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首页 >> 大明第一能臣 >> 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日不落 退下,让朕来 衣冠不南渡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逆天明末三十年 大唐第一世家 贞观憨婿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武炼巅峰 
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 大明第一能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能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5章 古文运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想不到圣上会让宋先生负责此事。”李洪将菜肴在桌面上摆好,只不过不再是清淡小菜,而是一大碗红薯粉,上面浇了慢慢的辣子。

没错,辣椒在这个时候也已经传入中国了,只不过现在还没人敢吃。

《遵生八笺》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辣椒在此时还叫番椒,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种出来看的,李善长府邸的花园中就种了两盆,李洪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李善长对着一盆辣椒观赏的津津有味时,自己是一种什么样怪异的神情。

反正李洪是不会用辣椒这东西当盆栽养,他不喜吃辣,但是家中倒是常备着一些,恰好昨日李四跟他说,有一些红薯已经结了薯。

红薯生长期不长,大概五个月便是最佳收获期,而夏季种植,则收获期会缩短至两到三个月。

如今地里的红薯已经种下去了差不多一个多月了,有一些长得快的红薯已经可以采摘了。

虽然在没成熟的时候就采摘还是会稍微影响一些红薯的口感和营养。

但李洪穿越至今已经十多年没有吃过这东西了,确实是有些馋了,加上现在也可以给这些佃户们证明一下,他真的没有骗他们。

红薯这东西,不但产量多,好耕作,最重要的是真的能吃。

所以他便摘了一些,甚至还教了佃户们做法,无论是煮粥,直接蒸烤,还是像李洪这样,做成红薯粉。

当然,指望这群佃户们往红薯粉里倒这么多辣子是不用想了,别说吃不吃得惯辣椒,就是做辣子放的油,他们便不舍得。

如今李洪不但给他们免租子,还给他们找工,发比市价高的工钱,他们的日子早就比以往好过了不知多少倍,偶尔家里饭桌上还能见到荤腥。

但是只是一顿饭,就放这么多的油,对于他们的朴素节省的价值观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当宋濂看到李洪端了两碗红油油的东西放到自己面前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宋先生不嫌弃的话,便尝尝学生的手艺。”

李洪似乎没有发现宋濂笑容中的尴尬之处,还在热情的推销着他的辣油红薯粉。

“这……我……呃……”

这碗中东西,无论是辣油还是红薯粉,都是宋濂见都未见过的东西,尤其是这红彤彤的一碗,看起来就十分危险的样子。

也就是宋濂知道李洪不会下毒害他,不然早就拍桌子拂袖而去了,可见便如此,面对这一碗不知是什么东西的食物,宋濂依旧不知该何从下嘴。

“先生尝一口便是,说不得合你胃口呢?”

面对李洪盛情如却,宋濂终究是推脱不过去,尝试着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而后宋濂一张老脸,瞬间扭曲的不成样子,甚至都不顾补上风度,端起一旁茶壶便是猛灌了好几口。

“这东西,这东西……怎么这么辣!”

辣椒虽然明时才传入,但是‘辣’字确是自古有之,北宋时修《广韵》其中便收录了收‘辢’字、释为‘辛辢’。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曰:“芥似菘而有毛,味辣。”

这便是表明虽然此时辣椒还未正式走入民间食谱,但是辣味确是自古有之,传统的辛香料有葱、姜、蒜、芥、椒等。蒟蒻、茱萸等。

可问题是宋濂即便是知道辣,却也从未吃到过这一入口便犹如东西在嘴巴里燃烧过的东西,一个堂堂大儒,此时却十分不雅的吐着舌头,嘴里斯哈斯哈的……

“宋先生不合口么,我倒是觉得还行啊!”

李洪不理解宋濂反应为何这么大,如今的辣椒,没经过定向育种,其中辣椒素的含量比起后世可差远了,看起来放着多,其实吃到嘴里根本没什么感觉,因此嘴里塞了慢慢一大口后,疑惑的朝宋濂问道。

宋濂摇头不语,额头上滴汗如柱,许久之后方才缓过神来,不动声色的将面前大碗推开,指着手中报纸说道:“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

李洪见状,也立刻恢复正色,三两口吃完碗中红薯粉,随后问道:“圣上既然命宋先生来接管这报纸,不知道宋先生对这东西有何看法?”

“此物利国利民,可开民智,更有古本孤籍刊登其上,令寒门学子增广见识,我能有何看法!”

宋濂所说都是他心里想的大实话,尤其是摘抄孤篇的那个板块,宋濂本就是寒门学子,或者说寒门都不是,就连启蒙都是在私塾旁听来的,少年时为了能多看一些书,还要去那些大户人家当书童,此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宋濂满口夸赞,但是李洪想听的却不是这些,而是问道:“宋先生未觉得这报纸的内容有何不妥么,这横行的书写方式,以及这白文的文体?”

李洪最为担心的便白话文的问题,毕竟白话文运动在民国开始改革时便出现了不小的阻力,却不料宋濂闻言摇摇头说道:“虽说横行的方式看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横行书写自古有之,至于你所说的这白话文体,我并未觉得有任何问题。”

没错,在后世掀起了不小风波的白话文运动,其实在真正读书人都说文言文的封建时期,其实真的不叫事。

白话文,其实在唐代时候便已经有了雏形,唐代佛教盛行,而当时的寺庙为了宣传佛教,用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百姓。

那时的僧侣走到大街上,就像是街头卖艺的艺人一般,一边画画,一边将佛教故事用边说边唱的方式讲出来。

画画被称为变相,而讲故事则称之为变文,这种形式后续则慢慢的演化为了鼓词和弹词。

甚至于,在唐代以前的汉魏和南北朝时期,都有人提倡过白话文的建议,那时候的士大夫说话不但要出口成章,更要讲究对仗和声律,四字六字相间的骈文不但被格式束缚,有时候还容易词不达意。

所以当时便犹如倡议,文章书写要接近口语,表意自由,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的时代,所以称为古文运动。

虽然不知为什么这个运动没有持续下去,但是还是有效果的,虽然现在的读书人写的东西依然讲究花团锦簇,但至少如今读书人平常说话的时候不用动辄之乎者也了……

而同样,正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就有人提倡甚至身体力行的实践过,因此宋濂并未觉得报纸用白话文书写有什么不妥之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赤心巡天 星际破烂女王 夜的命名术 末世神魔录 灯花笑 万相之王 餮仙传人在都市 大宋泼皮 都市狂少 纽约超级警猫 神话版三国 修罗武神 太荒吞天诀 艳海风波 北爷怀里的美强惨,超凶猛! 洛公子 剑来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寒门崛起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父可敌国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我在亮剑搞援助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 三国野史!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汉节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一来开无敌挂 大乾:逍遥皇太子 太子城传奇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 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汉末听雨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 大明第一能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能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能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