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小阁老 大明国师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长生界 寒门枭龙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乾憨婿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二十六章 末代状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实际上齐柏林还真的联系过李谕,不过并没有探讨什么具体的技术细节。齐柏林伯爵只是在电报中提到了版权问题,因为他想用李谕的星战系列做海报,并且发在报纸上,宣传自己的飞艇事业。

李谕虽然知道飞艇不是长远之计,但是没有反对他,因为科技树的发展就是开枝散叶。

而且李谕还主动回信,与他探讨了动力与载客量的关系,飞行角度与风向的关系等等具体技术细节。

因为他想到的了一个损招,不过是针对日本人的损招。

自己既然不会从军从政,但可以稍微在科技树上带歪一下日本。

日本不像德国那样能拿出来大量的科研资金。

一战前能有大量闲钱搞科研的,只有欧洲几个国家以及美国。老美虽更有钱,甚至比不上欧洲几国的科研投入。

投入最大的还是英德法,尤其德国这个超级技术狂。

也正是因为德国在科学及人文上的大力投入,让一向非常傲慢的英国学界都承认德国是个先进国家。

但目前的日本和他们相比,更像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以日本人的性格,超爱精打细算,每分钱恨不得都要花在刀刃上,所以他们的科研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还要力求稳准狠。

而这本来就是个错误的策略,因为科学技术上的大跨步很难如此实现,肯定是要长期投入,一点点突破。

过程中花钱如流水。

如果能想办法让日本多在科研上走点弯路,消耗他们的时间和金钱,对日本的国力来说影响还是不小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一直喜欢赌,而且是赌国运,直接梭哈那种。

打每场战争都是抱着赢了野鸡变凤凰、输了就玉碎的打算。

不管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日本国内的战时财政压力都超级大。但日本对这些绝密消息封锁得很到位,所以清政府一直不知道。如果当时多撑一下,虽然还是打不赢日本,但起码谈判桌上能多不少筹码,可以少赔几千万两白银不在话下。

算上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一共赔了2.3亿两,折合后世差不多700亿到1200亿Rmb,绝大部分用在了军队建设上。

想从他们嘴里抠出来这些钱自然没可能,不过可以让他们把一部分钱变成打水漂。

所以李谕才不怕近卫昭雪去偷看飞艇的技术资料,他甚至想让日本人更多了解一下。

到时候说不定日本人还得谢谢李谕哪。

李谕可是知道,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学航空的人并不多,能分走多少是多少。

得让日本人感受感受什么叫做跨越一个世纪的智商压制。

——

次日,袁世凯去了西苑递交奏折。

慈禧翻开看了一眼,就知道是关于废除科举的事情,顿时感觉头大。

这可不仅仅是祖宗家法那么简单,让她下决定废除一个延续千年以上的制度,确实有够纠结。

慈禧对他说:“记得去年上过这样的折子,不是说了新学与科举一并推行,先试验几年再说?”

袁世凯回道:“太后,当今之势,科举一日不废,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便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中国也就永远不能进于富强,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慈禧说:“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吗,这么多年不都过来了。”

袁世凯说:“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日本国推行新式教育之成效近在眼前。”

朝廷中最坚定废除科举的,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去年便是他们两人联合上的书。

尤其袁世凯,对废除科举一事最为积极。因为他本来科举之路就屡屡受挫,后来干脆弃文从武,对于科举素无好感。在搞洋务、新政的过程中,对西方新式学堂又有了不少了解。

而且从实际利益上,废除科举对袁世凯同样好处多多:科举废除之后,他手中大量新式学堂出身的北洋人马,正好可以获取更多政治利益。

两位实权派总督的联合上书,引起了朝中重视。

刚刚成立的学部,两位管学大臣张百熙和荣庆都支持废除科举。

军机处里,曾经的首席军机大臣荣禄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因为在荣禄看来,他并非科举出身,如果支持废科举,那么会给人落下口实,认为是掺杂了个人感情。

站在荣禄一边的反对废除科举的,还有军机大臣王文韶。

另两位军机大臣瞿鸿机、孙家鼐则同意废除科举。

荣禄死后,庆亲王奕匡补录成为首席军机大臣。

袁世凯和张之洞立马看出来,奕匡就是个和稀泥的,没什么成见,虽不会公开表态支持废除科举,但也不会阻碍。

所以一众朝中大员,反对废除科举的只剩下了军机大臣王文韶。

慈禧看向一旁眯着眼睛的奕匡:“奕匡,你怎么看?”

