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晚唐浮生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长生界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民国之谍影风云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七十七章 继续南下权糹鰪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去武汉对于李谕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依旧乘坐内河航运沿着长江朔流而上。

实话说挺麻烦的,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能好转,两年后京汉铁路就可以全线通车。

但不得不说,由于遇到很多大事件,导致修的速度确实有点慢。

其实就算是清廷内部,即便是一度非常厌烦铁路的慈禧等顽固派,心里也明白京汉铁路再加上之后武汉-广州间粤汉铁路将南北串联起来的重要性。

那时候除了中间搁着长江无法修建过江大桥,北京就能用铁路直接和广州相连接,中间经过了数个大省。

但清廷是活不到粤汉铁路修好的那一天了。

由于内河航运的重要,现在长江两岸的港口倒是不少,尤其汉口有租界存在,蛮繁华的。

之后京汉铁路通车、汉口城墙拆除后,汉口的发展会更快。

来码头迎接李谕的是现任武昌知府梁鼎芬,他还是掌管湖北全省教育的学务处的文学堂总提调。

他一直受到张之洞的青睐,是张之洞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张之洞一生宦海生涯,梁鼎芬在好多节点起了关键的作用。

湖北是张之洞悉心经营之地,从1889年担任湖广总督一直到1907年进京,张之洞督鄂近18年之久,其中尤其以办教育功绩最为卓着,而梁鼎芬正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明年张之洞就会直接让梁鼎芬担任学务处总提调,彻底管理湖北全省学务。

梁鼎芬一生最引以为豪的也是与张之洞合力开创的教育伟业,甚至自提了一副门帘:

“楚材必有用,教成君子六千人”。

李谕走下汽轮,梁鼎芬迎过来道:“帝师大人再次大驾光临,实属荣幸。”

李谕道:“梁大人有礼了。”

然后给他介绍了旁边的谢煜希:“这位是来自美国的谢煜希女士,管理着一支教育基金。”

此时国人对美国相对来说态度还算好一些,毕竟美国人还没有搞过什么侵略活动。

梁鼎芬抱拳道:“万里之遥,辛苦辛苦!”

李谕道:“基金会想要在武昌境内设置一处学堂,将来能够继续深造,还有去往美国留学的机会。”

梁鼎芬此前就举荐过不少人留学日本,当然知道留学国外的好处,“这可是大好事!如今之势,百废待兴,人才奇缺,如果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才是国之大事。”

李谕说:“关于选地一事,我们……”

梁鼎芬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帝师大人刚刚南下之时,我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我与总督张之洞大人商谈过,他给您选了一块好地方,一两银子也用不着帝师大人出。”

李谕笑道:“还有这好事。”

梁鼎芬道:“张大人正急于寻不到优秀的西学人才,帝师可谓雪中送炭。但条件则是培养出的学生起码要有一部分回归本省。”

“这是合理要求。”李谕和谢煜希当然必须答应,毕竟省了上万两银子。

梁鼎芬招呼手下牵过来马车:“我们先去一探。”

在路上,梁鼎芬拿出一份地图给李谕看:“地点位于两湖大学堂旁,紧挨秀丽的都司湖。”

两湖大学堂就是之前的两湖书院。

李谕看图上面积的确不小,超过了200亩,直接超出预期。

而且这个地方距离此后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首义公园都很近。

位置蛮有意义,几乎都能想象到以后的学生难免会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甚至参与其中。

梁鼎芬已经命令衙役划好了地段,放眼望去,平坦无比。

而且向西边远眺,五六百米就是滚滚长江。

“是块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张大人与梁大人真是大手笔。”李谕感慨道。

梁鼎芬笑道:“这才哪到哪,今后的学堂建设我们也会出人出力,保证帝师大人的学堂尽快开校。”

李谕笑道:“大人做得有点太多了吧。”

梁鼎芬说:“款项都是从经费中拨出,正好今年还有结余,不用白不用。只不过我们只懂得土木建设之法,却不懂得西学之道,学堂真正的灵魂还需要帝师将来带进来。”

李谕抱拳道:“定然不会辜负张大人与梁大人所托。”

