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猛地抬起头,眼神里的冷意像雪原上的寒风,让张汉卿不由得后退半步。
“张参谋,”他缓缓站起身,军靴踩在地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第四军的战士,昨天还在雪地里跟日军拼命,有的兄弟连一口热饭都没吃上,就永远倒在了战壕里。你现在来跟我谈‘命令’,你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士吗?”
他指了指窗外,远处的战壕里,战士们正冒着严寒擦拭武器,
“你要是真心想为抗日出力,就去前线帮忙抬担架、送弹药;要是想拿着委员长的命令来指手画脚,就请回重庆去。”
张汉卿被怼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只能悻悻地转身离开。
他刚走出指挥部,就立刻掏出便携式无线电,对着重庆方向压低声音大喊:
“委员长,陈峰态度傲慢,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他的第四军现在就是一支‘私军’,恐有反心!”
指挥部里,副官看着张汉卿的背影,担忧地说:“军长,他这么跟重庆告状,咱们以后的补给恐怕会更难。”
陈峰笑了笑,将日军军刀放回刀鞘:
“难就难些,咱们从组建第四军那天起,就没靠过中央的补给过日子——辽西的战利品、百姓捐的粮食,不也撑到现在了?
告诉王怀安,上午十点,按原计划对长春发起总攻,先用榴弹炮轰开城墙缺口,装甲营从缺口突入,步兵随后跟进,注意肃清巷子里的日军暗堡。”
上午十点整,随着陈峰一声令下,二十门122毫米榴弹炮同时轰鸣,炮口喷出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炮弹像雨点般砸向长春城墙,城墙上的日军工事瞬间被炸开,碎石瓦砾四处飞溅,九六式高射炮很快就哑了火。
半小时后,城墙被轰开一个宽约十米的缺口,五十辆“Sherman”坦克冒着黑烟,从缺口冲了进去,履带碾压过碎石,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城里的战斗比预想中更惨烈。
日军士兵躲在沿街的建筑物里,用九二式重机枪疯狂扫射,有的甚至抱着炸药包,嘶吼着冲向坦克,与坦克同归于尽。
陈峰带着警卫连跟在坦克后面,举着毛瑟c96连射,子弹穿透日军士兵的胸膛,却见更多日军从巷子里冲出来,他们的军装破烂不堪,脸上却带着疯狂的神情。
“军长,小心!”副官突然大喊着扑过来,将陈峰推倒在地。
一枚手榴弹在不远处爆炸,弹片擦着陈峰的肩膀飞过,在他的军装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瞬间渗了出来。
陈峰爬起来,擦了擦脸上的血污,刚要下令继续进攻,却看见远处的钟楼顶上,一个日军狙击手正举着九九式步枪,瞄准镜的反光在晨光下格外刺眼。
他立刻掏出信号枪,对着钟楼方向发射了一枚红色信号弹。
很快,一架p-51战机呼啸而至,机翼下的火箭弹精准击中钟楼,狙击手的尸体从钟楼上掉下来,重重砸在地上,手里还紧紧攥着狙击步枪。
就在这时,装甲营营长王怀安带着几名战士冲了过来,脸色焦急地说:“军长,我们在火车站货仓发现了大量炸药,上面还连着定时引爆装置,初步估算有一千多公斤!”
陈峰心里一紧,立刻抓过一张长春城区地图,手指在上面快速滑动:
“日军肯定不会只在一个地方放炸药,你带一队人去市政府地下室排查,老张带一队人去市中心广场,我去钟楼废墟附近看看——务必在下午六点前找到所有炸药,拆除引爆装置!
另外,让宣传队的战士拿着大喇叭,在城里喊话,通知百姓尽快撤离到城外的安全区!”
