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太古剑尊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寒门枭龙 赤色黎明 一品布衣 第一权臣 日月风华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章 王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灼:南宋乐坛的“碧鸡狂客”传奇

第一章 蜀地“乐痴”初长成:被旋律“拐走”的读书人

南宋初年,四川遂宁的街头总能看到一个奇特的身影——年纪轻轻的王灼背着书包,却总往勾栏瓦舍钻,耳朵像雷达一样捕捉着丝竹管弦之声。彼时他还不是日后名震文坛的“碧鸡狂客”,街坊邻里都管他叫“王乐痴”,这雅号精准概括了他的日常:读圣贤书时总走神,听见琴声就灵魂出窍,连吃饭都得让家人在饭桌旁摆个小乐器,否则扒拉两口就撂筷子。

王灼出身书香门第,老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儒生,一心盼着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王灼偏不按剧本走,四书五经在他眼里远不如勾栏里的琵琶曲动听。有一次,老爹把他锁在书房逼他背书,刚转身就听见后院传来笛子声,王灼当即翻窗而出,跟着笛声追到街角的戏班子,站在台下听得如痴如醉,直到太阳落山才想起回家,免不了被老爹一顿胖揍。

挨揍归挨揍,王灼对音乐的痴迷半点没减。他十五岁那年,听说成都有位老艺人弹琵琶出神入化,便偷偷揣了干粮,徒步三天三夜赶往成都。找到老艺人时,他鞋都磨破了,脚上全是水泡,却咧嘴一笑,扑通一声跪下拜师。老艺人见他诚意满满,又看他对旋律天生敏感,便收他为徒。

在成都学乐的日子里,王灼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着音乐知识。他不仅学弹琵琶、吹笛子,还主动钻研乐理,把老艺人随口哼唱的民间曲调都记录下来,整理成册。有一次,老艺人教他一首古曲,他弹了几遍就发现曲调有两处瑕疵,大胆提出修改意见。老艺人起初不信,试着改了之后,曲子果然更流畅动听,当即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孩子,天生就是吃音乐这碗饭的!”

几年后,王灼学成返乡,不仅乐器弹得好,还能随口编曲,成了遂宁城里小有名气的“音乐达人”。每逢节庆,街坊邻里都来请他表演,他也毫不推辞,抱着琵琶往台上一坐,指尖一动,悠扬的旋律便引得众人拍手叫好。“王乐痴”的雅号越传越广,连周边州县的人都知道遂宁有个为了音乐疯魔的读书人。

第二章 宦海浮沉:走到哪都带着“音乐雷达”

二十岁出头,王灼在家人的催促下参加科举,没想到凭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见识,居然一举中第,被任命为幕职官,从此踏入宦海。按说当官就得有当官的样子,可王灼走到哪都改不了“乐痴”本性,随身带着乐器和纸笔,走到哪听到好曲子就记到哪,同僚们私下都笑他是“官场音乐人”。

他的第一份差事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当地民风淳朴,民间音乐资源丰富。王灼每天处理完公务,就换上便服,穿梭在街头巷尾,和船夫、樵夫、歌女聊天,收集当地的民歌小调。有一次,他在江边听到一位老船夫哼唱一首渔歌,旋律苍凉悲壮,当即掏出纸笔记录,连晚饭都忘了吃。回到住处后,他反复琢磨,把渔歌改编成一首琵琶曲,命名为《江舟唱晚》,在当地文人聚会时演奏,引得众人交口称赞。

后来,王灼调任成都府路转运司属官,成都作为当时的西南重镇,文化繁荣,音乐氛围更是浓厚。这里不仅有专业的乐工艺人,还有各种民间音乐社团,王灼仿佛走进了音乐的天堂。他经常参加文人雅士组织的音乐聚会,和大家一起弹琴论乐,切磋技艺。有一次,聚会上来了一位号称“蜀中第一琵琶手”的艺人,表演完后自视甚高,不屑与旁人交流。王灼见状,主动上前邀请他合奏一曲,两人指尖翻飞,旋律时而激昂,时而舒缓,配合得天衣无缝。一曲终了,那位艺人对王灼刮目相看,连忙拱手道:“王先生技艺高超,在下甘拜下风!”

