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回到林县后,开会通报这次去省里的情况,传达室的同志汇报道:
“林书记,方书记的电话,找您的!”
林捷立刻起身前往电话室,拿起听筒说道:“方书记,我是林捷。”
电话那头传来方书记亲切的声音:
“林捷同志,省里对林县发扬风格,拿出粮食雪中送炭,支援灾区群众提出表扬!”
“省里的同志们,对此啊都很感动啊!”方书记感慨的说道。
“老首长,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是我们应该做的。”林捷诚恳地回答。
“林捷同志啊!”方书记语气郑重了些:
“省里答应你们的请求,调运这批粮食但是,说好了啊,这批粮食不是让你们捐助,而是借!”
这一千万斤粮食啊,抵销林县明年的统购粮!”
“老首长,省里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林捷急忙表示道:
“但是我们真的不用,我们相信,只要今年内把总渠修通,明年我们林县,是有能力完成国家的统购粮的!”
随后林捷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将话题转到运输的问题上:
“对了,我们这个粮食的调运工作,也已经做好准备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方书记语气不容置疑,随即话锋一转,带着笑意说道:
“对了,林捷同志啊,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林捷立刻集中精神说道“您指示!”
方书记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是这样的,之前······!”
听完方书记说的事情,林捷快步回到会议室,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抬手压下了现场的议论,林捷这才笑着说道:
“通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刚才方书记来电话,说省里原先那个由苏联专家负责的水利工程,不是撤走了吗?所以工程下马了!”
李明阳闻言,眉头一皱:“这……这算哪门子好消息?”
孙士厚也嚷嚷起来:“就是,人家工程下马了,这还不够让人生气呢!”
“是是是!”但林捷还是忍不住笑着摆手说道:
“单说工程下马,确实不是好事。但是~!”
他故意停顿,环视众人,吊足了胃口才继续说道:
“那个工地上,留下了大批的雷管、炸药,还有不少其他修建水利工程的物资!”
“省里决定——,全部调拨给我们红旗渠工程使用!”
林捷最后笑着问道:“同志们,你们说,这算不算好消息?”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顿时感觉哭笑不得,随即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和叫好声。
“哈哈哈!”
“这个好!这个好!”
“对我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水利局老罗激动地站起来:“林书记,有多少?”
孙士厚摩拳擦掌的问道:“什么时候能让咱们去拉?”
林捷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拉,想了想又说道:这个,反正就这两天吧,咱们再组织人手去接收吧!”
李明阳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支援灾区的粮食送出去,把人手腾出来,准备去拉物资啊!”
林捷看着群情振奋的伙伴们,淡定地压了压手说道:
“别着急,东西在那儿,跑不了!咱们按计划,一步一来。”
······
就在林县县委欢欣鼓舞的同时,地委大楼里,又是另一番光景。
地委高书记端着茶杯,缓步走了进来,脸上挂着惯常的温和笑意。
“老余啊,没打扰你工作吧?”
余风高立刻起身,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说道:“是老高啊,怎么了?”
高书记在沙发落座,笑着说道:“高书记:这个林县县委啊!”
“林县县委?”没等高书记把话说完,余风高像是应激反应一样激动的问道:“林县县委又怎么了?”
“看把你给紧张的,是好事!”高书记像是没听出他话里的异样,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
高书记平和的语气中,带着赞赏说道:
“这个林县县委,主动向省里调拨了一千万斤粮食,用于支援灾区。”
“省里刚刚来了指示,要对林县这种顾全大局、雪中送炭的精神,提出通报表扬。”
“一……一千万斤?”余风高脸上的从容彻底消失了,他身体微微前倾,难以置信的再次求证道:
“高书记,您是说,林县在全力修建红旗渠的同时,还能挤出一千万斤粮食支援省里支援灾区?”
“对!”高书记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余风高说道: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在自身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还能想着全省的大局,这种风格和觉悟,非常可贵。省里的主要领导,对此都非常肯定。”
余风高闻言,顿时怒气汹涌,一股混杂着震惊、挫败和愤怒的情绪直冲头顶,口不择言的说道:
“他林捷到底想干什么?!”
余风高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带着质问的意味说道:
“在这种时候,拿出这么多粮食,他想出什么风头是吧!”
“哎,余副书记!”高书记淡定的说道:“林捷同志怎么能是出风头呢?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
随后看向余风高,若有所指的问道:
“余副书记,怎么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想阻拦修建红旗渠吗?”
余风高闻言,立刻强装镇定道:
“省里都同意了,我反对什么呀,我只是反对林县县委,不切实际上马大型~!”
说到这里,余风高突然顿住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林县在没有上级支援的情况下,还能拿出一千万斤粮食支援省里,那就谈不上不切实际!
高书记拍了拍余风高的肩膀,这才缓步离开他的办公室。
等高书记离开后,余风高阴沉着脸,打了个电话给童昆,询问了一千万斤粮食的问题。
“你们林县县委还真有实力啊,调一千万斤储备粮给省委支援灾区。”
“那个,林书记!”童昆委屈巴巴的说道:“我也是刚刚开会通报,我才知道这事儿的!”
“你之前不知道?”余副书记惊讶的问道。
“余副书记,这粮食的具体情况,我之前是真的不是很清楚啊!”
“我记得拢共也就一千万斤的储备吧!”
