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办公室里。
听着陈老说以后卖石油,杨小涛心里就笑起来。
以后啊,别说卖石油了,不买石油就不错了。
不过买石油也是好事,起码标志着国内工业发展起来了啊。
当然杨小涛也清楚,国内石油的开采非一日之功,尤其是海边的油田,更需要抓紧建设。
要知道,沿海的石油可是重要的资源,更是陆上的增储核心。
想到后世那些‘小偷’,杨小涛就觉得该多造些船,多造些大船。
毕竟船多力量大嘛。
等陈老说完,杨小涛便说起另一件事。
西气东输。
“领导,这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关于西气东输的资料,您过目。”
杨小涛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十多页的资料放在桌上,然后走到一旁窗户处,抽出烟来点上,借助烟草提提神。
陈老看了眼杨小涛,也听说最近的情况。
家里媳妇又忙着事业,孩子都带到总部了。
工作上照顾的地方比较多,也是难为他了。
不过好在这家伙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啊。
要是搁他这,身体肯定吃不消。
坐在桌前看着面前的资料。
这份资料比之前自己交给对方的多多了。
而且也更加有条理,有内容。
“这目的地还没确定下来?”
陈老看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不是有大体方向了吗?”
杨小涛将吸了一半的烟掐灭,然后拿着走回座位上,“大体方向有了,但具体的油气田并没有确定好。”
“而且我们考虑到收集氦气的情况,若是土库曼的天然气中含有丰富的氦气,我们就需要执行二号方案,所以选择的油气田尽量靠近边区,这样方便收集。”
“若是跟咱们的一样,那就直接选择距离咱们近的就行,就可以执行一号方案。”
杨小涛做出解释,陈老也知道氦气的事情,便点头说道,“最好还是执行二号方案,毕竟这资源用了就没,用别人家的总比自己家的好。”
杨小涛无语笑道,“那您还要卖石油啊。”
“两码事!”
陈老狡辩道,随即岔开话题,“若是选择二号方案,你们都准备好了?”
杨小涛点头,“现在的准备都是纸面上的准备,一旦确定就需要转化成实物,这过程才是最痛苦的。”
旁边郭秘书端过来两杯茶放到两人身旁,随后立在一旁没有离开。
杨小涛也不在意,“领导,说实在的,这项工程难度太大了。”
“自西向东,要经过沙漠,戈壁,高山峻岭,盆地河流,还有各种地质问题,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等等。”
“说实话,这项工程就是往后推迟二十年,都不一定搞的好。”
“领导,咱们这次真是赶鸭子上架,生做啊。”
陈老听了端起水杯抿了口茶水,放下后深吸了口气,“那我问你,二十年后就不难了?”
“现在这些困难过个二十年就不是问题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说二十年后发展好了,经济上去了,又更好的机械,更好的设备,做起来容易。”
陈老阻止杨小涛开口,继续说道,“但你要记着,任何工程,任何项目都是人来做的。”
“你敢保证,二十年后的人还有现在这般积极性?”
“还有现在这样的组织能力?”
原本还想解释一番的杨小涛登时哑口无言。
因为他清楚,二十年后的人,还真不一定有现在人的积极性。
见杨小涛不说话,陈老也是叹息,“我知道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可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时机。”
“趁着我们这一代人还能动弹,将基础的事情全都做了,你们就能在上面盖起高楼大厦。”
“这也是我们能做的,不对的事情。”
杨小涛听了低下头,陈老也不再多说,继续看着材料。
过了片刻,杨小涛又拿起那半截没吸完的烟走到窗台。
等陈老将资料全部看完,这才招呼杨小涛一起讨论。
“关于最终目的地的问题,有同志提出异议。”
陈老看向杨小涛说道,“他们觉得可以将最终目的地放在沪上,那里的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对能源的需求更高,而且那一片区域也最合适。”
“你怎么想的?”
