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晚唐浮生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大明国师 寒门枭龙 民国之谍影风云 这太子,不做也罢! 三国第一霸主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北宋穿越指南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三十二章 脱不下的长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爱因斯坦当然知道这个巨大的问题。

相对论太惊世骇俗,关键做不了实验去验证。

物理学本质上还是个实验科学,所以这就很难办。

就像之前普朗克发表了黑体辐射正确的公式,却无法给出正确的数学证明。

总之,二者都让自己的理论难以服众。

更何况目前的相对论还有重大漏洞:无法推广到加速体系,适用面非常小。

爱因斯坦自己再给李谕的信中表达了这种苦恼,但此两点真心都不是短时间可以搞定的。

不过,再怎么说,这些都属于学术问题,劳厄接下来提到的内容更是饱含隐患:“他们还说,你的理论中有很浓重的犹太味道,因为那些难以洞悉和破解的公式中似乎存在某种不健康的东西。不管是欧洲大陆还是英国人,都不太可能提出这样的理论。”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爱因斯坦疑惑道。

“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抽象的表达更符合犹太人的特征。”劳厄说。

劳厄是好心提醒,作为后来爱因斯坦长期的朋友,在小胡子当权后,他和普朗克都帮助过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叹了口气:“有时候我真的很怀疑到底信仰到底是不是信仰,竟然成了一块绊脚石?我甚至有点羡慕东方人,他们虽然现在看起来落后,但根本没有这样的束缚,谁自由都不好说。”

劳厄又问道:“我在专利局时观察了一会儿,那里的工作每周六天,每天都要坐满八个小时。如果你想要专注于物理研究,应该尽快想办法找个更好的工作岗位,比如大学。”

“难道我不想吗?”爱因斯坦苦涩道:“我在进入专利局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可根本没有大学同意,更没有人给我写推荐信。”

“我从普朗克教授那儿听说,李谕回绝了苏黎世大学聘请其为教授的信,并且在回信中推荐了你。”劳厄说。

“真的吗?”爱因斯坦惊愕道,“真是一个好朋友!他也非常支持我的相对论,并且做过不少实质性的帮助。”

劳厄说:“不过苏黎世大学到底如何决策我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会从无俸讲师开始。”

顾名思义,无俸讲师就是没有薪水的讲师,收入都来自学生。劳厄自己就在柏林大学当无俸讲师。

不过这很考验讲课水平。

爱因斯坦嘛,只能说的确不是特别擅长讲课……

但只要能进入大学,已经是爱因斯坦的无上追求:“无俸讲师我可以接受,不过我要先花几个月攒钱,不然我连孩子都无法好好照料。”

——

上海。

李谕和张元济专门去豫园看了看这批运过来的书,张元济是个懂得古书收藏的,很多规定由他亲自制定。

他对这批书爱不释手,没事的时候就泡在豫园里。反正现在李谕和吕碧城并没有住过来,不蹭白不蹭。

藏书楼里,书籍按照宋版、元版、明版、清版分批次摆放,最显眼的位置当然是两百来本宋版书。

李谕感觉这些古籍拿起来都怕碎掉,按照后世的古籍保存理念,理应是影印出来一份,原作很少拿出来。

李谕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对张元济说:“筱斋兄,只有一份我实在心中难安,最好找人再手抄一份。”

此话说到了张元济的心坎里,“我有同感,想想当年豫园被洋人破坏至斯,难免不会再有一次,多个备份最少能够保留下来。”

手抄本在明清非常常见,虽然印刷术诞生已经上千年,但仅限于畅销书,其他的书籍想要流传下去,只能靠手抄本。

即便《四库全书》这种浩瀚的皇家工程,七套书也是纯靠手抄完成。

国外的手抄本更加常见。

所以抄书是个很常见的营生,不少家贫的读书人都会当做兼职。

就算1980或者1990年代,复印机还没有流行时,国内图书馆的学生还是会拿着笔记本去抄。

张元济又说:“正好现在科举废弃,读书人数不胜数,以往抄书价格不菲,现在只需要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招来很多抄书人。”

科举废除后的几十万读书人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他们只会四书五经,突然没了科举,几乎丧失生存技能。

话说清朝的灭亡真的原因太多,辛亥革命各地响应那么快,清廷得罪了天下所有读书人是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至于搞新学的,更盼着清朝灭亡哪。

李谕问道:“去哪里找抄书人?”