奕匡这个老滑头立刻回道:“全凭太后英明决断。”

“啧!奕匡啊,你多少帮哀家拿个主意。”慈禧道。

奕匡只得说:“兹事体大,奴才觉得我们应该先开个会再商讨一下。”

他可没有魄力做这么大的决定。

慈禧正好现在不想表态,于是对奕匡说:“好吧,你就去同朝臣研讨一下。都退下吧,哀家要与德龄学习一下一些英语,今晚还得同公使夫人们开个茶话会。”

慈禧出席这种场合,一般都是带着裕德龄为翻译,毕竟裕德龄会的语言还是比较多的。

奕匡等人退出后,来到外面军机处的值班室,奕匡坐下后,其他人接着依次坐下。

“说说吧,都怎么看?”奕匡问道。

军机大臣王文韶已经憋了一肚子话:“在下坚决不同意废除科考,老夫一日在朝,必以死争之!”

这种发言很让奕匡头大,在他看来一点都不圆滑。

袁世凯说:“王大人,您也看到了,如果科举不废,士子肯定不会甘心去新学堂。只有断了这条后路,才有发展新学堂的真正可能。”

王文韶道:“说得轻巧,如今全天下已经有数十万学子为了科举费心费力寒窗多年,难道要让他们无处可去?”

王文韶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实际上是必经的痛楚。

袁世凯说:“所以我今日才上书,应当立即废除科举,而不是逐渐递减科举录取名额。快刀斩乱麻,早晚都有这一天,长痛不如短痛。”

王文韶说:“武断,太武断!”

袁世凯见说不动他,于是对奕匡说:“王爷,不然您再给各路督抚、将军发函,问问他们的意见,咱们少数服从多数还不成?”

奕匡竟然答应了这个非常“民主”的决定:“好主意,我今天就命人依次询问。”

他心里想的是正好可以把事情往后再拖一拖。

不用再讨论这个棘手的问题,奕匡很高兴,聊起了其他事:“听说最近京城里有日本人对帝师李谕要痛下杀手,这件事怎么处理的?”

袁世凯说:“好像是一个大清邮局的邮差捏造了信件,诬陷于他。”

奕匡点点头:“还好不是日本人指使,不然真是难办。袁大人,你曾总督朝鲜多年,与日本军方有不少接触,他们会不会真的派军队与俄国决战?”

袁世凯在朝鲜还是有不少耳目的,回道:“王爷,现在日本已经在朝鲜登陆,目标直指旅顺。”

“哎呀!”奕匡颇为吃惊,“要是真在咱们的地儿上打起来,可不好办。”

袁世凯问道:“王爷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这我可说不准,要问太后的意见。”奕匡连忙说。

袁世凯澹澹笑了笑,说:“在下知道了。”

——

李谕正在家中书房伏桉工作,吕碧城在外面敲了敲门。

李谕说:“进来就是。”

吕碧城轻步挪进来,说:“严师让我告诉你,请你去一趟大学堂。”

“大学堂?有什么事?”李谕问道。

吕碧城说:“好像是几名日本教员不在,他们无法解答学生们的一些数理问题,让你临时救个场。”

严复的面子肯定要给的,李谕答应道:“走,现在就出发。”

赵谦作为司机,开着车带两人来到了北城的京师大学堂。

来到教室后,严复立刻招呼他:“你终于来了!我们研究了半天,一点头绪都没有。”

李谕走过去一看,差点晕倒,原来就是一些三角学的题目,最多就是较为基本的初中奥数题难度。

问问题的是师范馆学生,但不管怎么说,总体上比之前有了一些进步,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小学数学应用题。

李谕拿起粉笔,很快就在黑板上给他们演算完成。

学生们大都是刚接触字母符号,一时之间没有搞明白。于是李谕又放慢速度,给他们再次演算了两遍,才有部分人理解。

此时,窗外突然有一人赞叹道:“原来这就是西学中最精妙的数学,奇哉妙哉!”

