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的石板缝隙间,暗红色的痕迹尚未干涸,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某种焦灼的气息。彭羽向后退去,步履间带着激战后的凝滞,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仍在脑海中回旋——李德全头颅滚落,神魂在法场特殊阵法下化作青烟消散。
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亲手推动命运齿轮后,心神仍在轰鸣的余震。他眼底深处,剑意如寒潭深处的暗流,尚未完全平息。
正当他准备如一滴水融入溪流般悄无声息地汇入四周逐渐离散的人群时,一道身影却如鬼魅般截断了他的去路。并非实质的阻挡,而是一种玄奥的力场,如同透明的琉璃罩,精准地扭曲了光线与感知,将他与外界隔离开来。外界的嘈杂、议论、窥探的目光,都变得朦胧而遥远,唯有眼前之人,纤毫毕现。
她就那样静立着,仿佛自亘古便存在于此地,旁观了行刑的整个过程。面对彭羽,她神色无波,既无常人面对血腥的畏怯,也无对彭羽这个掀起波澜者的好奇,那目光幽深如古井,倒映着尘世变迁,生死无常。
“这件事,让我有些恍惚,你究竟是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清冽如泉,却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打破了这片被隔绝天地的沉寂。随着话音,那层扭曲视线的力量微微荡漾,来人的面容清晰地映入彭羽眼帘。
彭羽瞳孔骤然收缩,瞬间认出了对方,几乎是下意识地低呼:“是你!”
眼前之人,正是他当初有过一战神秘女子。只是此刻,她周身气韵更为深沉内敛,仿佛笼罩在一重无法看透的迷雾之中,与这刑场的肃杀格格不入。
彭羽迅速压下心中波澜,目光扫过这被无形力量笼罩的狭小空间,眉头微蹙,开门见山:“动用手段屏蔽众人感知,总不会只是为了叙旧吧?” 他心知肚明,这位镜渊阁的神秘人物,绝不会无缘无故在此时此地现身。
女子的目光在彭羽身上流转,带着一种衡量与探究。她看着眼前这少年,面容尚存稚嫩,身形也未完全长开,但那双眸子却幽深得仿佛能吞噬光线,行事更是老练果决,竟能借帝王权柄,扳倒并亲眼见证一位权势滔天的大内总管伏诛。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古井不波的心境也泛起一丝微澜。
她唇角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似笑非笑,带着洞悉世情的了然与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她缓缓抬起右手,五指纤长,肤色白皙近乎透明,指节匀称,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并非置身于刚结束血刑的肃杀之地,而是在某处清幽雅阁品茗论道。
“彭三少的聪慧,想必已无需我赘言。”
黔灵孀的声音平和,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仪,“重新认识一下,镜渊阁,黔灵孀。”
镜渊阁阁主!
黔灵孀的声音如同古井无波,字句间却蕴含着洞察世情的锐利:“李德全伏诛,表象看来是你借了陛下之势。但这其中的玄机,瞒不过明眼人。你以金丹初境修为,初入都城便能掀起这般风浪,让一位破元境界的大内总管身死道消。这般心计,这等胆魄,想要不引人注目都难。”
她微微侧首,目光重新落在彭羽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透彻:“如今都城中,那些原本未曾将你放在眼里的势力,此刻想必都在重新掂量你的分量。这皇城看似平静的水面,因你投下的这颗石子,泛起的涟漪绝不会小。”
彭羽静立原地,面色如常地聆听着这番话语。他心中明镜似的清楚,李德全之死虽然解了眼前之困,却也确实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以往他虽顶着巡御使的名头,但在那些真正执掌权柄的人眼中,或许不过是个运气好些、天赋尚可的后生晚辈。
但经此一事,他展现出的谋略、借势的能耐,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未知变数,都足以让各方势力不得不重新审视,或欲拉拢,或生忌惮,或暗藏杀机。
“树欲静而风不止。”彭羽语气平淡地回应,目光清亮,“彭某只愿在修行路上稳步前行,奈何风波总是不请自来。”
黔灵孀唇角微扬,那笑意浅淡却意味深长,仿佛能照见人心最深处的念头:“在这龙潭虎穴般的皇城,想要独善其身、静心修道,本就是痴心妄想。实力、势力、靠山,三者缺一不可。你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但根基尚浅。李德全虽除,但觊觎他留下权位的人,或是对你本身感兴趣的人,只会更多,手段也会更狠。”
她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带着几分引导的意味:“不过祸福相依,危机之中往往暗藏机遇。就看彭小友,能否把握得住了。”
彭羽目光微动,已然听出黔灵孀话语中隐含的招揽与合作之意。镜渊阁的情报网络遍布天下,若能得其相助,无论是应对眼前困局,还是未来探寻钥匙之谜、提升自身修为,都将事半功倍。然而与这等深不可测的势力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不知黔阁主有何指教?”彭羽不动声色,将问题轻巧地抛回。
“指教谈不上。”黔灵孀纤长的手指轻抚过素白衣袖,姿态闲适从容,“只是觉得与小友颇为投缘,我镜渊阁的大门,愿为小友敞开一线。若小友在都城遇到棘手之事,或是需要某些...寻常渠道难以获取的讯息,或许可来镜渊阁一叙。”
