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首页 >> 重生北魏末年 >>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 重生北魏末年全文阅读 - 重生北魏末年txt下载 -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九章 军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昌二年四月,天子闻僧众不法,命京畿大都督澄彻查,澄以罪证示于天子,天子大怒,下令抑制佛事。

大都督澄受命查封寺院,所得钱粮尽数送往国库,不取分毫。

时人闻之,赞曰:澄之廉洁,古今未有。’

高澄很满意的放下文稿,勉励记室参军张师齐道:

“以后也要如这般务从实录。”

张师齐应声称是。

主君说要务从实录,不会真有人这么干吧

上一个当真的人可是被灭了九族。

其实就算张师齐照实记录,高澄也不会要他命,国史案只是拓跋焘杀崔浩的借口而已。

不过记录言行的差事肯定会换人。

看重自己身后名声不丢人,二凤哥哥唐太宗那样的人物都不能免俗,更何况小高王。

将来自己子孙争点气,将王朝延续三四百年,后人再去着史,时隔三四百年,他们能知道什么情况,不还是要靠张师齐的第一手资料么。

至于时人的笔记、日记,那都是野史,都是小高王的政敌污蔑。

高澄就喜欢精心打扮历史这位小姑娘,宠女儿嘛,能理解。

不多时,又有家仆来报,新建的度牒司按照高澄的要求,已经选拔了一名僧人,前往天竺求取大乘真经。

高澄命人将僧人唤来,这僧人年纪不大,才二十四五岁,按照高澄的划分是属于还俗之列,他离六十可差得远。

《最初进化》

但洛阳往天竺路途遥远,不可能让一个六十岁老僧跋山涉水,只能破例从原本要被逼还俗的僧人之中寻找。

高澄给了这么个继续侍奉佛祖的机会,然而应者寥寥,谁也不愿意踏上不知凶险的旅途。

但佛门有败类,同样有向佛之心坚定的赤子。

“敢问这位大师法号”

高澄厌恶佛门败类,但这种为了信仰,不避艰险的僧人值得他敬佩。

“小僧慧光见过高檀越。”

慧光和尚双手合十道。

高澄看这和尚很顺眼,特意提醒道:

“此去天竺,路途不下五万里,且不说盗匪丛生,更有荒漠阻隔,慧光法师可要思虑周全。”

慧光和尚对此行的艰难早有预料,他感谢了高澄的好意,坚持道:

“天竺贤僧不远万里而来中土传教,小僧也愿效前人之志,为中土求取大乘真经,再兴佛法。”

高澄不再多劝,转而对慧光道:

“路途遥远,我赠你一匹白马代步,再为你发放三份度牒,许你带三名弟子随行。”

慧光谢恩而退,高澄不知道的是,这位虔诚的僧人,便是历史上地论师南道派的开创者,被称为光统律师。

在佛教传说中就是他与另一位大法师流支三藏一起迫害菩提达摩,下毒六次。

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就像小高王明知道菩提达摩此时就住在洛阳城外的嵩山,已经一百四十多岁,他也不可能跟树一样将人锯了数年轮,看看是真是假。

