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首页 >> 明末逐鹿天下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带着系统闯南洋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 明末逐鹿天下全文阅读 - 明末逐鹿天下txt下载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81章 货币改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皇帝苏河端坐在乾清宫书房,神情专注地批阅着各省巡抚呈上来的奏疏。

在这一沓沓的奏疏之中,有一个词频繁地映入他的眼帘——物价暴涨。

如果是寻常物价,还无法引起皇帝苏河的关注,这次物价暴涨引起了粮价不同寻常的暴涨。

帝国幅员辽阔,掌握着多个粮食产区。

自苏河推翻大明,登基称帝以来,他一直对粮价实施着严格的把控。

在皇帝苏河的规划里,粮价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但是以常见的小麦和大米为例,一百石的粮价要控制在一两银币以内。

红薯玉米等杂粮,价格会更加低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百姓哪怕是破产,流离失所身无分文。

他只要愿意干活,找一个勉强糊口的日结工,工资能买得起最低廉的粮食。

皇帝苏河的记忆异常清晰,当年他率领百姓造大明朝的反,其中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陕西地区严重缺粮。

陕西因为小冰河时期的旱灾,再加上地主人为囤粮粮。

价一路飙升,涨到了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受、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

大明末年,那可怕的粮价,一石粮食竟然涨到了四五两白银。

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得百姓想要活着,都异常的艰难,只能跟随起义军去造反,才有一条活路。

而如今的粮价,与明末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明末时的粮价竟是现在粮价的四百倍之多。

控制粮价,这一直是皇帝苏河引以为傲的一项德政。

如今在交趾、广东、浙江、松江、山东等地区,粮价却已经呈现出失控的态势。

现在粮价竟然已经涨到了一百石三两银币。

这个水平的粮价,不算是高粮价,但这件事情却暴露出朝廷已经无法管控粮价,这才是最为致命的问题。

皇帝苏河记得万分清楚,帝国各大产粮区根本没有出现减产的情况。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粮食按理说是不应该涨价的。

朝廷明明在努力控制粮价,粮食没有减产却反常地涨价,这其中绝对是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皇帝苏河眉头紧皱,目光中透露出忧虑。

他立刻拿起手边的电话,毫不犹豫地拨通了松江巡抚赵世衡的号码。

在这几个物价失控的地区之中,松江的情况最为严重,价格涨得最为厉害。

他必须要尽快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帝苏河在打通电话之后,语气急切地直接询问道:“赵巡抚,松江的粮价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赵世衡巡抚无奈地苦笑道:“陛下,粮价暴涨的原因刚刚才弄清楚。

粮食的供应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如今银币买不到之前同等数量的粮食了。

不只是粮食价格暴涨,市面上主要的商品,价格全部暴涨。

布匹的价格翻了十倍、钢铁的价格翻了十五倍、酒水的价格翻了十八倍。”

皇帝苏河听到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从松江巡抚赵世衡的话语中敏锐地察觉到,银币的购买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是银币购买力出现了问题,赵巡抚搞清楚具体的缘由吗?”皇帝苏河严肃地说道。

松江巡抚赵世衡赶忙汇报道:“陛下,据臣了解到的缘由,主要源于襄国、赵国、楚国等藩属国。

他们大规模地采购帝国的机器和军舰等武器。

单说襄国这一个藩属国,就向帝国运来两万多吨白银,用于采购各项物资。

帝国收下了大量的白银,朝廷之前的意见,是这些白银不制成银币投入市场,影响可控。

但这个想法,完全就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这些白银还未来得及制造成银币投入市场。

但这些白银已经转换成了各国在各家银行里面真实不虚的存单。

各大藩属国能够直接通过银行,向采买物资的公司付款。

这件事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市面上的银币紧缺,大量的银行不得不从帝国皇家银行那里取出纸币,用于解决这银币荒的问题。

最后的发展完全失控,物价就开始出现异常了。

臣发电报的时候,松江府一百石大米,还只是五两银币,可今日早上,已经涨到了八两银币。

物价上涨,百姓像疯了一样,涨成什么样,他们都把商品买回家。

帝国有多家晒盐工厂,松江的盐场,放开能力生产食盐,一年的产量就够全国人吃一百年。

但百姓的恐慌完全不讲道理,食盐都开始一石石往家里面搬。

臣多次通过官府采取措施想要平抑物价,可都是在做无用功。

无论拉来多少商品,全部都会被百姓买回家。

臣已经调查清楚,购买物资的人确实是百姓,而不是商人在囤积居奇。”

