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蟹的心

首页 >> 扼元 >> 扼元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绍宋 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烽烟尽处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朕即帝国 
扼元 蟹的心 - 扼元全文阅读 - 扼元txt下载 - 扼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反击(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史弥远愿意借道予蒙古,一方面是为了扰动边境局势,由此找到发配朝中政敌的借口,使他自己能腾出手来,从容摆布临安的皇嗣人选;另一方面,自然是想要给北方新生的邻居添点堵,添点乱,用一场发生在中原腹心的战争,延缓大周勃兴的国势。

站在他的位置上,这样的想法堪称老谋深算了。但也正因为他所在的位置,他没能预料到此举将会对大宋各地带来什么样的震动。又因为整个谋划涉及机密,全然决于帷幄之中,没有丝毫泄露,导致了他部下的有识之士也没能提醒。

于是,当近在咫尺的中原遭受战乱时,在中原以外最先得到消息也最先惊怒暴跳的人,居然集中在大宋的淮南东西两路。

他们是把身家寄托在生意上的官员,是因为持续和平而能安稳生活的农夫,是在两家密切协作、不断开启的各种工坊和矿场里工作的匠人,是与中原往来愈来愈密切的商贾。

过去数年里,大周在各方面展开了对大宋两淮地区的渗透,乃至其自身的中原、山东等地,对宋人的往来也几乎是完全纵容的。对此采取手段展开约束的宋人官员,却很少。

在这方面,两淮与荆湖一带大不相同。

主政荆湖的大帅赵方,无论军政都不含糊。他治下百姓与大周的往来,始终是可控的。

在两淮地带最具实权的官员贾涉,私下里与大周朝廷的勾兑之深超过外人想象。大周皇帝的近臣、掌管工商业的大员李云时常南下筹款,还会半开玩笑地称贾涉一声父亲……这样密切的关系下,两淮名义上是大宋的疆域,其实靠大周吃饭的人更多。

另一方面,大周的中原各地依托大江大河的运输能力,也与两淮密切绑定。

中原一旦陷入战火,对两淮而言是极其可怕的。

蒙古军入侵之初,就有无数的工场矿场停工,在那里工作的宋人陆陆续续逃回来。待到战火蔓延,逃亡回来的人惊恐地叙说蒙古人可怕的屠杀和掳掠,越来越多的人带伤逃回,越来越多的人身陷战场难以脱身。

光是一个楚州城里,就有上千家的居民因此提心吊胆,数千人天天在衙门前催促消息,希望家人平安。也不知怎么回事,蒙古军此来经由宋境借道的消息传开,整个城池的人又都唾骂不休。

楚州如此,两淮稍有规模的州县、稍许经济发达的城池村镇无不如此。至于这两年愈发繁荣的盱眙和镇江府等地,更不止人命的损失。因为产业被毁,恨不得当场抹脖子的豪商士民不下数百,粗略估计,打了水漂的钱财也数以百万贯计。

大宋是士子文人当权的社会,这些普通百姓和商贾,正常情况下并不足以影响什么,就算其中的佼佼者有些政治影响力,也得通过他们依附的官员发声。

但这时候,当边境以外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大宋的官府在取得中枢明确授意之前没人敢轻举妄动,也没人知道该怎么应对。唯有一个清楚局势的贾涉又忽然告病,在家里谁也不见,谁也不管。那么,百姓和商贾们该怎么办?

有几个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询问,到处吃瘪,最后找到了常驻在楚州的忠义军。

当他们进入军营的时候,却发现营中数百精骑厉兵秣马。

一问方知,原来大周中原各地驻军,出身于红袄军的极多,而忠义军正是红袄军的一支余部。其首领杨妙真与许多周军将校保持着联系。此番蒙古军骤然杀来,周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属于杨妙真叔伯辈的老将老卒死伤数量,光是忠义军能够确定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已经超过五百。

这叫杨妙真如何忍得?

她是杨安儿的妹子,是红袄军政权的核心人物,是凭着梨花枪无双无对,一度撑起红袄军偌大事业的人。如今退隐在楚州,不是她放弃了旧部,而是因为她觉得,红袄军将士在郭宁的麾下,作为大周军队的一员能有更好的前途!

出于这样的考虑,杨妙真一向满足于维持旧日情分。她经营起两淮首屈一指的马场,顺便也主宰了本地的貂皮贸易,但却绝不插手其它。先前郭宁以尹昌犯错为由,下狠手整肃大批红袄军旧部,杨妙真也只做不知。

但杨妙真不会看着旧日的亲朋好友纷纷去死,更不能容忍他们死在蒙古人的手里!