梁鼎芬说:“我们对帝师可是有着万分信心。”

李谕说:“大家都是帝……啊,都是有心教育之人,彼此彼此。”

李谕差点说漏嘴,此后梁鼎芬当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梁鼎芬也算晚清政坛上的另类,此前只是个七品小官时就弹劾过李鸿章,差点革职。

过不了几年还会继续弹劾奕匡、袁世凯……

反正最终还是被罢了官。

看过建设用地后,梁鼎芬带着李谕二人去府上赴宴。

而就在他们吃着正欢时,身在长沙的黄兴则找到了熊希龄。

熊希龄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人物,但此时却没有了官身,在湖南办教育。

此前他是维新运动的鼎力支持者,还与谭嗣同一起办过时务学堂。

光绪曾亲自电召熊希龄入京觐见,只不过途中饮食不慎,突发痢疾,只好返回衡阳养病,最终没有进京。

随后戊戌变法失败,在京参与变法的谭嗣同等六君子同时罹难,熊希龄因病反而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但也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

所以现在他只能在湖南几地区搞教育一事。

如今的湖南发展其实在全国看,都是比较迅勐的。

毕竟近代史上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湘军,曾国藩把各地财富带到湖南,教育也极为重视,如此巨大红利之下,让湖南大半个世纪人才济济。

并且不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而是一大群接一大群地涌现。

湘系崛起,同时铁路从湖南经过,让曾经的南北转运枢纽的江西地位一落千丈。

当然粤汉铁路也只能走湖南。

因为江西南部山峦叠嶂,此时的技术根本解决不了工程难题。

而湖南虽然西边有不少山,但由于几条大江的作用,导致南北平原贯通,修铁路非常合适。

此前同样极力赞成粤汉铁路走湖南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甚至本身是个江西人。

——竟然从清末开始就开始了“环江西”的格局。

江西历史上其实长期坐大,原因一是水运,二是瓷器,三是朝中有人,四是民富。

但英国老自己学会了烧瓷,断了部分财源;曾剃头劫掠江西,家底空了;刚好朝中的江西人说不上话;铁路又往湖南走。

四条全没了……

黄兴来到熊希龄府上,对他说:“名震天下的李谕院士已经抵达武昌,正是为教育一事而来,阁下何不将他请过来一叙。”

如今这交通条件,熊希龄明白不可能让李谕动不动就往湖南跑,立刻答应下来:“我会告知巡抚大人,他对教育一事很上心。”

黄兴说:“事不宜迟,只有巡抚衙门里有电报,能够迅速与武昌取得联络。”

熊希龄反正现在没有别的事,唯一能搞的就是教育,当即为此找到了湖南巡抚赵尔巽,把李谕的情况告知了他。

赵尔巽对新政确实上心,如今地方新政里最关键的就是兴办新式学堂。

赵尔巽听到“李谕”的名字迅速下了决断:“长沙也要大力兴办西学教育,不能落于人后!一定要请他过来。”

熊希龄说:“属下这就拟好电文。”

熊希龄刚要提笔,却被一人阻挡。

“大人还望三思!”

说话的是王先谦,知道他名字的人应当不多,不过他的职位相当有名气:岳麓书院山长。

即岳麓书院的院长。

而且正好是最后一任山长。

作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在晚清就出过曾国藩、左宗棠两大牛人,地位仍旧超然。

咱们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习惯,所以岳麓书院山长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

赵尔巽问道:“王山长,不知道何处需要三思?”

王先谦说:“巡抚大人初来湖南主事,却忘了本地曾经出过的革命劣事吗?”

当初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事刚刚失败,王先谦就与门生叶德辉向时任湖南巡抚俞廉三告密,导致湖南维新人士百余人被杀,一度被湖南人骂作“劣绅二麻”。

王先谦是典型的保守派人士,非常抵触所谓的“西学”以及“维新”。

熊希龄当初就是因为维新一事被牵连,对王先谦的告密一直怀恨在心,愤愤道:“山长又忘了英国人法国人的坚船利炮了吗?不知是谁健忘!”