皇帝苏河听完松江巡抚赵世衡的讲述,心中已然明了帝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外来的白银大量输入,远远超出了市场的正常容纳量,导致白银的价格急剧下跌。

白银作为帝国的主流货币,它的价格如此大幅地下跌,必然引发了通货膨胀。

货币购买力不如往昔,它的价值大打折扣,所能购买的物品数量减少,各种物价也就随之纷纷暴涨。

帝国现在遇到的问题,是银币出现了问题。

物价上涨只是前兆的小问题,朝廷不理会,银币的价值崩盘,帝国庞大的工业都会烟消云散。

工业的建立,除了技术迭代之外,离不开银行的支持。

银行因为银币贬值纷纷倒闭,帝国的各大工厂失去了融资渠道,同样会迎来倒闭潮。

“赵巡抚,维持松江的局面,等待朝廷的新指示。”

皇帝苏河说完,他就撂下电话,在乾清宫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他深知,若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旦银币信誉彻底崩盘,帝国的经济秩序也会陷入混乱。

通货膨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价的飞涨,更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皇帝苏河目光偶然瞥见桌角摆放的金币,他猛地一拍自己的脑袋,心中懊恼自己怎么此刻才想到。

这件事其实早已有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当年帝国在发行金属货币之时,就没有仅仅局限于当时的主流货币,白银制成的银币。

在发行银币的同时,还同步发行了金币。

为了方便兑换,朝廷也固定了官方金银币的汇率。

皇帝苏河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清楚地知晓白银的储量极为丰富。

不单单是银单质矿的储量丰富,白银还常常作为伴生矿,大量地出现在铜矿、铅矿、锡矿之中。

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金属冶炼技术日益提高,白银的产量注定会大幅增长。

黄金却截然不同,它的产量极其有限,是当之无愧的贵金属。

不只是在地球上,黄金是稀有的贵金属。

哪怕在茫茫宇宙之中,黄金同样是稀有的贵金属。

其价格的波动相对而言微乎其微。

当下解决由于大量白银涌入,从而导致银币购买力下降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尽快推行金本位。

在银币的购买力还没有彻底崩盘之前,让金币彻底取代银币,至少在官府物资计价与税收方面,用金币来结算。

皇帝苏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回想起自己穿越前对历史和经济知识的了解。

在那个时代,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类似的货币危机,而金本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局势。

他知道要推行金本位并非易事,这是对整个货币进行改革。

他可以一言而决,但想要推行,还需要得到朝廷大臣、各地官员以及广大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但他也明白,这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必经之路,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经济稳定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皇帝苏河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他决定立刻召集大臣,共同商讨推行金本位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以最快的速度应对这场因货币波动而引发的危机。

……

太子苏蜀与众多大臣,一脸迷茫的来到乾清宫参加御前会议。

他们都不了解,帝国到底出现了什么事情?

大内总管周方志神色凝重地向太子苏蜀与众位大臣,详细讲述了帝国各省普遍发生的物价暴涨现象。

他将刚刚了解的缘由,大量白银涌入,导致银币购买力下跌,清晰明了地阐述完毕。

前因后果介绍完之后,皇帝苏河目光坚定地提出了他心中所想的解决办法,那便是用金本位代替银本位。

此言一出,众位大臣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一时间谁都没有发言。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个问题极其棘手,无论是银币购买力的下跌,还是金本位币替换银本位这一举措,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出一系列复杂且难以预料的问题。

大都督府一系的官员们,对于这个情况倒是显得有些事不关己,他们心中暗自庆幸。

这是那群文官需要操心的事,自己不必参与其中,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即可。

而内阁的众位大臣与各部尚书,此时则都眉头紧锁,满面愁容。

皇帝苏河看着众人沉默不言,气氛愈发凝重。

他深知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于是直接开始点名。

“林爱卿,你是内阁首相,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

内阁首相林文静心中暗叹,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

但金本位改革,涉及到的层面实在是广泛而复杂,这几乎相当于要将现在流通的银币废除。

能够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的银币,必然能通过官方渠道,兑换成新的金币。

但是,这世间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钱财,一旦改革推行,这些钱根本不敢拿出来,一夜之间就会如同废铜烂铁一般,毫无价值。