余副书记有些失望的说道:“童昆同志,我一直让你了解林县储备粮的情况!”
“结果我比你还先知道了,你们林县的储备粮的情况,你就是这么调查的吗?”
童昆闻言,顿时感觉天都塌了,于是赶紧认错道:“余副书记,是我的错!”
“但您也知道,我在县委是少数派,他们几个搅和在一块,我有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啊!”
余副书记怒其不争的说道:“他们拉帮结派,你就不知道团结同志了吗?”
“还有调查他们账目的问题,你也要加大力度,尽快拿出成绩来,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童昆赶紧说道:“是是是,我一定尽快!”
······
几个月后,林县红旗渠工程指挥部。
墙上那张巨大的工程进度图,已被红蓝铅笔标记得密密麻麻。
窗外,太行山的轮廓在夏日骄阳下显得格外清晰。
“林书记!”林昊满身尘土,一头撞开指挥部的木板门,气喘吁吁地喊道:
“狼牙洞全线贯通,测量队验收合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指挥部里先是一静,随即“轰”地一声炸开了锅,全都站了起来,脸上瞬间绽开笑容。
“好!好啊!”前线总指挥孙士厚猛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
“这硬骨头,到底还是让咱们啃下来了!”
其实狼牙洞一个月前就通了,不过通了不代表能用了,还需要平整渠底,解决坡度落差问题,这才拖到现在才验收合格。
孙士厚话音刚落,林昊便继续汇报道:“三期工程前十公里渠段完工,验收合格!”
“阳耳庄渡槽,承压测试全部通过,落差验收通过!验收合格!”
在林昊的帮助下,原本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建成的渡槽,仅仅只用了三个月就修成了,堪称一桩奇迹。
要知道,这座渡槽,是当前国内,第一长和第一高的渡槽,说一句全国第一不为过。
当然,只是暂时,未来还有很多渡槽修建,这个第一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听完林昊的话,每个人的眼神都亮得惊人,几个月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县长李明阳的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同志们,听见了吗?咱们……咱们真的要成了!”
墙上,狼牙洞、三期前段、阳耳庄渡槽的标签,被一一打上鲜红的勾。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工程图的最后一段,四期工程的末端——“坟头岭”。
那里,还差最后短短的一小截,大约两公里的样子,按照工期,最多一周时间。
而总渠即将完工,整条工程线路上的民工们,也返回自己村中,修建各自路段的土渠。
没办法,现在旱情越发严重,丝毫没有缓和的趋势,先解决有没有水的问题,至于支渠的建设,等后面慢慢建设也不迟。
“快了,”林捷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就快成了……,就差最后一哆嗦了!”
指挥部里的喧闹渐渐平息,众人带着仍未褪去的兴奋,各自忙碌去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捷、李明阳、林昊、孙士厚等人。
李明阳给林昊的茶缸里续上热水,氤氲的热气暂时驱散了林昊些许疲惫。
他看着林捷依旧紧锁的眉头,李明阳试探着开口道:
“老林,几个最大的拦路虎都解决了,眼看水就要到坟头岭了,你这眉头怎么还拧着个疙瘩?”
林捷没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落在沉默的林昊身上问道:
“林总工,现在应该是时候了吧!”
林昊点了点头,指了指地图上林县以西,属于山西平顺县的那片区域说道:
“书记,县长,工程上的胜利,是铁板钉钉了。”
“但现在,有一个比石头更硬的问题,必须在我们通水之前,彻底敲死。”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就是水权。”
林昊的话像一块冰,瞬间让办公室里残余的暖意消散殆尽。
李明阳闻言,也立刻反应过来,随后恍然大悟道:
“是啊,差点忘了这事儿,之前你们就提醒过了,这渠要是通了,水怎么引,引多少,以后会不会有变故~!”
“这些要是没个白纸黑字的说法,就怕将来给子孙留下后患啊。”
林捷这时候点了点头说道:
“上次我们拿出130万斤粮食,帮平顺县渡过难关,这份情,王大年书记是认的。”
随后林捷继续分析道:“当初他们竭尽全力支持我们,而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我们同意雪中送炭,情分当然足够深厚。”
说到这里,林捷话锋一转,目光锐利起来:
“可一旦总渠通水,就像林昊所说的那样,我们跟平顺县关系好,我跟王大年的关系更好,可万一将来平顺县换了书记,情分就这东西还有什么好说的。”
“到时候,我们就不再是恩人,而是每天从他们县里引水的受益者。”
“等那时候再想谈,就是我们有求于人,平顺县内部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到时候代价和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搞不好就成了他们的吸血包。”
这番剖析,将潜在的风险赤裸裸地摊开在了桌面上。
众人盯着地图上,那道象征省界的蓝线,仿佛能看见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数扯皮与纠纷。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脑中闪过,工程上的万重山都闯过来了,必须要把水权问题厘清,绝不能给后代留下隐患!
“所以不能再等了!”林捷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扫过李明阳和林昊,“趁着我们手里还有主动权,情分也还在,必须快刀斩乱麻!”
“明阳,你跟水利局一起,核定我们修建红旗渠以来,所有占用平顺县的土地、损坏的房屋、青苗,按照最高标准核算清楚,制定一份详细的补偿方案。”
“好!”李明阳和林昊同时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