“简单,”张元济说,“我们去上海县衙旁的酒馆一坐,然后贴个告示。我敢打保票,不出一刻钟,我们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上海县衙离着豫园并不远,李谕和他一起坐上人力车过去。

路上,李谕看到了很多无所事事的读书人。他们读了十多年的四书五经已经毫无用处,但青春逝去,更不可能放下面子褪下长衫去做粗活,于是越发变得落魄。

张元济指着一个长衫读书人说:“你看这个人。”

张元济指的是一个跟在卖油条小孩后面的读书人,似乎在学着这个小孩卖油条。

不过他不好意思开口吆喝。

小孩子在前面大声吆喝:“卖油条喽!热乎乎的油条!”

读书人挎着装满油条的篮子说:“亦然!”

小孩子又吆喝道:“买油条喽!我这有刚出炉的大油条。”

读书人又跟着说:“亦然!”

他的声音还没有小孩子高。不用说,一根都卖不出去。

张元济说:“我以前也想招几个秀才到印书馆,但这些人大都不愿意做工,尤其排斥印书馆里的洋机器。最麻烦的是,他们一定要穿长衫,不改穿短衫,这样可怎么做工?!”

李谕摇头叹道:“这就是读书人下不来的高台吧,更是脱不下的长衫。”

如今是真真正正的切身感受,一点隐喻都没有。

谈话间,两人来到了上海县衙外的一家酒馆,张元济拿出早就写好的一张面积并不大的纸,上面写着:

“豫园李老爷招募抄书人,要求人品端正、书法上佳、吃苦耐劳。按劳发工钱,勤劳者一天可得半吊钱。”

张元济把纸递给了酒馆老板,让他用根杆子立在旁边。

果不其然,不少人围了过来,消息传出去后,很多在县衙附近遛弯的读书人都来到了酒馆。

这些人七嘴八舌道:

“老爷,我从七岁就开始习字,选我!”

“你才七岁,我五岁就开始习字,你有我写得好?”

“老爷,我学了多年董其昌、赵孟頫的字,而且考上了秀才,没人比我好!”

“老爷,还有我,我能仿圣教序、兰亭集序,几乎以假乱真,在座没有比我写得好的!”

……

李谕个子高,站起来看了看,整个酒馆已经挤满,外面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差不多有三四百号人。

李谕异常汗颜,竟然有这么多闲散读书人。

“疏才兄弟,我就说吧!”张元济问道,“你要多少人?”

李谕说:“皕宋楼的规模不算小,但豫园不可能把所有房间都腾出来抄书,我感觉最多十人就够。”

张元济看了看乌泱泱的人,说:“那你得想个选拔的办法。”

李谕思索片刻,“有了!”

他再次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都安静一下!我差人准备了笔墨,一会大家矮个在一张纸上写下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要求要用四种不同的字体,其中必须有印刷专用字体。最后由张先生评判前十名。”

后面属于常规要求。

张元济却纳闷道:“为什么一定要‘茴’字?而且,它真有四种写法?”

