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

首页 >>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小阁老 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 这太子,不做也罢!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乾憨婿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皇叔 
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 - 大明嫡长子全文阅读 - 大明嫡长子txt下载 - 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11章 正德二十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德十二年,江西举子夏言进士及第。

三甲的进士实际上排名已经很靠后了,却不知他有什么路子,竟在授官之时被派往常州府任宜兴知县。

本朝知县权柄不轻,县内大小事务皆可在一定程度上自决。

在这等职位上,但凡干出些政绩都容易为吏部挑选升任,如果是特别出色的知府、布政使等,还容易被皇帝拔擢入京。

因而夏言算是一众进士中最为走运的人之一了。

可惜他授官不足三月,便上疏奏陈本朝弊政,直指刘瑾等奸宦大祸民间,而朝中阁老、尚书纷纷逢迎上意,唯以高官厚禄为切……

奏本递到中央以后,上谕斥其以夸夸为本,以实务为末,初任时日极短,空谈之语极多,一身无半分事功,却似已有辅政天下之才,于是贬其为宜兴知县县丞。

朱厚照本以为他说得够直接了,结果这种历史留名的人物还是惊了他一把。

正德十四年,年逾七十的内阁首揆王鏊因病致仕,皇帝虽多番留任,但生老病死乃是天道,非人力所能及。王鏊病走还是小事,内阁次辅张璁顺次递为首揆。

天下一时多有议论。

张璁为人苛责、手段唯缺君子之风,且嫉贤妒能,没有容人之量,为多数人所不喜。

夏言性格极为刚正,他觉得自己身为人臣,有奏谏之本分,所以为此再上谏疏。

张璁可不是王鏊。

内阁首揆为难他以后,夏言又迎来第二次被贬,吏部行文写明撤其宜兴县丞,令其任四川成都府双流县主簿。

便是连江南这等好地方也不让他待了。

这等末流官员再怎么折腾,也没办法在朝堂上发出什么声音,后来他这样的性格又在当地遭受排挤,于是主簿也混不下去。

因为接连被贬,以至于到正德十七年时,要他去担任末流吏员,不堪受辱的夏言愤而辞官,老子不干了!

朱厚照本在暗中观察此人,在京师接获消息以后,他不禁有些恼火。

当年王守仁被贬为驿丞也没有说辞官不任,像他这样的器量,又怎么能承载天下之大?

于是朱厚照暗中指定时任四川巡抚的谢丕寻了夏言一个错处,关了他半年。

白天黑夜不分的过了半年以后,夏言因得到当地有名的遗贤儒士殷嘉陵的搭救而逃脱牢狱之灾,但出狱以后官府仍要他担任一县田长之职。

这是自正德十七年之后始设的职务,每县一名,为知县辅官,秩正八品。

田长只专田亩一事,便是掌握全县的水田、旱田、林地数量和权属,平日里最为重要的职责是对负责田地的买卖流转相关事宜。

并且按照实际情况,三年更新一次鱼鳞图册。

至于钱粮赋税则不在田长职责范围之内,每年的夏秋两税是多是少,和他没有关系,田长的考核评价全在鱼鳞图册是否真实准确。

从正德十二年开始的丈量田地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而花费那么大代价做出来的鱼鳞图册,很容易和事实不符。

因为田会流转交易,

因为原来的田主会生病死去,

甚至老爹死了,兄弟分家,

这诸多的情况随时都在发生,所以朝廷要实时掌握全国田亩的情况极难。

对于知县来说,包税制之下,他当然是希望每年都完成上面下来的税赋指标。这是自明初就开始的。

不同的是,大明现在取消人丁税是个明显趋势,像是江南已经完全取消了丁税,而一切锚定田地。

这样一来,田亩越多,则应缴税赋越多,田亩越少,则应缴税赋越少。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当知县,都会想着若本县在册的田亩越少,自然是所需缴纳的赋税就越少。

比如说实际有一万两千亩,在册的只有一万亩,那么这两千亩的差额所产生的赋税,就不必上交了。

当然,实际这样操作胆子很大,毕竟田亩不会无故消失,只是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上司昏庸可欺,国家不会查处,

而更隐蔽的手法就是新增田亩不入黄册!