就算是真的,把慧光远远打发走,也能让菩提达摩晚年安生一些。

洛阳十三僧尼寺,便有一座寺庙坐落城外嵩山,专供禅宗僧众静修。

前些时日,高澄特意兵围嵩山寺院,就是担心菩提达摩下山戳破他的谎言,别人不知道大乘佛法,从天竺远道而来的菩提达摩又怎么可能不清楚。

高澄把取经队伍组建好,也不再管了,他一直在等候高欢的消息,钱粮统计早早发了过去,却迟迟不见高欢把军饷数额定下来。

在焦急中,高澄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一名晋阳信使驾驭三马,飞奔进入洛阳。

高澄收到书信与奏折,便急忙招来了自己在洛阳的核心幕僚,崔季舒、赵彦深、崔暹三人。

崔家叔侄走进厢房,一时没望见那面熟悉的屏风,有些不习惯,还带着些可惜。

这种事自然不能拿出去吹嘘,可若是屏风被其他人不经意撞见,就与自己无关了。

赵彦深倒是了然于胸,不管究竟有几面屏风,高澄费尽心思施恩的举动,依旧让他感动。

高澄交代侍卫看守好周围,尤其不许膳奴过来打扰。

众人入座,高澄将书信交给三人传阅。

高欢信中第一件事就是命高澄将钱粮调往晋阳,小高王辛苦搜刮来的钱粮还没捂热,就被要了去。

对此,高澄心里早有准备,高欢要是能将关东各军发饷的权力交给他,那他反而要起疑心。

其余各军军饷不经高澄的手,但高欢还是把京畿军三万人的军饷交给了他。

这足以让高澄满意了,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京畿三万兵的统帅权与钱粮都在他手中,这也意味着高欢认可了高澄对京畿兵的绝对控制。

而信中所言的第二件事,便是军饷数额。

高欢在晋阳设立霸府,以大丞相府掌控人事权,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府掌控军权,他重新划分中外各军。

将晋阳胡兵控制在二十万人,与高澄麾下三万京畿兵,合计二十三万人为中兵,也就是中央军。

五丁所纳米粮为一名中兵士卒的军饷,能得米粮十石,二十万中兵不包含军官,需一百一十五万丁口供养。

高欢又对州郡兵进行精简,使其与侯景、贺拔胜等人的私兵相加共计三十万为外兵,也就是地方军。

三丁所纳米粮为一名外兵士的卒军饷,能得米粮六石,不包含军官,需九十万丁口供养。

中外兵五十三万人的军饷合计需要二百零五万丁口的赋税。

这个数量多不多确实多,一丁为一户,以五口之家为一户计算,足足占了关东在册二千万人口的半数。

但是再转念一看,高澄灭佛,被迫还俗的僧人不下百万,这些人独自成户,两百零五万户,硬生生被砍去一半不止,再加上全国被寺庙隐匿的民户们登记造册,开始缴纳赋税,又能得数十万户。

佛教几乎以一己之力为高家父子养兵五十三万。

小高王表示:它真的,我哭死。

等崔季舒、赵彦深、崔暹三人传阅完毕,高澄神色平静地对崔暹道:

“钱粮运输一事就由季伦主持,只需把京畿军今年所需的米粮留下,其余尽数运往晋阳。”

高澄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跟高欢耍心眼,反正将来都是他的。

崔暹应道:

“仆遵命。”

高澄又向崔季舒询问了一遍田亩分配,崔季舒曾经有过在青齐之地分田的经历,高澄便将这件事交给他来处理。

凡事都要小高王自己劳心劳力,还养着大都督府一群幕僚、文吏做什么。

得到崔季舒一切井井有条的回答后,高澄放下心来,小崔只要不遇上刺客,还是信得过的。

高澄又叮嘱赵彦深道:

“彦深,你需时刻注意,莫要让人趁机在僧众之间串联,造成骚乱。”

“世子请放心,仆早已做好安排。”

赵彦深郑重道。

高澄满意的看了他一眼,赵彦深是个谨慎的人,要不是高澄半道截胡,高欢还会有一句对他的评价流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三名幕僚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高澄不急于放走他们,又与他们商量了一番还俗僧人的婚配问题。

强迫他们还俗,可不止是分配田亩就行,即使让僧尼之间自己消化,但僧多尼少,注定是要多出近百万的光棍。

这件事不止高澄,三名幕僚也一筹莫展,总不能平空变出上百万的妇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办法:掠夺人口。

送三名幕僚出府,高澄遥望东北方向,摩挲着下巴,暗道:

‘还俗的和尚们,即使身不在佛门,心里也可以守着清规戒律,且忍耐几年,我定会让你们成家。’

翌日,一封高欢的奏折由高澄代为递交,立即激起了千层浪潮。

正是有关军饷问题的提案。

高欢请由晋阳发放军饷的举动,满朝公卿对他的目的心知肚明,但又无可奈何,设立军饷一事,无论谁反对都是与关东各军作对,激起那群大头兵的怒火可不是明智之举。

十四年前,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向胡太后建议禁止武官转为文官,这一行为激怒了洛阳禁军。

