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公爷

锦衣卫佥事

首页 >> 大明小公爷 >> 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朕即帝国 
大明小公爷 锦衣卫佥事 - 大明小公爷全文阅读 - 大明小公爷txt下载 - 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18章 布局未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云睿这话不是在胡说八道,洪武二十六年,大明人口分布状况如下:直隶(应天府)191万户,浙江214万户,江西155万户,胡广78万户,福建82万户,广东68万户,广西21万户,四川22万户,陕西29万户,河南32万户,山西60万户,山东75万户,云南6万户,总共1033万户。

而到了永乐二年,天下户九百六十八万五千二十,口五千九十五万四百七十人。

这个两个数字之间,有一部分是因为朱棣放弃了关外的部分领土,造成人口减少;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四年靖难之役,山东、河南两地百姓流离失所,造成了人口锐减。

后世的两个人口过亿的大省,在大明朝,加起来人口不过六、七百万,这话说出去谁信?

李云睿从户部拿到数据时,他一开始也不信啊!

经过好几次反复的确认后,李云睿才相信了这个数字,因此,李云睿初期制定的大部分商业计划,都是在江南地区,根本没往北方去。就连土豆这种东西,李云睿都没往北方推广。

山东、河南两地,都是以平原为主,那可是种小麦、玉米最好的地方

将近两亿亩的耕地,只有六、七百万人,怎么可能照料地过来?而江南地少人多,人口还有爆发趋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因此,李云睿打算往北方移民,但移民不能蛮干,得让那些人看到实惠才行,种粮能卖钱,就是一个很不错……

听完李云睿的打算,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这能行得通的话,倒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管行不行,咱们先试试,实在不行了,再强行移民!”李云睿笑了笑,继续说道,“不过,殿下,有件事我觉得咱们可以考虑起来了……”

“什么事情?”朱高炽看着李云睿,好奇的问道。

“鼓励生育,提高出生率和存活率!”李云睿一本正经地说道,“今年永乐薯种了六十万亩,明年就能到一千多万亩,有了这么多永乐薯,大明百姓基本上不会饿肚子了,就算人口再增长个三、五倍,以大明的土地,也肯定能养得起。如果大明人口能过到三、五亿,到时候,谁还敢跟大明呲牙,咱们就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们……”

历史上,从西汉到明初,中国的人口一直在一亿以下,原因有很多,但粮食不够,肯定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中国古达的生产力非常低,种地的产量很低,一亩地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

近代史学界对于宋、明、清三代的粮食生产进行过讨论,作出过一个相当细致的总结:“北方折合今制,每市亩平均产麦,两宋为0.694市石,明清为1.302市石;南方每市亩平均产稻米,两宋为1.387市石,明清为2.604市石”。

一市石相当于100市斤,即50千克,换言之,宋朝北方亩产70斤,南方亩产138斤;而明清则分别是130斤和260斤。

这么低的产量,要养活一个人,北方至少至少要三、四亩地,南方也要两亩(一般成年人需要主粮400斤+),这还是在不交税的情况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想让百姓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根本不可能!

种过地的朋友都知道,种一亩麦子或者水稻,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假设一个五口之家有二十亩地,如果他们没有耕牛,光沤肥、施肥、翻地就得半个月,等刨完地、施好肥,农时早特喵的就过了,还种个屁的粮食……

“永乐薯虽说可菜可粮,但要做主粮,恐怕还是不行啊!”听了李云睿说的数字,朱高炽苦笑了一下,“三、五亿人,还得靠小麦和稻米,哪有那么多地哦?”

“这个好解决!”李云睿说道,“现在暖棚种植中心的那群老农,研究出了很多中沤肥的方法,再加上氨水和碳酸氢铵,可以提高单亩产量;工学院里发明了一种小型手扶耕地机,可以直接,一天可以耕地五多亩,现在他们正在想法把耕地机做大,希望能做到一天可以耕两百亩,到时候我们造他个十万台,一天月就能耕地两千万亩,十天就是两亿万亩……”

小型手扶耕地机早就做出来了,采用燃油蒸汽动力系统和履带推进,都在暖棚种植中心用了半年多了,只不过大型化遇到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再说了,耕地机想一天耕两百亩,这里面不仅仅包括动力系统,耕地旋转刀所需的材料,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旋转刀,里面的技术含量,比造一台蒸汽机还难。

李云睿现在拿出来说事,就是为了忽悠朱高炽……

往北方移民,势在必行。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后世的中国依靠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养活了十四亿人口,现在的大明主要是依靠长江中下游平原养活。

东北平原还在羁縻卫手里,李云睿想动都动不得,羁縻卫是个雷,指不定什么时候炸呢!

华北平原地广人稀,又是战乱最多的地方,连自己养活都难,再想养活大明就更难了。

因此,想要开发华北平原,关键还是要有人!

现在生肯定来不及,至少要等十多年才能形成劳动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移民,但移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政策问题,大明的户籍政策很屮蛋,人口根本没办法流动,除非朝廷出面组织大规模移民,才有可能。

李云睿就是打算游说朱高炽,让朱高炽在朱棣面前美言几句,说动朱棣向北方移民。

鼓励生育、提高存活率这些是辅助,只要朱高炽认可增加人口,那么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江南地区的耕地肯定是不够了……

能选择的出路不多,移民就是最优选择。

到时候配合上机械化耕种,再加上可以卖粮增加收入,往山东、河南这些地多人少的省份移民,江南的百姓就不会抵触,广袤的华北平原就能激活生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用这种曲里拐弯的迂回方式移民,一般人很难发现其中的阴谋。

朱高炽对李云睿说的鼓励生育,非常感兴趣详细咨询了李云睿一些问题,李云睿不厌其烦的给朱高炽进行了解答,什么女性晚婚晚育、培训产婆、统一接生、剖腹产,凡是李云睿知道的,都告诉了朱高炽。

对于剖腹产这些闻所未闻的方法,朱高炽听了之后,觉得有些惊悚,不过他也没有怀疑李云睿,毕竟朱能肚子上开了一刀,现在还活蹦乱跳地在安南。

“殿下,人口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您想一下,假设大明多出一亿人来,他们总要穿衣、吃饭、住房吧,他们总要消费吧,这样就会产生无数商业机会,就能为大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也可以持续提供持续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李云睿巴拉巴拉讲完鼓励生育之后,开始总结起来。

朱高炽在一旁听着,不住地点头。

李景隆就像没事人一样,端着茶,慢慢的品尝,看着两人你来问我来答。

其实李景隆心里挺复杂的,自己这个儿子,想得东西太多,计划也都庞大无比,让人咋舌,有时候李景隆都想把李云睿的脑袋扒开,好好看看李云睿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这是李云睿第一正面提出人口问题和移民北方的问题,这也是李云睿考虑了很久之后,才拿出来的可行方案。

看似李云睿在跟阿鲁台和鬼力赤做生意,其实都是在布局未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民国投机者 
最近更新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汉疆喋血风云录 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寒门状元路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玉符传奇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大明小公爷 锦衣卫佥事 - 大明小公爷txt下载 - 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 - 大明小公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