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首页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绍宋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藏国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朕即帝国 
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 穿越之海权时代全文阅读 - 穿越之海权时代txt下载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八十五章 巡视(十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磊有些不解,不是物以稀为贵,这货物越少不是就能卖的越贵吗?怎么王上还想着扩大人工培育,一旦种的多了,还能卖上价吗?

“王上!这些香料少了,不是更能卖上价钱,若是百姓种的多了,岂不是变得不值钱了。”

“贸易的利润在于垄断,而不在于多寡,比如灾年的时候粮食的价格为什么会暴涨,一般情况下粮食在偶尔经历一次旱涝灾害的时候,储备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可是为何会疯涨呢,那是因为粮商大户囤积居奇,故意哄抬粮食价格,以发国难财。因为粮食都在粮商大户的手里,他们只要不往外放粮,粮食的价格就会一直向上疯涨。

粮商垄断了粮食的供应,他们掌握了粮食的定价权,粮食价格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粮商。

这就是寡人一直强调藩府必须建立起常备粮储备机制,我郑氏藩府手中储存的粮食必须要保证治下百姓两年的口粮以及种子。

只有这样一旦出现灾荒之年,粮商想要囤积居奇,藩府就能快速向市场投放粮食,狠狠打击粮商的气焰。

粮食如此,其他的商品也是如此,我华夏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为何能够行销世界,那是因为我们的瓷器独步天下。

就算是以青瓷闻名的朝鲜也无法与我华夏的瓷器媲美,更别说其他国家更是连瓷器是怎么制造的都不懂。

香料也是如此,香料群岛出产的这些香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再搭配着我华夏出产的花椒、八角,我们就能垄断大半的香料生产。

不管我们能够生产多少,这价格卖多少依然是我们说了算,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买,反正这香料供不应求,我们也可以走陆路卖给草原,以及西域的各个国家。”

洪磊当然听说过粮商囤积居奇之事,一旦出现灾荒,粮商囤积粮食,官府都得低头说好话,每一次的灾荒都是士绅大户的饕餮盛宴。

延平王所说的平抑粮价的办法,哪个朝代都明白,问题是各大粮仓之中没有粮食,粮食早就被贪官污吏给倒卖一空了。

就像大明一样,明知道西北的流寇,只要有大量的粮食输入就能将流寇平息,可是朝廷却拿不出粮食,即使拼凑出一点儿银子,准备采买粮食,可是还没等出了京城就被漂没了大半。

这样的朝廷不败就没有天理了,延平王说的不错,要想天下大治就必须从吏治开始着手,没有一支高效的官僚队伍,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被蛀虫给蛀空。

不过洪磊还有一些其他的担心,那就是这些挣钱的生意全部垄断在国家手中,这些生意还是需要官员进行打理。

都不是自家的生意,官员哪里愿意费心思经营,长久下去,这些本该是最挣钱的生意会不会因为懒政、贪腐、经营不善而亏损倒闭。

“王上!转了一圈臣发现藩府最挣钱的生意都是官员在打理,如何才能保证这些官员能够尽心尽力的为国家牟利?”

这个问题问住了郑经,这是个千古难题,国家掌控,难免就会出现各种的贪腐、效率低下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监管,所谓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论监管地多么严格,还是能够被心怀不轨者抓住漏洞,最关键的是要看国家经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就跟我们明知道病从口入,却还是要吃饭喝水一样,国家控制资本的弊端肯定有,而且还不小,不过我们更要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还有国家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行业控制在手中,国家要控制的应该是关乎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比如粮食、盐铁、以后还会包括煤炭、各种矿物。

至于香料、丝绸、瓷器、茶叶这些高附加值的商品,早晚都要放开给普通商人经营,国家只要调节好税赋的征收就好。

这些暴利行业必须加征重税,不然只能白白养出一群为富不仁,奢靡享受的寄生者。”

“臣明白了!”