禁军随即发生暴乱,冲入张彝家中四处放火,惹事的张仲瑀与兄长张始均逃了出来。

父亲张彝却被抓住,拖拽殴打致死,张始均独自回身救父,因孝而亡,只有害人精张仲瑀逃得性命。

陆希质直呼内行。

当时担任信使在洛阳出差的高欢,恰好目睹了禁军暴动的经过,而朝廷不敢深追的举动也让他明白,世道将乱,于是大肆挥霍娄昭君的嫁妆,广结人脉。

断人财路跟断人前途一样都是死仇,谁敢上言反对,驻扎在洛阳的京畿兵,以及同样有军饷只不过是从国库发放的禁军,马上就会效仿前辈。

众人只能自我安慰,不错了,至少高欢还给天子留了点面子,没把禁军也给收了去。

若是作为天子亲军的三千禁军,军饷由高氏父子发放,那才叫丢人。

这封奏章的内容迅速流传开来,关东各军欢声雷动,被列为中兵的晋阳胡兵与京畿兵自不必说,一人年俸十石,高欢、高澄两父子下足了血本。

而州郡兵同样欢欣鼓舞,中兵拿得多,是因为他们大部分要么是高氏起家部队,要么是骁勇善战的契胡人。

而他们自己,包括侯景等人私兵虽然不如中兵,每人也能分六石,虽然有种说法不患寡但患不均,但寡和无是两回事,这些人从无到有,哪还会抱怨,反而会憧憬自己也被编入中兵。

在中外兵中,士气最为高昂的群体就是京畿兵中一万九千人的河南兵。

这些人都是幸运儿,因为入选京畿兵,居然也享受到了中兵编制。

五月十三,京畿军两万五千将士被召集在永宁寺听训。

高澄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神色自若。

发表过无数次演说,怯场这个词早就远离了他。

他看着台下一张张兴奋地面孔,笑着喊道:

“你们大家也都知道了,父王将京畿军划为中兵,上奏天子为你等分发军饷。”

话音刚落,侍卫们为他传话,声音传扬开来,整个校场两万五千人都能听见。

“知道了!”

“谢高王恩义!”

“谢大都督恩德!”

他们声音停下来,高澄闭口不言,反而是段韶大声问道:

“是谁为你们分发军饷”

众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是高王!是大都督!”

段韶又问道:

“你等又听从谁的号令”

“为高王效死!为大都督效死!”

两万五千人齐声呐喊,震破天际。

高澄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崇敬。

灭佛得了一笔赏赐后,不止为他们娶亲,如今更为他们发放军饷。

士气正激昂的时候,高澄却泼了一盆冷水,他大声说道:

“可是有外兵认为你们之中许多人不配中兵俸禄,想一想你们在襄阳之战的表现,到底配不配拿这十石的军饷!”

不少当初抢夺物资的州郡兵,连带段韶麾下一部分鲜卑兵都因羞愧而脸色通红。

段韶、慕容绍宗、甚至当时不在场的斛律光与尧雄四名将领齐声答道:

“回禀大都督,末将立誓,再有人不听号令,私自劫掠之事,全军共杀之!”

京畿将士响应道:

“再有不听号令者,全军共杀之!”

高澄却仍不满足:

“听从号令难道就能算是中兵非敢战善战者不能入此列!你等记住了,并非进了京畿兵就能高枕无忧,谁若不用心操演,勤练武艺,就给我做回州郡兵,不!州郡兵也别当了,回家耕田去,为我缴纳赋税,供养真正的勇士!”

全军在将官们的带动下高声喊道:

“我等自当奋勇,报效世子恩德!”

训话之后,京畿各部军饷全额发放,就连高敖曹麾下五千人,也发给了家眷保管。

这一日,别说是住在永宁寺周边的权贵,就连相隔不远的宫城都能听见京畿将士对高氏的忠诚。

而崔暹也早早征调了大量民夫,将其余钱粮送往晋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南宋第一卧底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真理铁拳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重生北魏末年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 重生北魏末年txt下载 -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 - 重生北魏末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