杨小涛耸耸肩,“还能怎么想,坐着想呗。”
“好好说话。”
杨小涛深吸口气,“沪上可以作为二期工程,但眼下还是要解决四九城、津门这一条线上的能源问题。”
“到时候登州核电站的电力输送过来,工业发展只会更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比沪上少。”
“更重要的是北方寒冷,有了天然气就能减少煤炭、木材的消耗,长远来说可以保护环境,近的也能让四九城的冬天没那么冷。”
“所以我觉得还是放在津门的好。”
“当然,泉城那里也可以分过去,要是可以的话。”
杨小涛这样说了陈老也没别的意思,这件事说白了,还是他们两个拿主意。
毕竟干活的就是他们俩,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凭借九部的人力物力财力。
即便是指手画脚的不少,可真让他们来负责,没一个吱声的。
“沿线要尽快确定,这方面你们统筹好。”
杨小涛点头,“这次谢嘉荣老师帮了大忙,他的那些学生好多都是当地地质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
“这有了人就好办事,所以这方面我是不担心的。”
“唯一担心的就是工程方面,这么多人参与其中,即便生产队自带干粮也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咱们在开工前最好多储备一些粮食,肉食。”
陈老摇头,“粮食好说,肉食难搞。”
杨小涛却是开口说道,“说难其实也不难。”
陈老知道杨小涛不是无的放矢,便等着杨小涛后面的话。
果然,就见杨小涛从携带的文件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领导,这是我们在西北的红星机械厂的一份报告。”
递给陈老的同时杨小涛解释道,“这些年联盟的经济每况愈下,加盟国的日子也有些难过。”
“哈萨国的肉联厂是联盟最重要的肉类加工基地,以前生产出来的罐头都会运送到联盟和其他加盟国。”
“你想打这些罐头的主意?”
陈老好奇问道,杨小涛却是摇头,“不可能的,他们生产出来的罐头都是联盟统一安排的,谁也不敢拿出来贩卖。”
“不过,罐头不能贩卖,但制造罐头的牛羊可以卖!”
听杨小涛如此说,陈老忙打开文件,果然上面是关于哈萨国牛羊牲畜的调查情况。
“领导,那边的经济也不景气,再加上这些年咱们双方之间的合作有了基础。”
“一些人就想着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
“所以他们在满足联盟下发计划任务后,会将多余的肉类对外销售,这点我们的人已经跟相关人员有了接触。”
“我的意思是在西北那里建立一座罐头厂,专门生产罐头。”
“现如今长延铁路已经修了大半,各地的铁路、公路建设也在加强,生产出来的罐头不愁运送。”
“到时候可以给各个生产队发放罐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还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陈老对杨小涛的提议表示赞同,一个罐头加工厂而已,九部这么大的体量,建个罐头厂没人敢说别的。
可从国外进口肉类,这个就得慎重了。
毕竟现在国内用的肉大部分是从生产队里收上来的,这花钱买肉容易遭人诟病。
“原则上没有问题。”
陈老说完这句话,杨小涛就知道陈老后面的意思,随即直接开口说道,“我们九部会做好监管的,保证不出问题。”
陈老看了眼杨小涛,心中苦笑。
九部监管有个屁用。
就像九部生产出来的梅花香皂,一样监管,可还不是动不动拿来作为奖励。
可别人那他们也没办法,这是奖励。
而且为什么有奖励也是记录在案的,任谁来查都挑不出毛病。
那些有想法的人还能咋说?
而且这罐头厂做出来,估计一时半会儿得赔钱,其他部门真有意见,陈老不介意给他们开个条子,自己生产去,自己买肉去,能做出来那也是对革命建设做贡献了。
“行,这件事你们自己看着办。”
陈老说出郭秘书经常听的话,就是这话好像出现在杨部的身上更多一些。
解决了罐头厂的事情,杨小涛来这里的目的之一达成,然后说起另一件事。
“领导,八月八号我们要召开西气东输项目的动员大会,您这边需要出场,而且最好多找些人出场。”
陈老点头,“这么重要的会议肯定得出场,这个你放心。”
“上级也对这项目也很重视,会有人去的。”
“到时候我让小郭提前通知你们。”
一旁的郭秘书对杨小涛点点头。
“那就好!”