李谕看向外面,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于是问道:“你也是大学堂的学生?”

窗外的人俯首道:“帝师大人,冒昧了!在下刘春霖,赴京赶考。曾听闻师长言及京城开设了一所西学大学堂,学的是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遂来参观。”

原来是今年马上就要高中的状元,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李谕问道:“你的师长是哪位,眼见如此开阔。”

刘春霖说:“回帝师,我曾在保定莲池十余年,师从吴汝纶吴大人,他曾经做过京师大学堂的中文总教习,不止一次提到这里才是真正的书院。”

吴汝纶作为桐城派的代表,担任过很多年保定莲池书院的院长。

李谕想起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吴汝纶了,于是问道:“吴院长身体最近可好?”

刘春霖暗然道:“院长已经过世。”

李谕一惊,回道:“节哀。”

刘春霖说:“吴院长曾经告诉我们,新学是未来之学,而且庞杂繁复,比之儒学甚之百倍。而基础学科如数理等学问,更应该推广开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帝王之学。”

李谕并没有和吴汝纶有过多少交流,没想到这个做了多年书院院长的老学究,竟然有这样开明的思想,难怪能当京师大学堂的中文总教习。

他可比岳麓书院那位顽固守旧的山长王先谦好多了。

于是李谕继续同刘春霖聊起来:“我记得吴院长曾经在花甲之年远赴日本考察过教育。”

刘春霖说:“没错,这趟旅途对院长影响颇大,他去的地方不多,但第一站就去了马关。遥想当年李中堂在这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还中了一枪,身心俱损,令院长感慨不已,写下了‘伤心之地’四个大字。”

吴汝纶和李鸿章有不少交集,因为他两个都是曾国藩的门生。

曾国藩的门生里,最出名的肯定是李鸿章。不过李鸿章并不是“曾门四弟子”。

在四弟子中,曾国藩最期盼会有成绩的,是张裕钊和吴汝纶。

看得出,京师大学堂复办时选择的这些人,都极为匹配:张百熙、严复、林纾、辜鸿铭、吴汝纶,以及美国人丁韪良,都是有本事、有能力又真心想办新式教育的。

李谕说:“吴院长爱国之心,可敬可佩。”

刘春霖继续说:

“院长回来后,多次告戒我们有机会应当在求取功名之外多学学西学,并且不应只限于政法。

“他提到在日本时,一位叫做山根的少将来拜访过他,两人谈及吴院长的儿子以后的志向是什么时,院长回道,日后将学政治法律。

“山根少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说,‘贵国人喜学宰相之学,满国皆李傅相也’(即李鸿章)!

院长甚为触动,回国后亲言,即便是学西学,中国学子仍读书只为考取功名,学所谓‘帝王之术’,想的是如何做大官,埋头做事的基础学科则无人问津,这是万万不成的。”

李谕听了也挺感动,说道:“好一句‘满国皆李傅相也’,但大多世人仍旧蒙在鼓中,看不清时局。”

吴汝纶老先生出国也算是受辱,但起码明白知耻而后勇,可惜过早去世,没有看到科举废除的那一天。

不过就算真看到,他做了一辈子儒学教育,内心估计也会非常纠结吧。

而那位日本山根少将说的话非常鞭辟入里,他还算不上什么日本知名人物,已经看得如此透彻,更别提其他日本精英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剑来 男欢女爱 回到过去当富翁 大唐第一世家 万古帝婿 绍宋 九转霸体 天唐锦绣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万相之王 大宋泼皮 大梦主 都市狂少 雪中悍刀行 从大秦开始的西游 名门艳旅 黄金召唤师 灯花笑 神魂武尊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调教大明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荣耀大秦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完颜阿骨打传 仙秦:祖龙觉醒 大唐储君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明风再起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大宋河山 大唐钓鱼人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凉州布衣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