她这几年从未上阵,主要经历都在应付宋国朝廷,维持着忠义军的存在。宋人一向警惕南逃北人,更不消说对一支完整建制的军队了,纵有贾涉时时照顾,官场上的风刀霜剑,依然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险恶。

好在风霜不掩梅香,杨妙真果决的性子没变,胆气更不减当年。既然决定,她立刻聚集本部精骑。

这个决定也让楚州城里许多人喜出望外。蒙古人是何等凶暴,大家日复一日地听人说起,毕竟没有亲眼见过,但红袄军旧部何等剽悍,大家可都是有数的。无论这支军队将有什么样的作为,至少能拜托他们,顺手救一救自家亲人的性命!

当下众人不仅为杨妙真所部筹集物资,还发动了各种人脉,为杨妙真一行摒除沿途的阻碍。

对大宋官员来说,要他们直接想办法插手北方乱局,那真是前怕狼后怕虎,死也不敢。但杨妙真出面就不一样了。

事若不谐,消耗的是忠义军这种半独立在朝廷体制之外的军队,事情若顺利,便能趁机和治下的百姓结个善缘,何乐不为?退一万步讲,就算后头大周追究宋军入境,忠义军算不算宋军,也大可商榷。

当下杨妙真便率部离开楚州,在泗州渡淮。

按说中原兵戈大起,泗州作为边境重镇,早该封锁。但杨妙真本人及其部下,与周军内部打断骨头连着筋,关系实在密切,大家又都是和蒙古人打过仗的,彼此信得过。所以她沿途疾驰,不仅无半点阻碍,反而持续拣选了沿途所遇散兵游勇,将其中尚勘一战者纳入队伍。

到达归德府的时候,杨妙真麾下骑兵数量已经超过两千。

亏得忠义军本身马匹极多,又从两淮搜罗了许多甲杖带着,所以新投入的部下们依然有马匹骑乘,还普遍都是高大威猛的北地良驹。

此时在睢阳旧城之外,两个蒙古千户正冲着睢阳古城的营垒发愁。

拖雷率部攻入中原之前,曾特意下令,不许攻打城池,以免兵力遭受无谓损失。但随着控制区域不断扩大,有些重要的军事节点若不拿下,就算蒙古骑兵的机动能力再强,也难免被动。

是以包括这两个千户在内,各地蒙古军最近几日都在想办法从汉人当中纠合人手,打算用他们去填沟壑、顶箭矢,用作攻坚时的消耗品。

当然,这种临时纠合的部队,战斗意志非常薄弱。他们能往前冲的唯一原因,便是后头蒙古军用来威慑的钢刀,看起来比前头的旧日同僚更利。早年蒙古人第一次攻入中原时,十个蒙古骑兵就可以驱使数千名仆从军作战,现在可不行了。汉儿王朝更替,心气很盛,两个千人队盯着降军,还怕他们不尽心。

其实两个千人队本身也不满编。

他们是当年跟随木华黎的五投下之众,后来历经百战,不断地扩编又拆分。一个千人队里,能用以长驱中原的,不超过六百人。前日和昨日里,因为潘岗那边的俘虏营接连暴动,他们又陆续派出数百人去往支援。

这会儿为了威慑正在攻垒的仆从军,两个千夫长把剩余的部下沿着营垒外围一字排开,保证正面看起来声势骇人,为此,甚至把原本散在远处的轻骑也调回来充数。

谁能料到,这时候有一支精骑从他们身后杀出呢?

蒙古人的战术素养确实高明,发现敌军接近以后,不待千夫长发令,最后方的两百骑兵立刻兜转过去拦截。按照游牧民族对付中原骑兵的经验,他们与来敌稍一接触,便拨马四散游走,密集施放弓矢。其中许多人随身带着布鲁、手斧之类,也混在箭雨中飞旋投出。

这一波箭雨,立刻射得对面骑兵们人仰马翻。

一个蒙古千夫长趁机连声呼喝,带着部下们缓缓压前,打算在五十步内再来一波箭雨。在他左右,蒙古骑兵们一边驰马,一边张开短弓,不断调整方位,只要千夫长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放出。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对面翻腾的烟尘里,忽然有十数骑骤然加速。他们仿佛腾云驾雾般越过摔倒的同伴,又仿佛一支利箭脱弦而出,眨眼便撞入了蒙古人的本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武道凌天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重生之战神吕布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冰临谷 三藏还俗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扼元 蟹的心 - 扼元txt下载 - 扼元最新章节 - 扼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