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这所帝国最高学府,在科举前夕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氛围。表面上是士子云集、弦歌不辍的雅正之地,廊庑间飘荡着墨香与吟诵之声;内里却暗流汹涌,如同暴雨前闷热的池塘。姒月,化名“姒明”,以一身略显宽大的青衿混迹其中,低眉顺目,刻意收敛了那份属于巫祝之女的清灵气质。伊娜则被她安置在国子监外围一处通过故旧关系寻得的、相对安全的民宅中养伤,同时借助姒月冒险带出的部分皇家星图副本,继续钻研那诅咒星文与音律密钥的关联。
入住号舍当晚,便有不速之客登门。来者是一位名叫赵珩的士子,自称与“姒明”同乡,言辞热情,却总在不经意间探问其师承、家世,尤其对星象巫卜之学流露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姒月心中警铃大作,以“自幼体弱,只读圣贤书”为由谨慎应对,滴水不漏。赵珩看似信服,告辞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却让姒月确信,自己已被“虚无之渊”的眼线盯上。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科考在即,经义策问,诗赋文章,皆是难关。姒月虽天资聪颖,自幼受父亲熏陶,经史子集皆有涉猎,但毕竟多年专注巫祝之事,与那些寒窗苦读十数载的学子相比,在制艺文章的纯熟度上难免逊色。更棘手的是,她必须时刻注意言行,避免流露出任何女性特质或过于专业的巫卜知识,以免引人怀疑。
就在她于灯下苦读,试图将《禹贡》水脉与《周髀》算经融会贯通,以备“治水”与“测天”二科时,房门被轻轻叩响。
门外站着的是白日里有过一面之缘的士子,名唤顾青舟。此人风姿特秀,言谈清雅,白日里论及《河道疏议》时,见解精辟,给姒月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刻他手持一卷书稿,面带歉意:“夤夜打扰,姒兄见谅。白日闻兄台论及‘水脉地气相通’之说,深以为然,偶得前人《地枢杂录》残卷,内中有些许相关记载,或可佐证兄台观点,特来请教。”
姒月心中微动,谨慎地将顾青舟让进屋内。两人就着昏黄的灯火,展开书卷讨论起来。顾青舟学识渊博,且于山川地理、星野分野别有见地,所言往往切中肯綮。更难得的是,他言语之间,对朝廷近年来某些过于僵化的取士标准,流露出些许不为世俗所容的批判锋芒。
“譬如这‘测天’一科,”顾青舟轻叩书卷,低声道,“历来只重推演历法、观测祥瑞,却对异星、妖氛避而不谈,视若洪水猛兽。殊不知,天地之大,无奇不有,闭目塞听,岂非自欺欺人?”
姒月心中一震,抬眸看向顾青舟,只见他目光清澈,神色坦然,不似作伪。她按捺住探究的冲动,只顺着他的话道:“顾兄高见。只是异星妖氛之说,向为朝堂所忌,科场之上,恐难直言。”
顾青舟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科场文章,自有其法度。然,真相不会因讳言而改变。譬如近日京师变故,巫祝殒命,玄圭失踪,坊间流言纷纷,皆与星象异动有关。若一味回避,只怕祸患愈深。”
他竟主动提及此事!姒月指尖微凉,面上不动声色:“顾兄消息灵通。只是此等宫闱秘事,我等士子,还是少议论为妙。”
顾青舟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转而讨论起书卷中一处关于“地脉引动星辉”的晦涩记载,其观点竟与伊娜关于星咒需借助地力水脉方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推测隐隐相合。这番交谈,让姒月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微光——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国子监内,或许并非全是敌人。
次日,“书”科考场。考核内容并非简单的誊写,而是要求士子们于限定时间内,临摹一份极其复杂古奥的《璇玑星图拓本》,并阐释其与《易》理之关联。这考题一出,满场皆惊。星图本就艰深,更遑论与《易经》勾连,其中暗含的,正是对“测天之权”的某种隐喻。
姒月凝神静气,她自幼接触星图,对此并不陌生。然而,就在她提笔蘸墨,即将落笔的瞬间,异变陡生!
