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不会低头

首页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第一权臣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不会低头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全文阅读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txt下载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1章 尴尬的四位博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于谦带着这四个奇奇怪怪、古古怪怪、尴尴尬尬的四个人来到隶属于内务库的一个军工作坊,于谦再调了十几个兵部和工部的匠人,组织了一个班底,准备研制火药火器。

四位博士在这班陌生的古代人面前个个面色苍白,手足无措。

早已被淘汰的黑火药的基本成分,现代人“知道名称”,但未必熟知这种古代黑火药基本成分之间的比例。

黑火药作为人类最早应用的火药,其基本成分是:

硝石(硝酸钾,KNo?);

硫磺(S);

木炭(c)。

这是不少现代人从历史课本或小说里都知道的常识,甚至很多中学生都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这个口诀,但很少人了解这其实代表一种近似比例(约75%硝石、15%硫磺、10%木炭)。

这四位博士就都不知这个比例,即使他们知道这个配方的组成。

但问题在于:

这个比例是经过长期实践与科学实验后优化出来的,而古代(比如宋元明时期)的配方并不统一,也并未精确量化,更多是经验性配方。

古代文献如《武经总要》(北宋,约1044年)中记载了最早的火药配方,但配比是描述性的,没有现代化学意义上的精准比例。

不同用途的火药(如烟花、火箭、火炮、地雷)所用的配比也各有差异。

而且,硝石的提纯(钟鹏举通过再提纯硝石研制出了高纯度的黑火药)、木炭的材质(不同木材烧制效果不同)、硫磺的纯度等都会影响火药性能,这些细节是现代一般人(包括绝大部分历史学者)并不一定深入了解的。

所以,即使穿越者知道“黑火药有这三种原料”,但:

不知道具体比例;

不知道原料的处理方式;

不知道如何提纯硝石(古代硝石常含杂质);

不知道火药配方的优化与实战适配。

他们就算有“现代知识背景”,也很难一下子还原出“高效能的黑火药”,更别说批量生产或用于实战。

张翰这个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全科专家,知识面非常“尖”但不“广”。

“博士”一词的误解:不是“博学多才”,而是“专精一域”。

现代的研究型“博士”(西方学术体系叫ph.d.直译过来叫哲学博士,与国内的哲学博士含义不一样),本质上是:

在某一学术领域(往往非常细分)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学术工作者。

比如,一个“唐史博士”可能对唐代政治制度、官僚体系、宫廷政治非常了解,但对宋代军事技术、火器发展、科技史可能几乎一无所知。

一个“明清经济史博士”可能对赋税、市场、货币如数家珍,但对军事史、武器史、火药应用毫不熟悉。

即便是研究军事史的博士,也可能专注于军事制度、战争策略、兵制演变,而对火药配方、武器制造工艺、冶金技术等更“技术流”的内容不甚了解。

所以,那些“历史学博士”,很可能是一位在某个断代史(如明代政治史、宫廷史、官僚制度)中非常专业的学者,但未必懂得古代火药的具体配方与制作方法。

于谦都指挥使是相信他们四个的,他神情严肃地叮嘱一番后就马上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了。

他知道前线正在打仗,他有种预感,战火很快就会烧到汴京了。所以他要去布置加固城墙和加紧练兵。

于谦走后。

四人在监视人员的注目下,尴尬地装模作样地躲在一个角落里拿起生疏的毛笔写写画画。

半日过去。

等四下无人。

另外三个博士眼睁睁地望着历史学博士张翰。

四人中最为年长的张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他心里苦呀,他心里清楚他只是个研究断代史隋唐五代史里的“科举与士人流动”这个细分领域的,其它的很少涉猎。

张翰习惯性地推了推那副不存在的眼镜,泛着白眼反问王婉:“你不是历史文献专业的博士吗?一级学科也是历史学吧,那你也是历史学博士。”

王婉此刻没有开玩笑的心,不过他还是辩驳道:“我这个呀,其实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一级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而不是历史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我的研究类别也的确是历史文献和古籍整理,研究方向是唐宋五代历史文献,但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焦点是唐代天文历法文献。

唐代的确有火药的发明与最早记载。

火药的基本成分(硝石、硫磺、木炭)在汉代以来的炼丹术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制成爆炸性或快速燃烧的混合物——即火药的发明,发生在唐代。

最关键的证据来自中唐时期(约公元9世纪)的炼丹着作《真元妙道要略》。

文献《真元妙道要略》是一部炼丹术着作。

书中明确警告了炼丹时的危险情况,其中一条提到:‘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这里的‘蜜’在加热后会炭化,相当于提供了碳的成分。因此,这个配方(硫磺、雄黄、硝石和含碳的蜜)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一种火药配方。丹房意外爆炸的记载,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通过实践发现了这种混合物的剧烈燃烧爆炸特性。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关于火药配方最早、最明确的文字记载之一。它表明最晚在公元9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但这和我们现在知道的‘一硝二硫三木炭’这句口诀有什么区别呢,配方的成分有了,但我们不知道精准的比例。”

存在感最低的大学学报编审赵哲博士摸着下巴浓密的胡子说道:“我们穿越的这个世界,自晋朝317年灭亡以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没有经过隋唐这两个统一的王朝,连火药都还未面世,自然也就没有留下火药配方。难道现在能制造和使用火药和火炮的钟鹏举难道也是也是个穿越者?而且很有可能他就是个精通化学和冶金或机械制造的穿越者!”

说完这句话,他自己也被这句话吓到了。

赵铭哲学博士的猜测在众人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如果钟鹏举真是穿越者,那他们目前的处境将更加复杂和危险。

原本他们还寄希望于凭借现代知识在这个时代取得一些优势,可要是对手也有着比他们这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博士更加厉害的“外挂”,那这所谓的优势瞬间就荡然无存了。

一旁的四十出头的历史学博士张翰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也不一定,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经历隋唐这两个阶段,但说不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人通过其他途径偶然发现了火药的配方。毕竟火药的发明,本身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部炼丹着作中的记载,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也有类似的契机。然后被钟鹏举偶然得知并加以应用。”

古典文献博士王婉则双手抱胸,冷静地分析道:“无论钟鹏举是否为穿越者,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攻克火药的制造难关。即便他能够制造火炮,使攻打梁国变得容易,但这并非我们目前需考虑的重点。我们应先解决眼前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年轻的文学博士王杨接着发言:“一旦突破火药这一关,到时那就由不得我们做主了,后续的火炮问题也必将接踵而至。如果我们视钟鹏举为对手,还需考虑他是否还掌握其他我们未曾预料的先进武器或技术。他拥有先发优势,但这并非我们这些文科书生所能左右。”

学报编审赵铭博士听取众人意见后,点头赞同:“诸位所言极是。当前情况尚不明朗,无论钟鹏举制造的是前膛炮还是后膛炮,无论是否有膛线,无论发射的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亦或是明清小说中常提及的红夷大炮或佛朗机炮,我们对这些炮的名称都搞不懂,更不要说要研发出来。此时切不可自乱阵脚。”

年轻的文学博士王杨再次开口:“时不我待!如果我们四个博士集合在一起在这个愚昧落后的世界都活不过三集那将是一个天大的悲哀!在这三种成分中,除了木炭显然起燃烧作用外,其余两种成分的作用我尚不清楚。不如我们先按三种成分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开始进行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比例。”

众人唯有点头称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我在明朝修铁路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糊涂县令贾清廉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 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鬼才汪臧海 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朱棣的麒麟逆子 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 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不会低头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txt下载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最新章节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