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魔妃太难追 第一权臣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59章 山西急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首辅还没到吗?”

内阁,魏广德值房外,张四维手里拿着一份奏疏快步走来,看到在门前侍立,无所事事的芦布就问道。

“次辅大人,老爷今日可能有事儿耽误了,还没有过来。”

芦布见到是张四维,急忙行礼答道。

“首辅大人昨日是否说过今日要休沐?”

张四维只是皱皱眉,又追问道。

“不曾听说,按说老爷应该到了才是。”

芦布老实答道,随即又看向张四维说道:“次辅大人可入内休息片刻,老爷应该是在路上了。”

“不用,我还是会值房,那里事多。

首辅大人来了,劳你通知我一声,就说有急事商议。”

张四维开口说道,“如果,嗯,如果巳时首辅还未到来,你也和我知会一声。”

“是。”

芦布马上答应道。

张四维这边说完,转身又往自己值房走。

约摸小半个时辰后,魏广德的身影才出现在值房外。

“老爷,你来了。”

终于看到魏广德出现,芦布急忙上前迎接。

“嗯,遇到些事儿,耽误了时间。”

魏广德笑笑,心情很是愉快。

刚才在乾清宫里,不仅解决了冯保的问题,顺道和万历皇帝还商量了向倭国用兵的问题。

从和皇帝的交谈中,魏广德意识到万历皇帝已经不是那些不知兵的皇帝,对倭策略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好吧,这可都是自己教导之功。

其实,大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英宗皇帝是实打实上过战场,虽然战绩很不光彩,但相信对用兵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之后的成化帝在英宗的教导下,应该也是知兵的皇帝,推动“成化犁廷”就可见一斑。

但是弘治皇帝可能在这方面就欠缺些,他甚至没有完整接受过帝王教育。

他儿子正德皇帝,庙号“武宗”,自然是知兵的,算是真正会打仗的皇帝。

自正德之后的皇帝,嘉靖和隆庆二帝,显然在军事方面天赋有限,特别是嘉靖皇帝,正是在他治下,大明朝天下南北危机重重,完全不知兵。

甚至,嘉靖三十年时居然还想以当时的明军发动北伐,报复俺答汗。

要知道,十多年后,明军才能勉强和俺答汗一较高低,那时候幸好是没真打,否则怕又是一次“土木堡之变”,然后京城被围甚至被攻陷都有可能。

不过还好,自己把战场的事儿用故事的方式呈现给皇帝,现在的万历皇帝至少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儿,该如何算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现在看来,就算自己退休,想来“万历三大征”也没啥风险。

辽东的事儿,自己已经算是给大明朝解决了隐患,不会有李成梁养寇自重的情况发生。

特别是大明的隐患之一的泰宁部,这次因为板升城之事,辽东军出关突袭辽西草原,在围歼泰宁部一部族时,意外杀死了泰宁部手里速把亥。

这份战绩,也是最近半月才被证实,有戚继光带回来的铠甲、旗帜和兵器,还有锦衣卫刺探回来的情报佐证。

就是可惜,主要打击目标土蛮部虽然损失惨重,但其首领多半是带着残部跑掉了,向西遁入草原深处。

对于万历皇帝希望调集更多的精锐战兵出战倭国之事,魏广德答应下来再和兵部商议。

其实,这话也就是敷衍万历皇帝,大明精兵有限,调集更多的精兵,不仅影响巨大,更是沉重的财政负担。

兵马未动,钱粮先行,这已经是大明朝军事动员的常态了。

没有充足的银钱,就没法调动更多的精锐部队。

魏广德回来的路上也想过了,话带给兵部,至于有没有能力继续调集,那就是另一回事儿。

为了保持现在防御力量的平衡,很大概率是不会增加兵力了。

如果需要,那就只能再次招募土兵助战,包括西南的狼兵、白杆兵和西北的弓手,浙江的火器兵,这些都是大明可以征集强兵的地方。

魏广德迈步走进值房,芦布紧随其后进来,这才小声说道:“老爷,张相爷来这里两次了,说有要紧公务和你商量。”

“知道今日送来什么紧要奏疏吗?”