李谕笑道:“故意出个难题呗,不然怎么选人。”

其实李谕是看到酒馆上的几个碗,突然想到了孔乙己。

原文中孔乙己很想写出来这四种写法,已经用手指蘸了水。但迅哥没有理会他,孔乙己有些落寞,或许是因为没了炫耀的机会。

李谕也不过随口一说,关键还得是书法功底。

很快,这些读书人就开始一个个写,半晌后,张元济在其中选出了十个书法最好的。

竟有五人是秀才。

可见现在读书人的门路少到了什么地步。

其他人悻悻而回,这十个人则异常兴奋。

李谕观察了观察,此时接近寒冬腊月,他们穿的长衫大都十分破旧,手指也冻得通红,仍然可以写出标准秀丽的字体,可见书法功底已刻在了肌肉记忆里。

但很可惜,他们会四种茴字写法也没有什么其他用了。

只能说是时代的阵痛。

李谕对店小二说:“给这十位先生每人温一碗好酒。”

店小二就怕没生意做,立刻招呼:“十碗好酒,走着!”

其中一个秀才搓搓手说:“老爷,其实浊酒就可以,我们不挑!毕竟一碗好酒要十文钱,一碗浊酒只要四文钱,不如让我们喝两碗半浊酒舒坦。”

李谕笑道:“挺会算账,还要不要茴香豆?”

秀才说:“那自然最好。”

“算了,好酒就好酒,”李谕说,“我看出来了,你们就是想多喝点而已,让酒家给你们每人温三碗好酒。”

酒端上来后,他们立刻捧着先喝了一碗。

“暖暖和和的!真是舒坦!”

“我已经半年多没有喝到好酒了!”

那名秀才擦了擦嘴又问道:“对了,老爷,我以前替不少大户人家抄过书,但头一次见像您这样让写茴字的,我搜肠刮肚才想起来。”

本来就是个很难为人的题目。

“我是想起了一位故人,”李谕笑道,“行了,喝完酒随我来吧。”

不管什么时候,自家能有园林的绝对是超级大户人家。

他们跟着李谕和张元济来到豫园后,大为震惊:“年初我就看这里在动工,原来真是老爷您的,厉害,厉害!”

“对了,老爷,冒昧问下,您尊号是?”

张元济替李谕说:“闹了半天你们连东家叫什么都不知道,告诉你们,记好了,他就是当朝帝师,科学巨子李谕。”

“竟然是您!”几名秀才更吃惊了。

旋即有人叹道:“可惜我当年没有学新学,不然怎么会如此落魄,最少也是个学堂的教书先生。”

李谕说:“我在藏书楼里放了几套我编写的新学各科入门讲义,你们闲暇时候,可以自行看看。”

李谕给他们安排好了一间房子专门用来誊抄,另外让张元济找来商务印书馆的几个人帮着管理,毕竟这些宋版书实在太过珍贵,不得不小心。

即便孔乙己,在给人抄书时也会偷偷顺走东西,而且美其名曰“偷书不能算偷!”

算吗?

李谕倒是希望他们偷走那几本新学讲义。

李谕开出的价码不算低,一天四五百文,够他们十天生活费。抄上一两个月,起码一年以上生活不愁。

李谕很想像鲁迅一样冷眼旁观这些人的遭遇,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显然做不到,毕竟相隔了一个世纪。

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李谕只能“哀其不幸”,因为李谕知道,自然有人会去争。

至于这几十万读书人,顺其自然吧,时代的洪流不会放过任何一滴水。

秀才们在看到自己所誊抄的是宋版书后,非常激动,毕竟他们没人见过如此珍贵的藏书,今天算开了眼界。

那名秀才指着扉页说:“原来是湖州陆家皕宋楼的藏书章。”

李谕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得专门刻几个收藏章,差点忘了这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剑来 回到过去当富翁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大唐第一世家 万道剑尊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万相之王 玄门不正宗 极品全能高手 绝品小仙医 我的资质能无限提升 从大秦开始的西游 网游之九转轮回 不死战神 黄金召唤师 纽约超级警猫 魔眼小神医 灯花笑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大禹逍遥王爷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一品狂士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边荒枭龙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请摄政王赴死 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 东方神话集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