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的晨光刚刚漫过复式龙骨水车的木斗,陈砚正指导百姓调整水车刮板的高度。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负责巡逻的士兵策马飞奔而来,盔甲上沾染着血迹,神色慌张地喊道:“陈大人!不好了!匈奴小股骑兵突袭临河村屯垦区,已经冲破外围栅栏,正在劫掠粮食!”
陈砚心中一紧,手中的工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临河村是雁门三大屯垦基地中最靠近草原的一个,储存着刚收割的两千石新麦。若被匈奴抢走,不仅军粮储备将再次告急,百姓们的春耕种子也将断绝。
他立刻对身边的工匠喊道:“快!通知黑松堡的驻军,让他们火速派兵支援临河村!另外,把水车旁的桑木和绳索都集中起来,我们要制造投石机!”
赶往临河村的途中,陈砚脑海中飞速盘算:匈奴骑兵约有三百人,机动性强,擅长近身厮杀。而黑松堡的驻军赶到至少需要半个时辰,在此期间,必须依靠防御工事阻挡匈奴的进攻。他想起墨家机关秘录中记载的“配重式投石机”,只需用木材搭建支架,以石块为弹丸,便能远距离打击敌人,正好克制匈奴骑兵的冲锋。
刚抵达临河村外的土坡,便目睹村内火光冲天,匈奴骑兵挥舞马刀,正将百姓的粮食搬上马背,不少村民已倒在血泊之中。陈砚双目赤红,立即下令:“全体行动!按此尺寸搭建投石机支架!”他迅速在地上勾勒出投石机的草图——以两根丈高的桑木为立柱,顶部横木相连,中间悬挂木质弹巢,尾部系上配重石块,利用杠杆原理抛射弹丸。
百姓们纷纷响应,有的砍伐附近树木,有的搬运石块,有的搓制粗绳。陈砚亲自打磨横木连接处,采用墨家传承的“榫卯加固法”将立柱与横木牢牢固定,并在弹巢内侧加装铁皮,以防石块滑落。半个时辰后,三架简易投石机终于搭建完毕,每架投石机旁堆放着数十块磨圆的石块,每块重达五十斤。
此时,匈奴骑兵已察觉到他们,为首的匈奴将领挥刀高喊:“汉人欲反抗?杀无赦!粮食全抢!”三十余名匈奴骑兵策马冲向土坡,马蹄扬起的沙尘蔽日遮天。
“准备投石!”陈砚大喝,指挥百姓转动投石机尾部的绞盘,升起配重石块,将石块装入弹巢。待匈奴骑兵进入五十步射程,他一声令下:“放!”百姓们松开绞盘,配重石块骤然下落,弹巢瞬间扬起,三块巨石如炮弹般呼啸而出,砸向匈奴骑兵。
只听得“轰隆”几声巨响,为首的几名匈奴骑兵连人带马被巨石砸中,瞬间倒地,马匹的嘶鸣声与匈奴人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剩下的匈奴骑兵吓得纷纷勒住马匹,不敢再往前冲。
陈砚抓住战机,果断下令:“继续投石!瞄准村内的匈奴骑兵!”三架投石机轮番发射,石块如雨点般落入村内,砸毁了匈奴骑兵的马匹和粮草堆。其中一块巨石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匈奴将领的坐骑,将领从马背上重重摔落,被赶来的村民用锄头砸伤,只能狼狈逃窜。
就在此时,黑松堡的驻军终于赶到,一千名士兵手持长矛和改良连弩,朝着剩余的匈奴骑兵发起猛烈的冲锋。匈奴骑兵本就被投石机打得心惊胆战,见到汉军援军到来,顿时溃不成军,纷纷调转马头,仓皇逃向草原方向。
“追!别让他们跑了!”陈砚一声令下,士兵们策马扬鞭,手持改良后的连弩,迅猛地朝匈奴骑兵追击而去。得益于连弩的远射程,士兵们在八十步开外连连发射,箭矢如流星般密集飞向匈奴骑兵,又有十几名匈奴骑兵中箭倒地。
战斗结束后,临河村满目疮痍,烧毁的房屋仍在冒着黑烟,粮食堆部分被砸毁,但所幸大部分粮食得以保全。陈砚目睹受伤的百姓,心中愧疚不已,对身旁的雁门太守沉声说道:“我们必须在三个屯垦基地外围加筑防御工事,并再造几架投石机,以防匈奴再次来袭。”
太守闻言点头,感慨道:“陈大人的投石机果然威力非凡!若早有此等利器,匈奴必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这投石机的制作过程是否过于复杂?百姓们能否顺利掌握?”