她并未提出具体条件,只是释放了一个模糊的善意信号,留下了充足的转圜余地。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姿态,既表达了重视,又不至于过早暴露底牌,显得游刃有余。
彭羽心领神会,拱手施礼:“承蒙阁主看重,晚辈感激不尽。若真有所需,定当登门叨扰。”
黔灵孀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她周身那层无形的屏障开始如水波般荡漾、消退,外界的喧嚣与景象重新变得清晰可辨。她深深地看了彭羽一眼,目光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深意,随即身影逐渐淡化,最终如同融入空气中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未存在过。
彭羽独立原地,感受着周遭恢复正常的嘈杂,心湖却并未平静。黔灵孀的突然现身,无疑是一个明确的警示——他已正式进入都城顶尖势力的视野。未来的路途,必将更加凶险难测。
诚如黔灵孀所料,李德全倒台引发的震荡迅速席卷了整个都城。彭羽这个原本在权贵圈层中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无人不晓。他借力打力、扳倒大内总管的事迹,被演绎出诸多版本,在市井巷陌、高门大院间流传。无论细节如何偏差,核心都指向一点——这个年轻的巡御使,绝非等闲之辈。
随之而来的,是迎宾苑骤然增加的门庭若市。各式拜帖、请柬如雪片般纷至沓来。有意图探听虚实的,有渴望结交投资的,亦有单纯混个脸熟以备后路的。其中,不乏一些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一日,一位身着绛紫色官服的中年男子登门拜访。他面容清癯,目光炯炯,行走间自带一股书卷气,正是礼部侍郎周文远。周家在都城中虽非顶尖世家,却也是书香门第,在文官体系中颇有声望。
“彭巡御使年轻有为,实乃我辈楷模。”周文远拱手寒暄,语气温和有礼,“今日冒昧来访,是想请教彭大人对近日朝局有何高见?”
彭羽心知这是来试探立场的,便笑着敷衍:“周大人过誉了。晚辈初入朝堂,许多事情还要向前辈们请教。”
周文远也不深究,话锋一转:“不知彭大人可曾听说过‘清流社’?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平日里切磋学问,议论时政。若大人有兴趣,不妨前来一叙。”
送走周文远后,又有一位身着戎装的武将前来拜访。此人乃是禁军副统领赵擎天,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一进门便朗声笑道:“彭兄弟好手段!那李德全老贼,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以后在都城有什麽麻烦,尽管来找老子!”
彭羽含笑应酬,心中却在快速分析着各方势力的意图。文官集团想要拉拢他这个新晋的宠臣,军方则看中了他与皇帝的特殊关系。
接下来的几日,拜访者络绎不绝。有送来珍贵丹药的太医令,有邀请参加诗会的翰林学士,甚至还有几位皇室宗亲派人送来请柬。彭羽皆从容应对,既不过分亲近,也不轻易得罪,在各方势力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这日午后,一位特殊的访客到来。来人身着朴素青衫,面容普通,气质却格外沉静。他递上一枚玉简,低声道:“家主命我送来此物,说是对大人或许有用。”
彭羽神识扫过玉简,心中一震。里面记录的竟是李德全余党近日的动向,以及几个重要官员的秘密把柄。送玉简之人并未表明身份,但彭羽猜测,这很可能是某个潜伏在暗处的势力在向他示好。
夜幕降临时,彭羽独自在院中沉思。都城的局势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明面上各方势力都在拉拢他,暗地里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风暴的中心,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看来得尽快提升实力了。”彭羽喃喃自语。他取出得自清虚门的修炼心得,开始参悟其中的奥秘。剑体虽然强大,但若没有相应的修为支撑,终究难以发挥全部威力。
就在他沉浸修炼之时,怀中的七彩石蛙忽然微微发热。彭羽心念一动,将石蛙取出。只见石蛙表面的色彩缓缓流转,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颜煞...”彭羽轻抚石蛙,感受到其中蕴藏的玄妙气息。顾晨赠予此物时曾说需要以真气长养,或许这其中还藏着什麽他不知道的奥秘。
接下来的日子里,彭羽白天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夜晚则潜心修炼。他发现在都城这等灵气充沛之地,修炼速度确实远超外界。加上从刘京炎处得来的灵石辅助,他的修为正在稳步提升。
这日,宫中有内侍前来传旨,命彭羽三日后陪同皇帝巡视皇城禁军。彭羽接旨后心中了然,这既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一次考验。禁军之中派系林立,他这个新任巡御使能否站稳脚跟,此次巡视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镜渊阁也派人送来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禁军各位将领的背景和关系网。彭羽仔细阅读后,对即将到来的巡视有了更多把握。
三日转瞬即逝。这天清晨,彭羽身着御赐的巡御使官服,准时来到宫门外等候。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巍峨的宫墙上,映出一片辉煌景象。
宫门缓缓开启,皇帝仪仗缓缓而出。彭羽跟在队伍中,目光扫过两侧肃立的禁军士兵,心中已然有了计较。这次巡视,将是他在这座皇城中立稳脚跟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