王灼在官场中虽然政绩平平,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钻研却从未间断。他利用职务之便,走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期间,他还写下了不少关于音乐的随笔,对当时流行的乐曲、乐器进行点评,见解独到,在文人圈里广为流传。有人劝他专注于仕途,别在“旁门左道”上浪费时间,王灼却笑着说:“音乐乃天地之精华,人生之乐趣,若能为音乐做点实事,比当多大官都强!”

第三章 碧鸡山下着奇书:“狂客”的音乐江湖

中年以后,王灼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辞官归隐,来到云南昆明的碧鸡山下定居。这里风景秀丽,远离尘嚣,正是潜心创作的好地方。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痴迷音乐的“乐痴”,而是一位满腹经纶、对音乐有着深刻见解的学者。他决定写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着作,把自己毕生对音乐的研究和感悟都记录下来。

为了这部书,王灼可谓是“疯魔”了。他在碧鸡山下搭建了一间茅草屋,屋里堆满了各种乐谱、典籍和自己收集的音乐素材。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伏案写作,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山泉,常常写到深夜,油灯都烧废了好几盏。有一次,邻居看到他屋里灯火通明,以为失火了,连忙提着水桶赶来,却发现王灼正趴在桌上奋笔疾书,嘴角还带着微笑,原来是写到精彩之处,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这部着作的写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为了考证一首古曲的起源,他翻阅了大量的史料,甚至不远千里前往大理、丽江等地走访当地的老艺人;为了准确描述乐器的演奏技巧,他亲自演奏各种乐器,感受指尖的力度和节奏。有一次,他为了弄清楚琵琶的“轮指”技巧,反复练习了上千遍,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连拿筷子都觉得费劲,妻子心疼地劝他休息,他却摆摆手说:“这点苦算什么,等书写完了,一切都值了!”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这部凝聚着王灼心血的着作终于完成了。他看着厚厚的书稿,想起自己多年来的奔波与坚持,心中感慨万千。因为成书于碧鸡山下,他便给这部书取名为《碧鸡漫志》。这部书共五卷,内容涵盖了历代歌曲的演变、乐器的发展、音乐创作的技巧等多个方面,语言通俗易懂,见解深刻独到,还收录了大量的民间曲调,堪称南宋音乐史上的百科全书。

《碧鸡漫志》一经问世,便在文坛和乐界引起了轰动。人们都被书中丰富的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所吸引,称王灼为“碧鸡狂客”——“狂”在他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狂”在他敢于打破传统,用通俗的语言解读高深的乐理。大诗人陆游读了《碧鸡漫志》后,连连称赞:“王君之书,可谓乐苑之瑰宝也!”

第四章 乐魂不灭:“狂客”的余音绕千年

晚年的王灼虽然身体日渐衰老,但对音乐的热情依然不减。他在碧鸡山下开了一间小小的“乐坊”,教当地的年轻人弹琴论乐,把自己的音乐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他教学方法独特,从不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音乐的魅力。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他:“先生,怎样才能弹出动人的曲子?”王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学生来到山间,让他们聆听鸟鸣、流水之声,然后说:“音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只有用心感受世间万物,才能弹出有灵魂的曲子。”

除了教学,王灼还经常和各地的文人雅士书信往来,探讨音乐理论。他在信中不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关心着当时音乐界的动态。有一次,他听说临安(今杭州)流行一种新的曲调,便立刻写信给当地的朋友,请求对方把曲谱寄来。收到曲谱后,他反复钻研,还在《碧鸡漫志》的修订版中加入了对这种新曲调的点评,让这部着作更加完善。

王灼一生淡泊名利,潜心于音乐研究,他的生活虽然清贫,却过得充实而快乐。他常说:“音乐是我一生的知己,有它相伴,此生无憾。”南宋绍兴年间,王灼在碧鸡山下安然离世,享年七十余岁。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碧鸡漫志》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着作。

这部着作不仅为我们研究南宋及以前的音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还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代的散曲到明代的戏曲,再到清代的民歌,都能看到《碧鸡漫志》的影子。“碧鸡狂客”这个雅号,也随着这部着作一起,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王灼一生的标志。

如今,当我们翻开《碧鸡漫志》,仿佛还能看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碧鸡山下的茅草屋里,一边弹琴,一边奋笔疾书,他的身影虽然远去,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却像一首悠扬的乐曲,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爱好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我的书屋通古今,娇养脆皮王爷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抗日悍将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如何拯救德意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重生之战神吕布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谋动天下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最近更新大明基建录 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 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 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 汉阙孤臣 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 大唐:家父程咬金 我在明朝修铁路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