战士们立刻分头行动。陈峰带着警卫连,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钟楼废墟。
广场上,几名日军士兵正围着一个黑色的引爆器,其中一人已经伸手要按下按钮。
“开枪!”陈峰大喊着,举起毛瑟c96连射,日军士兵纷纷倒地。
就在陈峰冲到引爆器前,准备关掉它时,一个穿着日军少佐军装的男人突然从背后扑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军刀,直刺陈峰的后背。
“军长!”警卫连的战士赵小虎猛地扑过去,用身体挡住了军刀,军刀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喷了陈峰一身。
陈峰转过身,眼睛通红,一拳砸在日军少佐的脸上,将他打倒在地,然后拔出腰间的军刀,一刀刺进他的喉咙:“我要为小虎报仇!为所有牺牲的兄弟报仇!”
解决完日军少佐,陈峰立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拆除引爆装置。
他的手指因寒冷而微微颤抖,却动作精准,很快就剪断了连接炸药的电线。
此时,王怀安和老张也传来消息,火车站货仓和市政府地下室的炸药已全部拆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陈峰松了一口气,瘫坐在雪地上,看着广场上赵小虎的尸体,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滴在雪地上,瞬间结成了冰:“小虎,咱们成功了,长春解放了,你可以安息了。”
然而,平静只是暂时的。东京陆军省的地下会议室里,梅津美治郎看着长春失守的电报,气得浑身发抖,军刀鞘被他攥得变了形。
坂田次郎轻摇折扇,缓缓开口:“阁下,不必动怒。我们还有最后一张牌——西方各国虽然暂时没有公开打压陈峰,但他们始终担心第四军的壮大,会威胁到他们在华的利益。
我们可以伪造一份‘陈峰与苏联签订的东北资源转让协议’,上面写明战后将东北的煤矿、石油和铁路开采权交给苏联,然后把这份协议寄给英、美、法等国的驻华使馆。他们一旦相信,定会主动对重庆施压,要求限制陈峰的兵力。”
梅津美治郎眼前一亮,立刻抓住坂田次郎的手臂:“快!立刻去办!我就不信,陈峰能斗得过这么多势力!”
重庆总统府里,蒋介石拿着张汉卿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陈峰在长春擅自发起总攻,不顾中央命令,第四军已完全不听调遣,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他皱着眉头,对何应钦说:“看来,是时候对陈峰动手了。你立刻调派三个师的兵力,进驻东北边境的锦州、山海关一带,名义上是‘支援第四军解放东北’,实际上是监视陈峰的动向。
一旦他有任何异动,比如与苏联私下接触,或者拒绝中央调遣,就立刻出兵镇压。”
何应钦点头应下,转身就要离开。宋美龄突然开口:“达令,你这么做太冒险了。陈峰的第四军是现在抗日的主力,若是你把他逼急了,他万一投靠苏联,或者干脆割据东北,咱们的处境会更难。”
蒋介石冷笑一声,拿起桌上的照片,照片上陈峰的家人正被日军监视着:
“他不敢。只要他的家人还在北平,只要中央还控制着他的补给,他就只能乖乖听话。再说,就算他真的反了,我手里还有十几个师的兵力,加上西方各国的支持,收拾他也不难。”
长春城里,陈峰正站在市政府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的雪原。夕阳西下,将雪原染成了一片金红色。
副官走过来,递给他一份电报:“军长,西方各国突然发表联合声明,说要‘密切关注’东北的局势,还质疑咱们与苏联的合作是否‘损害第三方利益’。
另外,重庆调派了三个师的兵力,进驻锦州和山海关,说是要‘支援’咱们解放沈阳。”
陈峰接过电报,仔细看完后,将它折好放进衣袋里。
他望着远处的天空,眼神变得更加坚定:“看来,咱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不仅是负隅顽抗的日军,还有重庆的猜忌和西方各国的打压。不过没关系,”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只要咱们心里装着老百姓,装着抗日的信念,就没有什么能打垮第四军,没有什么能阻挡咱们把日军赶出中国的土地!”
副官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敬佩。夕阳下,陈峰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的肩上扛着第四军将士的期望,扛着东北百姓的期盼,也扛着无数牺牲兄弟的遗愿。
他知道,未来的路充满了荆棘和阴谋,但他绝不会退缩——为了山河无恙,为了国泰民安,他会带着第四军,一直战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