郑经等人在岛上并没有久留,看过了香料群岛上的香料植物之后,船队继续北上穿过苏拉威西海,从苏拉威西海与苏禄海之间一连串破碎的岛屿中间穿过,停靠在了三宝颜港的码头上。

三宝颜最高长官中军副都督刘俊已经在码头上迎候郑经船队的到来,海军在三宝颜只部署了五艘大型夹板船搭配了十艘小型夹板船。

这里并不是海军关注的重点,对于已经控制了香料群岛的郑军来说,这里除了能够垦殖之外,价值并不是很大。

当初斗牛国与苏禄国争夺这里的时候也是因为这里离着香料群岛比较近,能够就近获得香料群岛出产的香料。

从今的三宝颜包括整个吕宋群岛,定位都是以农场的形式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种植园成了三宝颜主要生产模式。

尤其是在郑军歼灭斗牛国人之后,接受斗牛国留下的财产的时候,发现了橡胶树,斗牛国人并不知道橡胶的巨大价值。

他们种植橡胶,只为了用橡胶汁液涂抹在布料上制作防水布料,这一制作方法还是斗牛国人跟土人学的。

可是郑经却知道橡胶的巨大价值,别的不说光是一个车轮就需要一个天文数字的橡胶。因此在郑经得知发现了橡胶树之后,立刻给谢永常下令,要求必须扩大橡胶树的种植规模。

不管生产出多少生胶,藩府都会全部收购,并且会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保证种植园主的利益。同时在第一批生胶收获之后,郑经立刻成立了专门研究橡胶使用的研究小组。

有郑经这个上帝视角存在,至少能够保证研究的方向不会跑偏。别的郑经不知道,可是他却很清楚橡胶硫化需要温度,至于硫磺到底需不需要添加,或者添加多少,郑经啥也不知道。

不过就是这点开天眼的知识,也足够让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工匠们有了研究的方向,只凭着这一点华夏的研究基础就比西方早了将近二百年。

若是这样还被西方追赶上来,郑经这个穿越者就该一头撞死。

有了藩府的扶持,消息灵通人士马上就意识到商机来了,于是承天府手里有些资本的大户人家,开始进军三宝颜的橡胶种植市场。

藩府有优惠法令,所有百姓到三宝颜种植橡胶,在树苗长成能够割胶之前,不但不收任何的赋税,每年还会根据种植面积补贴一定的金额的银币。

因为橡胶树想要长到能够割胶的树龄,至少要七八年的时间,这些年的时间,橡胶园每年都是净投入,毫无产出。

藩府若是不给一定的补贴,让百姓看到种植橡胶有利可图,如何能够让百姓愿意种植橡胶。对于这种长线投资的项目,没有国家投资很难发展起来。

郑经来三宝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视察橡胶园的种植情况,目前三宝颜采用的是种子育苗的方式进行种植。

在刘俊的陪同下,郑经看到了三宝颜橡胶树育苗基地,负责育苗基地的是从承天府调拨过来的农技员,这些农技员都是郑经手把手教出来的。

对于育苗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甚至在不断的摸索当中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有些育苗的处置方法比郑经这个专业的农学生还要专业。

刘俊与郑经不是熟悉,在郑经面前表现的非常小心翼翼,给郑经的感觉就是个循规蹈矩的官僚,并不像一个可以带兵冲锋陷阵的将军。

不过郑经的这种想法很快便被颠覆,三宝颜并不是只有华夏这么一家势力,附近还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横跨棉兰老岛与婆罗洲,这个势力就是大明官民非常熟悉的苏禄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赤心巡天 我阎王亲闺女,算命准亿点怎么了 莲花楼:少年江湖 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 四合院:我是刘光奇 傲世潜龙 儿女恋爱脑?侯门继母送你挖野菜 雪中悍刀行 皇室奶团萌翻全京城 港片:洪兴大佬的正能量系统 七零,古代闺秀刚穿越就怀孕啦 穿书七零?不怕!咱到哪都能潇洒 娱乐:分手是你,全网找我你急啥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 重生踹翻渣男,七零军嫂一胎三宝 当九命猫妖开始快穿,她杀疯了 重生真千金,七个大佬哥哥团宠我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团宠小师妹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军工科技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最近更新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如何拯救德意志 起飞,从1973年开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汉吏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明末之我若为王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穿越之海权时代 半老夫子 - 穿越之海权时代txt下载 -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 - 穿越之海权时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