谁手中的这种黑钱最多,当然是官员与权贵。

他们利用手中的全力去变现,只敢收现银,不敢收纸币,因为纸币上有水印和编号。

如此巨大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动荡。

首相林文静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如此重大的改革,稍有不慎,很可能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臣建议谨慎而为,改革要逐步推行,给百姓充足的反应时间,让他们能够适应这一巨大的变革,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混乱局面。”

皇帝苏河对于首相林文静那瞻前顾后、缺少决断力的回答,心中满是不满。

林文静此人,平素处理日常政务时,倒是能做到井井有条。

可一旦面临大事,就是这般畏首畏尾。

皇帝苏河随即将目光转向了太子苏蜀,他满心期待地看一看,自己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所做出的回答能否让他感到满意。

太子苏蜀一直在仔细观察着乾清宫内众人的表现。

大都督府的众多官员对于金本位还是银本位之事,显得漠不关心。

只要朝廷能够下拨足够的军费,大都督府的官员们在不涉及自身衙门利益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参与事情的讨论。

内阁的阁臣和各部的尚书、侍郎,其中很多人都眉头紧皱,对于金本位的支持态度并不坚定。

太子苏蜀清晰地看到了这一情况,他心里明白,自己能做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他绝不能与大多数文臣站在一起。

因为那样会让父皇觉得,太子与文臣联合起来反对他的政策。

一旦让父皇产生父子离心的想法,自己这太子的地位恐怕就难以稳固。

太子苏蜀真诚地说道:“父皇,儿臣认为金本位替代银本位这件事完全可行。

黄金的产量相对较为稳定,其价值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帝国最广大的百姓,他们平日里所用的交易货币主要是铜币和一两银币的纸币。

只要朝廷能够保障铜币的价值不发生大变化。

并保证印刷纸币的速度,能够满足百姓的需求。

朝廷只需要发行少量制造不易的金币,以制造简单的纸币替换,钱的规模能满足市场的交易。

为了保障百姓的使用的习惯,新币与一两银币等值的货币,取名为‘一两’,以此类推。

‘两’除了是重量单位外,它还成为新的货币单位。

这样就不需要百姓重新记忆,新金币的面值,导致市场交易出现混乱。

那么金本位替代银本位这件事,对于广大的底层百姓而言,影响其实不算大。

帝国那些最顶级的商贾与权贵,他们之间的大额贸易往来,多数是通过银行进行。

不管是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在银行的账本上,都不过只是一串数字罢了。

所以金本位替代银本位这件事,对于大商贾的影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至于其他群体,只要我们做好新旧货币的兑换工作,所造成的动荡是完全可控的。”

皇帝苏河听完太子苏蜀的这番回答,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当即拍板,让太子苏蜀专门负责帝国的货币改革事宜。

太子苏蜀接到这一重任后,行事雷厉风行,直接宣布帝国将在一年内废除银币。

帝国的各项物资,全部按照金币来定价。

在这过渡期间,朝廷各大银行会依照官方汇率,不收任何手续费,为民众提供银币兑换金币的业务。

百姓存在银行的钱,将会自动兑换为新货币。

百姓只需要兑换手中的银币与纸币。

帝国轰轰烈烈的货币改革,就此展开。

它不止没有影响到帝国商业的发展,反而因为提升纸币的地位,市场上有充足的货币供应,帝国商业变得更加繁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的谍战岁月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志怪世界的旁门道士 天唐锦绣 万相之王 餮仙传人在都市 大宋泼皮 都市狂少 无敌副村长 黄金召唤师 网游之九转轮回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魔眼小神医 元后传 长夜余火 仙宫 剑来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 大明第一相 我在北宋吃软饭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 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 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我来现代当明星 三国大反派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从成为悍匪开始 我在美利坚当兵王 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花屋湘军传奇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 明末逐鹿天下txt下载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 - 明末逐鹿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