她面前那方原本色泽黝黑、质地细腻的贡墨,在接触到砚台中清水的刹那,竟隐隐泛出一丝极淡的、诡异的幽蓝色!同时,一股若有若无的、带着腥甜气息的味道钻入鼻腔。若非姒月常年与草药打交道,嗅觉远超常人,几乎无法察觉。
墨中有毒!
而且是一种极其阴损的“蚀神散”,无色无味,但若以此墨书写,墨气会随呼吸侵入心脉,令人心神涣散,思维迟滞,于不知不觉中毁掉应试者的精神,使其在需要高度集中力的星图临摹与阐释中一败涂地。
是谁?竟能在严密的科考场中动手脚?目标显然是她“姒明”!
电光火石间,姒月心念电转。若当场揭破,无凭无据,反可能被诬陷扰乱考场。若不用此墨,又无备用,等同于放弃此科。进退维谷!
她目光飞快扫过全场。主考官周世明端坐台上,面无表情,眼神却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嘴角似乎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不远处,那个赵珩正低头研墨,动作从容,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不能坐以待毙!姒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想起顾青舟昨夜提及的《地枢杂录》中,有一则关于“磁石引煞”的记载。这“蚀神散”性属阴寒,或可……
她不动声色地将手探入袖中,握住了那枚一直随身携带的、用于针灸的磁石。同时,她假意调整坐姿,衣袖拂过砚台边缘,指尖微弹,将一小撮早已备好的、无色无味的“清心粉”投入砚台。“清心粉”是她用多种提神醒脑的草药秘制,能一定程度上中和毒素。
随后,她执笔蘸墨,落笔的瞬间,暗中将磁石贴近手腕内侧。磁石微弱的磁场,似乎真的扰动了墨中毒性的凝聚。她屏住呼吸,运笔如飞,凭借深厚的星图学识与强大的意志力,强行压制着那试图侵蚀神智的阴寒之气。
笔走龙蛇,星罗棋布。她不仅精准地临摹了复杂的星图,更在阐释中,别出心裁地将星官运行与《周易》卦象变化相结合,论证了“星象示警,非为妖异,乃天道循环之常,人主当修德省身以应之”的观点,既符合儒家正统,又暗含了对当前异象的关切。
当她终于放下笔,额头已布满细密的冷汗,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但她的试卷,却已完成,且内容翔实,见解独到。
交卷时,她清晰地感受到周世明投来的那道冰冷而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赵珩在她身后不远处,脸色似乎也有些阴沉。
第一场较量,她在对方的毒计下,险之又险地守住了阵地。
回到号舍,姒月立刻检查身体,运功逼出些许侵入的余毒,所幸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未伤根本。她心中寒意更盛,“虚无之渊”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接下来的考验,必定更加凶险。
夜色中,她悄然潜出,与伊娜会面。伊娜的伤势在药物调理下已好转大半,她带来了新的发现:通过比对多方星图,她锁定了几颗在诅咒发生前后运行轨迹异常突兀的“隐星”,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在华夏星官体系中几乎被遗忘的凶煞之域——“幽冥鬼宿”。而“音律密钥”的标记,经她反复推演,可能与某种早已失传的、用于祭祀的古老乐章有关。
“鬼宿……祭祀古乐……”姒月喃喃自语,一个模糊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或许,玄圭被转移的目的地,就与这“幽冥鬼宿”的某种祭祀空间有关?而开启这空间的“钥匙”,正是那特定的音律?
就在这时,顾青舟的身影竟悄然出现在巷口,他神色凝重,低声道:“姒兄,日间考场之事,我已听闻。墨池水深,望兄珍重。另,小心‘乐’科。”说罢,不等姒月回应,便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他果然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人?是友是敌?“乐”科……下一场,便是考核礼乐典籍与音律知识的“乐”科!难道,“虚无之渊”要在音律上做文章?而那里,或许也藏着寻找“钥匙”的线索!
前有毒计,后有谜团,科举的战场,瞬间变得更加杀机四伏,却也离真相的核心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