用黑白围棋子排放,就更好看懂与理解了。

白子代表阳(奇数),黑子代表阴(偶数)。如何摆放呢?就按“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数之皆十五”说法,这是找乌龟形的画图说法。

以此说法,无论先摆放何子都可以,若先用五个白子放置中央,围着中间五子再通过八方,即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也就按这八个方位,摆放不同数字的黑白子。好正北方用白子摆放九个,正南方用白子排放一个,这就是\"戴九履一”,即头部位放九个白子,尾部位放一个白子。接下来正东方摆放白子七个,正西方摆放白子三个。这共25个数为天数,即奇数一、三、五、七、九。

按下来摆放黑子,东北方摆放二个,西北方摆放四个,东南方摆放六个,西南方摆放八个。这就是所谓的地数,即偶数二、四、六、八,计20,因地数为共30,才合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可\"河图\"之总数才45个,刘牧有说法,其理也是个无理头之说。

通过中心与八方黑白子的摆放,\"河图\"就成图型了。并且对称的三位数计15,这十五刘牧也有说法。但一方为15,而八方总数为120,显然刘牧无法解释,也就不涉及此数说法。

以上是从文字表述《河图》的内容,这个图可从百度一搜就出现一大堆,你可结合笔者用黑白围棋子摆放之说看的明白。要问有何用,犹如数字游戏而已,或许现在之用可开发点智力。

而刘牧所言的《洛书》什么样子呢?正如其说“且夫河图之数,惟四十有五,盖不显十数也。不显十数者,以河图陈八卦之象,若其十数,则入乎形数矣。是兼其用而不显其成数也。洛书则五十五数,所以成变化而着形器者也。”

总之,《河图》是四十五数,《洛书》是五十五数就行了。还用黑白点画之,只是在《河图》图画基础上的八方变成四方,即在东西南北四方上,重叠两层上画出黑白点,其总数为天地之数五十五。这个图,可从百度搜\"洛书\",就看的分明。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易图皆是前人\"象数\"易学上说法的产物,特别是《易传》里的说法,皆是八卦以\"象\",筮法以\"数\"上的转换。

所谓“象”,就是指八卦中卦象和爻象,既是筮法之用,又是以卦象和爻象表现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之说。

所谓“数”,就是指八卦筮术中起筮推演之数,到宋变成万物以\"数\"说之。更是以数字符号行同数字游戏,用以“河图”、“洛书”图式呈现出来。并对后世神秘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刘牧绘出的《河图洛书》两图,基本定型,现网上一搜就有这种图。

总观《易数钩隐图》总体来看,属于\"易数\"之论文章,突出的象数论说。刘牧《易数钩隐图》里的数论则是他认为易卦的生成论,即认易卦是由数生成的;而引论的“河图洛书”之说,则是\"河图洛书\"成图的方**。

《河图洛书》的画法,现在看来,是把《系辞》里说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些说法,演义成图式表现出来。就只是把所谓天地之数五十五,拆开分阴分阳,即天数(奇数)一、三、五、七、九与地数(偶数)二、四、六、八、十,用点壮或黑白圈代替,按八方以总数相加一致而排列,如同数字组合游戏。可这《河图洛书》,既神秘于后世人们上千年,也迷惑了后世人们上千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巨龙:我的两个龙妹一蠢一屑 我在崩坏世界苟到末日降临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嫡嫁千金 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 我,低维世界唯一真神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国运之战:我以妖族镇诸天 赘婿神皇 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行走在诸天万界 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 御兽仙尊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艾泽拉斯战纪 我,反派第十世师妹们的白月光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国王 
最近更新返龙 我以为我的老师是好人 时间的轮回 无限沸腾 精灵童话诗集 北域战记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五行真经 沧澜仙魔录 创造源 别动这个剧本 魔界龙羽生 于彼天逍遥 神源录 魔起苍山 仙路迷途不思归 斗皇传说1双神风云 圣元纪事一双华传奇 剑道圣君 银霜领主 
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归来 - 周易哲学解读txt下载 - 周易哲学解读最新章节 - 周易哲学解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