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首页 >> 春秋鲁国风云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民国之谍影风云 第一权臣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前517年前后,鲁国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两年前,是鲁国袭击了邾国军队。接下来,是执政上卿叔孙婼被扣押在晋国,直到去年才回国。到了今年,是季孙意如讨了老婆。

季氏家族办着喜事,而另一大家族,此时却是哀泣一片,因为他们正在办着丧事。

哪一家?

孟氏家族。

公元前518年2月20日,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玃病逝,其长子仲孙何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孟氏家族宗主。

仲孙貜是一位值得鲁国人民尊重的人。前面我们讲过,他刚入卿时,陪伴国君鲁昭公赴楚国朝见楚王,在郑国、楚国都因为自己不懂礼仪而出尽了洋相。

回国后,仲孙貜基本远离权力斗争,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于学习上,不但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位知书达礼的人,还一直在帮鲁昭公努力物色知礼懂礼的人才。

孔丘,正是他一直在关注的青年才俊。

正是在仲孙貜的介绍下,鲁昭公才在孔丘生了儿子时,送了鲤鱼以示祝贺,孔丘因此将儿子取名为鲤。

当时,此事成了鲁国特大新闻,使孔丘顿时名声大振,最后季氏家族率先下手,将孔丘招录为家臣,担任管理仓库的小吏。

可以说,孔丘名声越来越大。

一开始自己在五父之衡停棺寻父墓地使他在民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自己精通当时叫儒的丧葬礼仪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鲁昭公送鱼贺孔丘得子,可谓是在整个鲁国朝野帮孔丘作了一个宣传,使孔丘的知名度呈几何倍级的增长。

再是郯国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时,孔丘专程拜访郯子,向郯子学习了鸟官理论,孔丘的知名度更高。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丘果断辞去工作,回到阙里开馆招生,兴办私学。

招收的学生多了,孔丘的知书达礼以及儒家观点,通过学生们又不断外传,终于,我们的孔丘被人们越来越尊重,孔丘就成了孔子。

据说公元前522年,当时的孔子年满30虚岁,自己说三十而立了。

但这个而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没有。

但是,有史料说那一年,齐国国君齐景公与齐国大夫晏婴来鲁国聘问,点名见了孔子,与孔子谈论了治国理政的事,专门提到了秦穆公称霸的事。

据说,齐景公问孔子道:“寡人不才,请教夫子,想当年秦穆公,国小地偏,却称霸西戎,这是何故?”

孔子曰:“国虽小,然秦穆公目标远大;地虽偏,但秦穆公施政得当。”

齐景公于是向孔子讨教政之道,孔子又曰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话的意思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貌似一听就明白了,立即点头赞同。

然后齐景公请孔子讲讲为政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又曰道:“为政之要,最要在于节约财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有人说正是这一年孔子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给确定了下来,所以,立了。

这一年,是孔子三十岁。于是,孔子三十而立。

嘿嘿,齐景公向孔子交流治国理政的事确实有,但那是在孔子追随鲁昭公去齐国时的事了,不是公元前522年,而公元前516年。

所以,齐景公来鲁国向孔子问政这个事到底有没有,真的很难找到其逻辑。

公元前522年,齐国还在教训莒国,帮助卫国国君卫灵公回国复位,努力构建齐国为核心的同盟圈,意欲与晋国争霸。

鲁国则是晋国最忠实的跟班,齐国国君齐景公对鲁国甚为忌惮。

进入春秋以来,尤其是春秋步入后期,我们可以见到鲁国国君赴齐国朝见,但鲜有齐国国君赴鲁国聘问的事!

齐景公没事到鲁国去干什么?

所以,齐景公与孔子关于公元前522年的问政,也许是一个故事而已,而不是历史事实。

但不管如何,孔丘的名声到了公元前518年时已经很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也不再如以前那样直呼其名仲尼了,而以孔夫子尊称。

公元前518年,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貜病逝。

去世前,仲孙貜安排好了一切后事,最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南宫敬叔,以及孟氏家族所有家臣叫到床前,语重心长道:

“礼,是人之本,做人不能不讲礼,不能不知礼,失礼就难以安身立命。听说阙里有一位贤人叫孔丘,非常知礼懂礼,精通礼乐,是圣人之后,大家一定要重视孔丘。

孔丘的先祖弗父何本可以当宋国国君,但他让位于弟,这样的德行,堪称圣人。

弗父何曾孙为正考父,正考父忠心辅佐三代宋国国君,接受三次敕命,每次敕命,一次比一次谦恭。

据说,正考父的鼎铭是这样写的: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正考父之语,令人深思,这是圣人之语。

如今,圣人之后就在鲁国。貜死后,拜托众大夫尽心辅佐何忌和阅兄弟。

何忌,阅,你兄弟俩不但要和睦相处,还要拜孔丘为师,一定要好好学习礼教,精通礼乐。”

这里,有一段着名的话,即正考父的鼎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我们得交待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一命而偻,指获得国君敕命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身子略略前倾。

再命而伛,指获得国君敕命上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身子往前倾得更厉害。

三命而俯,指获得国君敕命为卿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几乎将俯下整个身子。

如果做到这样,那就可以“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意思就是只要自己做到官越大越对人谦恭,那即使自己平时顺着墙根走路,都不会有人欺侮自己。

最后一句,“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就是这个鼎,不管是用于煮饭还是煮粥,能可以用来糊口就可以了。

这说明什么?

不管做多大的官,都要切记节俭的意义。我正考父将这话刻在鼎上,世代相传,不但倡导一种谦恭的做人道理,还要求子孙后代遵循崇俭拒奢的家风!

也就是说,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貜去世前留下一段话,是两层意思。

一是告诫自己的子孙和家臣们,要向正考父那样,做谦恭有礼的人。这样就不用担心有人会来害自己,千万不能仗势欺人。不管地位多高,都要懂得崇俭拒奢的道理。

二是要求自己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和仲阅,拜孔丘为师。

谁说三桓是坏人?

季孙行父,仲孙速,叔孙豹等等,还有这位仲孙貜,都是令人敬佩的贤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我在末日躺平了 大奉打更人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我成封号斗罗后,封印才被解除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KPL最强粉丝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太白山下的女人们 我阎王亲闺女,算命准亿点怎么了 斗龙:战到世间无敌手 穿越女尊:女侠姐姐说爱我 快穿:恋爱脑别挡路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原神:变成傻芙芙,我只想看乐子 猎艳江湖 仙帝归来学魔法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我的谍战岁月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最近更新重生美好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废柴趣妻 无双镇北王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穿越白虎之洪荒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 春秋鲁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