这才是真正的大头。

也正是因为朱厚照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发现了这个现象,于是才设立田长一职。

田长只对本县的田亩数量和权属负责,这个职位的诞生一方面是保证数据准确,另外一方面则是牵制知县,免得这帮人无法无天。

夏言就在双流县担任此职。

三年前,他之所以愿意回官府担任这等末流官员,外人只说他坐牢做怕了,其实似他这样的刚强之人,怎么会低头?

更主要是因为正德十七年,圣谕四川各府田税税比继续降低,由十四年的十税一,降低为十五税一。

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四川税基扩大,持续十年的移民入川,开垦荒田,已经让四川的耕地超过2000万亩,因为地方好,这里的亩产平均不必江南低多少,大约也要有2石到2.5石之间。

换句话说,每年四川光是税粮就有300万石以上。

实际上四川又何止2000多万亩的耕地,像是山西有4000多万亩田,山东有7000多万亩,河南更是有上亿亩田地。

主要还是人少,这年头农业那是劳动力密集型,没那么多人手,农夫看着也只能干着急。

好在是300万石的税粮在全国虽然排名靠后,但并不垫底,也不算很丢人,至少比十年前四川每年只能上交100万石左右要强。

如此励精图治,方才有三倍的成长。

一方面国家税赋增长,一方面百姓负担逐步降低,这才是夏言愿意出来为官的真实原因。

不过他今日却遇着个麻烦事,便是县里偷偷摸摸来了个大户,暗地里在收购田地,平均每亩地十两银子,这够高了,又不是江南上好的水田,还想卖出天价不成?

这是个四月天,夏言正在书房内从头梳理这些日子以来的县里田产流动情况,外面则有府中下人禀报,说外面又有商人递上申请,要进行田产权属变更。

这属于朝廷规定的动作,夏言虽然奇怪,但以他的为人,不可能违背朝廷法度做事。

于是乎他穿上蓝色官袍,到田长专属的公证处升起堂来。

他坐于上,而一名商人,十几个百姓站于下,这些百姓既有书生,又有农夫,还有商人,不一而足。

啪!

夏言正色道:“你们谁是买方,谁是卖方?”

身着青色长衫的商人是很年轻的小白脸,手里拿着折扇,很是潇洒,“启禀夏田长,小人姜道云,是本次田产买卖的买方。剩余的人都是卖方。”

“此次交易田亩几何?”

“禀夏田长,此次交易共两千三百亩,总计银钱两万三千两。”

“田产交易,每亩税银一两,你知道吧?”

“小人知道,加上税两千三白两。共计两万五千三百两白银,小人均已准备妥当。”

两万多银子,这里既不是江南,也不是京师,被人这样轻飘飘说出来还是有些惊人的。

而交易的全过程,夏言也挑不出毛病。

卖田的商人是做生意亏了钱,所以要回款度过难关。

卖田的百姓更是赚钱,因为四川正在垦荒,新垦的荒田谁恳归谁,而许多人种植不了,便卖了了事。

至于卖田的书生,那是他父亲欠债,他自己没什么收入,还有部分的银两缺口,所以卖田还债。

……

夏言还算是比较关心百姓的,所以仔细的问了个清楚,换做旁人谁管那么多,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自己这里还能再收入些税银,皆大欢喜,有何好愁的?

但夏言却多了几分疑惑,连日来,县里民田被人大肆购买,这是双流县吸引了什么大人物不成,而且也没听说本地有什么很有实力的人,要么就是有人忽然发财?

很多人是将这件事归结于此,毕竟很多人乘船出海,的确是一夜暴富了的。

百思不得其解的夏言,自然派人去仔细调查了一下那买田的青年。

这一切总归是要有个答案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渔港春夜 艳海风波 凡人策 都市偷心龙爪手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何不同舟渡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武侠:我在大明皇宫炼阴化阳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花都太子 全职法师 逍遥人生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都市花缘梦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四合院之无敌签到系统 人在港综,你管这叫卧底? 四合院之我也来凑热闹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抗战之烽火燃血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爸,这好像是北宋 我的谍战岁月 绍宋 游戏民国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大宋风云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风雨话东周 江汉儿女英雄传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新语新编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我岳父是朱元璋 
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 - 大明嫡长子txt下载 - 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 - 大明嫡长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