陈砚微笑着说道:“这投石机的构造相当简洁,只需掌握杠杆原理,百姓们便能迅速学会。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良,利用水力驱动绞盘,既节省人力,又能显着提升发射速度。”
话音刚落,他腰间的青铜残片微微发热,系统光幕无声展开:“检测到军事防御需求,触发支线任务 —— 完善投石机防御体系。任务要求:三日内为雁门三个屯垦基地各建造五架水力投石机,并修建高三丈的夯土防御墙。任务奖励:解锁‘墨家连弩投石阵’图纸,功绩值 + 350,系统商城新增‘火药弹丸’配方。失败惩罚:扣除现有功绩值 450,雁门屯垦区防御等级降低。”
系统的任务与陈砚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心中一振,对太守提议道:“你看,我们可以在防御墙内侧安装水力驱动装置,利用之前的复式龙骨水车带动绞盘,这样投石机便能自动上料和发射,效率至少提升一倍。此外,在防御墙上增设箭楼,士兵们可在箭楼上使用改良连弩进行射击,与投石机形成默契配合。”
接下来的三天,陈砚带领百姓和士兵夜以继日地修建防御工事和水力投石机。他将水力投石机的图纸交付给工匠,指导他们在投石机尾部加装水力绞盘,通过水车转动带动绞盘,自动提升配重石块;同时,在防御墙的夯土中加入稻草和石灰,增强墙体硬度,并在墙顶修筑了宽三尺的步道,以便士兵巡逻。
第三天傍晚,所有防御工事和水力投石机均已完工。三个屯垦基地外围,高三丈的夯土防御墙如巨龙般蜿蜒盘旋,每座基地的五个角都矗立着一架水力投石机,投石机旁的水车缓缓转动,绞盘自动提升配重石块,弹巢内的石块随时待命发射;防御墙上的箭楼内,士兵们手持改良连弩,目光警惕地注视着草原方向。
就在此时,系统光幕亮起:“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完善投石机防御体系,任务评价:优秀。奖励已发放:‘墨家连弩投石阵’图纸已解锁,功绩值+350,‘火药弹丸’配方已存入商城。”光幕上,“墨家连弩投石阵”的图纸详细标注了连弩与投石机的配合阵型——以投石机进行远程打击,连弩在近处压制冲锋的骑兵,形成无死角的防御体系。
陈砚凝视着眼前的防御体系,心中涌动着满满的成就感。他深知,凭借水力投石机与连弩的默契配合,即便匈奴发起更大规模的突袭,也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当晚,临河村的百姓们自发集结,为陈砚及士兵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村民们手捧米酒,端着烤羊肉,衷心感谢陈砚守护了他们的家园与粮食。
陈砚高举米酒,向百姓们致辞:“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以智慧和勇气扞卫家园,定能击退匈奴,迎来安宁的生活!”
夜幕渐深,庆功宴的欢声笑语依旧在村中回荡。陈砚立于防御墙上,远眺草原深处,手中紧握青铜残片。他明白,匈奴绝不会轻易罢休,更激烈的战争或许还在前方,但他已做好万全准备——凭借墨家的机关术、系统的辅助,以及百姓与士兵的坚定支持,他必将守护好雁门,守护好大汉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