“我们到时候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杨小涛又跟陈老聊了一会,这才起身离开。
另一边杨小涛回到九部,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听娄晓娥在一旁说道,“杨部,您要找的沪上电子玩具车的人来了。”
杨小涛拿起杯子喝口水这才反问道,“电子玩具厂?”
“对啊,您上次不是提到录音机的事嘛,就让我去联系。”
娄晓娥在一旁解释着,“您忘了?”
杨小涛拍了下额头,“你还别说,这事真的忘了。”
“那啥,人来了?”
娄晓娥点头,“来了,不仅他们的厂长来了,就连书记、技术主任跟研究员都来了,七八个人呢。”
“这么多?”
杨小涛有些诧异,可娄晓娥却是笑道,“他们一听说咱们让他们来的,立马高兴的不行。”
“要不是因为火车耽误,早就来了。”
娄晓娥说完一旁的刘丽雪说道,“他们对这次行程可是珍惜的很呢,都希望您这位伯乐能够相中他们呢。”
杨小涛将杯子放下,“什么伯乐千里马的,别乱说话。”
刘丽雪却是笑道,“不管您承不承认,反正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
“行了,安排一下,下午接见他们。”
杨小涛没有继续解释,有些事一个人一张嘴根本说不过来,安排好任务杨小涛就朝李洪峰办公室走去。
来到门前,敲门进入,随后杨小涛就将罐头厂的事情说了下。
“陈老已经同意,技术上咱们可以让津门的长城罐头厂帮忙。”
“建厂方面,由西北红星机械厂负责,同时也让他们帮着监管。”
“至于肉类采购交易方面,还需要咱们总部进行监管,这个得拿出章程来。”
杨小涛将情况说完,李洪峰补充道,“罐头厂生产需要的马口铁从四九城运输成本太大,我觉得可以让西北钢铁厂进行生产。”
杨小涛琢磨一番觉得可以,“行,到时候让钢铁厂这边去些技术工人,帮着将成产线建起来。”
两人说完罐头厂的事情,随后又说起西气东输动员大会的事。
“陈老已经确定要来,至于其他领导还得看情况。”
“不过这次规模不会小,各个地方的代表也会来参与,咱们得用点心。”
李洪峰明白杨小涛的意思,这项目难度不小,需要齐心协力。
如何齐心协力,就需要展现出决心,让下面的人知道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上级眼中的重点。
这样,才能提起心来。
两人聊了会儿,李洪峰就去找杨佑宁安排任务,杨小涛则是给西北那里打电话交代罐头厂的事情。
西北红星机械厂。
李成军挂断电话后就琢磨着罐头厂的事情。
既然杨小涛都已经下了决心,他除了安排人手,选址建厂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何况杨小涛也在电话里说的清楚,罐头厂的第一批用户就是西气东输的建设者。
说起西气东输李成军心里就沉甸甸的,作为西北发展的重要工厂,能源方面他们也缺。
所以这次西气东输项目中,也有一个小工程,就是将天然气引送到哈密城。
只是这项目不在总体项目之中,所以其中耗费就需要当地进行投入。
可就哈密城的情况,当地的资金还都靠他们红星机械厂呢,所以转来转去又落在他的头上。
要说钱嘛,他们红星机械厂有钱。
不说总部每年送来的物资就为机械厂节省了不少开销,就是这些年靠着跟联盟加盟国做生意,出口的装甲车、拖拉机以及各种生活工具,上缴过后的也足够他们支付费用了。
可这些钱是九部的啊,不能这样给当地。
否则以后就掰扯不清了。
前些天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呢,如今杨小涛提出建立罐头厂的事,正好给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让当地政府建立罐头厂,让当地人经常工作,这样不就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了?
如此不仅能够解决总部的任务,还能给当地居民创收呢。
如此想着,李成军立马出门找方圆商量罐头厂的事。
很快,两人碰头一合计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就由方圆出马跟当地部门洽谈合作事宜。
得知罐头厂主要加工的是牛羊肉,这也让当地部门少了许多烦恼,同时也感谢机械厂同志的理解。
最后双方是一拍即合,罐头厂立马成为哈密城的重点建设单位,然后是选址,建设迅速上马,风风火火的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