王先谦不急不慢道:“内忧甚于外患,吾执掌学堂多年,曾遇见许多妄图革命维新的学子,但他们的下场惨不忍睹。新式学堂只会助长革命之气,于我大清整体害大于利。”

熊希龄反问道:“山长又有退敌之策?”

王先谦却说:“如今岂不已经退敌?”

熊希龄愕然:“山长,您不会不知道那都是以割地赔款为代价的吧!难道这也是退敌之策?全天下之人都无法接受!”

王先谦不以为意:“一时长短而已,忍辱求全有何不可?”

“就算忍辱求全,山长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勾践再次成为君主?”

王先谦一时语塞:“总归是有办法吧……”

赵尔巽也有点心烦,对熊希龄说:“秉三(熊希龄字),你去电报房拟报吧。”

王先谦起身道:“大人,您一定要三思!”

赵尔巽指着自己的头:“我已经四思、五思了!”

——

身在武昌的李谕看到熊希龄的电报后,想到此前与黄兴及陈天华的会晤,反正离着不远,就决定过去一趟。

上面也说了,如今湖南的教育不弱的。

当然靠着张之洞的经营,湖北也不差。

由于有长江、湘江连着,所以即便还没有铁路,走水路从武汉去长沙并不麻烦。

熊希龄甚至直接来到岳阳等候李谕。

熊希龄登船后,找了一圈就看到了剃发之后的李谕。

“帝师大人,您还真是好找!”

李谕讶道:“阁下是?”

“在下熊希龄,字秉三。”

李谕连忙与他握了握手:“幸会幸会!”

李谕当然听说过熊希龄,毕竟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当过国务总理的,还是与梁启超、张謇等人一起出面组的阁。

熊希龄道:“从同乡黄兴处得知您要来长沙后,我迫不及待就要见到您。”

李谕笑道:“也差不了几天。”

“当今四万万人中,想找一个如同帝师一般精通西学之人太不容易了!”熊希龄心情很不错,又说,“不知帝师有没有来过湖南,要不要顺路名楼岳阳楼一看?”

岳阳楼屡遭破坏,清末刚刚完成了一次重建。

李谕穿越前就去过江南三大名楼,于是说:“不必了,只需记得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已经足够。咱们还是尽快兴办起学堂,与岳阳楼一起矗立大地之上为要。”

熊希龄肃然起敬,然后又提到在拟电报时遇到的情况:“如今长沙府内,兴建新学堂尚有一定阻力,而且来自湖南教育界有头有脸的岳麓书院山长。不过新学堂之事,我想新任巡抚赵大人应当会同意。”

李谕纳闷道:“这种事有什么好阻挠的?”

熊希龄说:“书院少了学子,当然不会同意。”

李谕脑瓜子一转,立刻出了一个馊主意:“好说!到时候你给巡抚直接建议,如今朝廷有令,书院变学堂,直接把岳麓书院征做高等学堂,到时候他要是不愿意继续当山长,辞退就是。”

熊希龄一拍栏杆:“帝师就是帝师,这个办法太好了!”

李谕也算顺水推舟,反正按照历史进程,岳麓书院肯定会被并入新学堂,最终成了湖南大学的一部分。

熊希龄接着说:“到了长沙,我把岳麓书院的山长一起叫到巡抚衙门,由您坐镇,我看王先谦他还能有什么异议!”

李谕:“……”

晕,不是让你进言嘛,怎么直接把我兜出来了。

而且一旦山长王先谦知道是自己提议把他的岳麓书院改成新学堂,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想想这位顽固派就会和曲阜的孔令贻不相上下,真是让人头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剑来 女总裁的王牌高手 穿成八零异能女 福艳之都市后宫 斗破之无上之境 天唐锦绣 夜的命名术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拯救诸天单身汉 绝品小仙医 超级女婿 大梦主 姜六娘发家日常 长生十万年 黎明之剑 诸天从北帝开始 魔眼小神医 重生后,我娇养了反派镇北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堪破三千世相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 完颜阿骨打传 仙秦:祖龙觉醒 大唐储君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明风再起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大宋河山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大唐钓鱼人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凉州布衣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