魏广德一愣,站在那里问道。

“紧要的都是优先送到这里,应该,哦,对了,山西那边上了道奏疏,大致是说最近三年山西大旱,前两年靠着百姓辛劳还有点收成,今年怕是颗粒无收,恐酿出饥荒,请求朝廷拨粮赈灾。”

送来的奏疏,负责接收的中书都会先看一遍,然后分发到各阁老的值房里。

山西的奏疏,可能是中书考虑到张四维是山西人,所有分到他那边了。

魏广德点点头,自己老家如果受了灾,肯定也会当成天大的事儿来办。

中书舍人此法,算不得有错。

“去安排人,叫锦衣卫刘指挥过来下,我要询问山西的情况。”

山西前两年就有灾情上报,朝廷在通过锦衣卫核实后,减免了一些赋税。

这套做法,现在在内阁已经成为惯例。

地方官府上报灾情,通过皇帝的亲兵去核实,然后快速下达救灾指令。

这也是朝廷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太仓有银子赈济。

如果是嘉靖朝那会儿,国库空的都能跑耗子了,面对这种灾情,地方上和朝廷里,都只能视而不见,想方设法拖延时间。

所以高拱一再说治国就是治官,而张居正则是把提升官场效率和收齐赋税做为重中之重,此时就充分体现出实际效果。

没钱,遇到这种事儿,你治官能有什么用,难道要官员变卖家产赈济灾民吗?

不可能的。

说到底,要保地方平安,就得朝廷有钱,在确认灾情后能及时拨款赈济。

至于老百姓能拿到多少,这就是治官的艺术。

地方上如果能够稳定局势,自不必说,就算贪一点,朝廷也捏着鼻子认了。

可如果地方上出了事儿,朝廷有赈济,所有的锅都甩给地方官员头上,包括从国库出来的层层“漂没”,都会被扣在地方官员头上,然后拉出来示众,平息民怨。

这就是这些年张居正、魏广德整顿吏治的做法。

只不过,魏广德确实很是皱眉,那就是山西连续三年旱灾之后,怕是.....

“哎,民生多艰,这些年怎么这么多事儿。”

魏广德叹气道。

“张阁老让我见你来了,就去知会他一声。”

芦布小声说道。

“不用了,我直接过去。”

魏广德说道。

魏广德转身就出门,自己值房坐都没坐一下,就直接往张四维值房走去。

一路上,魏广德也在计算这十来年地方上报大大小小的灾情。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之所以一直说大明朝进入万历年以来还算风调雨顺,那是没有出现跨省,大范围的灾情。

灾情范围小,往往涉及省内两、三个府,各省调拨一批粮草,朝廷再拨一些,就把事儿平息了。

可是,这次数,确实也太多了。

和之前的朝代相比,明代的灾荒与灾难更加严重,可以说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能维持276年的大一统局面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据历史学家邓拓统计:明代灾害之多,竟达一千零十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平均每年三次半的灾害统计。

当时灾害最多的是水灾,共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一百五十六次;再次为雹灾,共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九十四次。

此外饥荒有九十三次;疫灾有六十四次;霜雪之灾有十六次。当时各种灾害的发生,同时交织,表现为极复杂的状态”。

这其实还不是全部,有学者统计数字更是多达一千二百多次,这里面其实主要是涉及跨省灾情统计口径的差异。

不是地方官虚报谎报,而是灾情就这么严重。

魏广德读书那会儿,西南沿海闹倭寇不说,整个大明南北各地水旱灾害频发,就不是一年三四次,而是多达十余地上报灾荒。

严嵩治国那会儿,两个瓶盖要盖五个瓶子,那是真有其事儿,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还要满足宫里嘉靖皇帝修炼的开销。

于是到了崇祯朝,北地三省大范围持续数年干旱,加之辽东不靖,朝廷财政彻底崩溃,最终拖垮了大明帝国。

“子维,听说山西那边有灾情上报?”

距离不远,魏广德没几步就到了地方。

张四维这边的人见到魏广德行礼之时,他已经大步走进值房,对里面说道。

“首辅大人,你来了。”

书案后,张四维放下手里奏疏起身,拿起旁边放下的一本奏疏就迎了过来。

好魏广德坐下后,把手里奏疏递过去。

魏广德接过来看了眼,眉头就皱的更深。

奏疏是山西布政使上报的,“山西连年大旱,百姓死亡,平凉、固原城外掘大坑三、五十处,处处皆满,时天热,满坑臭烂。”

“怎么这时候才上报?”

魏广德心头火起,前两年还给拨了银子,现在直接报告死人了,还很多,显然之前山西上下都在遮掩此事,也说明之前朝廷账面上划拨的赈灾钱粮其实大多没有到位。

“子维,你怎么看?”

魏广德放下奏疏,抬头看着张四维说道。

“应立即让都察院和锦衣卫出动,对所有渎职官员查办。

还要尽快派出钦差大臣赈济灾民,否则山西怕是要生乱。”

张四维开口说道。

“你,马上去请申阁老过来。”

魏广德点着门口书吏说道。

等书吏离开后,魏广德才对张四维说道:“子维,你就是山西人,自家老家如此灾情,事前难道就一点不知情?”

魏广德此时已经很愤怒,他和张居正设计的这套法子,按说应该是可以避免这种大范围大量死人情况发生的。

上报灾情,朝廷赈济,那怕你给口吃的,也不至于如此。

可地方上,偏偏还就让这样的事儿发生了。

关键,这事儿还是张四维老家,作为一个阁老,实在是太不称职了,也不怕自己回去被乡邻族老咒骂。

别觉得内阁阁老回乡很牛逼,遇到族老一样低头挨骂。

在乡族环境里,出门了你才是大明阁老,在家乡就得收族规管,得遵守。

当然,一般族老若不是天大的错,也不会如此对待族中有出息的子弟。

不过类似这种,怕是张四维回去必定要跪祠堂的。

如果有的话。

“我......家中一直说都好,书信里并未提及此事。

而和我相熟兄弟,多在各地经商,对老家怕也是不了解情况。”

张四维叹气说道。

张家经商有钱,自然不会被饿着,就算地里没有收成也不受影响。

自然,对地方灾害是不看在眼里的。

甚至,张家或许还在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兼并土地也未可知。

就算现在田地税赋足额征收,可只要田地里有收成,总是能有收益的。

何况,购买田地,往往也不看短期收益,而是以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那是家族的底蕴。

魏广德想到这点,看了眼张四维,没再继续说话。

应该是山西许多地方死人了,民怨沸腾,地方上才不敢遮掩,只能上报请求赈济。

不多时,申时行到来。

看完奏疏后,也只是瞟了张四维一眼,三个人就开始讨论赈济山西灾情。

自然,户部尚书张学颜、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也被派人找来。

张学颜到来时,刘守有已经在这里回答内阁的询问。

好在锦衣卫还没有收到山西叛乱的消息,一切看上去还在可控范围内。

“张大人,直隶、河南能够紧急调查多少粮食支援山西。”

来一个,就让他们先看山西奏报,然后开始发问。

魏广德自动忽略了陕西,那里粮草也不富裕,其实河南也是,不过府库里总还有些粮草可以调拨。

大不了先借用,后面再筹集偿还就是了。

这边张学颜计算能够调集的粮草,那边魏广德已经和陈炌、刘守有商量派人去山西巡按。

“务必要抓出几只硕鼠,狠狠整顿山西官场。”

魏广德这次发狠了,“如果此事布政使有参与,一并锁拿,一会儿我就去乾清宫奏报此事。”

内阁不是拿出问题为难皇帝的,而是在发现问题后拿出应对措施,然后去皇帝那里过一下名录。

“他们或许以为张江陵不在了,或许有些事儿没那么严格,但这种关系重大的事儿,朝廷绝不姑息。”

陈炌和刘守有都是微微点头,算是认可魏广德的意见,接下来就等圣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绍宋 丹武双绝 前世巨妖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别装深情,当年你多狠我记得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修仙归来在校园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唐土万里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大唐之最强酒楼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民国投机者 金牌帝婿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真理铁拳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水浒之往事随风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